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留置双腔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林玉 许腊梅 梁秀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7期768-769,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颈内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行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颈内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行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治疗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置管时间长,对治疗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治疗进行护理可提高护理的质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静脉透析导管 临床护理路径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敏 《智慧健康》 2019年第20期141-142,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6例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病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6例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病例,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30%,对照组(65.22%),研究组患者的导管应用时间为(24.31±6.23)d,对照组患者的导管应用时间为(36.52±5.34)d,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路径 静脉透析导管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丽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分析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9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 目的分析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9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使用时间为(34.8±9.6)天,对照组为(26.4±8.5)天,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护理满意度为91.3%,对照组分别为21.7%和73.9%,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确切、可靠,值得大力推广及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路径 静脉透析导管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刘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A01期386-387,共2页
目的分析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9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 目的分析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9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使用时间为(34.8±9.6)d,对照组为(26.4±8.5)d,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护理满意度为91.3%,对照组分别为21.7%和73.9%,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时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确切、可靠,值得大力推广及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路径 静脉透析导管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章丽 郭媛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S02期124-125,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研究时间选取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将至医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96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研究时间选取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将至医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96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8例,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使用时间及导管使用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导管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导管使用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血液透析 留置静脉透析导管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的有效护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波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5期1490-1491,共2页
目的对比临床路径护理和常规护理对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68例,其中34例护理工作为一般临床护理作为对照组,34例患者临床护理为临床路径护... 目的对比临床路径护理和常规护理对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68例,其中34例护理工作为一般临床护理作为对照组,34例患者临床护理为临床路径护理,作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舒适度、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更少,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对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导管留置期间更加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透析导管 静脉 护理 临床路径
下载PDF
老年患者深静脉透析导管感染的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红熳 黄莹 +1 位作者 肖龙 古英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讨论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4月~2009年7月193例次深静脉置管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置管类型、部位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系,局部用药及管内使用抗生素的预...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讨论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4月~2009年7月193例次深静脉置管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置管类型、部位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系,局部用药及管内使用抗生素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193例次深静脉置管患者中,长期留置管感染发生率为1~1.5例次/1000导管日,颈内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3例次/1000导管日,股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为5.7例次/1000导管日。感染人数中,6例经抗生素局部用药及封管治疗好转;2例出现血培养(+),予管内及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后,血培养(-),症状好转,导管继续使用;1例血培养为铜绿假单胞感染,经14天管内及全身抗生素治疗无效,予以拔管。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加强个人卫生宣教及心理辅导可防止和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早期发现导管感染及时有效使用抗生素治疗,能明显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静脉透析导管 感染 治疗及护理
下载PDF
弹力绷带在降低深静脉临时透析导管意外脱落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浚婧 李文萍 杨海钊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优力抒弹力绷带在预防深静脉临时透析导管意外脱落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留置有深静脉临时导管的2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1月住院治疗留置有深静脉临时透析导管的186... 目的探讨优力抒弹力绷带在预防深静脉临时透析导管意外脱落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月住院治疗留置有深静脉临时导管的2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1月住院治疗留置有深静脉临时透析导管的1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用于固定输液针头的压敏胶带固定导管,观察组采用优力抒弹力绷带固定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临时透析导管意外脱管率。结果对照组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深静脉临时透析导管意外脱落共3例,脱管率为1.21%;观察组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无深静脉临时透析导管意外脱落事件发生。结论优力抒弹力绷带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导管意外脱出率,减少科室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过敏现象,提高患者舒适度,更体现出人性化服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绷带 固定 降低 静脉临时透析导管 意外脱落
下载PDF
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崔宁 欧阳凌霞 +5 位作者 范汪洋 施翎 吕敏 唐莉 姜继光 陈其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6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透析方案、血管通路使用概况,分析首次血液透析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不同类型血管通路的分布情况,并按性别、年龄、透龄对各种血...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6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透析方案、血管通路使用概况,分析首次血液透析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不同类型血管通路的分布情况,并按性别、年龄、透龄对各种血管通路的选择进行分层分析,随访动静脉内瘘及导管使用功能和并发症。结果新入首次透析患者187例(24.44%),首次使用各种血管通路的比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56.15%,带卡夫的深静脉透析导管(TCC)28.88%,临时透析导管14.97%。578例MHD患者血管通路的比例分别为AVF 88.41%,TCC 10.55%,移植物内瘘(AVG)1.04%。AVF患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三大原发病的比例与TC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留治的422例MHD患者年龄〈30岁、30~60岁、61~80岁和〉80岁的患者中AVF的使用率分别为91.67%、89.95%、78.57%、65.00%,TCC的使用率分别为8.33%、9.13%、20.13%、35.00%。本组患者全年AVF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0%,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54.10%。结论 AVF是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类型,TCC是第二位的通路类型,AVG使用比例最低。如何积极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依然是临床工作者的研究目标和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带卡夫的静脉透析导管 临时导管
下载PDF
深静脉留置长期双腔透析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体会
10
作者 袁萍 黄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6年第8期321-321,共1页
对深静脉留置长期双腔透析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我科收治的16例长期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术患者于局麻下置管,皮下隧道10cm左右,手术一般于透析当日进行。置管时给予以及血透时均要进行必要的护理,并有效防... 对深静脉留置长期双腔透析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我科收治的16例长期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术患者于局麻下置管,皮下隧道10cm左右,手术一般于透析当日进行。置管时给予以及血透时均要进行必要的护理,并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16例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局部感染,2例患者发生全身感染,5例患者血流不通畅80次,1例患者局部血肿。1例患者行锁骨下静脉插管失败,改行股静脉插管。导管留置时间为2个月至10个月不等。结论:对于长期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术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给予有效护理,将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长期透析导管 血液透析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