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政府争取华侨经济的措施及其成效——晚清华侨政策研究之三 被引量:5
1
作者 庄国土 《南洋问题研究》 1984年第4期35-46,共12页
中国人到海外谋生的历史已近两千年,比较大规模的持续出国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华侨在侨居地与当地人民胼手胝足,开发当地资源,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华侨的经济力量也逐渐成长,对祖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是潜... 中国人到海外谋生的历史已近两千年,比较大规模的持续出国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华侨在侨居地与当地人民胼手胝足,开发当地资源,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华侨的经济力量也逐渐成长,对祖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是潜移默化,先在民间中进行的。直到晚清,华侨在海外的经济力量才逐渐被清政府所认识及加以利用。本文着重探讨晚清政府对华侨经济的认识,利用及其成效,藉以作为当代利用侨资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利用侨资 新加坡华人 经济管理 外交史 郑观应 刘坤一遗集 社会经济 出使大臣 奏请
下载PDF
“华侨”一词名称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庄国土 《南洋问题研究》 1984年第1期13-19,共7页
华侨史的研究在国内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迄今对“华侨”一词的来源与应用尚无统一的认识,以至对华侨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华侨史研究的对象,分期以及现代华侨问题的研究都有影响。本文探讨“华侨”一词的起源与作用,仅为个人意见,就教... 华侨史的研究在国内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迄今对“华侨”一词的来源与应用尚无统一的认识,以至对华侨史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华侨史研究的对象,分期以及现代华侨问题的研究都有影响。本文探讨“华侨”一词的起源与作用,仅为个人意见,就教于华侨史研究的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现代华侨 十年 稿》 海外华侨 志略 伍廷芳 郑观应 总理衙门 外交史
下载PDF
《光绪朝朱批奏折》二奏片误编校雠 被引量:2
3
作者 卢经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关键词 朱批奏折 中俄关系 摘要 履勘 奏片 录副奏折 外务部 外交 阿拉克别克河 军机处 丰升阿 文件 外交史 乌梁海 办事大臣 乌里雅苏台将军
原文传递
《清季外交史料》的成书历程及其价值、特色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育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24,共12页
《清季外交史料》由王彦威、王亮父子辑编,该书出版,使晚清外交的官方档案文献得以合成完璧。其成书,耗时近半个世纪,王氏父子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其内容主要为光绪、宣统两朝各种外交事件,另涉及相关的重要内政。其中尤为重视约章... 《清季外交史料》由王彦威、王亮父子辑编,该书出版,使晚清外交的官方档案文献得以合成完璧。其成书,耗时近半个世纪,王氏父子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其内容主要为光绪、宣统两朝各种外交事件,另涉及相关的重要内政。其中尤为重视约章,扣住晚清外交最重要环节,反映了中外条约关系的变化和时代需要。所辑文件为官方档籍,不仅对当时外交起了资鉴作用,且对研究晚清中外关系史具有极高的文献史料价值。编纂体例上,既承袭了传统体裁,又有新创,增加了新的表述形式。作为一部史料汇编,该书亦有时代的局限,存在种种不足和不当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史 中外关系 文献
下载PDF
李鸿章与晚清华侨政策的变化——晚清华侨政策研究之二
5
作者 庄国土 《南洋问题研究》 1984年第4期27-34,共8页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太平天国、捻军与清朝军队苦战不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又使咸丰皇帝避走热河。内忧外患使清朝的政治格局起了变化,一批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握有实权的地方汉族官吏开始参与中央政治。清朝统治阶...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太平天国、捻军与清朝军队苦战不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又使咸丰皇帝避走热河。内忧外患使清朝的政治格局起了变化,一批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握有实权的地方汉族官吏开始参与中央政治。清朝统治阶级中一部分实权派开始认识到天朝上国不是尽善尽美,夷狄之船坚炮利也非雕虫小技,他们秉承前一代地主阶级先进分子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师夷之长”的主张,要求了解外部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某些制度,进而推行新政,自强求富,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洋务派”。晚清政府华侨政策的变化与洋务运动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压太平天国 政府 天朝上国 咸丰皇帝 华侨政策 李文忠公全集 保护华工 船坚炮利 总理衙门 外交史
下载PDF
張之洞與“崇約”廷議
6
作者 馬東玉 《紫禁城》 1994年第1期41-44,40,共5页
光緒五年(1879年)八月,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喪權辱國,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里瓦幾亞未報經清廷允准即同沙俄私簽了《里瓦幾亞條約》(史稱“崇約”),引發了紫禁城皇帝、朝臣長達一年之久的“廷議”。這場爭論,外緣沙俄、英法的武力和外交高壓,... 光緒五年(1879年)八月,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喪權辱國,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里瓦幾亞未報經清廷允准即同沙俄私簽了《里瓦幾亞條約》(史稱“崇約”),引發了紫禁城皇帝、朝臣長達一年之久的“廷議”。這場爭論,外緣沙俄、英法的武力和外交高壓,內有階級矛盾和宮廷鬥爭,圍繞和戰、修約、懲處崇厚等問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口通商大臣 里瓦 張之 沈桂芬 英法 奏摺 外交史 天津教案 中俄伊犁交涉 李文忠公全集
全文增补中
试析清朝统治集团在收复新疆决策中的争论
7
作者 姜国华 《实事求是》 1987年第2期69-73,共5页
一八七四年到一八七五年间,由于资本主义加紧侵略,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英帝国主义扶植的阿古柏匪帮盘踞在新疆南部更是严重地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各种不同势力集团之间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就收复新疆的问... 一八七四年到一八七五年间,由于资本主义加紧侵略,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英帝国主义扶植的阿古柏匪帮盘踞在新疆南部更是严重地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各种不同势力集团之间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就收复新疆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治集团 阿古柏 边疆危机 资本主义列强 英帝国主义 海防建设 陕甘总督 日本侵台事件 奕诉 外交史
下载PDF
曾纪泽——近代中国出色的外交家
8
作者 钟康模 《文史知识》 1985年第11期91-95,共5页
在弱肉强食的近代史上,让沙俄吐出已经吞进的利益,无异于与虎谋皮,谈何容易.曾纪泽不畏强暴,不折不挠,为祖国减轻了损失,挽回了部分主权,不愧为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外交家。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曾惠敏公文集 光绪十一年 阿古柏 伊犁事宜 外交 兵费 茹费理 总理衙门 外交史
原文传递
20世纪初年中国天主教和耶稣教的教民冲突
9
作者 王国平 杨大春 《近代中国》 1998年第1期206-217,共12页
一、冲突表现的特点自1807年伦敦宣教会马礼逊牧师来华后,耶稣教就同天主教一起向中国传教。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两教各自独立传教,互不干涉,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教派冲突。但在1903—1909年的几年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主教和耶稣教... 一、冲突表现的特点自1807年伦敦宣教会马礼逊牧师来华后,耶稣教就同天主教一起向中国传教。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两教各自独立传教,互不干涉,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教派冲突。但在1903—1909年的几年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主教和耶稣教的教会势力也有过明显的不和,甚至由冲突而群起殴斗,酿成流血事件,时有所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天主教 《东方杂志》 马礼逊 流血事件 教派矛盾 外国传教士 外交史 地方当局 部院 对外关系
原文传递
论余栋臣起义在反洋教斗争史上的作用
10
作者 彭易芬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91-98,共8页
1890年和1898年的四川大足余栋臣起义,是近代中国反洋教斗争史上有组织、有纲领、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反洋教武装起义。它前后持继十年,两度掀起高潮,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政府,推动了反洋教运动广泛、深入地向前发展,成为斗争... 1890年和1898年的四川大足余栋臣起义,是近代中国反洋教斗争史上有组织、有纲领、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反洋教武装起义。它前后持继十年,两度掀起高潮,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政府,推动了反洋教运动广泛、深入地向前发展,成为斗争进程链条中重要的一环。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指出它在整个反洋教斗争史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洋教斗争 余栋臣起义 近代中国 武装起义 反帝爱国运动 衡阳教案 外交史 封建地主阶级 四川总督 南昌教案
下载PDF
一部不能不提的专书索引——论《清季外交史料索引》编纂特色及其索引史之意义
11
作者 平保兴 《中国索引》 2009年第4期56-59,共4页
王亮所编《清季外交史料索引》,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一部重要的专书索引,受到了当时有识之士的高度评价。但时至今日,我国索引界知之甚少。本文试就《中国外交史料》编纂者之生平、此书编制之经过、《清季外交史料索引》编纂体... 王亮所编《清季外交史料索引》,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一部重要的专书索引,受到了当时有识之士的高度评价。但时至今日,我国索引界知之甚少。本文试就《中国外交史料》编纂者之生平、此书编制之经过、《清季外交史料索引》编纂体系和特色、编者的索引观等做一概述,以期补写中国索引史新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亮《外交史索引》 编纂特色 中国索引
下载PDF
对“租界”一文的补充
12
作者 陶季邑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4-54,共1页
贵刊1988年第8期刊登了董岩同志《租界、租借地、北京使馆区、铁路附属地、自开商埠和外国驻军营地》一文。该文对“租界”进行了解释,但有些内容还需补充。“专管租界”并非“28处”董文认为“专管租界”有“28处”。这值得商榷。董文... 贵刊1988年第8期刊登了董岩同志《租界、租借地、北京使馆区、铁路附属地、自开商埠和外国驻军营地》一文。该文对“租界”进行了解释,但有些内容还需补充。“专管租界”并非“28处”董文认为“专管租界”有“28处”。这值得商榷。董文中在计算汉口外国租界时,列举了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和汉口英租界,认为汉口外国租界只有这三处。其实汉口还有法租界和日租界(参考拙作:《汉口英租界究竟何时设立?》。见《春秋》1987年第2期)。关于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条约,从1920年出版的《夏口县志》(四)《交涉志》里可查到。法租界立于光绪二十二年即1896年,日租界立于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界条约 英租界 夏口县 法租界 日租界 光绪二十二年 光绪二十四年 外交史 董文 董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