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3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市民族社区的宗教生活与文化认同——昆明顺城街回族社区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寿荣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9-92,共4页
长期以来,昆明顺城街回族社区居民共同的宗教生活,促成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维系了回族社区的存在。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和都市文化的濡化下,该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出现了中老年人对伊斯兰教更虔诚,对... 长期以来,昆明顺城街回族社区居民共同的宗教生活,促成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维系了回族社区的存在。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和都市文化的濡化下,该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出现了中老年人对伊斯兰教更虔诚,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强,而年轻人却与之相悖而行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社区 清真寺 宗教生活 文化认同 变化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上的甘肃回族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占福 《宁夏社会科学》 1986年第2期47-55,共9页
以古都长安为始发点,联结亚、欧、北三大洲的古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亘千里,是贯通中原与西域的枢纽地带。古代众多的少数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迁徙,留下了历史的足迹。甘肃的回回民族,同当地的其他兄弟民族一道,为开发甘肃,推动... 以古都长安为始发点,联结亚、欧、北三大洲的古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亘千里,是贯通中原与西域的枢纽地带。古代众多的少数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迁徙,留下了历史的足迹。甘肃的回回民族,同当地的其他兄弟民族一道,为开发甘肃,推动甘肃社会的向前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在这块四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九十八万一干六百多回族人民,①其中临夏回族自治州有五十万四千五百多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十五万二千八百多人,回族居住万人以上的地区还有:兰州市(六万二千人)、甘南藏族自治州(三万六千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人口 古丝绸之路 临夏回族自治州 张家川 穆斯林 少数民族 伊斯兰教 西北回民起义 古都长安 清真寺
下载PDF
浅论清真寺在回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忽雪峰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7-49,共3页
回族聚居地区都有清真寺,这是回族地区的一个显著特征。清真寺不仅是回族穆斯林宗教活动的场所,同时也具有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清真寺因此成为回族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回族及其民族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承的重要... 回族聚居地区都有清真寺,这是回族地区的一个显著特征。清真寺不仅是回族穆斯林宗教活动的场所,同时也具有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清真寺因此成为回族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回族及其民族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寺 回族文化传承 经济中心 文化交流中心
原文传递
伊斯兰教传入西藏考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传斌 陈波 《青海民族研究》 2000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西藏穆斯林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 ,虽然国内外已发表了为数不少的论文 ,但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且一些作品中存在明显的谬误。本文建立在前人研究、实地调查、以及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主要以清真寺的修建为标志 。
关键词 伊斯兰教 西藏 青藏高原 清真寺 巴尔蒂斯坦
下载PDF
回族文化的反思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佩伦 《回族研究》 CSSCI 1991年第1期10-17,共8页
回回民族的先民,其主体部分是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历史巨变中,自波斯、阿拉伯及西域诸国被裹胁和征调来的军士。他们在华夏的土地上落地生根,跨进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在历史的锤炼中逐渐形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的大... 回回民族的先民,其主体部分是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历史巨变中,自波斯、阿拉伯及西域诸国被裹胁和征调来的军士。他们在华夏的土地上落地生根,跨进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在历史的锤炼中逐渐形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作为重要成员,发挥着不可轻估的作用。 回族先民的大迁徙,是无数人生悲剧的组合,战尘下、血海中多少无法窥知的生死离别,永远被历史送进了不可知的世界。前人林云铭论述《楚辞》时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化 回族历史 回回民族 清真寺 伊斯兰教 中华民族文化 西蜀词 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建筑 古代作家
原文传递
论伊斯兰文化在回族形成中的主导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南文渊 《回族研究》 CSSCI 1991年第3期31-38,共8页
伊斯兰文化在回族形成中究竟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学和宗教学课题。但这个问题至今似乎仍无定论。林松先生曾提出: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也有一种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伊斯兰教只是回族意识形态的一个方... 伊斯兰文化在回族形成中究竟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学和宗教学课题。但这个问题至今似乎仍无定论。林松先生曾提出: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也有一种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伊斯兰教只是回族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没有伊斯兰教,也能形成回族。究竟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看来有必要进一步讨论。 首先应指明从哪个角度认识民族与宗教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民族特征的认识,主要依据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据此,一些同志认为回族的形成主要在于这四项条件,伊斯兰教作为“共同文化”对回族形成虽有一定作用;但不是主导作用。所以得出了没有伊斯兰教,也能形成回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教 穆斯林民族 民族特征 民族自我意识 宗教 回教 回族穆斯林 民族性格 清真寺
原文传递
从伊斯兰史上的著名清真寺看清真寺功能的多样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祁学义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7年第1期73-80,共8页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是穆斯林社区的核心。凡是有穆斯林的地方,几乎都有清真寺。特别在中东阿拉伯国家,清真寺更是随处可见。在伊斯兰史上,清真寺在促进穆斯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具...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是穆斯林社区的核心。凡是有穆斯林的地方,几乎都有清真寺。特别在中东阿拉伯国家,清真寺更是随处可见。在伊斯兰史上,清真寺在促进穆斯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诸多社会功能。本文以伊斯兰历史上著名清真寺为例,着重分析清真寺功能的多样性及其在当代的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 清真寺 社会功能 多样性
下载PDF
泰国北部的滇籍穆斯林——秦霍人 被引量:14
8
作者 安德鲁.D.W.福布斯 姚继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5-91,共7页
安德鲁·D·W·福布斯(Andrew D·W·Forbes)系英国苏格兰亚伯丁大学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导师。此文是在伦敦Leverhulme基金会东南亚研究课题基金赞助下,根根他在泰国北部进行的田野调查资料撰写而成,于1984年8... 安德鲁·D·W·福布斯(Andrew D·W·Forbes)系英国苏格兰亚伯丁大学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导师。此文是在伦敦Leverhulme基金会东南亚研究课题基金赞助下,根根他在泰国北部进行的田野调查资料撰写而成,于1984年8月22日在泰国曼谷朱拉隆功大学举行的国际泰学研究学术会上宣读,1986年元月发表在伦敦出版的英文版《穆斯林少数民族事务研完所学报》卷七第一期上(Journal of Institute of Muslim Minority Affairs,Vol.7, NO.1 January1986)。本文即据此摘译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北部 云南穆斯林 缅甸 云南回民起义 伊斯兰教 泰北 华人 清真寺 侨民 泰族
下载PDF
我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寺院经济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34-39,共6页
7世纪中期,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我国出现了专门的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和专门的教职人员,同时相应地形成了清真寺寺院经济。在伊斯兰教日益传播、扩大的过程中,这种寺院经济也随之得到发展。可以说,清真寺寺院经济的状况一定意义上反映了... 7世纪中期,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我国出现了专门的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和专门的教职人员,同时相应地形成了清真寺寺院经济。在伊斯兰教日益传播、扩大的过程中,这种寺院经济也随之得到发展。可以说,清真寺寺院经济的状况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伊斯兰教的兴衰过程。因此,了解清真寺寺院经济活动的轨迹,对从整体上研究我国伊斯兰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院经济 清真寺 宗教活动场所 教职人员 穆斯林 重要意义 西道堂 宁夏 中国伊斯兰教
下载PDF
有限空间的无限言说——清真寺之现象学诠释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彩梅 马俊峰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5,139,共5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伊斯兰教的宗教与社会活动场所——清真寺之现象学诠释,展现出清真寺的独特的内在特质,并进一步揭示:它已成为穆斯林们生存的见证,从而构筑出有限空间的无限言说的生命体验方式,为持守住人之为人的理念,建构人道主... 本文主要通过对伊斯兰教的宗教与社会活动场所——清真寺之现象学诠释,展现出清真寺的独特的内在特质,并进一步揭示:它已成为穆斯林们生存的见证,从而构筑出有限空间的无限言说的生命体验方式,为持守住人之为人的理念,建构人道主义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寺 穆斯林 存在 空间 言说
原文传递
回族迁居泾源120周年纪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丁明俊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3-68,96,共7页
回族迁居泾源120周年纪丁明俊江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全县人口近10万,其中回族占全县总人口97%,是全国回族人口占比例最高的县。径源县原名化平县,隶甘肃省管辖。1950年9月18日,经甘肃省政府批准,以径河... 回族迁居泾源120周年纪丁明俊江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全县人口近10万,其中回族占全县总人口97%,是全国回族人口占比例最高的县。径源县原名化平县,隶甘肃省管辖。1950年9月18日,经甘肃省政府批准,以径河发源地之故,改化平县为径源县,归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宗棠 西北回民起义 禹得彦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平川 探马赤军 清真寺 小型水电站 平凉 陕西
下载PDF
浅谈伊斯兰教对伊斯兰建筑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强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1期57-58,共2页
对伊斯兰教进行简述,通过伊斯兰教的发展及传播过程,对比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伊斯兰园林、建筑、装饰的演变,论述了伊斯兰教的主要建筑是清真寺,伊斯兰教对“天园”的向往极大地影响了伊斯兰教建筑,而“天园”中所有的美好事物都是... 对伊斯兰教进行简述,通过伊斯兰教的发展及传播过程,对比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伊斯兰园林、建筑、装饰的演变,论述了伊斯兰教的主要建筑是清真寺,伊斯兰教对“天园”的向往极大地影响了伊斯兰教建筑,而“天园”中所有的美好事物都是他们所处环境中极度缺乏的,得出了随着伊斯兰教的横向传播,清真寺的型制和格局乃至建筑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伊斯兰建筑 天园 清真寺
下载PDF
论中国东南沿海古代阿拉伯、波斯文碑铭之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达生 《回族研究》 CSSCI 1991年第1期60-67,59,共9页
前言(早期研究的回顾) 运用遗存的阿拉伯、波斯文碑铭研究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在世界史学界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发现的阿拉伯、波斯文碑铭的早期研究是由西方学者开始的。大约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前来考察或借助当时... 前言(早期研究的回顾) 运用遗存的阿拉伯、波斯文碑铭研究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在世界史学界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发现的阿拉伯、波斯文碑铭的早期研究是由西方学者开始的。大约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前来考察或借助当时来华的传教土的帮助,搜集了部分尚存地面上的阿拉伯、波斯及突厥文的碑铭,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和照片。 对广州怀圣寺伊斯兰历751年(1350)阿拉伯文碑铭研究,始于1859年的迪持里奇。而后,希姆雷于1887年撰文详细分析该碑铭的阿拉伯文和汉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铭 波斯文 泉州伊斯兰教 阿拉伯文 墓碑 碑刻 清真寺 穆斯林 中国东南沿海 扬州
原文传递
中国伊斯兰教门宦与西北穆斯林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通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7-131,共15页
中国西北五省(区)约有穆斯林—千一百余万人,是穆斯林比较集中的一个地区。历史上根据西北少数民族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所处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以及文化特征,并以玉门关为界,把甘、宁、青,陕划为一个区域,列入中原地区,俗称“... 中国西北五省(区)约有穆斯林—千一百余万人,是穆斯林比较集中的一个地区。历史上根据西北少数民族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所处的地域特点、民族特点,以及文化特征,并以玉门关为界,把甘、宁、青,陕划为一个区域,列入中原地区,俗称“口内”,把新疆划为一个地区,泛称西域,俗称“口外”。前者与汉文化相接近,后者与中亚文化相近似。门宦是苏非学派在甘、宁,青、陕形成的一个特有派别。依禅是苏非学派在新疆穆斯林中的一个专称。门宦与依禅对西北穆斯林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曾引起中外史学家、宗教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注目和研究。近年来的研究有很大进展,成果也很显著。现以“中国伊斯兰教门宦与西北穆斯林”为题,作简要论述,请尊敬的学者们斧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宦 西北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 派别 苏非 教团 清真寺 圣裔 逊尼派 回族
原文传递
刘智所使用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资料 被引量:11
15
作者 唐纳德.丹尼尔.莱斯利 穆罕默德.瓦塞尔 +1 位作者 王东平 邵红英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29,共19页
导言①刘智(刘介廉,刘一斋),18世纪早期中国穆斯林代表性著作家,在他的两部重要著作———探讨穆斯林哲学的《天方性理》(1704年)和论述穆斯林法规、习俗的《天方典礼》(1710年)中,提供了两份他在撰述时所使用的阿... 导言①刘智(刘介廉,刘一斋),18世纪早期中国穆斯林代表性著作家,在他的两部重要著作———探讨穆斯林哲学的《天方性理》(1704年)和论述穆斯林法规、习俗的《天方典礼》(1710年)中,提供了两份他在撰述时所使用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资料目录。伯希和(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文 阿拉伯文 布洛克 汉文 苏非主义 刘智 书目 阿拉伯字母 清真寺 《古兰经》
原文传递
西藏的回族及其清真寺考略—兼论伊斯兰教在西藏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房建昌 《西藏研究》 1988年第4期102-114,共13页
西藏是一个佛教盛行之地,研究西藏的人都研究藏传佛教。但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决不会置西藏于不顾。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的学者往往对西藏的伊斯兰教不置一词,因为他们缺乏资料。有伊斯兰教,就有穆斯林,但这些穆斯林又并... 西藏是一个佛教盛行之地,研究西藏的人都研究藏传佛教。但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决不会置西藏于不顾。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的学者往往对西藏的伊斯兰教不置一词,因为他们缺乏资料。有伊斯兰教,就有穆斯林,但这些穆斯林又并非都是回族。白寿彝等人编写的《回族简史》对西藏的回族也不置一词,也是因为极度缺乏资料。因此,这个问题就变得引人注目了。笔者试图勾稽多种文献,对伊斯兰教在西藏的传播及其发展、对穆斯林在西藏的活动,作一番初步的叙述,以供从事西藏史、回旅史及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的学者们参考。由于资料的极度缺乏,不可能作很系统的论述,请同志们原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斯林 中国伊斯兰教 西藏研究 清真寺 克什米尔人 回族 拉萨 吐蕃 藏传佛教 达克
下载PDF
论城市化进程中回族社区内清真寺社会功能——以西宁市城东区为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占彪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2-65,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回族传统的居住方式受到冲击,清真寺成了维系回族社区文化的物质载体,清真寺的公益性以及社会与个人中介地位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发挥自我管理、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使清真寺在回...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回族传统的居住方式受到冲击,清真寺成了维系回族社区文化的物质载体,清真寺的公益性以及社会与个人中介地位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发挥自我管理、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使清真寺在回族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社区 清真寺 功能 互动
下载PDF
论历史上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原因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倩红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9-87,52,共10页
论历史上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原因张倩红北宋时期,一部分犹太人随着阿拉伯人、波斯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当时闻名于世的国际大都市──东京(今河南开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稳定之后,于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在土市子街... 论历史上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原因张倩红北宋时期,一部分犹太人随着阿拉伯人、波斯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当时闻名于世的国际大都市──东京(今河南开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稳定之后,于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在土市子街东南(今开封市东司门十字街一带)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犹太人 犹太社团 清真寺 科举制度 希伯来文化 知识分子 儒家文化 犹太会堂 犹太教 利玛窦
原文传递
清真寺的慈善功能与伊斯兰教的“关爱弱势”思想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丽蓉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2,共6页
本文在系统梳理文化原典语境中清真寺的慈善功能后发现,清真寺既是布善之所,也是行善之处,并形成了以清真寺为重要媒介的、自成体系的天课制度,凸显出以"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为核心内容的伊斯兰教"关爱弱势"思想。... 本文在系统梳理文化原典语境中清真寺的慈善功能后发现,清真寺既是布善之所,也是行善之处,并形成了以清真寺为重要媒介的、自成体系的天课制度,凸显出以"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为核心内容的伊斯兰教"关爱弱势"思想。清真寺在践行伊斯兰教"关爱弱势"思想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又为建构和谐文化提供了精神资源与物质平台,在奉行团结、稳定、互助与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寺 慈善功能 关爱弱势 和谐文化之构建
原文传递
夏河县的穆斯林及其清真寺简介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世明 《回族研究》 CSSCI 1993年第4期39-49,共11页
一 夏河县(民国17年以前称“拉卜楞藏区”)位于甘肃省南部,总面积为8691.5平方公里,总人口139637人,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人数为15634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1.05%。它东通内地,北界河州,西邻青海,南达四川。这里... 一 夏河县(民国17年以前称“拉卜楞藏区”)位于甘肃省南部,总面积为8691.5平方公里,总人口139637人,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人数为15634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1.05%。它东通内地,北界河州,西邻青海,南达四川。这里交通便利,物产富饶,民情淳朴,主要为藏族聚居区。 明、清时代的“茶马贸易”,为中原民族进入该地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随着官办贸易的开通,河州等地的回、汉族商人越过积石、老鸦、土门、槐树、沙麻等关口,携带农区产的茶叶、土布、食盐等物品,人背畜驮,每天行程五六十华里,进入拉卜楞、黑错一带做畜、特产品生意。 18世纪后半叶,由于拉卜楞藏区佛教寺院的迅速发展,依附于它的“塔哇”住户的不断增多,在这里逐渐形成村落,并出现了作为商品交易市场的“丛拉”。单一的畜牧经济的局限性,决定了逐水草而牧的藏民族必须依赖定居的,自然经济发达的农业民族为其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才能生存、发展。但是这里的藏族却对经商牟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寺 拉卜楞 门宦 夏河县 穆斯林 河州 临夏县 礼拜 回族 堂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