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土管涌的细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健 姚志雄 +1 位作者 白彦峰 张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3-737,共5页
利用数码可视化跟踪技术和数字信息计算机实时处理技术进行管涌细观模型试验,从细观角度研究砂土管涌机理.研究得到管涌发展过程中颗粒的移动规律,渗漏通道的形成特点,流速、颗粒位移场等随水力梯度的变化特点,并从级配角度分析土样的... 利用数码可视化跟踪技术和数字信息计算机实时处理技术进行管涌细观模型试验,从细观角度研究砂土管涌机理.研究得到管涌发展过程中颗粒的移动规律,渗漏通道的形成特点,流速、颗粒位移场等随水力梯度的变化特点,并从级配角度分析土样的稳定性,得到土体的稳定性与级配曲线形状及不均匀系数等因素有关的结论.结果表明,管涌形成过程中流速、颗粒运动和渗透通道形成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骨架颗粒、可动颗粒以及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水土相互作用贯穿管涌发展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细观机理 渗透通道 级配曲线 水土相互作用
下载PDF
盐岩地下储库围岩界面变形与破损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伟 李银平 +4 位作者 霍永胜 施锡林 徐宝财 杨春和 林永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21-1628,共8页
鉴于盐岩地下储库界面对储气(油)库稳定性和密闭性的重要影响,分别从细观和宏观方面对其变形与破损特性开展研究。细观方面:开展含界面盐岩的电镜扫描试验,分析表明:盐岩与夹层界面处颗粒结合紧密、相互嵌合,胶结良好,为储库密闭性提供... 鉴于盐岩地下储库界面对储气(油)库稳定性和密闭性的重要影响,分别从细观和宏观方面对其变形与破损特性开展研究。细观方面:开展含界面盐岩的电镜扫描试验,分析表明:盐岩与夹层界面处颗粒结合紧密、相互嵌合,胶结良好,为储库密闭性提供有利条件。宏观方面:基于复合岩体理论构建层状盐岩交接界面的应力表达式,进而分析界面的变形及破损特性。分析表明,界面附近应力状态极为复杂,硬夹层对盐岩体具有约束锚固作用,且界面处易产生应力集中,进而诱发储库围岩体裂纹扩展直至破坏。综合细观、宏观分析表明,裂纹起裂机制和渗透通道形成是界面的细观结构特性及其应力状态共同影响的结果。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分析地下盐岩储库的稳定性和密闭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盐岩 界面 电镜扫描 应力集中 起裂机制 渗透通道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流的优势水力路径 被引量:9
3
作者 倪绍虎 何世海 +1 位作者 汪小刚 吕慷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115,共8页
优势水力路径是裂隙岩体中的主要渗透通道,是岩土工程中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裂隙岩体渗流优势水力路径的形成机理及编制相应的分析程序,研究优势水力路径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应力相关性。研究表明,裂隙岩体中的优势水力路径... 优势水力路径是裂隙岩体中的主要渗透通道,是岩土工程中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裂隙岩体渗流优势水力路径的形成机理及编制相应的分析程序,研究优势水力路径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应力相关性。研究表明,裂隙岩体中的优势水力路径客观存在于由连通裂隙簇、优势节理裂隙组、主干裂隙等形成的水力连通裂隙网络中,其分布与优势裂隙组和长大裂隙的分布及应力环境极其相关。通过分析裂隙岩体的优势水力路径,确定裂隙岩体中地下水的潜在渗透通道和分布状态,为边坡工程、地下工程等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水力学特性 渗透通道 优势水力路径
下载PDF
堰塞体渗透破坏溃决机理试验研究
4
作者 赵天龙 张川 +2 位作者 付长静 岳亮 毕远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160,共9页
目前针对堰塞体渗透破坏溃决过程的试验研究仍然较少,溃决机理尚不清晰,为此通过开展堰塞体渗透破坏物理模拟,分别从坝料颗粒级配、初始渗透通道位置、坝体密实程度三个方面,对堰塞体从渗透破坏到漫顶溃决全过程发展机制开展研究。研究... 目前针对堰塞体渗透破坏溃决过程的试验研究仍然较少,溃决机理尚不清晰,为此通过开展堰塞体渗透破坏物理模拟,分别从坝料颗粒级配、初始渗透通道位置、坝体密实程度三个方面,对堰塞体从渗透破坏到漫顶溃决全过程发展机制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渗透破坏初期渗漏通道扩展速度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溃坝历时。(2)随着渗漏通道不断扩展,渗透水流对渗漏通道土体的淘刷作用逐渐加强,导致通道上方土体出现裂缝及间歇性坍塌,坍落土体由于较为松散,极易被溃坝水流冲刷至下游。该阶段渗漏通道的发展速度快,以间歇性扩展为主,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溃坝模式由渗透破坏转变为漫顶破坏;流量快速达到峰值后逐渐降低,在流量降低过程中存在溃口边坡间歇性垮塌引起的流量小幅增长现象。(3)初始渗漏通道的位置对堰塞体溃决峰值流量影响明显,其中水平位置(坝体中部或坝肩)较垂向位置影响更为明显,且初始渗漏通道越靠近坝肩,溃口发展速度越慢,残余溃口宽度越小。研究结果可为堰塞体渗透破坏溃决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机理方面的参考,同时可为堰塞体渗透破坏除险处置方案的选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体 渗透破坏 渗透通道 试验研究 溃决机理
下载PDF
矿山水害分类与断层防水煤柱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长武 赵凯 杨旭 《铜业工程》 CAS 2006年第4期6-10,共5页
根据涌水水源和渗透通道的匹配关系,地下矿山水害有透地表水和断层透水等7种可能的透水形式,可归纳为顶部透水、同层位透水和底板突水等3种透水类型。在采掘工作空间和涌水水源之间留设一定宽度的隔水煤岩柱来防止水害的出现和蔓延,是... 根据涌水水源和渗透通道的匹配关系,地下矿山水害有透地表水和断层透水等7种可能的透水形式,可归纳为顶部透水、同层位透水和底板突水等3种透水类型。在采掘工作空间和涌水水源之间留设一定宽度的隔水煤岩柱来防止水害的出现和蔓延,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防治水措施之一。结合断层防水煤柱的推导,对现阶段断层防水煤柱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隔水煤柱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煤体软化、压力水与煤体的相互作用以及矿山压力作用下的煤柱分区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涌水水源 渗透通道 工作空间 防水岩柱
下载PDF
初始细颗粒含量对内部不稳定土体潜蚀机制影响的可视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海彬 罗玉龙 +4 位作者 谷敬云 张兴杰 王惠民 盛金昌 詹美礼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7-140,111,共5页
鉴于当前对不同细颗粒含量条件下土体潜蚀过程中土体内部的颗粒运移行为及渗漏通道的形成过程等细观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楚,基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的潜蚀可视化试验装置,开展了5组不同初始细颗粒含量土体的潜蚀试验,并探讨了透明... 鉴于当前对不同细颗粒含量条件下土体潜蚀过程中土体内部的颗粒运移行为及渗漏通道的形成过程等细观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楚,基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的潜蚀可视化试验装置,开展了5组不同初始细颗粒含量土体的潜蚀试验,并探讨了透明土与实际土试验结果的相似性问题。结果表明,细颗粒含量较大时,颗粒移动过程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渗漏通道的形成先出现在下游出口,然后逐渐向其上游侧扩展,最终上下游完全贯通;细颗粒含量较少时,颗粒移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渗漏通道;当配制的透明土熔融石英砂颗粒的粒径为天然土颗粒粒径的4倍时,两者的渗透性比较接近,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实际工程中,应重视初始细颗粒含量较高的内部不稳定土体,此类土体一旦发生潜蚀,更容易诱发不均匀变形,威胁工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蚀 可视化 初始细颗粒含量 细观机理 渗透通道
下载PDF
渗透通道特征和过水能力研究
7
作者 周保东 《河北煤炭》 1999年第S1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渗透系数 渗透通道 突水通道 过水能力 承压水 渗透能力 突水点 采场底板 隔水层 结构型
下载PDF
大连开发区炮台山土洞形成与预防研究
8
作者 蔡秋景 林世文 《岩土工程技术》 2003年第6期343-345,348,共4页
季节性天然降水在补给区内聚集 ,沿着渗透通道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土洞 ,它受特殊的地形地貌单元、地层结构补给与排泄条件制约 。
关键词 土洞 季节性 渗透通道 淘蚀效应
下载PDF
分层多种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在坨11南断块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尹文军 王业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8,92,共5页
简介了题示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的原理、示踪剂用量设计及所得资料解释方法。在胜坨油田11南断块沙二8砂层组,相隔22或23天,将3组不同的非分配型+分配型示踪剂分别注入3-9-271注水井的沙二81、沙二82、沙二83层,在周围生产不同层位的9口... 简介了题示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的原理、示踪剂用量设计及所得资料解释方法。在胜坨油田11南断块沙二8砂层组,相隔22或23天,将3组不同的非分配型+分配型示踪剂分别注入3-9-271注水井的沙二81、沙二82、沙二83层,在周围生产不同层位的9口采油井进行监测。以沙二81层为例说明示踪剂产出浓度曲线拟合效果较好。监测资料表明沙二8层的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均较强,有几口井内有窜槽现象。由监测资料确定了3个小层的主要水驱方向。通过监测数据的综合解释,得到该井组的井间高渗层渗透率、厚度、喉道半径、主流通道、波及体积及系数等储层参数,表明井间主流道均为长期注水冲刷形成的高渗层。井区非均质性强,83层尤其突出。根据综合解释结果修正地质模型,应用示踪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井组3个小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图6表5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井间监测 水驱油藏 3-9-271注水井组 渗透通道 层间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胜利胜坨油田
下载PDF
利用荧光探针JC-1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瑛琪 李天德 +1 位作者 楮晓雯 于力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16-718,F003,共4页
利用荧光探针JC 1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早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用过氧化氢 (H2 O2 )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在凋亡早期 ,利用新型荧光探针JC 1标记细胞线粒体 ,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上检测JC 1荧光强度的变化 ,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 利用荧光探针JC 1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早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用过氧化氢 (H2 O2 )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在凋亡早期 ,利用新型荧光探针JC 1标记细胞线粒体 ,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上检测JC 1荧光强度的变化 ,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鉴别凋亡和坏死的心肌细胞。结果显示 ,在正常大鼠心肌细胞中 ,线粒体维持较高的膜电位 ,JC 1在线粒体内形成聚合物 ,发出红色荧光。H2 O2 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JC 1聚合物分解成单体 ,红色荧光强度减弱。提示JC 1结合流式细胞仪是一种理想的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JC-1 心肌细胞 流式细胞术 线粒体 膜电位 渗透转换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