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沙群岛北部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夏季渔业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颜云榕 冯波 +2 位作者 卢伙胜 赖金养 杜时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77-1186,共10页
采用自动鱿钓(AJ)和灯光罩网(LAFN)定点采样,对南沙群岛北部海域(12—16°N,112—116°E)鸢乌贼生长、繁殖、摄食及资源分布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灯光罩网渔获中鸢乌贼的胴长范围为65—231mm,体质量范围为6—580g;自动鱿钓鸢... 采用自动鱿钓(AJ)和灯光罩网(LAFN)定点采样,对南沙群岛北部海域(12—16°N,112—116°E)鸢乌贼生长、繁殖、摄食及资源分布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灯光罩网渔获中鸢乌贼的胴长范围为65—231mm,体质量范围为6—580g;自动鱿钓鸢乌贼胴长范围为108—215mm,体质量范围为38—400g。自动鱿钓和灯光罩网鸢乌贼雌雄性比分别为32.0和1.4。南沙鸢乌贼雌性个体出现两个性腺发育高峰期,即101—120mm与161mm以上胴长组,4—7月为繁殖高峰期。鸢乌贼以大眼标灯鱼、尖头燕鳐等中上层鱼类为主,还摄食同类以及钩腕乌贼属等其它头足类及少数蟹类,雌雄个体摄食强度随胴长增加而增加。自动鱿钓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1—38pc/(line·h),平均值为12pc/(line·h);而灯光罩网CPUE为15—50kg/net,平均值为35.7kg/net。南沙群岛北部海域鸢乌贼具有重要的经济学和营养生态学研究价值,灯光罩网是开展南海鸢乌贼渔业资源研究的较佳采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海域 鸢乌贼 渔业生物学 自动鱿钓 灯光罩网
下载PDF
东海区底拖网渔业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林龙山 郑元甲 +2 位作者 程家骅 刘勇 凌建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5,42,共6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运用体长频率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结果表明,大部分鱼类已出现个体小型化...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18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运用体长频率法估算了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结果表明,大部分鱼类已出现个体小型化,15种鱼类的开发率过高,处于超额开发状态,其中,4种为重度超额开发,开发率大于0.8,7种为中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介于0.7~0.8之间,4种为轻度超额开发,开发率为0.5~0.7。建议加强保护和管理,以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物学 经济鱼类 底拖网 渔业资源评估 东海区
下载PDF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业生物学的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显森 陈聚法 +1 位作者 周立凯 金显仕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19-24,共6页
根据在东南太平洋的探捕调查 ,对所渔获的智利竹鱼 (Trachurus murphyi)群体的构成、叉长与体重的关系 ,年龄与生长的关系和性腺发育等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 ,渔获智利竹鱼的叉长范围为 1 45~ 61 0 mm,体重范围... 根据在东南太平洋的探捕调查 ,对所渔获的智利竹鱼 (Trachurus murphyi)群体的构成、叉长与体重的关系 ,年龄与生长的关系和性腺发育等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 ,渔获智利竹鱼的叉长范围为 1 45~ 61 0 mm,体重范围为 42~ 1 95 0 g,年龄组成为 2~ 1 3龄 ,3~ 4龄鱼为优势群体 ,初次性成熟年龄为 3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太平洋 智利竹荚鱼 渔业生物学
下载PDF
东海区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现状的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林龙山 程家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5-570,共6页
以 2 0 0 1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对小黄鱼的体长、体重、生长、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及临界年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东海区小黄鱼优势体长组为 1 1 0~1 30 mm,占 4 1 .34% ;优势体重组为 2 0~ 4 0 g,占 ... 以 2 0 0 1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对小黄鱼的体长、体重、生长、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及临界年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东海区小黄鱼优势体长组为 1 1 0~1 30 mm,占 4 1 .34% ;优势体重组为 2 0~ 4 0 g,占 5 0 .91 % ;总死亡系数为 2 .0 5 ,自然死亡系数为 0 .5 8,捕捞死亡系数为 1 .4 7,临界年龄为 2 .1 8龄。对照东海区小黄鱼生物学特征的历史状况分析 ,目前东海区小黄鱼个体小型化、低龄化、性成熟提早现象明显 ,生物学参数发生较大变化。建议在东海区现行资源状态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渔业生物学 临界年龄 东海
下载PDF
东海区龙头鱼数量分布及其环境特征 被引量:33
5
作者 林龙山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1,共6页
以2005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研究分析了龙头鱼资源的数量分布、渔业生物学特征、分布海域生态环境特征和资源量状况等。结果表明,东海区龙头鱼主要分布在长江口渔场、舟山渔场、大沙渔场和鱼山渔场,这几个渔场全年的... 以2005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研究分析了龙头鱼资源的数量分布、渔业生物学特征、分布海域生态环境特征和资源量状况等。结果表明,东海区龙头鱼主要分布在长江口渔场、舟山渔场、大沙渔场和鱼山渔场,这几个渔场全年的渔获量占全部渔获量的82.99%,但各季度分布情况有差异;春季平均体长197.77mm,平均体重43.83g,夏季平均体长220.00mm,平均体重57.10g,秋季平均体长168.51mm,平均体重49.70g,冬季平均体长171.53mm,平均体重59.52g;体长~体重的关系式为形=1.3195×10^-6L^3.3259;龙头鱼分布海域的底层水温分布范围为9.11~26.11℃,平均为14.80℃,底层盐度范围为31.36~35.26,平均为33.39,水深分布范围为27.00—101.99m,平均为58.96m;现存资源量为2125t,但潜在资源量估计在5千吨以上,属于有潜在价值渔业。建议加强该资源的监测和研究,并执行相应的开捕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头鱼 数量分布 渔业生物学 资源评估 东海区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金线鱼生物学及最适开捕体长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雪辉 邱永松 杜飞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28-2434,共7页
根据1964~1965年及1997~1999年在南海北部采集的深水金线鱼生物学资料,对该鱼种群体结构、资源密度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生长和死亡参数及摄食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水金线鱼的渔获样品体长范围为4.2~21.5cm,体重范围为2.9~241g... 根据1964~1965年及1997~1999年在南海北部采集的深水金线鱼生物学资料,对该鱼种群体结构、资源密度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生长和死亡参数及摄食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水金线鱼的渔获样品体长范围为4.2~21.5cm,体重范围为2.9~241g,分别以9.6~14.0cm和27~59g占优势.资源密度以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分别为9.92kg.km-2和5.53kg.km-2.分布的区域性变化明显,在水深60~150m之间,深水金线鱼的渔获量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大.深水金线鱼的食物以长尾类、鱼类和头足类为主.应用FiSATⅡ软件的ELEFANⅠ技术拟合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分别为L∞=22.39cm、k=0.44a-1及t0=-0.63a;用Pauly经验公式计算的自然死亡系数为M=0.94;以长度变换渔获曲线法估算的总死亡系数为Z=2.65.运用Beverton-Holt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群体的最适捕捞死亡系数为F=2.9,最适开捕年龄和体长分别为1.1a和12.0cm.目前该群体已处捕捞过度状态,以捕捞幼鱼问题较为突出.建议南海北部深水金线鱼的最小可捕规格为体长12.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金线鱼 渔业生物学 最适开捕体长 ELEFAN技术 南海北部
下载PDF
东海区黄鮟鱇资源状况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1
7
作者 林龙山 郑元甲 《海洋渔业》 CSCD 2004年第3期179-183,共5页
本文以 2 0 0 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研究分析了黄的洄游分布、渔业生物学特征和资源量状况。结果表明 ,东海区黄主要分布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海域 ,高资源密度主要分布在水深 4 0~ 10 0m海域 ,但各调查月份... 本文以 2 0 0 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研究分析了黄的洄游分布、渔业生物学特征和资源量状况。结果表明 ,东海区黄主要分布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海域 ,高资源密度主要分布在水深 4 0~ 10 0m海域 ,但各调查月份有差异 ;9月份黄个体平均体长为 2 15 .35mm ,优势体长组为 14 0~180mm ,占 5 3% ;平均体重为 397.83g ,优势体重组为 70~ 14 0g ,占 4 5 % ;现存资源量评估结果为 2 0 15t,但实际资源量估计约在 1× 10 4t以上 ,属于有潜在价值渔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区 黄鮟鱇 渔业生物学 资源量 东海 洄游分布
下载PDF
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区主要经济鱼类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辉权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文根据1992-1993年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 17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性,并应用体长方法估计了 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L和K)、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 本文根据1992-1993年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 17种主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性,并应用体长方法估计了 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L和K)、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捕捞死亡系数和开发率,讨论了资源的开发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物学 经济鱼类 大陆架 南沙群岛
全文增补中
黄河三角洲斑尾复虾虎鱼渔业生物学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范海洋 纪毓鹏 +2 位作者 张士华 苑春亭 高天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3-736,共4页
以黄河三角洲调查资料为基础,介绍了该水域内斑尾复虾虎鱼的生态分布、群体组成、繁殖习性、饵料食性以及迁移行为等生物学特征。讨论了该鱼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渔业上的意义以及三角洲生境变迁与渔业可持续的前景等问题。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斑尾复虾虎鱼 渔业生物学
下载PDF
2009年秋冬季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衡 樊伟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0-344,共5页
根据2009年秋冬季(3~6月)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渔业调查资料,对其群体组成、叉长与体重关系、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和渔获量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叉长范围为100~650 mm,优势叉长组350~400 mm;体重范围为100~2 600 g,优势体重组4... 根据2009年秋冬季(3~6月)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渔业调查资料,对其群体组成、叉长与体重关系、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和渔获量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叉长范围为100~650 mm,优势叉长组350~400 mm;体重范围为100~2 600 g,优势体重组400~800 g;3~5月性腺成熟度大部分为Ⅱ期,6月则有52%个体为Ⅲ期。3~5月总产量和CPUE(t/h)呈逐渐增加趋势,6月份均显著下降,仅为5月的38.7%和51.4%。冬季(6月)总产量的大幅下降,暗示该渔场的空间分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太平洋 智利竹筴鱼 渔业生物学
下载PDF
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渔业生物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凯 章守宇 +2 位作者 汪振华 赵静 许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基于2009年1月—2010年2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研究了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的体长组成、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性比、繁殖习性和摄食等渔业生物学。结果表明:1)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群体体长范围30~264 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和130~18... 基于2009年1月—2010年2月渔业资源调查数据,研究了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的体长组成、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性比、繁殖习性和摄食等渔业生物学。结果表明:1)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群体体长范围30~264 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和130~180 mm;2)皮氏叫姑鱼幼鱼和雄性个体的生长呈负异速生长的特性,而雌性个体呈正异速生长的特性;3)雌雄比为1.68∶1(χ2=35.636,P<0.001),雌雄比随月份和体长变化,除8月和9月及体长110~150和160~180 mm外,雌雄个体数差异明显;4)皮氏叫姑鱼的繁殖期从6月持续到9月,其雌性和雄性个体首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124.8和136.4 mm;5)皮氏叫姑鱼的饵料生物随月份和个体生长发生转变,幼鱼主要摄食端足类,而成鱼在繁殖前期主要摄食鱼类和虾类,繁殖期间主要摄食端足类。与其他海域相比,马鞍列岛海域皮氏叫姑鱼群体具有较大的体长范围和优势体长组体长。为持续利用皮氏叫姑鱼资源,建议加强繁殖群体和幼鱼群体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叫姑鱼 渔业生物学 饵料组成 马鞍列岛
下载PDF
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5
12
作者 林龙山 程家骅 李惠玉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2期126-134,共9页
本研究以东海区历年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带鱼和小黄鱼的群体结构、生物学参数、摄食习性和繁殖习性等渔业生物学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种群的个体小型化现象相当突出,渐近长度L∞随着时间的推移呈... 本研究以东海区历年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带鱼和小黄鱼的群体结构、生物学参数、摄食习性和繁殖习性等渔业生物学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种群的个体小型化现象相当突出,渐近长度L∞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而生长参数K以及总死亡系数Z和捕捞死亡系数F却呈现逐渐增大趋势。摄食习性和繁殖习性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带鱼表现出极强的自食性,小黄鱼主要摄食种类与过去大不相同;性成熟提前,同年龄、同一体长组的带鱼和小黄鱼个体平均绝对繁殖力提高。产生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捕捞的影响和鱼类自身适应自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区 带鱼 小黄鱼 渔业生物学
下载PDF
印度洋东部黄鳍金枪鱼的渔业生物学 被引量:13
13
作者 叶振江 梁振林 +1 位作者 邢智良 高志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37-41,共5页
根据在印度洋东部海域的延绳钓生产实践 ,对所渔获的黄鳍金枪鱼 (Thunnus albacares)群体的构成、繁殖等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 ,渔获黄鳍金枪鱼纯重范围为 10~75 kg,叉长范围为 80~ 15 0 cm,纯重、叉长关系为 W=1.5... 根据在印度洋东部海域的延绳钓生产实践 ,对所渔获的黄鳍金枪鱼 (Thunnus albacares)群体的构成、繁殖等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 ,渔获黄鳍金枪鱼纯重范围为 10~75 kg,叉长范围为 80~ 15 0 cm,纯重、叉长关系为 W=1.5 2 7× 10 -5L3,渔获构成月间变化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黄鳍金枪鱼 渔业生物学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fishery biology of jumbo flying squid, Dosidicus gigas outside thre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s in the Eastern Pacific Ocean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易倩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23-533,共11页
Although many studies on the fishery biology of jumbo flying squid, Dosidicus giga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coastal areas within Exclusive Economic Zones (EEZs) of various countries due to its commercial and eco... Although many studies on the fishery biology of jumbo flying squid, Dosidicus giga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coastal areas within Exclusive Economic Zones (EEZs) of various countries due to its commercial and ecological importance, limite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from waters outside these EEZs.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d D. gigas fishery biology from waters outside Chilean, Peruvian and Costa Rican EEZs, based on the fishery data collected by Chinese jigging vessels during 2006 to 2010. The dominant mantle lengths olD. gigas were 350-450 mm, 250-400 mm and 250-350 mm outside Chilean, Peruvian and Costa Rican EEZs, respectively. Size structure analysis show that a medium-sized group existed mostly in the waters outside the Chilean and Peruvian EEZs, whereas a small-sized group occurred mainly in the waters outside the Costa Rican EEZ. The longevity of the squid outside the Costa Rican EEZ was less than 10 months, while most of those outside Chilean and Peruvian EEZs were about 1-1.5 years and very few large individuals were 1.5-2 years old. A higher percentage of mature individuals existed outside Costa Rican EEZ implying the region as a potential spawning ground, while lower proportions of mature squid outside the Peruvian and Chilean EEZs indicated that spawning may be occurring outside our study area. Spatial differences in sizes at maturity of the squid are thought to be result from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especially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nutrition among the three areas. Stomach-cont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cannibalism was important in the diet of D. gigas. Stress generated by jigging may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canniba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mbo flying squid fishery biology Peru Chile Costa Rica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业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1 位作者 刘必林 龚彩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91-98,共8页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广泛分布在22o~54o S的西南大西洋大陆架及其大陆坡海域,其中35 o~52 o S海域的资源尤为丰富。它是鱿钓等的重要捕捞对象,最高年产量超过100万t,但产量年间波动非常大。掌握阿根廷滑柔鱼渔业生物学...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广泛分布在22o~54o S的西南大西洋大陆架及其大陆坡海域,其中35 o~52 o S海域的资源尤为丰富。它是鱿钓等的重要捕捞对象,最高年产量超过100万t,但产量年间波动非常大。掌握阿根廷滑柔鱼渔业生物学是合理开发和利用该资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渔业生物学 西南大西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东南太平洋茎柔鱼渔业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胡振明 陈新军 周应祺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98-102,共5页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头足类中个体最大、资源最丰富的种类之一,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亚(37°N)到智利(47°S)的海域中,在赤道附近可向西至125°W,有学者认为其分布范围在赤道附近可达到140°W...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头足类中个体最大、资源最丰富的种类之一,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的加利福尼亚(37°N)到智利(47°S)的海域中,在赤道附近可向西至125°W,有学者认为其分布范围在赤道附近可达到140°W。20世纪90年代以来,茎柔鱼资源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2004年最高产量近80×10^4t。研究东南太平洋茎柔鱼渔业生物学,对合理开发该资源有重要意义。学者们从其种群结构、生长、摄食、产卵、洄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渔业生物学 东南太平洋
下载PDF
2004年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生殖群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春刚 潘伟志 +2 位作者 陈军 王金 曹广斌 《水产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59-64,共6页
2004年9月10日~10月20日,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Onconhynchas keta)生殖群体随机取样81尾,对其体长、体重组成、年龄与生长、生殖,成熟系数及肥满度等生殖群体结构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4年度的溯河生殖群体主要由2+~4+龄个体组成,... 2004年9月10日~10月20日,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Onconhynchas keta)生殖群体随机取样81尾,对其体长、体重组成、年龄与生长、生殖,成熟系数及肥满度等生殖群体结构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4年度的溯河生殖群体主要由2+~4+龄个体组成,其中3+龄占数量优势(72.0%),体叉长平均为62.6±5.24cm,其中60~65cm体叉长占数量优势(38.3%);体重平均为2.95±1.92kg,其中以2~3kg体重占数量优势(55.6%);绝对生殖力平均为2868.7±859粒;相对生殖力平均为0.8328±0.25粒/g;性成熟系数♀群为12.04~25.00%,♂群为2.64~4.47%;肥满度♀群平均为1.1149±0.12%,♂群为1.0843±0.10%.2004年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种群数量为2.5×104尾,生殖群体数量处于濒危状态,亟待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江 大麻哈鱼 溯河生殖群体 渔业生物学
下载PDF
东海区龙头鱼数量分布与渔业生物学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罗海舟 张华东 +1 位作者 李鹏飞 周永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02-205,233,共5页
以2008-2009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和常规渔业资源监测资料为依据,对龙头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主要分布在江苏外海和长江口外海,较为稳定的盐度水域范围,对水温和水深的适应范围较广;... 以2008-2009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和常规渔业资源监测资料为依据,对龙头鱼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主要分布在江苏外海和长江口外海,较为稳定的盐度水域范围,对水温和水深的适应范围较广;龙头鱼的优势叉长为120~200 mm,占70.55%,平均叉长165.23 mm;优势体重为10~20 g,占28.21%,平均体重34.10 g。龙头鱼的雌雄比例约为1.70:1,7-9月为产卵盛期;除了7月份以外,龙头鱼摄食等级为0级(空胃)所占比例最高;食性分析结果表明,胃含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龙头鱼,其次为七星底灯鱼,再次为中国毛虾。目前,龙头鱼尚属于资源状况较好的鱼种之一,渔获量较为稳定,资源开发尚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区 龙头鱼 渔业生物学
下载PDF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新军 李建华 +3 位作者 易倩 刘必林 杨铭霞 陆化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3-1238,共6页
根据2011年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探捕期间采集的1178尾茎柔鱼样本,进行了茎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胴长范围为201—421mm,平均胴长为290mm,优势胴长为260—320mm;体重范围为200—2650g,平均体重为1000g,优势体重为600—1... 根据2011年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探捕期间采集的1178尾茎柔鱼样本,进行了茎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胴长范围为201—421mm,平均胴长为290mm,优势胴长为260—320mm;体重范围为200—2650g,平均体重为1000g,优势体重为600—1000g;胴长与体重关系呈幂指数关系;雌、雄性比为2.59:1;性腺成熟度以I、Ⅱ期为主;缠卵腺长和缠卵腺重随着性腺的成熟而逐步增大;雌性初次性成熟胴长为397.2mm;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与其它海域相比,该海域茎柔鱼个体差异明显,主要为小型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渔业生物学 东太平洋赤道海域
下载PDF
黑龙江上游黑河江段瓦氏雅罗鱼渔业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延松 董崇智 赵春刚 《黑龙江水产》 2004年第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瓦氏雅罗鱼 渔业生物学 捕捞群体 黑河 黑龙江省 黑龙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