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湘学的传统形态与近代转型——以谭嗣同及其浏阳之学为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汉民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9-135,共7页
谭嗣同是一位深受湘学传统影响的著名学者,其"学"、"政"、"教"结合的学术旨趣,正源于湘学学统。从区域学术史的角度看,谭嗣同个人的学术历程其实也是湘学史的演进历程,其新学学术形态的转化体现了湘学从...
谭嗣同是一位深受湘学传统影响的著名学者,其"学"、"政"、"教"结合的学术旨趣,正源于湘学学统。从区域学术史的角度看,谭嗣同个人的学术历程其实也是湘学史的演进历程,其新学学术形态的转化体现了湘学从传统向近代化转型的内在要求和学术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嗣同
湘
学
旨趣
湘
学
学
统
近代化转型
原文传递
继起斯文:清末书院对船山之学的传播及湘学学统的完善
被引量:
1
2
作者
邓洪波
刘艳伟
《船山学刊》
201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无论是生前还是去世之后近两百年,船山声名并不显著,船山先生及船山之学扬名,其实是较为晚近的事。随着湘籍将领的崛起,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构建区域文化体系,王船山作为可资利用的地方文化资源,被赋予振兴区域文化的重任。在这一过程中,...
无论是生前还是去世之后近两百年,船山声名并不显著,船山先生及船山之学扬名,其实是较为晚近的事。随着湘籍将领的崛起,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构建区域文化体系,王船山作为可资利用的地方文化资源,被赋予振兴区域文化的重任。在这一过程中,书院奉祀船山,教授船山之学,刊刻船山著作,成为推广船山及其学术的平台。而且,湖湘士人所建构出的由宋至清的湘学学统传承的脉络,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书院祭祀展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王夫之
船山之
学
湘
学
学
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湘学学统的文化条件
3
作者
朱汉民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2013年第1期272-286,共15页
湘学学统与学术旨趣是相互促成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有一些共同的文化条件在发挥作用。这些文化条件,不仅仅能够促成有脉络可寻的区域性学派的师承、师友之间的直接学统的传承,同样也能够促进那些不同学派、不同学术形态的湘学...
湘学学统与学术旨趣是相互促成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有一些共同的文化条件在发挥作用。这些文化条件,不仅仅能够促成有脉络可寻的区域性学派的师承、师友之间的直接学统的传承,同样也能够促进那些不同学派、不同学术形态的湘学学者在知识旨趣上表现出“家族相似性”那样的相同特征。书院、祠堂、书籍刊印、学者交往等共同形成了使得湘学学者具有共同学统、知识旨趣的相似性的文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
学
学
统
学
术旨趣
文化条件
书院
祠堂
书籍刊印
学
者交往
原文传递
题名
湘学的传统形态与近代转型——以谭嗣同及其浏阳之学为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汉民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9-13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湖湘文化通书"(项目号:10&ZD067)暨湖南湘学研究院委托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谭嗣同是一位深受湘学传统影响的著名学者,其"学"、"政"、"教"结合的学术旨趣,正源于湘学学统。从区域学术史的角度看,谭嗣同个人的学术历程其实也是湘学史的演进历程,其新学学术形态的转化体现了湘学从传统向近代化转型的内在要求和学术理路。
关键词
谭嗣同
湘
学
旨趣
湘
学
学
统
近代化转型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历史学]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继起斯文:清末书院对船山之学的传播及湘学学统的完善
被引量:
1
2
作者
邓洪波
刘艳伟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处
《船山学刊》
201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15ZDB036)
文摘
无论是生前还是去世之后近两百年,船山声名并不显著,船山先生及船山之学扬名,其实是较为晚近的事。随着湘籍将领的崛起,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构建区域文化体系,王船山作为可资利用的地方文化资源,被赋予振兴区域文化的重任。在这一过程中,书院奉祀船山,教授船山之学,刊刻船山著作,成为推广船山及其学术的平台。而且,湖湘士人所建构出的由宋至清的湘学学统传承的脉络,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书院祭祀展现的。
关键词
书院
王夫之
船山之
学
湘
学
学
统
分类号
B24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G649.29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湘学学统的文化条件
3
作者
朱汉民
机构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处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2013年第1期272-286,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湖湘文化通书》(10&ZD067)
文摘
湘学学统与学术旨趣是相互促成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有一些共同的文化条件在发挥作用。这些文化条件,不仅仅能够促成有脉络可寻的区域性学派的师承、师友之间的直接学统的传承,同样也能够促进那些不同学派、不同学术形态的湘学学者在知识旨趣上表现出“家族相似性”那样的相同特征。书院、祠堂、书籍刊印、学者交往等共同形成了使得湘学学者具有共同学统、知识旨趣的相似性的文化条件。
关键词
湘
学
学
统
学
术旨趣
文化条件
书院
祠堂
书籍刊印
学
者交往
分类号
G1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湘学的传统形态与近代转型——以谭嗣同及其浏阳之学为视角
朱汉民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2
继起斯文:清末书院对船山之学的传播及湘学学统的完善
邓洪波
刘艳伟
《船山学刊》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湘学学统的文化条件
朱汉民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