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0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被引量:735
1
作者 王遵娅 丁一汇 +1 位作者 何金海 虞俊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8-236,共9页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最近整编的中国 74 0个站逐日资料 ,通过对中国温度、降水、湿度、风速、气压这 5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较为全面的分析 ,揭示了近 5 0a来中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新特征。得到的新结果有 :(1)近 5 0a来 ,全国平均气温在 2 ...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最近整编的中国 74 0个站逐日资料 ,通过对中国温度、降水、湿度、风速、气压这 5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较为全面的分析 ,揭示了近 5 0a来中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新特征。得到的新结果有 :(1)近 5 0a来 ,全国平均气温在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上升更为明显 ;西南低温区在 90年代以后温度也处于上升状态 ;夏季的长江中上游出现明显的降温趋势。 (2 )全国平均年总降水量波动略有减少 ,但 90年代以后夏季降水增加明显 ,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 ,而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显著减少 ,体现了夏季风的减弱。 (3)全国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和降水相似。(4 )中国几乎全部地区的风速都在显著减小 ,冬、春季和西北西部最明显 ,该区 90年代的年平均风速比 5 0年代减少约 2 9%。风速大幅减小主要是由于亚洲冬、夏季风的减弱。 (5 )全国平均的海平面气压在增高 ,尤其是北方的冬季 ,这和中国风速的大幅减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候变化 温度 降水 湿度 风速 气压
下载PDF
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21
2
作者 穆少杰 李建龙 +3 位作者 陈奕兆 刚成诚 周伟 居为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55-1268,共14页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反演了内蒙古地区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规律,并结合该地区同期降雨量和温度数据,分别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荒漠生态区植被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对气候变化的...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反演了内蒙古地区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规律,并结合该地区同期降雨量和温度数据,分别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荒漠生态区植被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内蒙古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自西向东的变化速率为0.2/10°N,10年间森林、草原和荒漠生态区的年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0.57、0.4和0.16;(2)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1.25%和29.13%,二者之和大于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减少和显著减少的面积比例之和,后者分别为7.65%和26.61%;(3)在年际水平上,内蒙古植被生长总体上与降雨量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在月际水平上,降雨量和温度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作用相当,说明年内植被生长更依赖于水热组合的共同作用,而与单一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降低;(4)森林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在年/月际水平上均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强,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在年/月际水平上均与降雨量相关性较强,而草原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在年际水平上主要受降雨影响,在月际水平上与二者相关性相当;(5)草原区月植被覆盖度对降雨量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植被覆盖度 降雨量 温度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全球尺度下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57
3
作者 刘绍辉 方精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9-476,共8页
土壤呼吸是指土壤释放CO2的过程,主要由土壤微生物和根系产生。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土壤呼吸在受到植被、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并且随着人类影响的增强,人为因素的作... 土壤呼吸是指土壤释放CO2的过程,主要由土壤微生物和根系产生。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土壤呼吸在受到植被、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温度、湿度、pH值等环境因素的作用,并且随着人类影响的增强,人为因素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根据已有工作,讨论了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全球范围内湿润地区森林植被的土壤呼吸与纬度的关系以及土壤呼吸与年均温的关系,得出了全球范围的Q10值为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态学 土壤呼吸 影响因素 纬度变化 温度
下载PDF
中国陆地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 被引量:364
4
作者 林忠辉 莫兴国 +1 位作者 李宏轩 李海滨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6,共10页
在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模型研究中,空间插值可以提供每个计算栅格的气象要素资料。然而,在众多的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中,并没有一种适合每一个气象要素的普适的最佳插值方法。本文以全国725站1951~1990年整编资... 在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模型研究中,空间插值可以提供每个计算栅格的气象要素资料。然而,在众多的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中,并没有一种适合每一个气象要素的普适的最佳插值方法。本文以全国725站1951~1990年整编资料中的旬平均温度和计算得来的675站的月乎均光合有效辐射日总量(PAR)为数据源,选用了距离平方反比法(IDS)、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GIDS)和普通克立格法(OK)等3种插值方法,进行了方法选取的探讨。交叉验证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温度插值的平均绝对误差(MAE)的排序为IDS>OK>GIDS,其值分别为2.15℃、1.90℃和 l.32℃;在作物生长季节(4-10月),MAE分别 20℃、1.9℃和 1.2℃ ,表明GIDS在温度插值方面更具实用价值;对于PAR,MAE的排序为OK>GIDS>IDS,其值分别为 0.83MJ/m2、071MJ/ m2和 0.46MJ/m2,说明复杂的方法并不必然具有更好的效果。对这2个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温度和PAR的经、纬向梯度和高度梯度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温度的纬向梯度有近似正弦曲线的较强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高,而冬、春季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插值 温度 PAR 距离反平方比法 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 克立格法 气象要素 中国陆地区域 农田生态系统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近50年降水和温度的变化 被引量:254
5
作者 于淑秋 林学椿 徐祥德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9-18,共10页
用近 5 0年的每月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 :( 1 )该地区在 1 986年附近发生了一次明显的气候跃变 ,要比全国气候跃变晚 6~ 8年 ;( 2 )跃变后比跃变前全区年平均气温上升了 0 5 1℃ ,冬季上升了 1 2 7... 用近 5 0年的每月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 :( 1 )该地区在 1 986年附近发生了一次明显的气候跃变 ,要比全国气候跃变晚 6~ 8年 ;( 2 )跃变后比跃变前全区年平均气温上升了 0 5 1℃ ,冬季上升了 1 2 7℃ ;( 3)跃变后比跃变前全区年降水总量上升了 5 2 % ,夏季上升了 6 8%。进而讨论了温度和降水的增加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跃变 温度 降水 西北地区 中国
下载PDF
温度对农田N_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08
6
作者 郑循华 王明星 +3 位作者 王跃思 沈壬兴 张文 龚晏邦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5,共5页
以华东太湖地区的水稻-冬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箱法-气相色谱法的自动连续观测系统,对整个轮作周期的N2O排放和温度进行了同步自动连续观测,同时,在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以研究N2O产生与排放过程的温度... 以华东太湖地区的水稻-冬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箱法-气相色谱法的自动连续观测系统,对整个轮作周期的N2O排放和温度进行了同步自动连续观测,同时,在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以研究N2O产生与排放过程的温度效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湿度适宜的一定温度范围内,N2O排放通量对温度的依赖性可用指数函数F=Aeat来描述;轮作周期内显著N2O排放发生的频率随温度的变化呈正态分布,67%的排放量都集中在15—25℃温度范围内;在旱地阶段,温度是影响N2O排放季节变化的关键因子,而在水田阶段则不然;水田和旱地N2O排放具有相同的规律性日变化形式,但后者达到极大值的时间要比前者延迟约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温度 排放通量
下载PDF
结实期温度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70
7
作者 孟亚利 周治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1-54,共4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during seed setting and rice grain quality was studied by adopt ing artificially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ean daily temperature during grain filling in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during seed setting and rice grain quality was studied by adopt ing artificially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ean daily temperature during grain filling influ enced remarkably head rice rate, chalky rice rate,amylose content, alkali spreading value and protein content. It was different from various variety types that effect of mean daily temperature on the same grain quality character istic.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 daily temperature and grain quality characteristic was curved line. The effect of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25℃ to 27℃ was great comparatively and that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above 27℃ was small. To sum up, the comparatively low mean daily temperature during filling favored raising rice grain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实期 温度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硫酸-苯酚定糖法的改进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94
8
作者 徐光域 颜军 +3 位作者 郭晓强 刘嵬 李晓光 苟小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42-346,共5页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硫酸-苯酚定糖法进行了改进。传统的硫酸-苯酚定糖法,平行样品间的吸光度值相差较大,使检测的重现性与准确性较差。我们对该方法进行改进后,并对新方法从检测波长、显色时间、显色温度、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硫酸-苯酚定糖法进行了改进。传统的硫酸-苯酚定糖法,平行样品间的吸光度值相差较大,使检测的重现性与准确性较差。我们对该方法进行改进后,并对新方法从检测波长、显色时间、显色温度、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线性范围以及最低检出限等方面进行了考查,并通过对纯化的银耳多糖、可溶性淀粉、猪苓多糖和海带多糖,以及对猪苓与海带水溶性混合物等多种样品的多糖含量测定,证明改进后的方法既简化了操作,提高了精密度和准确性;也具较宽的实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苯酚法 显色 多糖 温度
下载PDF
数字治理的效度、温度和尺度 被引量:208
9
作者 郑磊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6,F0002,共13页
近年来,数字治理在许多国家迅速推进,实践者和学术界对于数字技术赋能治理的前景充满了期待。然而现有研究表明,只靠技术的单兵突进和刚性嵌入,而缺少理念的更新、制度的变革、组织的转型、法治的规范和伦理的关切,数字治理既未能充分... 近年来,数字治理在许多国家迅速推进,实践者和学术界对于数字技术赋能治理的前景充满了期待。然而现有研究表明,只靠技术的单兵突进和刚性嵌入,而缺少理念的更新、制度的变革、组织的转型、法治的规范和伦理的关切,数字治理既未能充分借助技术的能量,实现对治理的有效优化,还可能带来预期之外的副作用,影响人的体验和感受,抑制人的自主性和参与度,损害人的权益和尊严。因此,对数字治理的目标期望和推进方式应进行反思和调整。首先,技术赋能不等于技术万能,对数字技术赋能治理的期待应切合实际。其次,推进数字治理不能只靠技术的单维度赋能,还需要理念、制度、组织、法律、伦理等多个维度的协同支撑与规范制约。不能只考虑技术上“能不能”的问题,而不考虑管理上“可不可行”、公众感受上“好不好”、法治上“可不可以”的问题。数字治理应以人的感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握好效度、温度和尺度,这三个“度”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在数字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数字政府 效度 温度 尺度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术中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03
10
作者 叶敏 陈建华 +4 位作者 康健 张良 王伟明 尤新民 鲍泽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7-419,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手术中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  87例经尿道电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应用低温和等温冲洗液 ,监测冲洗液温度对中心体温、生命体征和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 低温冲洗液组 48例术中体温平均下... 目的 探讨经尿道手术中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  87例经尿道电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应用低温和等温冲洗液 ,监测冲洗液温度对中心体温、生命体征和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 低温冲洗液组 48例术中体温平均下降 2 .1℃ ,平均动脉压升高 ,心排出量下降 ,系统血管阻力增加 ;等温冲洗液组 39例术中体温下降 0 .3℃ ,心功能稳定 ,生命体征平稳。 结论 低温冲洗液可导致体温下降 ,降低心排出量和显著增加系统血管阻力 ,增加老年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而等温冲洗液则可有效维持心功能的稳定 ,提高经尿道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电切术 温度 冲洗液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功能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和热岛效应 被引量:186
11
作者 林学椿 于淑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5,共7页
用北京地区 2 0个气象观测站 4 1年 (196 0~ 2 0 0 0年 )的年平均气温记录 ,研究了北京地区的大尺度气温变化及其热岛效应 .结果认为 ,(1)北京地区气温的年际变化具有大尺度的特点 ,1981年是显著的跃变点 ,跃变后比跃变前北京地区气温... 用北京地区 2 0个气象观测站 4 1年 (196 0~ 2 0 0 0年 )的年平均气温记录 ,研究了北京地区的大尺度气温变化及其热岛效应 .结果认为 ,(1)北京地区气温的年际变化具有大尺度的特点 ,1981年是显著的跃变点 ,跃变后比跃变前北京地区气温增加了 0 5 5℃ ,近 4 0年的增温率为 0 2 5℃ 10年 .(2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具有典型性 .196 0~ 2 0 0 0年北京城市热岛平均强度接近 1℃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北京城市热岛强度也在明显地增加 ,近 4 0年热岛强度的增温率为 0 31℃ 10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年代际气候振荡 温度 大气科学
下载PDF
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垃圾堆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5
12
作者 席北斗 刘鸿亮 +2 位作者 孟伟 李捍东 王庆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2-125,共4页
利用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对生活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 ,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总菌数、温度、有机物、C/N比等 ,较系统地研究了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生活垃圾、污泥混合堆肥系统中的作用 .试验证明 :在生活垃圾和污泥共堆肥系统中 ,调节堆料... 利用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对生活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 ,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总菌数、温度、有机物、C/N比等 ,较系统地研究了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生活垃圾、污泥混合堆肥系统中的作用 .试验证明 :在生活垃圾和污泥共堆肥系统中 ,调节堆料比为厨房垃圾∶污泥∶粉煤灰土∶成熟堆肥污泥∶干草 =4 1 6∶2 7 8∶1 3 8∶1 1 1∶5 5,有机物约为 60 % ,总氮 1 4 % ,全磷 0 69% ,全钾 1 2 5% ;初始含水率为 58 5% ,初始C/N比 =30 ;供气量控制在0 8L/min·kg挥发性有机物 ,处理 1、处理 2、处理 3堆料中分别接种 2 %、3%、5% (质量分数 )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 ,与加入 3%灭活菌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 .对照组、处理 1、处理 2和处理 3堆肥系统垃圾腐熟时间分别为30d、2 4d、1 8d和 1 2d ;说明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可以加速生活垃圾和污泥的降解 ,保证堆肥过程的顺利进行 .处理 3与对照组相比 ,堆腐时间缩短了 1 8d ,同时成品堆肥中含有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 堆肥 温度 C/N比 有机物 垃圾处理 碳/氮比
下载PDF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几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1
13
作者 吴惠玲 王志强 +2 位作者 韩春 彭志妮 陈永泉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0年第5期441-444,440,共5页
本文研究了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反应体系pH、5种糖类及金属离子对美拉德颜色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美拉德反应的颜色越深,pH低于7.0时反应不明显,当pH>7.0时美拉德反应的速度加快。5种糖的反应活性... 本文研究了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反应体系pH、5种糖类及金属离子对美拉德颜色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美拉德反应的颜色越深,pH低于7.0时反应不明显,当pH>7.0时美拉德反应的速度加快。5种糖的反应活性依次为木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蔗糖无明显反应。Fe3+、Fe2+能促进美拉德反应,且Fe3+比Fe2+更能促进反应颜色的加深;Ca2+、Mg2+对美拉德反应起抑制作用,且Mg2+比Ca2+抑制作用强;K+对美拉德反应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温度 PH值 金属离子
下载PDF
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优化 被引量:150
14
作者 封志明 杨艳昭 +1 位作者 丁晓强 林忠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7-364,共8页
在区域水土平衡模型的研究中 ,空间插值可提供每个计算栅格的气象要素资料。本文运用反距离加权法 (IDW )和梯度距离反比法 (GIDW ) ,对 196 1~ 2 0 0 0年甘肃省及其周围85个气象站点的多年平均温度与降雨量进行了内插。交叉验证结果表... 在区域水土平衡模型的研究中 ,空间插值可提供每个计算栅格的气象要素资料。本文运用反距离加权法 (IDW )和梯度距离反比法 (GIDW ) ,对 196 1~ 2 0 0 0年甘肃省及其周围85个气象站点的多年平均温度与降雨量进行了内插。交叉验证结果表明 :对于IDW和GIDW ,二者温度插值的平均绝对误差 (MAE)分别为 2 2 8℃和 0 73℃ ,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 2 9 0 2 %和 9 4 1% ,降雨插值的MAE值依次为 5 5 2mm和 4 90mm ,MRE值分别为 19 4 3%和 17 80 % ,GIDW明显优于IDW。需要指出的是 :对于降雨 ,当其经纬度和海拔高程的复相关系数大于 0 80时 ,GIDW插值结果优于IDW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反比法 梯度距离反比法 降雨 温度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NDVI变化及其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55
15
作者 李震 阎福礼 范湘涛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3,共6页
稀疏的植被覆盖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主要的环境特征,因此长期定量的植被分布和变化观测能够分析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环境变化。在以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为主要的中国西北地区存在着森林减少、土地侵蚀、盐碱化和沙漠扩张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稀疏的植被覆盖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主要的环境特征,因此长期定量的植被分布和变化观测能够分析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环境变化。在以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为主要的中国西北地区存在着森林减少、土地侵蚀、盐碱化和沙漠扩张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通过NOAA/AVHRR建立近20年来中国西北地区NDVI变化序列,利用差分法、斜率变化和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分析植被变化。3种方法显示出基本一致的结果,即大部分地区植被状况恶化,局部地区有所好转。通过分析植被变化与温度、降水变化的关系,发现NDVI与降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并不明显,表明降水是影响西北地区植被变化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变化 温度 降水
下载PDF
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2
16
作者 申丽霞 王璞 张丽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0,共6页
针对普通地膜覆盖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现象,进行了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及露地栽培玉米对比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可降解地膜覆盖能明显提高... 针对普通地膜覆盖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现象,进行了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及露地栽培玉米对比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可降解地膜覆盖能明显提高玉米播种后2个月的地表和地下10cm的土壤温度,增加玉米播种至大喇叭口期0~20cm、>20~40cm的土壤水分含量,使玉米生育进程加快,出苗率和拔节期节根层数及条数增加,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叶面积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玉米穗粒数增加9.6%,千粒质量增加20.9%,产量增加35.1%。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以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温度 土壤水分 可降解地膜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水热条件对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退化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35
17
作者 陈全胜 李凌浩 +3 位作者 韩兴国 阎志丹 王艳芬 袁志友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209,共8页
采用碱液吸收法对锡林河流域温带典型草原一退化群落的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 ,并分析了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土壤呼吸总体趋势是夏季高 ,其它季节低 ,但季节动态呈现不规律的波动曲线 ;2 )气温、地表温度以及 5cm、1... 采用碱液吸收法对锡林河流域温带典型草原一退化群落的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 ,并分析了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土壤呼吸总体趋势是夏季高 ,其它季节低 ,但季节动态呈现不规律的波动曲线 ;2 )气温、地表温度以及 5cm、1 0cm、1 5cm和 2 5cm的土壤温度均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的指数关系 ,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在低温时比高温时更显著 ;3) 0~ 1 0cm和 1 0~ 2 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消除气温的影响后则呈更为显著的乘幂关系 ;4)根据变量在p =0 .0 5水平上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关于土壤呼吸与气温和 1 0~ 2 0cm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模型 :y =5 91 1 .648×e0 .0 42 1 6Ta×M20 .90 758(R2 =0 .8584,p <0 .0 0 0 1 ) ,这一模型比单变量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情况 ;5)实验期间土壤呼吸的平均速率为 661 .35mgC·m-2 ·d-1 ,以气温、地表温度以及 5cm、1 0cm、1 5cm和 2 5cm的土壤温度为依据得到的Q1 0 值依次为 1 .63、1 .47、1 .52、1 .70、1 .90、1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退化草原 温度 土壤水分 Q10 草原群落
下载PDF
温度、pH值对南方大口鲶、长吻鮠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28
18
作者 叶元土 林仕梅 +2 位作者 罗莉 杨思华 陈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7-23,共7页
本试验测得南方大口鲶胃内、胆汁和肠内pH分别为5.5~6.5,6.5~7.0,6.5~7.5,长吻鱼危胃内、胆汁和肠内pH值分别为5.0~6.5,6.5~7.0,6.0~7.0。南方大口鲶胃、胰脏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 本试验测得南方大口鲶胃内、胆汁和肠内pH分别为5.5~6.5,6.5~7.0,6.5~7.5,长吻鱼危胃内、胆汁和肠内pH值分别为5.0~6.5,6.5~7.0,6.0~7.0。南方大口鲶胃、胰脏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6、6.2和7.0,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5.0、6.4和7.0;蛋白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3、39℃和45℃,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39℃和41℃。长吻鱼危胃、胰脏和肠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3.0、6.2和7.4,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6.6、6.6和7.4;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9、36℃和41℃,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36℃和39℃。两种鱼胃内pH值较高,均高于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而肠内pH值范围适合蛋白酶和淀粉酶最大活性的作用。两种鱼蛋白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高于鱼体生活的水环境温度。两种鱼肠蛋白酶活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温度 消化酶 南方大口鲶 长吻WEI
下载PDF
光照、温度和盐分对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6
19
作者 黄振英 张新时 +1 位作者 Yitzchak GUTTERMAN 郑光华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75-280,共6页
梭梭是我国西北荒漠中分布的多年生植物 ,属中亚荒漠植被成分。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10℃ ,亚适宜温度为 15~ 2 0℃。从 2 0℃起 ,温度越高 ,萌发比率越低。种子无论在光下和暗中都能萌发 ,萌发率无显著性差异。浓度低于 0 .2mol/L... 梭梭是我国西北荒漠中分布的多年生植物 ,属中亚荒漠植被成分。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10℃ ,亚适宜温度为 15~ 2 0℃。从 2 0℃起 ,温度越高 ,萌发比率越低。种子无论在光下和暗中都能萌发 ,萌发率无显著性差异。浓度低于 0 .2mol/L的NaCl溶液对萌发的影响不大 ;但从 0 .8mol/L起 ,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 ,直至为零。将在盐溶液中处理 9d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 ,原来较高浓度下的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恢复率。不同浓度下的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恢复率要比蒸馏水中的低 ,表明NaCl处理后的部分种子永久地失去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光照 温度 土壤盐分 种子萌发 萌发恢复
下载PDF
青藏高原2ka来温度与降水变化——古里雅冰芯记录 被引量:133
20
作者 姚檀栋 秦大河 +4 位作者 田立德 焦克勤 杨志红 谢超 L.G.Thompson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6年第4期348-353,共6页
古里雅冰芯中^(18)O和冰川积累量高分辨地和连续地记录了过去2ka来的温度和降水变化。在这一段时间内,曾出现了8次暖期和7次冷期。其中4次重要寒冷事件有3次出现在小冰期,1次出现在11~12世纪。降水的波动相对较小,这段时间内共出现过5... 古里雅冰芯中^(18)O和冰川积累量高分辨地和连续地记录了过去2ka来的温度和降水变化。在这一段时间内,曾出现了8次暖期和7次冷期。其中4次重要寒冷事件有3次出现在小冰期,1次出现在11~12世纪。降水的波动相对较小,这段时间内共出现过5次相对高降水期和4次相对低降水期。古里雅冰芯所记录的温度与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呈正相关,但降水变化滞后于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 Δ^18O 气候变化 降水 温度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