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分立各契到总书一契:清代苏州房产交易文契的书立 被引量:8
1
作者 范金民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72,190,共17页
清代苏州房产交易文契的书立情形,至迟康熙十年即已出现一次性书立各种文契的现象,这种变化并不是新的经济现象的产物,而只是民间为了符合当地房产买卖俗例而已。大量文书形式和内容表明,苏州地区的房产交易,遵行清律要求,乾隆初年即已... 清代苏州房产交易文契的书立情形,至迟康熙十年即已出现一次性书立各种文契的现象,这种变化并不是新的经济现象的产物,而只是民间为了符合当地房产买卖俗例而已。大量文书形式和内容表明,苏州地区的房产交易,遵行清律要求,乾隆初年即已开始以"总书一契"的形式具立相关文书,到乾隆后期已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文契书立形式的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苏州地区,而且也出现于常州、南京、杭州等周邻地区,在江南具有普遍性。文书书立过程、形式以及民间的找价实际表明,房产找价现象虽然自乾隆时期起逐渐趋于弱化,但直到清末仍然存在,上海一带甚至更为普遍,因此不能说江南包括上海地区加叹名存实亡的过程自道光年间就已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苏州 房产交易 文契书立
原文传递
清代苏州商业社会研究——以清末碑刻档案为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宋萌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98,共3页
文章以清末碑刻档案为视角,对清代苏州商业社会进行研究。在清代,苏州是中国工商业经济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这得益于清朝政府的支持及地理区位的优势。随着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阶级矛盾不断加深,制度弊端也不断被放大,特别是太平天国运... 文章以清末碑刻档案为视角,对清代苏州商业社会进行研究。在清代,苏州是中国工商业经济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这得益于清朝政府的支持及地理区位的优势。随着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阶级矛盾不断加深,制度弊端也不断被放大,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后,生产力与资本的大量流失、区位优势的丧失以及清朝政府的腐败无作为让苏州工商业逐步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苏州 苏州商业社会 苏州工商业
下载PDF
顾震涛与全真道院小志——兼论修志者对道教书写的价值取向
3
作者 黄新华 《上海地方志》 2024年第1期27-33,92,93,共9页
清代中期苏州文人顾震涛一生勤于笔耕,尤好阐幽述古,编纂志书,著有《吴门表隐》等书二十余种。现藏于苏州图书馆的《光福全真道院小志》从志书的序言、道院图题记、重修碑记、艺文到后记,顾震涛所撰的文章、诗词贯穿始终,而从占志书最... 清代中期苏州文人顾震涛一生勤于笔耕,尤好阐幽述古,编纂志书,著有《吴门表隐》等书二十余种。现藏于苏州图书馆的《光福全真道院小志》从志书的序言、道院图题记、重修碑记、艺文到后记,顾震涛所撰的文章、诗词贯穿始终,而从占志书最大篇幅的《艺文》内容及作者看,其中大部分诗文都是由顾震涛邀请其亲友、师生所作,可以说顾震涛在《光福全真道院小志》的编纂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顾震涛之所以为一处地处偏僻,既无悠久历史也无深厚人文底蕴的道院修志,是因为住持马良玉勤于耕穑、孳孳从善、恪守清规、克敦孝道的品性正是顾震涛自身的价值追求,符合其编纂志书阐扬潜德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震涛 马良玉 光福全真道院小志 价值取向 清代苏州
下载PDF
积善之家:苏州“贵潘”的另一面
4
作者 朱春阳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3,共2页
清代苏州的潘氏家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诗书传家,在科举仕途上取得巨大成功,以致高官显宦世代不绝,俗称"贵潘";另一支则致力于经商,积聚了巨额财富,赢得"富潘"之名。
关键词 清代苏州 科举仕途 慈善事业 历史
下载PDF
清代宫殿金砖的烧造
5
作者 黄泳 范金民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94,共14页
清代集中在苏州一地烧造宫殿所需金砖,形成较为明显的两个时期,即顺康雍乾四朝和嘉道咸同光宣六朝。金砖数量,康熙、雍正时期一次派造有达1万块以上者,乾隆时期是烧造次数最多、最频时期,光绪年间下降至7 000块左右,未见有达万块者,较... 清代集中在苏州一地烧造宫殿所需金砖,形成较为明显的两个时期,即顺康雍乾四朝和嘉道咸同光宣六朝。金砖数量,康熙、雍正时期一次派造有达1万块以上者,乾隆时期是烧造次数最多、最频时期,光绪年间下降至7 000块左右,未见有达万块者,较之明朝,数量大为缩少。金砖解交,统一由粮船搭解运抵通州,漕运改为海运后也改为附搭民船。清廷对于金砖解交的正副砖比例、验收以及钱粮报销等,规定较之明代更为细致明晰。清代金砖派造把控严格,数量减少,较为稳定均衡,经费有财政安排,又由民解民运改为官解官运,具体烧造的苏州民户窑匠,经济负担当大为减轻。至今留存在金砖实物上的三百余位窑户窑匠姓名,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苏州能工巧匠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苏州 金砖烧造 窑户窑匠
原文传递
清代苏州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对现代档案管理的借鉴意义
6
作者 胡玲 温瑜 《文教资料》 2018年第4期106-107,96,共3页
清朝重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并延续至今。通过对清代与现代苏州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调查,得出与苏州现代的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相比,清代苏州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有如下特点:一是身兼数职,二是综合能力强,三是地位低下,手握权... 清朝重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建立了专门的机构,并延续至今。通过对清代与现代苏州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调查,得出与苏州现代的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相比,清代苏州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有如下特点:一是身兼数职,二是综合能力强,三是地位低下,手握权力;它对现代苏州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借鉴意义是:一是分工明确、提高效率,二是提高综合能力,三是加强保密措施,限制职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苏州 文书档案 管理人员 借鉴意义
下载PDF
清代苏州门神发现记
7
作者 秦慧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9-97,共9页
苏州门神解析是苏州版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早期样式只在大英博物馆藏及王树村先生的《中国门神艺术史话》中出现过。通过长期的文献与资料分析,以及更多门神实物的发现与比较,清代苏州门神的样貌被逐步理清。清代苏州门神为多... 苏州门神解析是苏州版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早期样式只在大英博物馆藏及王树村先生的《中国门神艺术史话》中出现过。通过长期的文献与资料分析,以及更多门神实物的发现与比较,清代苏州门神的样貌被逐步理清。清代苏州门神为多种制作方式并存,包括全木版套印、半印半绘、全手绘等,并包含粗绘与精绘等多种样式。苏州门神语言的市场影响及辐射范围较大。“王立成”作坊号的发现与对应,填补了清代中期以前苏州门神作坊的信息空白。海外机构藏品中的苏州门神值得更多的关注与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苏州门神 半印半绘 语言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