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肾益精降浊法治疗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董志刚 马晓燕 +1 位作者 张明 刘剑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温肾益精降浊法中药对腺嘌呤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 目的:观察温肾益精降浊法中药对腺嘌呤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腺嘌呤给大鼠灌胃,经7周后建立大鼠肾衰模型,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比较各组肾衰大鼠用药后血中RBC,HB,HCT,EPO,BUN,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在BUN,Scr的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在RBC,HB,HCT治疗效果上与西药治疗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上述指标均不如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结论:温肾益精降浊法对腺嘌呤致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在改善肾功能的同时还能纠正贫血,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精 腺嘌呤 慢性 大鼠
下载PDF
温肾益精降浊法对慢性肾衰竭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董志刚 马晓燕 +1 位作者 刘剑明 史佳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871-873,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肾益精降浊药治疗肾性贫血(RA)药效学机制及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采用腺嘌呤给大鼠灌胃7周建立肾衰竭模型,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 目的:探讨温肾益精降浊药治疗肾性贫血(RA)药效学机制及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采用腺嘌呤给大鼠灌胃7周建立肾衰竭模型,用相应药物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鼠用药后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尿素氮(BUN)、肌酐(Scr)、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 mRNA)表达量等指标变化。结果:温肾益精降浊法中药能够改善BUN、Scr,提高EPO含量,使EPOR 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温肾益精降浊法中药通过提高骨髓有核细胞EPOR mRNA表达量,增强慢性肾衰竭(CRF)时骨髓对内源性EPO反应性,达到抗RA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精 慢性衰竭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性贫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