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Albuquerque市的地下水除砷方法介绍 被引量:9
1
作者 丁亮 陈焕新 黄永武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饮水 除砷 离子交换 - 活性氧化铝吸附 地下水
下载PDF
混凝——微滤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甘胜 周旺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7-90,共4页
采用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电镀含镍废水,考察了酸碱度、混凝剂用量、过滤速度、停留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 9.5,较合适混凝剂投加量为800mg/L;较合适过流速度为90ml/min;较合适停留时间为10min,去除... 采用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电镀含镍废水,考察了酸碱度、混凝剂用量、过滤速度、停留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 9.5,较合适混凝剂投加量为800mg/L;较合适过流速度为90ml/min;较合适停留时间为10min,去除率达97%以上.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实际工业废水的去除率为81.36%,说明本工艺对含镍废水处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重金属 含镍废水
下载PDF
混凝工艺在饮用水除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彭艳 唐玉朝 +2 位作者 黄显怀 伍昌年 李新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10期62-66,共5页
介绍了混凝工艺在饮用水除砷中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常规混凝,强化混凝,电解-混凝和混凝-微滤。重点评价了各种混凝工艺的优缺点、应用范围及发展方向。砷一般以As(Ⅲ)与As(Ⅴ)形态存在,As(Ⅲ)比As(Ⅴ)更不稳定,毒性更大。常规混凝简单易... 介绍了混凝工艺在饮用水除砷中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常规混凝,强化混凝,电解-混凝和混凝-微滤。重点评价了各种混凝工艺的优缺点、应用范围及发展方向。砷一般以As(Ⅲ)与As(Ⅴ)形态存在,As(Ⅲ)比As(Ⅴ)更不稳定,毒性更大。常规混凝简单易行,但去除As(Ⅲ)的效果比As(Ⅴ)差,通常需要进行强化混凝,电解-混凝和混凝微滤作为新的混凝技术已展现出更多的优势。混凝工艺具有低能耗、易操作、高效率等优点,应成为今后饮用水除砷技术的发展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除砷 常规 强化 电解- -
下载PDF
组合微滤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曹井国 李杨 张大群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6-29,共4页
近年微滤技术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微滤膜孔径相对较大,在采用单纯微滤膜过滤时,往往处理效果欠佳。组合微滤则能较好地克服这一缺点,通过沉淀、吸附、混凝以及微生物技术与微滤技术的组合,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近年微滤技术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微滤膜孔径相对较大,在采用单纯微滤膜过滤时,往往处理效果欠佳。组合微滤则能较好地克服这一缺点,通过沉淀、吸附、混凝以及微生物技术与微滤技术的组合,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针对性强,适用范围广,且灵活可靠,是微滤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沉淀/
原文传递
Fe(Ⅱ)和Fe(Ⅲ)混凝-微滤去除废水中As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范先媛 黄青 刘红 《化学工程师》 CAS 2013年第5期32-35,共4页
以混凝-微滤工艺处理5mg.L-1的模拟含砷废水,对比了FeSO4和Fe(2SO4)3混凝剂的效果。结果表明:Fe(Ⅱ)比Fe(Ⅲ)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对As(Ⅴ)的混凝-微滤去除率可达到99.21%,并且无论Fe(Ⅱ)还是Fe(Ⅲ),对As(Ⅴ)的去除率均高于As(Ⅲ)。Fe(Ⅱ)... 以混凝-微滤工艺处理5mg.L-1的模拟含砷废水,对比了FeSO4和Fe(2SO4)3混凝剂的效果。结果表明:Fe(Ⅱ)比Fe(Ⅲ)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对As(Ⅴ)的混凝-微滤去除率可达到99.21%,并且无论Fe(Ⅱ)还是Fe(Ⅲ),对As(Ⅴ)的去除率均高于As(Ⅲ)。Fe(Ⅱ)和Fe(Ⅲ)水解产物的Zeta电位、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表明其表面电位和结构基本相同,电中和能力相当。比表面积和粒度分布测试结果显示相对于Fe(Ⅲ),Fe(Ⅱ)水解产物的粒度较小,比表面积较大,说明Fe(Ⅱ)比Fe(Ⅲ)混凝效果好的原因主要是能对砷起到更好的吸附作用。扫描电镜(SEM)图表明铁盐混凝处理As(Ⅴ)所形成的絮体粒度比处理As(Ⅲ)所形成的大,因此,将As(Ⅲ)预氧化为As(Ⅴ)可使混凝除砷絮体更易从水中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 Fe(Ⅲ) - 除砷
下载PDF
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饮用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帆 王暄 +3 位作者 韩宏大 何文杰 顾平 吕晓龙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5-78,共4页
采用处理能力为300 m3/d的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饮用水,连续监测了系统的处理效果及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系统运行期间,跨膜压差及膜比通量仅... 采用处理能力为300 m3/d的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饮用水,连续监测了系统的处理效果及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系统运行期间,跨膜压差及膜比通量仅有较小程度的下降,排泥周期由24 h变为48 h,对膜污染和出水水质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工艺 饮用水处理 膜比通量
下载PDF
PVA微滤膜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琦 邹长伟 +2 位作者 朱方旭 张文龙 杨明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125-18127,共3页
[目的]研究聚乙烯醇微滤膜应用于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可行性。[方法]考察直接微滤与混凝-微滤组合工艺2种方式对微污染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膜清洗方式进行探讨。[结果]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在改善水质与缓解膜污染方面均优于直接微滤,出... [目的]研究聚乙烯醇微滤膜应用于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可行性。[方法]考察直接微滤与混凝-微滤组合工艺2种方式对微污染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膜清洗方式进行探讨。[结果]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在改善水质与缓解膜污染方面均优于直接微滤,出水水质中浊度、有机物、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8.1%、86.1%与67.5%。[结论]混凝作为预处理可有效改善膜的过滤性能,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混凝-微滤组合工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 -组合工艺 污染原水 膜污染
下载PDF
混凝/微滤去除滦河水中不同分子质量有机物的效果
8
作者 张凤 顾平 +3 位作者 刘锋刚 何文杰 李爱斌 张长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0-72,77,共4页
采用混凝/微滤工艺处理滦河水,以DOC、UV254、THMFP为指标考察了处理前、后水中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原水中的有机物以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为主,该部分有机物是生成THMs的主要物质,其中分子质量为1~3ku的有机物生成THM... 采用混凝/微滤工艺处理滦河水,以DOC、UV254、THMFP为指标考察了处理前、后水中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原水中的有机物以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为主,该部分有机物是生成THMs的主要物质,其中分子质量为1~3ku的有机物生成THMs的能力最强;混凝/微滤工艺对分子质量〉10ku的DOC的去除效果较好,在各个分子质量区间,对UV254的去除率均高于对DOC的;系统对THMFP的去除率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水 /工艺 有机物 分子质量分布
下载PDF
混凝—微滤工艺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鹏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22期111-112,共2页
综述了混凝—微滤在饮用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膜污染的特征和膜清洗的方法,讨论了粒度分维在混凝—微滤工艺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工艺 水处理 膜污染 粒度分维
下载PDF
铁盐和铝盐混凝微滤工艺除As(V)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晓波 吴水波 顾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98-2202,共5页
选择FeCl3和Al2(SO4)3作混凝剂,采用小试规模的混凝微滤膜反应器比较了铁盐和铝盐混凝微滤工艺的除As(V)效果、相关性能指标及适用范围.结果发现,Fe3+投加量为4 mg/L、Al2(SO4)3投加量为50 mg/L时,铁盐和铝盐工艺的除As(V)效果大致相当... 选择FeCl3和Al2(SO4)3作混凝剂,采用小试规模的混凝微滤膜反应器比较了铁盐和铝盐混凝微滤工艺的除As(V)效果、相关性能指标及适用范围.结果发现,Fe3+投加量为4 mg/L、Al2(SO4)3投加量为50 mg/L时,铁盐和铝盐工艺的除As(V)效果大致相当,均可使水中As(V)的浓度从100μg/L左右降低到10μg/L以下,最低为1.68μg/L.出水浊度均小于0.1 NTU,出水中铁、铝和SO42-浓度均符合饮用水标准.铁盐工艺出水pH值比原水大约高0.5,铝盐工艺处理前后水的pH值基本不变.反应器运行结束静沉24 h后,铁盐工艺浓缩比为1 791,是铝盐工艺的2.54倍,污泥中As(V)的含量也大大高于铝盐工艺,去除同等重量的As(V)所产生的污泥量较铝盐工艺少得多.因此,对于仅有砷超标的饮用水,应优先考虑铁盐工艺.按除氟所需混凝剂数量投加Al2(SO4)3,铝盐工艺即可在去除As(V)的同时去除氟,铁盐工艺则不能去除氟.因此,对于砷和氟均超标的饮用水,可采用铝盐工艺同时去除砷和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工艺 除砷 比较
下载PDF
饮用水除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晓波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7-781,共5页
饮用水中的砷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介绍了从饮用水中去除砷的各种方法,总结了目前除砷技术存在的不足,指出混凝微滤工艺具有除砷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应成为今后饮用水除砷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饮用水 去除
下载PDF
压力驱动膜技术在饮用水除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晓波 胡保安 顾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由含砷饮水引起的地方性砷中毒已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外采用压力驱动膜技术去除饮用水中砷的试验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膜技术的除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混凝微滤组合工艺不仅除砷效率好,而且能耗低、... 由含砷饮水引起的地方性砷中毒已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外采用压力驱动膜技术去除饮用水中砷的试验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膜技术的除砷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混凝微滤组合工艺不仅除砷效率好,而且能耗低、产水率高,是最佳的饮用水除砷技术之一,应成为我国近期相关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膜 饮用水 除砷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