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研究——从重大地质事件探寻地球表层系统耦合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成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38-842,共5页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将以白垩纪与碳循环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和温室气候变化的关系为主线,以大洋缺氧事件—富氧作用转变过程和机制研究为突破口,进行海陆相整合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将以白垩纪与碳循环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和温室气候变化的关系为主线,以大洋缺氧事件—富氧作用转变过程和机制研究为突破口,进行海陆相整合研究,重点追溯东特提斯洋和我国大陆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的记录,探讨这些事件与碳循环、快速气候变化的正/负反馈机制。项目将充分利用中国大陆发育完好的白垩纪海相、陆相地层及古生物记录,通过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全岩芯取样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途径,着眼于厘定反映地质事件和气候变化的层位及标志和时间格架,解决高分辨率海、陆相沉积事件的精确对比,分析地层记录中气候标志和古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集中研究陆地和海洋环境对同一事件的响应机制,重溯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过程及成因,探究陆相烃源岩大规模形成、陆地生物群更替与温室气候变化和碳循环之间的正/负反馈关系和机制等科学问题,为预测全球长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地质事件 温室气候 地球表层系统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研究 Ⅱ.对东亚和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石广玉 王喜红 +4 位作者 张立盛 黄兴友 赵宗慈 高学杰 徐 影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255-266,共12页
系统总结和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者所开展的有关人类活动对东亚和中国气候影响的一系列研究活动、其中包括温室气体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大气微量气体的全球增温潜能,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溶胶的辐射气候效应,气候系统外部因子对中国... 系统总结和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者所开展的有关人类活动对东亚和中国气候影响的一系列研究活动、其中包括温室气体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大气微量气体的全球增温潜能,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溶胶的辐射气候效应,气候系统外部因子对中国气候影响的总体评估,人类活动对中国和东亚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20世纪和21世纪东亚及中国的气候变化。同时给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正确认识和准确预测东亚地区以及中国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东亚地区 气候影响 温室气候 对流层 辐射气候效应
下载PDF
深时古气候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启示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成善 王天天 +2 位作者 陈曦 高远 张来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共17页
当前人类活动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的浓度逐渐升高,地球气候可能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从目前的冰室气候进入温室气候状态。文中通过对现在地球气候系统与深时温室气候时期的大气CO_2浓度与气候变化临界点、温度与温度梯度、海平面变... 当前人类活动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的浓度逐渐升高,地球气候可能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从目前的冰室气候进入温室气候状态。文中通过对现在地球气候系统与深时温室气候时期的大气CO_2浓度与气候变化临界点、温度与温度梯度、海平面变化与水循环、大洋水体氧化还原状态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对地球在这种温室气候状态中的气候动力系统的认识亟待提高。尽管深时温室气候并不严格等同于未来地球的气候,但深时时期形成的地质记录为我们提供了全尺度洞察在温室气候状态下地球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一个天然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时 温室气候 气候 沉积记录 未来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下温室黄瓜干物质生产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忠富 陈晴 王迎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50-52,共3页
在参考国内外园艺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温室黄瓜试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建立了温室黄瓜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其中包括光合,呼吸和干物质生产等子模型。通过对温室黄瓜进行活体定株观测和取样测量,在不同播种... 在参考国内外园艺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温室黄瓜试验数据,确定模型参数,建立了温室黄瓜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其中包括光合,呼吸和干物质生产等子模型。通过对温室黄瓜进行活体定株观测和取样测量,在不同播种期(春季和秋季)和不同处理光强(100%光照和33%光照)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灵敏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黄瓜 模拟模型 光照 温室气候
下载PDF
气候变化政策研究中经济—能源系统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3
5
作者 蒋金荷 姚愉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45,共5页
由于气候变化政策研究的复杂性,本文在分析当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模型的两种建模方法——top-down和bottom-up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混合型经济-能源系统模型的必要性,并强调掌握模型的自主权在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由于气候变化政策研究的复杂性,本文在分析当前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模型的两种建模方法——top-down和bottom-up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混合型经济-能源系统模型的必要性,并强调掌握模型的自主权在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最后给出了模型的开发目标和开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候 减排技术 经济-能源模型 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自然通风温室及通风量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万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54,共2页
介绍了自然通风温室的通风机理和测量通风量的方法;论述了国外学者通过试验和非线性拟合后得到的通风量与温室室内外温度差、室外风速的关系及结论。
关键词 自然通风温室 通风量 温室气候 温度 室外风速
下载PDF
用太阳活动拟合近2000年的温度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钟睿 高晓清 汤懋苍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2-555,共4页
利用两个反映太阳活动的指标—太阳黑子相对数及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来拟合近 2 0 0 0年我国的温度变化 ,其结果与近 2 0 0 0年 ,特别是近 70 0年来温度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同时拟合了 12 0年来北半球温度的演变 ,结果表明 :太阳活动... 利用两个反映太阳活动的指标—太阳黑子相对数及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来拟合近 2 0 0 0年我国的温度变化 ,其结果与近 2 0 0 0年 ,特别是近 70 0年来温度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同时拟合了 12 0年来北半球温度的演变 ,结果表明 :太阳活动是引起 10 1年以上气温变化的基本因素 ,近十多年来温室气体的作用似乎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相对数 太阳黑子周期长度 温度变化 温室气候
下载PDF
The Siberian Traps and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a critical review 被引量:10
8
作者 Andy SAUNDERS Marc REICHOW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20-37,共18页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iberian Traps,the largest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 province,and the largest-known mass extinction event at the end of the Permian period,has been strengthened by re-cently-published high-p...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iberian Traps,the largest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 province,and the largest-known mass extinction event at the end of the Permian period,has been strengthened by re-cently-published high-precision 40Ar/39Ar dates from widespread localities across the Siberian prov-ince[1]. We argue that the impact of the volcanism was amplified by the prevailing late Permia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in particular,the hothouse climate,with sluggish oceanic circulation,that was leading to widespread oceanic anoxia. Volcanism released large masses of sulphate aerosols and carbon dioxide,the former triggering short-duration volcanic winters,the latter leading to long-term warming. Whilst the mass of CO2 released from individual eruptions was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total mass of carbon in the atmosphere-ocean system,the long ‘mean lifetime’ of atmospheric CO2,com-pared with the eruption flux and duration,meant that significant accumulation could occur over periods of 105 years. Compromise of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systems (by curtailment of photosynthesis,de-struction of biomass,and warming and acidification of the oceans) probably led to rapid atmospheric CO2 build-up,warming,and shallow-water anoxia,leading ultimately to mass exti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 二叠纪 温室气候 海洋缺氧 CO2 SO2
原文传递
大陆科学钻探开展古气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高远 王成善 +1 位作者 黄永建 胡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9-241,共13页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地质历史时期(包括第四纪和"深时")的古气候研究可为了解现代气候变化提供借鉴,大陆科学钻探成为开展此研究的重要手段。文中对大陆科学钻探开展古气候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获取...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地质历史时期(包括第四纪和"深时")的古气候研究可为了解现代气候变化提供借鉴,大陆科学钻探成为开展此研究的重要手段。文中对大陆科学钻探开展古气候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获取连续沉积记录是大陆科学钻探的最大优势,地质学家通过对岩心建立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框架和应用多种古气候替代性指标,重建地质历史时期不同时间尺度上的陆地古气候变化,发现并精确厘定陆地古气候-古环境快速变化事件,进而通过精细对比陆地-海洋古气候记录,揭示气候变化的过程和机制。这些研究成果将加深人类对地球气候系统的认识,并为未来气候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可以预见,大陆科学钻探将成为古气候研究的一种常用手段,在未来的古气候研究领域,特别是"深时"温室气候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 气候 连续沉积记录 温室气候
下载PDF
白垩纪古海洋气候变化及主要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祥辉 胡修棉 +3 位作者 黄永建 王成善 陈曦 魏玉帅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83-92,共10页
白垩纪并非一直处于温室气候状态,存在着冰室气候间断。白垩纪古海洋气候也是如此。通过收集已经发表的古海洋气候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显示,该期全球古海洋气候可以分为早白垩世低温气候、中白垩世温室气候、晚白垩世冰室气候3个阶段;早... 白垩纪并非一直处于温室气候状态,存在着冰室气候间断。白垩纪古海洋气候也是如此。通过收集已经发表的古海洋气候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显示,该期全球古海洋气候可以分为早白垩世低温气候、中白垩世温室气候、晚白垩世冰室气候3个阶段;早白垩世可进一步识别K_1-Ⅰ温暖干燥气候、K_1-Ⅱ冷湿气候、K_1-Ⅲ温暖气候回升3个次级变化旋回;中白垩世整体处于温暖状态,不过,虽然极热气候在全球出现和结束的时间不尽一致,但总体上出现在赛诺曼一土仑期,局部地区如赤道太平洋早可以在阿尔布期,南极地区晚可推迟到晚白垩世坎潘早期;晚白垩世可划分为K_3-Ⅰ大幅降温冰室期、K_3-Ⅱ浅幅气候回升期、K_3-Ⅲ低温冰室期、K_3-Ⅳ短暂温室期4个次级气候变化旋回。还介绍了白垩纪古海洋温度计、冷赤道与低温度梯度、中白垩世黑色页岩、气候变冷及旋回、大气CO_2作用几方面重大问题,并做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气候 气候旋回 温室气候 冰室气候 白垩纪
下载PDF
地球深部过程与极热和极冷事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达 杨石岭 +6 位作者 沈冰 朱茂炎 陈祚伶 纪伟强 黄晓芳 孙敏敏 张师豪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9,共15页
地球气候以频繁冷暖波动为特征,在百万年时间尺度上可划分为温室期和冰室期,期间发生持续时间相对短的极热和极冷事件.大多数学者将这些温室期、冰室期以及极热和极冷事件归因于大气CO_(2)浓度变化,即地球深部碳释放和表层碳消耗之间的... 地球气候以频繁冷暖波动为特征,在百万年时间尺度上可划分为温室期和冰室期,期间发生持续时间相对短的极热和极冷事件.大多数学者将这些温室期、冰室期以及极热和极冷事件归因于大气CO_(2)浓度变化,即地球深部碳释放和表层碳消耗之间的动态平衡.地球深部碳是CO_(2)的主要来源,通过大火成岩省、俯冲带、裂谷岩浆活动等过程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引发全球增温.但是,深部过程又可通过4种途径引发降温:(1)火山活动释放SO_(2)形成硫酸盐气溶胶,导致“火山冬天”;(2)岩浆活动峰期之后的化学风化消耗大气CO_(2),其中,镁铁质岩化学风化速率高于长英质岩,降温作用更显著;(3)火山喷发及岩浆岩化学风化释放营养元素,促进大洋初级生产力,加快碳埋藏;(4)板块运动增大陆地面积以及使大陆聚集于高温、湿润的低纬地区,增强化学风化对CO_(2)的消耗.大体上,温室和冰室气候与俯冲带大陆弧岩浆活动强度(通常用大陆弧长度和年轻碎屑锆石相对丰度指代)及低纬地区弧-陆碰撞带长度有关,如果大陆弧活跃且低纬地区弧-陆碰撞带规模小,易形成温室气候,反之则形成冰室气候.极热事件普遍由镁铁质大火成岩省的快速巨量碳释放引发;极冷事件成因较为复杂,例如低纬地区大火成岩省强烈化学风化(如前寒武纪斯图特雪球地球)和硅质大火成岩省或大规模长英质火山活动的“火山冬天”效应(如晚古生代冰期极盛期).目前,从发生时间一致和关联机制合理性这两个角度考虑,大部分极热和极冷事件的发生都可归因于大规模岩浆活动,但是岩浆活动引发的系列反馈过程以及对极热和极冷事件的触发与维持机制仍缺乏深入理解.就此而论,高精度定年、岩浆活动过程及其气候反馈的数值模拟应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深部过程 温室气候 冰室气候 极热事件 极冷事件
原文传递
自然通风温室中防虫网对通风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云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共3页
介绍了自然通风温室通风量的试验测试方法,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在天窗安装两种不同密度防虫网以及天窗与温室侧窗组合使用时对通风量的影响。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温室通风与温室内部气候之间的关系,试验中测量了上述不同通风条件下... 介绍了自然通风温室通风量的试验测试方法,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在天窗安装两种不同密度防虫网以及天窗与温室侧窗组合使用时对通风量的影响。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温室通风与温室内部气候之间的关系,试验中测量了上述不同通风条件下温室气候(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通风 自然通风 温室气候 温室防虫网 测试方法 天窗
下载PDF
地史时期古大气二氧化碳变化趋势与温室气候——以中生代白垩纪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永栋 孙柏年 +1 位作者 黄成敏 全成 《自然杂志》 2015年第2期108-114,共7页
中生代不仅是地球发展和生命演化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距离现代最近的典型温室气候期。其中,白垩纪被视为地球历史时期温室气候的最佳范例之一。通过古植物气孔参数、古土壤同位素以及地球化学模型等途径的研究,可以勾勒出白垩纪这一典... 中生代不仅是地球发展和生命演化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距离现代最近的典型温室气候期。其中,白垩纪被视为地球历史时期温室气候的最佳范例之一。通过古植物气孔参数、古土壤同位素以及地球化学模型等途径的研究,可以勾勒出白垩纪这一典型温室气候环境下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大致轮廓。在整个白垩纪时期大气二氧化碳水平相对较高,但在白垩纪早期较低,白垩纪中期达到最高,而白垩纪晚期逐渐降低。更重要的是,借助于这些地质参数还更精确地识别出在白垩纪关键时期出现了几次显著的古大气二氧化碳的短期快速波动变化,表明白垩纪的温室气候状态并非之前所想象的那么稳定,而是发生了几次大规模快速气候扰动事件,并伴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短期波动变化。这项研究质疑了整个白垩纪期间气候温度均匀分布且呈现单一稳定温室状态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大气二氧化碳 白垩纪 气孔指数 古土壤 温室气候
下载PDF
晚白垩世(80Ma)东亚气候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军明 赵平 +1 位作者 王成善 黄永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6-239,共14页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CCSM2全球气候系统模式以及重建的古地理资料研究了晚白垩世(80Ma)东亚的古气候特征。模拟结果表明:80Ma时期东亚地区大范围盛行的风向和气压系统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由此可以推断东亚地区当时是存在季...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CCSM2全球气候系统模式以及重建的古地理资料研究了晚白垩世(80Ma)东亚的古气候特征。模拟结果表明:80Ma时期东亚地区大范围盛行的风向和气压系统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由此可以推断东亚地区当时是存在季风环流的。与现代气候比较,白垩纪时期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系统经向特征更明显,这种特征可能与当时欧亚大陆东西向跨度较小有关。此外,在当时偏暖的背景下,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呈现出一致的变化特征,即冬季风和夏季风都比现代强。年平均降水的分布型和现代的情况比较相似,降水最大值出现在10°S~10°N的赤道辐合带中,与西太平洋相邻的大陆东岸降水也较多,其中心超过1200mm,而在中纬度的内陆地区降水则稀少。虽然与现代情况相似,80Ma在30°N附近的西太平洋上也为多雨带,然而在东亚陆地上没有多雨带,这说明了青藏高原隆升在现代东亚夏季梅雨形成中的重要性。此外,模拟的80Ma时期东亚地区气候要比现代温暖,相同纬度的表面气温要高2℃以上,模拟的温度与地质证据估计的温度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温室气候 气候模拟
下载PDF
白垩纪温室气候机制的模拟研究评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革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1期20-25,共6页
白垩纪是地质史上一个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国际上围绕白垩纪气候成因开展了一系列模拟研究。在评述白垩纪古气候模拟的基础上,讨论了气候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古气候边界场设置和模拟试验,分析白垩纪温室气体、古地理、古海洋以及海陆生... 白垩纪是地质史上一个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国际上围绕白垩纪气候成因开展了一系列模拟研究。在评述白垩纪古气候模拟的基础上,讨论了气候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古气候边界场设置和模拟试验,分析白垩纪温室气体、古地理、古海洋以及海陆生态系统对气候的作用和反馈。这些古气候模拟试验锁定在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段和驱动因子、测试地球内外动力和地球各圈层反馈作用,可为认识温室气候的成因、探讨气候变化内在机制和预测未来气候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温室气候 气候模拟 驱动机制
下载PDF
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应处理好六大关系
16
作者 鲍健强 蒋惠琴 +2 位作者 施炜 苗阳 何佳乐 《浙江经济》 2023年第4期38-40,共3页
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是国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应研究“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碳排放核算与温室气体核算的关系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是应对气候变化、... 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是国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应研究“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碳排放核算与温室气体核算的关系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候排放的统称。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是加剧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的根源。因此,处理好碳排放核算与温室气体核算的关系,需要界定和规范三个层次的统计核算方法和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核算体系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碳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候 全球变暖 六大关系
下载PDF
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成善 《中国基础科学》 2007年第6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大洋红层 气候 气孔参数 地质事件 温室气候 早白垩世早期 植物化石
原文传递
国际碳减排合作的博弈论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荆克迪 安虎森 田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134,1,共7页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与磋商的平台日趋多元,这为将来国际碳减排合作增加了诸多可能性和变数,联合国第十九次气候变化大会的结果充分说明了这点,各方仍未达成满意且有实质性的全球减排目标。博弈论是一个研究国际环境问题的有效工具,...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与磋商的平台日趋多元,这为将来国际碳减排合作增加了诸多可能性和变数,联合国第十九次气候变化大会的结果充分说明了这点,各方仍未达成满意且有实质性的全球减排目标。博弈论是一个研究国际环境问题的有效工具,通过它可以有效分析国际碳减排合作中国家的战略行为,进而解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可能的解决途径。本文首先构建信号博弈模型,将博弈主体对待环境的态度分为强弱两类,分析了国际碳减排合作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往往是弱环境偏好的,不能让它们承担先行者的责任,因此在国际碳减排问题上,发达国家能否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是合作形成的前提保证。为了解决国际减排合作中的搭便车问题,本文借鉴Carpenter et al(2009)所建立的公共品供给模型,引入惩罚机制,分析了影响国家搭便车的因素,结果显示惩罚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碳合作 信号博弈 自主减排 温室气候 京都议定书
原文传递
常见陆地温室气体通量测量方法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鑫 林茂 吴京科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2期27-30,共4页
陆地生态系统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有重要贡献,从而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通量测量主要包括箱法、微气象学法、土壤浓度廓线法等。系统地介绍了箱法、微气象法、土壤浓度廓线法以及同位素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并且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认... 陆地生态系统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有重要贡献,从而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通量测量主要包括箱法、微气象学法、土壤浓度廓线法等。系统地介绍了箱法、微气象法、土壤浓度廓线法以及同位素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并且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温室气体测定方法与其他学科以及新技术的结合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候 通量测量方法 箱法 微气象学法 土壤浓度廓线法 同位素法
下载PDF
半封闭温室在中国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长吉 李艳 富建鲁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共7页
半封闭温室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并大规模建设的一种新型温室建筑与环境调控模式,具有气流输送距离长、室内环境周年可调控的特点,非常适用于设施园艺大规模连片建设和周年生产。但由于对其研究时间短,建设经验不足,半封闭温室工程设计还... 半封闭温室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并大规模建设的一种新型温室建筑与环境调控模式,具有气流输送距离长、室内环境周年可调控的特点,非常适用于设施园艺大规模连片建设和周年生产。但由于对其研究时间短,建设经验不足,半封闭温室工程设计还未形成通用设计方法和标准。本文在介绍半封闭温室工作原理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国内建设的半封闭温室气候室的结构形式及其加温、降温、CO2配送等环境调控设备的设置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年生产 设施园艺 气流输送 温室气候 温室工程 调控模式 半封闭 建筑与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