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内地高校港澳台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厦门大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何丽苹 徐惠聪 《高教论坛》 2018年第7期106-110,共5页
在大陆学习的港澳台学生的国家认同对港澳及两岸的长期稳定、繁荣和发展,以及实现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厦门大学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在大陆学习的港澳台学生的国家认同整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部分同学认知不足,对各地区关... 在大陆学习的港澳台学生的国家认同对港澳及两岸的长期稳定、繁荣和发展,以及实现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厦门大学的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在大陆学习的港澳台学生的国家认同整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部分同学认知不足,对各地区关系的把握不够准确,国家认同意识薄弱等问题,须从加强交流实践、改变管理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培育文化力量、加强舆论引导、构建国家形象、促进情感融合等方面寻找对策,从而引导其认清自己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努力使其成为能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维护祖国统一、为港澳台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应有贡献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台大学生 国家认同 现状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2
作者 邓轶聪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港澳台学生因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在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很多方面都与内地(大陆)学生具有很大差异。在内地(大陆)高校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港澳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将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在深... 港澳台学生因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在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很多方面都与内地(大陆)学生具有很大差异。在内地(大陆)高校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港澳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将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该文在深入理解国情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梳理了高校开展国情教育面临的困难,调研并总结了部分高校的实践经验,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国情教育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台大学生 国情教育 国家认同 第二课堂
下载PDF
历史教学与港澳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探研 被引量:4
3
作者 崔英超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2,共2页
历史教学对港澳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起着重要作用。丰富的历史教育内容,灵活的历史教学方法是对港澳台大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港澳台大学生 历史教学 文化认同教育
下载PDF
内地求学港澳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卢鹏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15年第5期10-13,共4页
本研究以168名在内地大学就读的港澳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以内地大学生作为对照,采用社交焦虑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考察了在内地大学就读的港澳台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并探讨了港澳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 本研究以168名在内地大学就读的港澳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以内地大学生作为对照,采用社交焦虑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考察了在内地大学就读的港澳台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并探讨了港澳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结果发现,港澳台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内地大学生,且港澳台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港澳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均对社交焦虑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台大学生 社交焦虑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港澳台大学生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留闽就业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戚心洁 《就业与保障》 2022年第5期52-54,共3页
为探究在闽港澳台大学生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笔者使用以我国大学生为被试所编制的文化认同量表、国家认同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在闽的247名来自港澳台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闽港澳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以及自... 为探究在闽港澳台大学生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笔者使用以我国大学生为被试所编制的文化认同量表、国家认同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在闽的247名来自港澳台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闽港澳台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以及自尊三者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自尊在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同时,经调查了解,文化认同也显著影响大学生选择留闽工作意愿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台大学生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留闽就业意愿
下载PDF
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学生社会融合的提升路径——基于社区情感治理的视角
6
作者 祝婧媛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第1期66-72,共7页
构建内地高校就读港澳台大学生的社会融合有效路径有助于“一国两制”下“人心回归”机制深入的探讨。社区感是个体对其对在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和满意度。港澳台与内地存在文化差异,由此带来的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以及个体的... 构建内地高校就读港澳台大学生的社会融合有效路径有助于“一国两制”下“人心回归”机制深入的探讨。社区感是个体对其对在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和满意度。港澳台与内地存在文化差异,由此带来的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以及个体的文化智力影响着港澳台学生的社区情感。学校作为社区管理者,要在宏观层面上从过程和结果层面改进教育管理模式,优化结构性社区情感再生产;在中观层面利用“助推”原理消除互动困境,强化情境性社区情感;在微观层面培养学生文化智力,深化自我关联性社区情感,通过“小”社区情感治理有效带动港澳台学生对内地“大”环境的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台大学生 结构性社区情感 情境性社区情感 自我关联性社区情感
原文传递
“安所遂生”:港澳台大学生在内地高校求学的自我呈现——以N地区为例
7
作者 吴易林 伍宗和 张红霞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111,共8页
对N地区13位港澳台大学生的质性研究发现,港澳台大学生作为与内地高校教育场域互动的社会行动者,在教育场域的转换过程中,其家庭资本与心理资本共同缔造了“被‘赋权’的跨域行动”和“‘赋权’的自主体验”的主体轮廓。该主体轮廓下港... 对N地区13位港澳台大学生的质性研究发现,港澳台大学生作为与内地高校教育场域互动的社会行动者,在教育场域的转换过程中,其家庭资本与心理资本共同缔造了“被‘赋权’的跨域行动”和“‘赋权’的自主体验”的主体轮廓。该主体轮廓下港澳台大学生原始惯习与内地高校教育场域的不合拍,导致其学习不适应的产生。通过对此过程的进一步分析得知,港澳台大学生在内地高校的行动策略既根植于其原始惯习,又随其教育场域转换而不断重构,改变着他们的自我呈现。这种内在特征分别表现为:陷入失语境地而“安其所”、设定独白剧场而“遂其生”。研究针对以上发现总结出增强港澳台大学生在内地高校求学的归属感及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内地高校学习节奏和方式的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台大学生 内地高校 场域惯习 自我呈现 学习适应
下载PDF
“四史”教育融入中国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婷 曾汇萍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7,共6页
“四史”教育与中国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具有内在逻辑关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港澳台大学生对“四史”认知不深,“四史”教育亟待加强。我们要将“四史”教育融入国情教育专门课程,融入学科专业课程之中,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之... “四史”教育与中国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具有内在逻辑关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港澳台大学生对“四史”认知不深,“四史”教育亟待加强。我们要将“四史”教育融入国情教育专门课程,融入学科专业课程之中,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之中,以综合施策的方式,切实提升中国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中国港澳台大学生 国情教育
原文传递
加强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对策建议
9
作者 郭时印 张晓报 陈京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6期100-105,共6页
加强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对增强内地(大陆)港澳台青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培养坚定爱国者具有重要意义。问卷结果显示,当前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生轻视国情教育的价... 加强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对增强内地(大陆)港澳台青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培养坚定爱国者具有重要意义。问卷结果显示,当前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生轻视国情教育的价值,对国情教育有一定抵触心理;部分高校对国情教育重视不够,教学主体的结构相对单一;国情教育内容与学生期待有所偏差,供给与需求对应不足;国情教育教学理论性与封闭性较重,实践性教学有待加强;国情教育考核方式开放性不足,难度存在一定的过于宽松问题。为此,应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高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自觉性;提升高校对国情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善国情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紧密围绕教育系统性与对象特殊性,完善国情教育的内容体系;硬教育与软教育充分结合,创新国情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手段;优化国情教育的考核方式,强化考核的开放性、学术性与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大陆)高校港澳台大学生 国情教育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学校归属感对港澳台侨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李怡梦 吴舒蔓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在内地就读港澳台侨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探讨学校归属感对港澳台侨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并探究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是否具有中介效应,本研究对内地高校342名港澳台侨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学校归属感... 为进一步了解在内地就读港澳台侨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探讨学校归属感对港澳台侨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并探究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是否具有中介效应,本研究对内地高校342名港澳台侨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均对文化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校归属感会通过社会支持影响文化认同,但不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归属感 文化认同 中介作用 港澳台大学生
下载PDF
港澳台地区大学生在闽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成效分析及提升对策
11
作者 周浩德 《海峡科学》 202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开展面向在内地求学的港澳台地区大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是推动他们深入客观了解祖国科技、人文和社会发展状况,增强认同感和民族向心力,提升他们到内地就业、创业意愿的有效措施之一。该文以在福建举办的一项港澳台地区大学生科学实践活... 开展面向在内地求学的港澳台地区大学生科学实践活动,是推动他们深入客观了解祖国科技、人文和社会发展状况,增强认同感和民族向心力,提升他们到内地就业、创业意愿的有效措施之一。该文以在福建举办的一项港澳台地区大学生科学实践活动为例,简要分析和探讨港澳台地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参与活动积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活动组织视角提出改进对策,旨在增强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为更加有效地开展活动筑牢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台地区大学生 科学实践活动 吸引力 对策建议
下载PDF
面向港澳台籍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初探──以福建省部分高等学校为例
12
作者 钟舒曼 李治中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84-86,共3页
近年来,高校港澳台籍学生逐渐增加,成为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选取福建省7所高校港澳台籍大学生,对其形势与政策关注度进行分析,并在调查结果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开展高校港澳台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可行性,并初步探索教育... 近年来,高校港澳台籍学生逐渐增加,成为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选取福建省7所高校港澳台籍大学生,对其形势与政策关注度进行分析,并在调查结果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开展高校港澳台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可行性,并初步探索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高校 港澳台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 教育模式
下载PDF
中国港澳台侨大学生欣赏型德育环境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13
作者 张宇明 郑兰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5,共8页
运用中国港澳台侨大学生欣赏型德育环境问卷和心理类型量表进行调查,并通过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等方法发现:在各个欣赏型德育环境因素中,中国港澳台侨大学生最为看重的是关怀性因素,其次为价值性和成长性因素;中... 运用中国港澳台侨大学生欣赏型德育环境问卷和心理类型量表进行调查,并通过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等方法发现:在各个欣赏型德育环境因素中,中国港澳台侨大学生最为看重的是关怀性因素,其次为价值性和成长性因素;中国港澳台侨女大学生更看重德育环境中的关怀性因素,就读于文史类专业的女生较不重视实践与成长类因素;经管类和理工类学生比文史类学生更看重开放性因素,高年级学生在开放性因素和归属性因素方面的重视程度均要高于一年级新生;偏向于感觉型的学生更看重关怀性和归属性因素,偏向于情感型的学生更看重价值性和关怀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港澳台大学生 欣赏型德育环境 环境认知 个性特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