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栉孔扇贝与海胆和海参混养的净化水质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吉桥
郝玉冰
+5 位作者
张蒲龙
杨涛
王年斌
程鑫
杨义
刘海金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在容水40 L、放养5个海参、混养10、20或30个海胆的水槽中分别加入0、1、2、4或6个壳长(6.65±0.30)cm的栉孔扇贝,研究了扇贝密度对净化海胆和海参混养池水质的作用。结果表明:扇贝密度极显著影响水体的叶绿素、氨氮、颗粒有机物(P...
在容水40 L、放养5个海参、混养10、20或30个海胆的水槽中分别加入0、1、2、4或6个壳长(6.65±0.30)cm的栉孔扇贝,研究了扇贝密度对净化海胆和海参混养池水质的作用。结果表明:扇贝密度极显著影响水体的叶绿素、氨氮、颗粒有机物(POM)和悬浮颗粒含量(P<0.01);显著影响水体的总颗粒物(TPM)含量(P<0.05)。每升水放养0.05个扇贝的水槽(即2个/水槽)中叶绿素的含量[(0.282±0.060)μg.L-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POM[(3.68±0.61)mg.L-1]和TPM[(13.47±0.92)mg.L-1]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扇贝放养后第2-3 d氨氮、POM、TPM和悬浮颗粒的含量显著增加,第3 d后保持相对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叶绿索
POM
TPM
水质净化
混养
密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与红螯螯虾生长特性及养殖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洲
王建国
+5 位作者
王权
Noah D Mason
童震
胡寿泉
包拥军
袁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
【目的】探明混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与红螯螯虾生长特性及养殖效益的影响,为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空间利用率及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提供参考。【方法】在密度为1000只/667m^(2)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塘中混养不同密度(低密度600只/667m^(2)、...
【目的】探明混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与红螯螯虾生长特性及养殖效益的影响,为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空间利用率及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提供参考。【方法】在密度为1000只/667m^(2)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塘中混养不同密度(低密度600只/667m^(2)、中密度900只/667m^(2)、高密度1200只/667m^(2))红螯螯虾,分析混养状态下红螯螯虾和中华绒螯蟹的生长特性及经济效益。【结果】红螯螯虾混养密度600只/667m^(2)、900只/667m^(2)、1200只/667m^(2)的回捕率分别为83.58%、81.17%和73.04%,高密度组显著低于其他2组;红螯螯虾平均体质量随混养密度增大呈减小趋势,低中高3个混养密度组红螯螯虾体质量分别为55.27 g/只、45.47 g/只和31.82 g/只,各密度组间差异显著;红螯螯虾平均产量分别为27.72 kg/667m^(2)、33.22 kg/667m^(2)和27.89 kg/667m^(2),中密度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中华绒螯蟹回捕率及产量各密度组与对照(不投放红螯螯虾)差异不显著。低密度组总产值(9159.84±899.84)元/667m^(2)和总利润(4708.36±583.43)元/667m^(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密度组,总利润比对照组高63.74%。【结论】蟹塘可混养红螯螯虾,在养殖密度为1000只/667m^(2)蟹塘中混养600只/667m^(2)红螯螯虾,种间竞争压力较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中华绒螯蟹
混养
密度
生长特性
养殖效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凡纳滨对虾混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波
张艺琦
+1 位作者
陈兴汉
范斌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12期34-37,50,共5页
简述了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和主要混养品种,分析了凡纳滨对虾混养密度对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指出,凡纳滨对虾混养,合理利用了池塘空间和饵料,改善了水质底质,可防控病害,提高产量,增加养殖经济效益。提出,今后凡纳滨对虾混养可采...
简述了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和主要混养品种,分析了凡纳滨对虾混养密度对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指出,凡纳滨对虾混养,合理利用了池塘空间和饵料,改善了水质底质,可防控病害,提高产量,增加养殖经济效益。提出,今后凡纳滨对虾混养可采用新技术,如碳氮比调控技术,充分利用富余营养元素,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从而维持池塘的稳定性,提高生产能力;试验混养新品种;探究混养防控病害的机理,为凡纳滨对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混养
品种
混养
密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枝江蓠与凡纳滨对虾室内零换水混养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聪
徐日升
+3 位作者
黄博文
陈海昇
陈柏安
谢恩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137,共7页
【目的】通过模拟养殖系统,在零换水条件下研究虾藻混养模式中藻体与对虾的生长。【方法】将异枝江蓠(Gracilaria bailinae)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设置对虾混养密度(114±5)g/m^(2),以及0、114、228、456、926 g/...
【目的】通过模拟养殖系统,在零换水条件下研究虾藻混养模式中藻体与对虾的生长。【方法】将异枝江蓠(Gracilaria bailinae)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设置对虾混养密度(114±5)g/m^(2),以及0、114、228、456、926 g/m^(2)5个藻体密度梯度,混养时间为20 d,测定藻体和对虾的特定生长率,藻的光合特性参数,NH_4^(+)-N、NO2--N和NO_3^(-)-N浓度。【结果】混养密度对藻体和对虾生长,藻的光合特性参数,NH_4^(+)-N、NO2--N和NO_3^(-)-N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异枝江蓠密度为456 g/m^(2)时,藻和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为(1.63±0.04)%/d、(1.82±0.21)%/d;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Y(Ⅱ)最高,分别为(0.61±0.00)μmol·m^(-2)·s^(-1)、(0.64±0.00)μmol·m^(-2)·s^(-1);NH_4^(+)-N、NO2--N和NO_3^(-)-N浓度最低,较单养组分别降低27.7%、46.9%和45.1%。【结论】在零换水条件下,异枝江蓠混养密度为456 g/m^(2)时,更有利于藻体和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对水体中氮浓度的稳定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枝江蓠
凡纳滨对虾
混养
密度
特定生长率
光合特性
氮浓度
零换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鲍藻混养配比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赖龙玉
严正凛
钟幼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832-838,共7页
为探索杂交鲍与海藻混养的合适密度比例,分2部分进行试验。第一部分将不同密度的石莼和真江蓠分别在水产养殖废水中养殖24h,观察24h内水体中NH+4-N,NO-2-N,NO-3-N,PO3-4-P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2种海藻都能有效地吸收4种营养盐,且随着...
为探索杂交鲍与海藻混养的合适密度比例,分2部分进行试验。第一部分将不同密度的石莼和真江蓠分别在水产养殖废水中养殖24h,观察24h内水体中NH+4-N,NO-2-N,NO-3-N,PO3-4-P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2种海藻都能有效地吸收4种营养盐,且随着海藻密度的增加,吸收效果也加强;第二部分试验,将不同密度的杂交鲍分别与密度为3g·L-1的石莼和6g·L-1的真江蓠进行混养。结果显示:随着杂交鲍密度的增加,杂交鲍的生长率有所下降。当杂交鲍混养密度为400粒·池-1时,杂交鲍的生长率相较密度为200粒·池-1时差异不显著,而与杂交鲍密度为600粒·池-1时差异显著。结果还表明,同等密度的杂交鲍,与石莼混养的养殖效果优于真江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莼
真江蓠
杂交鲍
混养
密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大草鱼混养密度促进肥塘增产效果的试验
6
作者
伍异成
《湖南水产科技》
1983年第2期63-65,共3页
鱼塘实行多品种混养,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经验,目前正普遍应用于实践。但是对“肥塘增大草鱼混养密度,促进肥塘增产增收”这一新的课题,至今尚未见有资料报导,围绕这一新课题,于八二年进行了近一年时间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
鱼塘实行多品种混养,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经验,目前正普遍应用于实践。但是对“肥塘增大草鱼混养密度,促进肥塘增产增收”这一新的课题,至今尚未见有资料报导,围绕这一新课题,于八二年进行了近一年时间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混养
密度
产量
肥塘
增产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龟鱼高效混养技术
7
作者
邬文华
《华夏星火》
2000年第3期50-50,共1页
以鱼养龟,以龟促鱼,实现龟鱼高产。这是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为推动人工养龟,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并已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龟鱼混养的优点在于它能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水面利用率、节约养殖成本、提高饵料利用率、...
以鱼养龟,以龟促鱼,实现龟鱼高产。这是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为推动人工养龟,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并已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龟鱼混养的优点在于它能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水面利用率、节约养殖成本、提高饵料利用率、相互促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
鱼
混养
技术
饲养管理
混养
密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栉孔扇贝与海胆和海参混养的净化水质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吉桥
郝玉冰
张蒲龙
杨涛
王年斌
程鑫
杨义
刘海金
机构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基金
科学技术部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No.2003DIB3J107)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2153)
文摘
在容水40 L、放养5个海参、混养10、20或30个海胆的水槽中分别加入0、1、2、4或6个壳长(6.65±0.30)cm的栉孔扇贝,研究了扇贝密度对净化海胆和海参混养池水质的作用。结果表明:扇贝密度极显著影响水体的叶绿素、氨氮、颗粒有机物(POM)和悬浮颗粒含量(P<0.01);显著影响水体的总颗粒物(TPM)含量(P<0.05)。每升水放养0.05个扇贝的水槽(即2个/水槽)中叶绿素的含量[(0.282±0.060)μg.L-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POM[(3.68±0.61)mg.L-1]和TPM[(13.47±0.92)mg.L-1]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扇贝放养后第2-3 d氨氮、POM、TPM和悬浮颗粒的含量显著增加,第3 d后保持相对平稳。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叶绿索
POM
TPM
水质净化
混养
密度
Keywords
scallop (Chlamysfarreri)
chlorophyll a (chl. a)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POM)
total particulate matter (TPM)
filtration
polyculture density
分类号
S968.31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与红螯螯虾生长特性及养殖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洲
王建国
王权
Noah D Mason
童震
胡寿泉
包拥军
袁赤
机构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合肥微辣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江苏省河蟹产业体系基地泰州市南官河大闸蟹养殖专业合作社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
基金
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河蟹产业体系高港推广示范基地”[JATS(2022)307]
泰州市农业科技支撑项目“中华绒螯蟹和克氏原螯虾生态轮养技术集成创新研究”(TN202213)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科技项目“石墨烯新材料在水产养殖(家禽育雏)中的应用技术研究”(NSF2021ZR15)。
文摘
【目的】探明混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与红螯螯虾生长特性及养殖效益的影响,为提高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空间利用率及增加单位面积产出提供参考。【方法】在密度为1000只/667m^(2)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塘中混养不同密度(低密度600只/667m^(2)、中密度900只/667m^(2)、高密度1200只/667m^(2))红螯螯虾,分析混养状态下红螯螯虾和中华绒螯蟹的生长特性及经济效益。【结果】红螯螯虾混养密度600只/667m^(2)、900只/667m^(2)、1200只/667m^(2)的回捕率分别为83.58%、81.17%和73.04%,高密度组显著低于其他2组;红螯螯虾平均体质量随混养密度增大呈减小趋势,低中高3个混养密度组红螯螯虾体质量分别为55.27 g/只、45.47 g/只和31.82 g/只,各密度组间差异显著;红螯螯虾平均产量分别为27.72 kg/667m^(2)、33.22 kg/667m^(2)和27.89 kg/667m^(2),中密度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中华绒螯蟹回捕率及产量各密度组与对照(不投放红螯螯虾)差异不显著。低密度组总产值(9159.84±899.84)元/667m^(2)和总利润(4708.36±583.43)元/667m^(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密度组,总利润比对照组高63.74%。【结论】蟹塘可混养红螯螯虾,在养殖密度为1000只/667m^(2)蟹塘中混养600只/667m^(2)红螯螯虾,种间竞争压力较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关键词
红螯螯虾
中华绒螯蟹
混养
密度
生长特性
养殖效益
Keywords
Cherax quadricarinatus
Eriocheir sinensis
polyculture density
growth characteristics
culture benefit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凡纳滨对虾混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波
张艺琦
陈兴汉
范斌
机构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12期34-37,50,共5页
文摘
简述了凡纳滨对虾混养模式和主要混养品种,分析了凡纳滨对虾混养密度对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指出,凡纳滨对虾混养,合理利用了池塘空间和饵料,改善了水质底质,可防控病害,提高产量,增加养殖经济效益。提出,今后凡纳滨对虾混养可采用新技术,如碳氮比调控技术,充分利用富余营养元素,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从而维持池塘的稳定性,提高生产能力;试验混养新品种;探究混养防控病害的机理,为凡纳滨对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混养
品种
混养
密度
Keywords
Litopenaeus vannamei
Mixed breed
Mixing density
分类号
S96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枝江蓠与凡纳滨对虾室内零换水混养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聪
徐日升
黄博文
陈海昇
陈柏安
谢恩义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137,共7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绿紫菜高效人工繁育与栽培技术”(2017A030303078)。
文摘
【目的】通过模拟养殖系统,在零换水条件下研究虾藻混养模式中藻体与对虾的生长。【方法】将异枝江蓠(Gracilaria bailinae)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养,设置对虾混养密度(114±5)g/m^(2),以及0、114、228、456、926 g/m^(2)5个藻体密度梯度,混养时间为20 d,测定藻体和对虾的特定生长率,藻的光合特性参数,NH_4^(+)-N、NO2--N和NO_3^(-)-N浓度。【结果】混养密度对藻体和对虾生长,藻的光合特性参数,NH_4^(+)-N、NO2--N和NO_3^(-)-N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异枝江蓠密度为456 g/m^(2)时,藻和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为(1.63±0.04)%/d、(1.82±0.21)%/d;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Y(Ⅱ)最高,分别为(0.61±0.00)μmol·m^(-2)·s^(-1)、(0.64±0.00)μmol·m^(-2)·s^(-1);NH_4^(+)-N、NO2--N和NO_3^(-)-N浓度最低,较单养组分别降低27.7%、46.9%和45.1%。【结论】在零换水条件下,异枝江蓠混养密度为456 g/m^(2)时,更有利于藻体和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对水体中氮浓度的稳定效果最佳。
关键词
异枝江蓠
凡纳滨对虾
混养
密度
特定生长率
光合特性
氮浓度
零换水
Keywords
Gracilaria bailinae
Litopenaeus vannamei
co-culture density
specific growth rat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nitrogen concentration
zero water exchange
分类号
S917.3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鲍藻混养配比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赖龙玉
严正凛
钟幼平
机构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832-838,共7页
基金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1GA720001)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12186)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3GB2C400230)
文摘
为探索杂交鲍与海藻混养的合适密度比例,分2部分进行试验。第一部分将不同密度的石莼和真江蓠分别在水产养殖废水中养殖24h,观察24h内水体中NH+4-N,NO-2-N,NO-3-N,PO3-4-P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2种海藻都能有效地吸收4种营养盐,且随着海藻密度的增加,吸收效果也加强;第二部分试验,将不同密度的杂交鲍分别与密度为3g·L-1的石莼和6g·L-1的真江蓠进行混养。结果显示:随着杂交鲍密度的增加,杂交鲍的生长率有所下降。当杂交鲍混养密度为400粒·池-1时,杂交鲍的生长率相较密度为200粒·池-1时差异不显著,而与杂交鲍密度为600粒·池-1时差异显著。结果还表明,同等密度的杂交鲍,与石莼混养的养殖效果优于真江蓠。
关键词
石莼
真江蓠
杂交鲍
混养
密度
Keywords
U. lactuca
G. asiatica
H. discus
density of polyculture
分类号
S968.31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大草鱼混养密度促进肥塘增产效果的试验
6
作者
伍异成
机构
湘潭市副食品生产局水产科
出处
《湖南水产科技》
1983年第2期63-65,共3页
文摘
鱼塘实行多品种混养,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经验,目前正普遍应用于实践。但是对“肥塘增大草鱼混养密度,促进肥塘增产增收”这一新的课题,至今尚未见有资料报导,围绕这一新课题,于八二年进行了近一年时间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草鱼
混养
密度
产量
肥塘
增产效果
分类号
S965.1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龟鱼高效混养技术
7
作者
邬文华
出处
《华夏星火》
2000年第3期50-50,共1页
文摘
以鱼养龟,以龟促鱼,实现龟鱼高产。这是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为推动人工养龟,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并已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龟鱼混养的优点在于它能充分利用水体、提高水面利用率、节约养殖成本、提高饵料利用率、相互促进生长。
关键词
龟
鱼
混养
技术
饲养管理
混养
密度
分类号
S96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5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栉孔扇贝与海胆和海参混养的净化水质作用
王吉桥
郝玉冰
张蒲龙
杨涛
王年斌
程鑫
杨义
刘海金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混养密度对中华绒螯蟹与红螯螯虾生长特性及养殖效益的影响
王洲
王建国
王权
Noah D Mason
童震
胡寿泉
包拥军
袁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凡纳滨对虾混养技术研究进展
李波
张艺琦
陈兴汉
范斌
《水产养殖》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异枝江蓠与凡纳滨对虾室内零换水混养
徐聪
徐日升
黄博文
陈海昇
陈柏安
谢恩义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鲍藻混养配比密度的研究
赖龙玉
严正凛
钟幼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增大草鱼混养密度促进肥塘增产效果的试验
伍异成
《湖南水产科技》
198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龟鱼高效混养技术
邬文华
《华夏星火》
200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