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陆游的关中情结述论
- 1
-
-
作者
梁中效
-
机构
陕西理工大学秦蜀古道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4-20,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蜀道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研究”(16XJC770001)。
-
文摘
学术界将关注陆游的目光多集中在"从戎南郑",视为诗人"生的高潮、诗的高潮"。实际上,陆游身在汉中,心在关中,其关中情结被学界普遍忽视了。"凭高望鄠、万年诸山,思一醉曲江、渼陂之间,其势无由,往往悲歌流涕,"在此思想基础和国家战略的层面上,他才明确提出了"却用关中作本根"和"先取关中次河北"的大宋王朝复兴战略。陆游关中情结的理想是收复中原,"卜居"鄠杜,躬耕灞浐,"永为河渭民"。
-
关键词
陆游
散关
清渭
中原
关中情结
卜居鄠杜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清渭楼的创建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立新
-
机构
咸阳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
-
出处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1-25,共5页
-
文摘
咸阳清渭楼传为北宋时咸阳知县黄孝先所建。建成八百多年来,几经变迁。清渭楼的重建,必将光大咸阳的历史文化,促进咸阳旅游产业的发展。
-
关键词
咸阳清渭楼
北宋
黄孝先
变迁
重建
-
Keywords
Qingwei Building in Xianya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Huang Xiaoxian
alterations
reconstruction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走读渭河
- 3
-
-
作者
易华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出处
《丝绸之路》
2016年第6期23-28,共6页
-
文摘
渭河与齐家文化说起渭河,首先想到的是泾渭分明。泾渭分明亦作泾渭自分或泾渭自明。一般认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陪同我们考察的华亭县博物馆杨庆宁说他不久前到过泾渭相会处,亲眼看到泾浊而渭清。考察团成员因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在泾渭相会处附近西安长大并工作多年的叶舒宪先生见多识广,亦不能肯定回答。上网查阅也莫衷一是。
-
关键词
泾渭
上网查阅
文化遗址
叶舒宪
渭河流域
陇东地区
大地湾遗址
清渭浊泾
泾以渭浊
庄浪县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泾渭清浊摭谈
- 4
-
-
作者
张连举
张亚平
-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92-94,共3页
-
文摘
泾河与渭河,同是两条古老的河。《尚书·禹贡》载:“泾属渭汭”,《山海经》则有泾水“东流注于渭”和“东南流注于渭”的实录。然而二水闻名于世,更得力于《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的传播。乃至渐次派生出“清渭浊泾”、“泾渭混流”、“泾渭殊流”、“泾渭分明”、“泾渭不分”、“渭浊泾清”等历中概念来。 泾渭二水究竟孰清孰浊?注疏经传者,除《毛诗》解“泾以清浊”为“泾渭相入而清浊异”外,几乎都认为泾浊渭清。唐初,两位著名经学家陆德明和孔颖达,解“泾以渭浊”时,陆说:“泾,浊水也;渭,清水也。”孔说:“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
-
关键词
泾渭
清渭浊泾
泾以渭浊
渭浊泾清
《尚书·禹贡》
摭谈
泾浊渭清
邶风
《毛诗》
泾水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泾渭分明
- 5
-
-
作者
易群
-
出处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8年第1期61-61,共1页
-
文摘
春冬之时,泾渭同流,泾清渭浊,两不相融,此之谓泾渭分明。泾入渭,如江入海,而水之清浊分明,是何因?其必曰:水与沙之冬夏变化也。《水经注》中曾如是描述"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强力之冲击使沙随水走,浊浊泾河滚滚向东流。"
-
关键词
泾渭同流
《水经注》
沿溯
沙随
襄陵
何因
千二百
素湍
清渭
夏水
-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