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低层“湿度锋”耦合的带状CISK和暖切变型梅雨锋的产生 被引量:26
1
作者 胡伯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79-686,共8页
如果大气底层有一条强的湿度梯度带(底层“湿度锋”)则在尺度相对大的高空扰动诱发下,“湿度锋”南界附近最利于发生第二类条件不稳定,即在这里出现CISK增长率极大轴。发展的南北向尺度基本取决于“湿度锋区”宽度。由此可在“... 如果大气底层有一条强的湿度梯度带(底层“湿度锋”)则在尺度相对大的高空扰动诱发下,“湿度锋”南界附近最利于发生第二类条件不稳定,即在这里出现CISK增长率极大轴。发展的南北向尺度基本取决于“湿度锋区”宽度。由此可在“湿度锋”紧南侧发展起一条具有相当正压结构的切变线。文中分别讨论了Ekman-CISK和Wave-CISK两种情况,均有类似的结果。这种与低层“湿度锋”耦合的CISK可以解释长江流域梅雨末期暖切变型梅雨锋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暖切变型 CISK 湿度 低层 耦合
下载PDF
对流、湿度锋与低空急流的耦合——持续性暴雨维持的一种可能机制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忠明 何光碧 +2 位作者 崔春光 高文良 闵文彬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6-254,共9页
根据暴雨发生和持续依赖于对流层低层水汽辐合的事实,重点针对持续性暴雨维持机制这一重要问题,从天气学和动力学方面分析了1989年7月9~10日四川盆地东部持续性暴雨维持机制。分析结果发现,大气运动非平衡强迫、凝结降水的非均匀分布... 根据暴雨发生和持续依赖于对流层低层水汽辐合的事实,重点针对持续性暴雨维持机制这一重要问题,从天气学和动力学方面分析了1989年7月9~10日四川盆地东部持续性暴雨维持机制。分析结果发现,大气运动非平衡强迫、凝结降水的非均匀分布与强烈垂直风切变的耦合作用、“湿度锋”与低空急流的耦合相互作用通过促进低空辐合流的维持,导致了对流云团和暴雨天气的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 湿度 低空急流 耦合相互作用
下载PDF
Sepat台风(0709)登陆过程中眼放大现象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英 钱传海 陈联寿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9-810,共12页
台风登陆过程中常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引起其强度、路径以及风雨分布等一系列变化,导致登陆台风灾害十分复杂。0709号台风Sepat在穿过台湾岛时结构变化明显,出现了台风眼放大现象。基于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资料、FY-Ⅱ卫星半小时一次的遥... 台风登陆过程中常发生结构变化,从而引起其强度、路径以及风雨分布等一系列变化,导致登陆台风灾害十分复杂。0709号台风Sepat在穿过台湾岛时结构变化明显,出现了台风眼放大现象。基于上海台风研究所台风资料、FY-Ⅱ卫星半小时一次的遥感资料、台湾雷达逐时合成回波图像以及NCEP每日4次1°×1°格距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Sepat登陆过程中的眼放大现象。结果表明:(1)Sepat登陆台湾后眼墙塌陷、眼消失,但随后在从台湾海峡移向大陆过程中重新出现了台风眼并伴有眼放大现象,眼直径扩展至约600 km;(2)这种眼放大现象,实际上是台风内核区对流云团分裂扩散过程中与外围螺旋云带一起重新发展出的环状结构。台风眼的扩大与眼区下垫面温度降低、低层大气不稳定度减弱、径向外流加强、下沉运动区范围扩大等因素有关;(3)在台风外围,环境干空气侵入台风环流并在其西部形成了弧状湿度锋。锋区既促进对流运动发展,也阻碍了台风眼区云团进一步向外扩散,使对流云团在锋区附近排列成半圆弧状云带,并在台风气旋性环流组织下与台风东部的螺旋云带一起形成了环状眼墙;(4)台风的减弱消亡与其眼区放大现象密切相关。台风眼放大过程中,由于眼内干空气下沉范围加大、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减弱,不利于暖心结构维持,台风强度亦随之衰减。同时,其增强的径向外流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水汽能量向台风内核区输入,促使台风内核对流运动的减弱和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 台风眼 放大 湿度
下载PDF
一次华北冷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银娥 谌伟 张萍萍 《暴雨灾害》 2007年第4期306-310,共5页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和T213 1°×1°格点再分析场资料对2007年7月1~2日湖北省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高、中、低层系统配置下,由华北冷涡带动干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 利用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和T213 1°×1°格点再分析场资料对2007年7月1~2日湖北省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高、中、低层系统配置下,由华北冷涡带动干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在江淮流域交汇而形成的。干冷空气南侵在暴雨区北侧形成了明显的湿度锋和能量锋,在低层辐合区造成明显的湿度锋锋生触发了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冷涡 干冷空气 湿度
下载PDF
长江流域特大暴雨云团生成的有利环境条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登炎 周小兰 董全 《暴雨灾害》 2007年第4期355-360,共6页
综合分析我国长江流域20世纪80和90年代的几次特大暴雨实例发现,江淮切变线和"湿度锋"是长江流域特大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高空的触发系统和低空的西南急流水汽输送才是必要的条件。在不同的高低空系统配... 综合分析我国长江流域20世纪80和90年代的几次特大暴雨实例发现,江淮切变线和"湿度锋"是长江流域特大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高空的触发系统和低空的西南急流水汽输送才是必要的条件。在不同的高低空系统配置情况下,形成特大暴雨的云团的尺度(中尺度、中β尺度)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低层"湿度锋"的强弱与暴雨云团的尺度之间不是简单的正相关的线性关系。针对长江流域特大暴雨云团的以上特性,在参考暴雨云团发生发展的CISK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的更复杂的物理机制的基础上,对部分物理机制进行了修改完善。从而更好的解释了长江流域特大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CISK机制 触发系统
下载PDF
梅雨湿度锋上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和发展的波捕获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小峰 高丽 Fei-Fei Jin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03-1208,共6页
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梅雨湿度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生成和维持的惯性重力波捕获和增长机制,并通过对一个梅雨湿度锋上的含有线性波动-CISK(第二类条件不稳定)过程的惯性重力波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加以验证。结果显示:在梅雨锋湿度锋区上引... 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梅雨湿度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生成和维持的惯性重力波捕获和增长机制,并通过对一个梅雨湿度锋上的含有线性波动-CISK(第二类条件不稳定)过程的惯性重力波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加以验证。结果显示:在梅雨锋湿度锋区上引入波动-CISK机制,在弱稳定条件和弱不稳定条件下,随机扰动可以触发中尺度对流系统生成和发展;随机扰动中的小尺度波动随时间衰减,中尺度波动则在湿锋区中被捕获,并得以维持和发展,从而解释了在梅雨湿度锋区上常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湿度 中尺度对流系统 波捕获
下载PDF
海陆风环流在天津2009年9月26日局地暴雨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48
7
作者 何群英 解以扬 +2 位作者 东高红 刘一玮 孙一昕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1-297,共7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天津中尺度模式产品资料以及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9年9月26日出现在天津地区的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动力学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的天气尺度主要的影响系统是...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天津中尺度模式产品资料以及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9年9月26日出现在天津地区的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动力学诊断分析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的天气尺度主要的影响系统是500 hPa高空槽,中尺度系统是由海陆风环流形成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降水前天津市具有较好的热力不稳定条件,较好的能量储备,有利的动力条件,一定量级的水汽辐合,边界层的东风将渤海的水汽输送至天津市,是本次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天气尺度的积云对流与海风锋的碰撞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引发第一阶段的强降水,边界层东风急流再度加强所产生的抬升效应引发第二阶段的降水。中尺度切变线通过提供带状辐合上升运动起着胚胎和组织积云对流的作用,使得降水回波和对流云团沿中尺度切变线发展、加强和移动,产生了明显的列车效应,导致了这场历史罕见的秋季局部暴雨过程,也充分凸显出海陆风环流对本次暴雨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海风 中尺度辐合线 湿度 列车效应
下载PDF
梅雨锋上MCS的发展、传播以及与低层“湿度锋”相关联的CISK惯性重力波 被引量:35
8
作者 胡伯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5-853,共9页
采用一个包含简单积云对流参数化的线性模式讨论在长江流域相当正压性质的梅雨锋上,贯穿整个对流层的深厚惯性重力波的发生、传播和频散性质。结果表明,与积云对流加热场有最密切关系的低层湿度条件及其水平分布不均匀性质都对扰动的波... 采用一个包含简单积云对流参数化的线性模式讨论在长江流域相当正压性质的梅雨锋上,贯穿整个对流层的深厚惯性重力波的发生、传播和频散性质。结果表明,与积云对流加热场有最密切关系的低层湿度条件及其水平分布不均匀性质都对扰动的波速和稳定度有重要影响,最有利出现不稳定发展的地方是在“低层湿度锋区”南界附近,因此这里是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活跃地带。关于频散性质的分析表明,能允许群速度大于相速度的低层湿度条件及其水平分布的特征值范围比较宽。而在上述稳定度接近中性的条件下最有利于出现沿“湿度锋区”轴向的上、下游效应。这个结果也许能很好地解释:在梅雨锋上,恰恰是当一个旺盛的MCS达到顶点而开始趋向衰减时,在它的上、下游很快发展起新的MCS,新、旧MCS一起形成“云团波串”这样一个重要而有趣的观测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SK惯性重力波 低层湿度 梅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下载PDF
湖北省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建生 《暴雨灾害》 200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采用T213产品中的物理量资料和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7年7月1日江汉平原和鄂东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动力、热力、水汽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乌山低槽分裂出的冷空气东移,在华北东北部形成气旋波,其后... 采用T213产品中的物理量资料和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7年7月1日江汉平原和鄂东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动力、热力、水汽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乌山低槽分裂出的冷空气东移,在华北东北部形成气旋波,其后部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北上携带的暖湿气流相对峙所形成的湿度锋锋生和低层低涡、切变线是造成本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有利强降水的各物理量场配合是降水云团迅速发展加强的有利条件。有能量锋区配合的!se高能区和K指数≥39℃的区域是有利大暴雨产生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低涡 切变线 物理量场 综合分析
下载PDF
“08.7”襄樊罕见特大暴雨的中尺度观测特征与物理机制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芹 喻威 +1 位作者 王成 王飞 《暴雨灾害》 2009年第1期43-50,共8页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GOES卫星资料,从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不稳定机制等方面,重点对2008年7月22日襄樊罕见特大暴雨的中尺度观测特征与物理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是...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GOES卫星资料,从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不稳定机制等方面,重点对2008年7月22日襄樊罕见特大暴雨的中尺度观测特征与物理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特大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高空槽、西南低涡、切变线和地面倒槽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切变线上对流云团在暴雨区合并、加强是造成襄樊罕见特大暴雨天气的直接原因,强降水发生在TBB低值中心;沿低空急流建立的从南海到华中地区的水汽通道,为暴雨发生发展直接输送暖湿空气;低层强烈的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使暴雨区大气湿层迅速增厚,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整层正涡度的配置以及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能量锋锋生、湿度锋锋生对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具有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高空槽 西南低涡 低空急流 湿度
下载PDF
一次中尺度温度和湿度锋区对冰雹回波系统的影响
11
作者 肖云 马中元 +2 位作者 袁春 李欢欢 李栩婕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5期71-78,共8页
为了更好地监测预警冰雹和雷暴大风等强天气,使用常规天气图、自动气象站、雷达拼图等资料,采用天气学和雷达气象学等原理,对2021年5月10日江西大范围雷暴回波群中樟树、丰城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暴回波群中超级单体产生大... 为了更好地监测预警冰雹和雷暴大风等强天气,使用常规天气图、自动气象站、雷达拼图等资料,采用天气学和雷达气象学等原理,对2021年5月10日江西大范围雷暴回波群中樟树、丰城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暴回波群中超级单体产生大冰雹并伴随雷暴大风天气,没有出现短时强降水;湿度锋区达到≥40%/100 km和温度锋区达到≥10℃/100 km时,能够触发产生对流回波;当对流回波系统移到温度和湿度锋区附近时,会快速发展加强,超级单体组合反射率强度可达65~70 dBZ,60 dBZ回波面积迅速扩大。风暴跟踪信息能较好地指示超级单体回波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多条风暴跟踪信息指向一致时可信度更高。这些研究成果为江西雷暴回波群形势下冰雹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雷暴回波群 温度和湿度 超级单体 风暴跟踪信息
下载PDF
一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分析
12
作者 谢妍玥 《生物技术世界》 2012年第2期87-87,89,共2页
2007年5月30到31日,四川东部、湖北大部以及贵州、湖南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稳定纬向型暴雨,湖北省有38个站达暴雨(不含雨量站点),其中13个站为大暴雨,鄂东为强降水中心,从形成此次强降水的大环流背景、引发暴雨的中尺度条件等方面入手,... 2007年5月30到31日,四川东部、湖北大部以及贵州、湖南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稳定纬向型暴雨,湖北省有38个站达暴雨(不含雨量站点),其中13个站为大暴雨,鄂东为强降水中心,从形成此次强降水的大环流背景、引发暴雨的中尺度条件等方面入手,对此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低涡 暴雨 环流背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