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魏晋南北朝的文论之“清”——兼及陶渊明的品第 被引量:7
1
作者 何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6,共7页
“清”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哲学和美学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哲学之“清”转化为审美之“清”的关键时期,玄学本体论和玄学影响下的士人“清谈”对审美趣味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玄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观点也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清”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哲学和美学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哲学之“清”转化为审美之“清”的关键时期,玄学本体论和玄学影响下的士人“清谈”对审美趣味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玄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观点也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清”审美趣味的细微差异,形成了前后两个阶段文论同中有异的格局,前期以“清省”为主,而后期以“清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 陶渊明 品第 文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
原文传递
以“自然”为本体:陆云诗学思想论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运好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1-568,共8页
陆云诗学思想的核心是"自然",而非"清省"或"清"。以"自然"为审美本体,以"清"为审美理想,以清工、清美、清利、清绝、清省、清约、清新、清妙为审美标准,既是陆云诗学思想的体系构成... 陆云诗学思想的核心是"自然",而非"清省"或"清"。以"自然"为审美本体,以"清"为审美理想,以清工、清美、清利、清绝、清省、清约、清新、清妙为审美标准,既是陆云诗学思想的体系构成,也是其理论逻辑的三个基本层次。从渊源上说,陆云自然本体论远承道家,近嗣玄学;从影响上说,从兰亭雅集"以玄对山水"到陶诗追求的自然、适性、圆融的审美境界,无不受陆云自然本体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云 自然 本体 诗学
下载PDF
由“清省”到“自然”:论陆云的审美理念
3
作者 苑宇轩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0-47,共8页
追求“清省”是陆云一切文学活动的核心要旨。梳理“清省”这一概念可以发现,“省”在陆云文论的语境中是针对已成型作品的二次创作,属文章修改的方法论;“清”则是一个具备天然美学属性的范畴,陆云言“清”包含文学创作论与文学阅读论... 追求“清省”是陆云一切文学活动的核心要旨。梳理“清省”这一概念可以发现,“省”在陆云文论的语境中是针对已成型作品的二次创作,属文章修改的方法论;“清”则是一个具备天然美学属性的范畴,陆云言“清”包含文学创作论与文学阅读论两大方面。“清省”文学观的最终旨归是实现“自然”的文学审美理想,“清省”是作品的具体要求,“自然”则是精神与境界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云 自然 审美理念
下载PDF
论《楚辞》文风对陆机、陆云文学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超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4-87,共4页
陆机"诗缘情而绮靡"及陆云"文贵清省"的文艺思想,都与《楚辞》有直接的联系;这一点,除去地域因素外,重要的是二陆入洛后,因亡国破家、播迁北上等际遇的相近而对屈原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以讨论、商榷《九愍... 陆机"诗缘情而绮靡"及陆云"文贵清省"的文艺思想,都与《楚辞》有直接的联系;这一点,除去地域因素外,重要的是二陆入洛后,因亡国破家、播迁北上等际遇的相近而对屈原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此基础上,以讨论、商榷《九愍》等拟作为转戾的关键,逐渐认识到"清"与"情"在文学中的价值,进而影响其文学观念。这些观念在陆云《与兄平原书》中有直接的、明显的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际遇认同 商榷 缘情
下载PDF
具象消解与秩序建构——对中国画尚简风格的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涤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35,共2页
"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句是杜甫称赞张九龄作诗文用语清新简练,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上官昭容评价宋之问的《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诗尾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诗力健举... "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句是杜甫称赞张九龄作诗文用语清新简练,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上官昭容评价宋之问的《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诗尾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诗力健举,余韵悠长。古人作诗追求言简而意长,这是诗词魅力的核心,画之简者亦当如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上官昭容 张九龄 宋之问 右仆射 秩序建构 昆明池
原文传递
“清省”、“清丽”、“清气”及其它——以元代画格的转变为探讨中心
6
作者 饶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6-208,共3页
"清"是汉魏以来通行的哲学和美学范畴之一,元代赵孟頫自觉承继和发展了晋人尚"清"的审美取向。"清气"在绘画中不仅表现为简、淡、远,而且体现出"天朗日晶"的风貌和宇宙精神。这是探讨元代绘画... "清"是汉魏以来通行的哲学和美学范畴之一,元代赵孟頫自觉承继和发展了晋人尚"清"的审美取向。"清气"在绘画中不仅表现为简、淡、远,而且体现出"天朗日晶"的风貌和宇宙精神。这是探讨元代绘画艺术特色的门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艺术 美学特征 赵孟頫 天朗日晶
下载PDF
从《与兄平原书》看陆云辞赋
7
作者 张照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41-43,共3页
太康文学,以“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为主,其中又以陆机潘岳成就最高。作为“二陆”之一的陆云,受其兄文学成就的影响,往往被研究者们忽视。但陆云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辞赋创作上,都颇有自己的见解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我们实在不该厚此薄彼。... 太康文学,以“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为主,其中又以陆机潘岳成就最高。作为“二陆”之一的陆云,受其兄文学成就的影响,往往被研究者们忽视。但陆云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辞赋创作上,都颇有自己的见解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我们实在不该厚此薄彼。试从《与兄平原书》浅析陆云辞赋在清省、出语、主情三个方面的特色,以进一步认识陆云在太康乃至整个西晋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云赋 出语 先情后辞
下载PDF
学习姚崇的勤政廉政观
8
作者 柯海平 《机电兵船档案》 2020年第3期12-14,共3页
姚崇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唯物论者,历任唐朝武则天、中宗、睿宗和玄宗宰相,堪称"四朝元老".有前房(玄龄)杜(如晦)、后姚(崇)宋(璟)之称.在我国封建史上,最强大的莫过于大唐帝国.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最繁荣昌盛时期... 姚崇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唯物论者,历任唐朝武则天、中宗、睿宗和玄宗宰相,堪称"四朝元老".有前房(玄龄)杜(如晦)、后姚(崇)宋(璟)之称.在我国封建史上,最强大的莫过于大唐帝国.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最繁荣昌盛时期莫过于"开元盛世",呈现出"赋伇宽平、刑法清省、百姓富庶"的良好局面.作为"开元盛世"的主要奠基人,姚崇功不可没,倍受后人推崇.今天,我们学习姚崇的勤政廉政观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元盛世 中宗 勤政廉政 玄宗 姚崇 大唐帝国 武则天
下载PDF
论“简”——中古士人的一种审美观念
9
作者 范子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首次提出并探讨了中古士人尚“简”的审美观念问题。“简”构成了魏晋人物品藻的一个审美标准,也是中古士人的一种重要的美学观念。“简”代表了一种人生追求,也显示了一种人生境界。这种审美观念滥觞于《周易大传.系辞上》,其在中... 本文首次提出并探讨了中古士人尚“简”的审美观念问题。“简”构成了魏晋人物品藻的一个审美标准,也是中古士人的一种重要的美学观念。“简”代表了一种人生追求,也显示了一种人生境界。这种审美观念滥觞于《周易大传.系辞上》,其在中古时代的发展与确立,与魏晋玄学有密切的关系。“简”作为文艺批评的一个最基本的美学范畴,从陆云到刘勰无不受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 魏晋玄学
下载PDF
论张华的文学观
10
作者 曹赛男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5-48,61,共5页
作为西晋文坛领袖,张华的文学成就不只表现在其文学实践上,也表现在其文学观念上。他提出了"先情而后辞"、"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忌"芜杂"尚"清省"、肯定文采、重视颐养性情、主张变革创新等... 作为西晋文坛领袖,张华的文学成就不只表现在其文学实践上,也表现在其文学观念上。他提出了"先情而后辞"、"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忌"芜杂"尚"清省"、肯定文采、重视颐养性情、主张变革创新等一系列观点。这一系列观点有的是对前代文学观念的继承,有的具有开拓创新之功,其在文论史上的价值当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华 情辞 “尽而有余 久而更新” 文采 “游娱” 创新
下载PDF
论陆云“文贵清省”的创作思想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剑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4-98,共5页
“文贵清省”是陆云《与兄平原书》中提出的关于创作与鉴赏的思想主张。文章重点讨论陆云“清省”说的思想内涵,分析“清省”与重“情”的联系,同时,深入剖析陆云“清省”说之所以产生的关于个人性格气质与社会文化思潮方面的种种复杂... “文贵清省”是陆云《与兄平原书》中提出的关于创作与鉴赏的思想主张。文章重点讨论陆云“清省”说的思想内涵,分析“清省”与重“情”的联系,同时,深入剖析陆云“清省”说之所以产生的关于个人性格气质与社会文化思潮方面的种种复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云 创作思想 《与兄平原书》 "文贵" 思想内涵 性格 社会思潮
下载PDF
论张九龄独特的庾岭体验与书写
12
作者 王利民 周婷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50-56,共7页
张九龄作为岭南的文化名流,对大庾岭的体验与其他北地士子不同。凡南来的士人无不对大庾岭怀有异域的恐惧,但张九龄没有这种感觉,这与他内心深处的乡邦意识以及地缘性亲和感有必然联系。他的三首庾岭诗作《自始兴溪夜上赴岭》《和王司... 张九龄作为岭南的文化名流,对大庾岭的体验与其他北地士子不同。凡南来的士人无不对大庾岭怀有异域的恐惧,但张九龄没有这种感觉,这与他内心深处的乡邦意识以及地缘性亲和感有必然联系。他的三首庾岭诗作《自始兴溪夜上赴岭》《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分别寄寓了羁旅之感中的归隐之思、兄弟之情中的警醒之意、对昆弟的谆谆教诲以及思乡之情。相较于其他度越大庾岭的士大夫而言,这三首庾岭诗作表现出张九龄庾岭体验的清澹平和,揭橥了张九龄的故土情结,这是一种区别于其他士大夫“北望京华”的“南顾书写”,其诗中的庾岭意象消弭了北方诗人笔下出现时的异乡特征。另外,这三首庾岭诗作在语言风格、意象选取、意境营造、思想内涵方面体现了张九龄诗歌清省醇厚的审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九龄 庾岭体验 醇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