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通拨筋罐联合活血通络方穴位贴敷技术在风痰阻络型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丽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26-129,共4页
探讨分析温通拨筋罐联合活血通络方穴位贴敷在风痰阻络型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研究时间:2023.10,截止时间:2024.10;临床科室:心血管神经内科、康复科、综合病区;疾病种类:中风;患者数目:80例病人;分组模式:简单随机分组;组别名称... 探讨分析温通拨筋罐联合活血通络方穴位贴敷在风痰阻络型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研究时间:2023.10,截止时间:2024.10;临床科室:心血管神经内科、康复科、综合病区;疾病种类:中风;患者数目:80例病人;分组模式:简单随机分组;组别名称:温通罐组、穴位贴敷组、联合组、参照组。温通罐组应用温通拨筋罐治疗,穴位贴敷组实行活血通络方穴位贴敷治疗,联合组实行温通拨筋罐联合活血通络方穴位贴敷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组间NIHSS、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实施后,联合组Barthel指数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其余三组,且温通罐组与穴位贴敷组高于参照组(P<0.05),温通罐组与穴位贴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均低于其余三组,且温通罐组与穴位贴敷组低于参照组(P<0.05),温通罐组与穴位贴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通拨筋罐联合活血通络方穴位贴敷在中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偏瘫、头晕头痛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 活血通络方 穴位贴敷 中风
下载PDF
温通拨筋罐在原发性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李春玲 黄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5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究温通拨筋罐在原发性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温通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温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通拨筋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程度... 目的探究温通拨筋罐在原发性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温通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温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通拨筋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程度、痛经症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腹胀痛、肢冷怕凉、面色无华、食欲不振、月经血瘀、经色黯紫、舌质黯、脉沉紧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温通组患者下腹胀痛、肢冷怕凉、面色无华、食欲不振、月经血瘀、经色黯紫、舌质黯、脉沉紧积分分别为(0.54±0.06)、(0.63±0.10)、(0.58±0.07)、(0.62±0.08)、(0.87±0.13)、(0.71±0.11)、(0.78±0.06)、(0.58±0.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6±0.31)、(1.47±0.28)、(1.57±0.42)、(1.73±0.42)、(1.56±0.43)、(1.25±0.30)、(1.69±0.33)、(1.75±0.26)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的症状严重程度、痛经持续时间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温通组患者VAS评分及CMSS的症状严重程度、痛经持续时间评分分别为(1.78±0.31)、(0.83±0.22)、(0.73±0.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0.84)、(1.56±0.43)、(1.62±0.38)分(P<0.05)。温通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痛经患者而言,采用温通拨筋罐治疗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疼痛程度和症状严重程度,缩短痛经持续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 原发性痛经 中医证候积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 COX痛经症状量表
下载PDF
探究1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温通拨筋罐的临床效果研究
3
作者 王亚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85-190,共6页
探讨中医适宜技术温通拨筋罐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指标、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和温通拨筋罐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一般治疗,温通拨筋罐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通拨筋罐。观察两组... 探讨中医适宜技术温通拨筋罐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指标、治疗有效率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和温通拨筋罐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一般治疗,温通拨筋罐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通拨筋罐。观察两组在1个月和3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 传统治疗组在1个月及3个月后的有效率分别为51.67%和70.00%,而温通拨筋罐组分别为70.00%和86.67%,差异显著(χ2=4.232/4.910;P=0.040/0.027)。在尿酸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1个月后温通拨筋罐组的尿酸值(432.28±80.73)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464.30±73.89)(t=2.266;P=0.025);治疗3个月后温通拨筋罐组尿酸值进一步降低(364.10±70.23),仍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390.58±70.00)(t=2.069;P=0.041)。空腹血糖方面,两组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均有所下降,且温通拨筋罐组下降更显著(t=2.072/5.226;P=0.040/P<0.001)。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评分均显著提高,温通拨筋罐组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 温通拨筋罐可有效降低尿酸、改善生活质量,并提高治疗有效性,为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 高尿酸血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温通拨筋罐联合针灸干预对痰热扰心型睡眠障碍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玉集 高玲玲 黄桂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66-169,共4页
探究温通拨筋罐联合针灸干预对痰热扰心型睡眠障碍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个人收集的90例痰热扰心型睡眠障碍患者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温... 探究温通拨筋罐联合针灸干预对痰热扰心型睡眠障碍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个人收集的90例痰热扰心型睡眠障碍患者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温通拨筋罐联合针灸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进程以及睡眠结构。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快速动眼睡眠潜伏期与睡眠总时间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潜伏期时间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快速动眼睡眠所占比例、慢波睡眠所占比例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快速动眼睡眠所占比例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扰心型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温通拨筋罐联合针灸干预,改善睡眠进程与结构从而提高睡眠效率及睡眠质量,同时缓解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扰心型睡眠障碍 温通 针灸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温通拨筋罐配合皮肤针循经叩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睡眠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黄姗 黄丽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794-2796,共3页
目的:探讨采取温通拨筋罐配合皮肤针循经叩刺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对睡眠质量、运动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宁德市霞浦县中医院康复中心脑卒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 目的:探讨采取温通拨筋罐配合皮肤针循经叩刺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对睡眠质量、运动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宁德市霞浦县中医院康复中心脑卒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用西医治疗,观察组用温通拨筋罐配合皮肤针循经叩刺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因子得分与总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Burnnstrom分级5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拨筋罐配合皮肤针循经叩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 温通 皮肤针循经叩刺 睡眠质量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