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反射地震剖面所揭示的白云凹陷的深部地壳结构 被引量:65
1
作者 黄春菊 周蒂 +2 位作者 陈长民 孙珍 郝沪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24-1031,共8页
以过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部的第一条长电缆深反射地震剖面(14 s)作为研究的基础,对该剖面进行了速度分析、时深转换及精细地震解释,探讨了白云凹陷的深部构造特征.该剖面深部反射特征非常清晰,莫霍面表现为一个起伏不平... 以过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部的第一条长电缆深反射地震剖面(14 s)作为研究的基础,对该剖面进行了速度分析、时深转换及精细地震解释,探讨了白云凹陷的深部构造特征.该剖面深部反射特征非常清晰,莫霍面表现为一个起伏不平、厚薄不一的'层',其厚度可达1~3 km.地壳厚度从陆架、陆坡向海盆明显阶梯式减薄,在白云主凹的沉积中心处仅厚7 km左右.在剖面的最东南端下陆坡部位,深部(10~21 km)有三个略显起伏、彼此大致平行的强反射条带,推测为莫霍面之下存在俯冲洋壳的显示.在白云凹陷可能存在深大断裂,凹陷的持续强烈沉降可能与深大断裂的长期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地震剖面 白云凹陷 深部地壳结构 深大断裂 珠江口盆地 北部陆缘 速度分析 地震解释 时深转换 构造特征 反射特征 地壳厚度 沉积中心 莫霍面 长电缆 阶梯式 起伏 陆架 海盆 陆坡 条带 洋壳 俯冲
原文传递
南海东北部海陆联测与海底地震仪探测 被引量:62
2
作者 丘学林 赵明辉 +5 位作者 叶春明 王天楷 王平 张毅祥 夏戡原 李昭兴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5-300,共6页
利用三分量海底地震仪、陆上便携式地震仪和海上气枪震源在南海东北部首次进行了海陆联合的深地震探测,测线呈北北西-南南东方向,垂直于区域构造走向,总长达500km,所获得的数据质量好,深部信息丰富,可分辨出Pg、Pn、PmP等地震相,为南海... 利用三分量海底地震仪、陆上便携式地震仪和海上气枪震源在南海东北部首次进行了海陆联合的深地震探测,测线呈北北西-南南东方向,垂直于区域构造走向,总长达500km,所获得的数据质量好,深部信息丰富,可分辨出Pg、Pn、PmP等地震相,为南海东北部深部地壳结构及油气盆地形成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海底地震仪 海陆联测 深部地壳结构
下载PDF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的特异重力场与深部地壳结构 被引量:54
3
作者 滕吉文 王谦身 +2 位作者 王光杰 徐亚 张雪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5-1052,共8页
跨越中、印、缅三国交界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92°E^97°E,26°N^30°N)有一半以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是重力数据空白区,故无法直接研究其重力场特征与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本文应用卫星重力异常资料作为近似... 跨越中、印、缅三国交界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92°E^97°E,26°N^30°N)有一半以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是重力数据空白区,故无法直接研究其重力场特征与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本文应用卫星重力异常资料作为近似空间重力异常,经计算给出的布格重力异常,其特征与该地区的地形高程呈很好的镜像相关.据此得到该区不同方位的3个地壳深部结构剖面.重力异常反演求得青藏高原地壳厚度>70 km;喜马拉雅造山带为55 km左右;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盆地为33~35 km;那加山山脉地区为40~45 km,即呈现出3个不同构造单元的展布.同时求得“东构造结”区由高密度的刚性物质构成,在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下呈向北运移,并插入青藏高原东缘.基于这样的构造格局和深层动力过程,导致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和东北缘的强烈构造运动,大、小地震的频频发生和矿产资源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东构造结 重力场 深部地壳结构 楔形插入
下载PDF
香港地区海陆地震联测及深部地壳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夏少红 丘学林 +3 位作者 赵明辉 徐辉龙 叶春明 陈营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89-1397,共9页
为了探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的深部地壳结构,我们在香港外海域进行了一次海陆地震联测的实验,利用固定地震台网远距离接收海上气枪信号,接收距离远达200多km,并利用此次实验的测线1剖面模拟得到了海陆过渡带的深部地壳速度结构.速度结... 为了探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的深部地壳结构,我们在香港外海域进行了一次海陆地震联测的实验,利用固定地震台网远距离接收海上气枪信号,接收距离远达200多km,并利用此次实验的测线1剖面模拟得到了海陆过渡带的深部地壳速度结构.速度结构模型表明:研究区海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非均匀性较明显,由陆至海沉积层有一个突然增厚的特点;莫霍面深度约为26-29 km,上地壳P波速度约为5.5-6.4 km/s,下地壳P波速度为6.5-6.9 km/s.在担杆列岛往海方向有一个低速破碎带,其上地壳P波速度为5.2-6.1 km/s,下地壳P波速度为6.2-6.4 km/s,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的结果,推测它可能为滨海断裂带.在担杆列岛往陆方向香港和深圳之间的研究区域,莫霍面有较大起伏,可能与此处发育的海丰断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地震联测 深部地壳结构 香港地区 滨海断裂带 震相
下载PDF
西沙地块地壳结构及其构造属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郭晓然 赵明辉 +4 位作者 黄海波 丘学林 王建 贺恩远 张佳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4-1425,共12页
西沙地块作为在南海形成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微陆块,记录了南海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其地壳结构、物质组成及构造属性是探讨南海形成演化的关键.基于采集到的OBS2013-3测线海底地震仪数据,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方法,获得了西沙地块的二... 西沙地块作为在南海形成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微陆块,记录了南海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其地壳结构、物质组成及构造属性是探讨南海形成演化的关键.基于采集到的OBS2013-3测线海底地震仪数据,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方法,获得了西沙地块的二维纵波速度模型.模型显示沉积层速度为2.2~3.2km·s^-1,厚度为0.8~3.0km,局部基底面起伏较大,上地壳顶部速度为5.0~5.5km·s^-1,下地壳底部速度为6.9km·s^-1,上地幔顶部速度为8.0km·s^-1.西沙地块的地壳厚度平均为23km,上地壳厚度约为9km,下地壳厚度约为14km,莫霍面埋深为23~27km.从穿过西沙地块的纵、横两条大剖面推算,块体大小约为9.2×10^5 km^3,与华南陆缘相比,表现为整体减薄的陆壳特征.西沙地块与南沙地块垂直于西南次海盆扩张脊分布,根据二者地壳结构的特征对比,二者互为共轭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地块 深部地壳结构 减薄陆壳 海底地震仪(OBS)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三分量海底地震仪记录中横波的识别和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明辉 丘学林 +2 位作者 夏少红 王平 夏戡原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16-1523,共8页
纵横波联合应用可以得到更多的有关各岩石圈层的岩性、物性等深部结构信息,将有效降低地壳结构研究中地质解释的多解性.然而,由于海上探测的特殊性,转换横波的记录较少,再加上转换横波的复杂性,使得横波研究一直是南海深部地壳结构研究... 纵横波联合应用可以得到更多的有关各岩石圈层的岩性、物性等深部结构信息,将有效降低地壳结构研究中地质解释的多解性.然而,由于海上探测的特殊性,转换横波的记录较少,再加上转换横波的复杂性,使得横波研究一直是南海深部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弱项.南海东北部OBS-2001测线,布设11个三分量海底地震仪(OBS)记录地震数据,经过极化处理、带通滤波等方法处理后,目前在9个OBS径向分量记录中识别出转换横波震相.基于OBS7数据详细阐述了横波识别这一重要基础环节,并运用简单理论模型试算和射线追踪,确定了OBS7记录剖面中来自地壳与Moho面的PwSc,PgSs,PnSc,PmS等几组转换横波震相,该研究结果不仅为横波速度结构及Poisson比物性剖面提供数据保证,而且为今后横波信息的有效利用提供经验与借鉴,对南海岩石圈结构的精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横波 深部地壳结构 三分量海底地震仪(OBS) 南海东北部
下载PDF
喜玛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特异重力场的探讨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谦身 滕吉文 +2 位作者 王光杰 徐亚 张雪梅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2,共8页
跨越中、印、缅三国交界的青藏高原东南的喜玛拉雅“东构造结”地区(92°E^97°E,26°N^30°N)一半以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是重力数据空白区,故无法直接研究其重力场特征与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本文分析了卫星重力异... 跨越中、印、缅三国交界的青藏高原东南的喜玛拉雅“东构造结”地区(92°E^97°E,26°N^30°N)一半以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是重力数据空白区,故无法直接研究其重力场特征与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本文分析了卫星重力异常的特性,提出应用卫星重力异常作为近似空间重力异常,并作布格改正后,得到的布格重力异常具有与该地区地形高程呈镜像相关的特征,可用以研究深部地壳结构.据三条重力剖面计算得到该地区三个地壳深部结构剖面的结果,给出青藏高原地壳厚度>70 km;喜马拉雅造山带为55 km左右;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盆地为33~35 km;那加山山脉地区为40~45 km,显示出三者为三个不同的构造单元.同时给出布拉马普特拉构造单元为相对高密度的刚性物质构成,随着印度洋板块向北运移,在碰撞、挤压下,插入青藏高原东南缘一带.导致该地带的强烈构造运动,和频发大、小地震.最后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玛拉雅 东构造结 重力场 深部地壳结构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与酒西盆地结合部深部地壳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黄兴富 高锐 +2 位作者 郭晓玉 李文辉 熊小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640-3650,共11页
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加厚机制一直是地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青藏高原目前仍然处在持续向外扩张之中,因此青藏高原的边界地带作为高原向外扩张的最前缘地区代表了高原最新的变形状态,是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加厚的关键地区.本文以一条穿... 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加厚机制一直是地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青藏高原目前仍然处在持续向外扩张之中,因此青藏高原的边界地带作为高原向外扩张的最前缘地区代表了高原最新的变形状态,是研究青藏高原地壳变形加厚的关键地区.本文以一条穿过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与酒西盆地结合部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为基础,结合前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通过细致的地质构造解译,获得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与酒西盆地结合部位地壳变形以壳内滑脱带为界上、下解耦.滑脱带位于壳内低速层的顶部,深度14~24km.滑脱带之上的地壳部分以一系列南倾、北冲,并向下终止于滑脱带的逆冲断裂变形为主,指示了青藏高原向北的扩张方式;滑脱带之下的地壳以Moho面作为变形标志,指示了复杂的挤压缩短变形.据此我们推测上、下地壳的解耦缩短变形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的变形加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在整个青藏高原地壳的变形加厚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深部地壳结构 Moho面结构 深地震反射剖面 地壳加厚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滨海断裂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明辉 丘学林 +1 位作者 夏戡原 叶春明 《华南地震》 2003年第1期20-27,共8页
南海东北部滨海断裂带由于其在南海中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在华南沿海和南海北部陆架两个构造区域中的重要作用 ,一直倍受中外地球工作者关注。本文总结了滨海断裂带地球物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阐明了滨海断裂带两... 南海东北部滨海断裂带由于其在南海中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在华南沿海和南海北部陆架两个构造区域中的重要作用 ,一直倍受中外地球工作者关注。本文总结了滨海断裂带地球物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阐明了滨海断裂带两侧地壳结构特征明显不同 ,并特别指出 ,加强滨海断裂带深部结构研究 ,同时综合周边已知的地球物理资料 ,解决滨海断裂带的构造属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滨海断裂带 深部地壳结构 地震活动性 稳定性
下载PDF
渤海海底地震仪探测试验及初步成果 被引量:13
10
作者 支鹏遥 刘保华 +4 位作者 华清峰 刘晨光 裴彦良 郑彦鹏 郝天珧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9-777,共9页
利用大容量气枪枪阵震源和海底地震仪在渤海首次开展人工地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试验。本次试验布设一条NWW-SEE向垂直构造走向的勘测线,共投放海底地震仪51台,回收成功50台。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表明,所使用的枪阵有足够的能量输出,海底... 利用大容量气枪枪阵震源和海底地震仪在渤海首次开展人工地震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试验。本次试验布设一条NWW-SEE向垂直构造走向的勘测线,共投放海底地震仪51台,回收成功50台。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表明,所使用的枪阵有足够的能量输出,海底地震仪记录震相丰富,可识别到Ps,Pg,PmP,Pn等多种震相。初至波层析成像结果表明,9 km以上地层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渤中地区新生代沉积基底埋深5~6 km,结晶基底埋深约9 km,郯庐断裂带内存在"U"型下凹的相对低速体并有向下切割的趋势。此次试验是我国在渤海深部探测中的成功示范,有效填补了渤海海域深地震测深数据的空白,为渤海深部地壳结构研究及含油气盆地形成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底地震仪 深部地壳结构
原文传递
应用卫星重力信息对横断山系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异分布的纠正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谦身 滕吉文 +2 位作者 王光杰 张雪梅 张洪双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5-352,共8页
在云南省西部,跨越中、缅两国交界的横断山系地区(97°E^102°E,24°N^30°N)有近一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即重力数据空白区和重力测点稀少的普查级测区.以前的有关文献、图集中所给出对此地区的重力场都是十分模糊... 在云南省西部,跨越中、缅两国交界的横断山系地区(97°E^102°E,24°N^30°N)有近一半的面积尚没有重力测点、即重力数据空白区和重力测点稀少的普查级测区.以前的有关文献、图集中所给出对此地区的重力场都是十分模糊的结果与图件.因此应用这些资料无法详细地研究该地区重力场特征与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本文应用卫星重力异常资料作为“近似空间重力异常”,经中间层改正后给出的“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其分布特征与该地区的地形高程呈很好的镜像相关.对相应山脉、河谷以及断裂构造都有所反映.特别是在横断山系地区该布格重力异常呈现为近南北的走向.为此,据该“计算布格重力异常”,并选定对该区有代表性的一条重力异常剖面作正反演计算,以得到其地壳深部结构剖面.结果表明,在横断山脉地区的地壳厚度在51~56 km间起伏变化;滇西北云岭山系以及玉龙山区的地壳厚度约在60 km以上.最后,对所得结果与图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认识和纠正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西部 横断山系 重力场 计算布格重力异常 深部地壳结构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新思路 被引量:11
12
作者 林隆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1-667,共7页
对传统的有机生油凹陷理论提出质疑,并对盆地内已出现的三大油气富集带进行地质解释,指出这是盆地内富含油气的特殊的深部地壳结构(上地幔上拱、中下或中上地壳内存在低速高导层、以近南北向为主的壳幔断裂发育)与其上沉积盖层相互依存... 对传统的有机生油凹陷理论提出质疑,并对盆地内已出现的三大油气富集带进行地质解释,指出这是盆地内富含油气的特殊的深部地壳结构(上地幔上拱、中下或中上地壳内存在低速高导层、以近南北向为主的壳幔断裂发育)与其上沉积盖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今后盆地勘探提出了与传统有机生油凹陷理论完全不同的新思路、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壳结构 幔源底辟构造 俯冲消减碰撞带
下载PDF
南海北部沉积层和地壳内低速层的分布与识别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明辉 丘学林 +4 位作者 徐辉龙 施小斌 吴世敏 叶春明 夏少红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1-479,共9页
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的低速层一直是地球物理学家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南海北部海域海底地震仪与海陆联合地震探测的发展,完成的6条测线解释结果初步揭示了该区地壳结构特征,展现了低速层的分布情况.在南海北部共有5处发现速度倒转现象,... 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的低速层一直是地球物理学家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南海北部海域海底地震仪与海陆联合地震探测的发展,完成的6条测线解释结果初步揭示了该区地壳结构特征,展现了低速层的分布情况.在南海北部共有5处发现速度倒转现象,其中3处发现于莺歌海盆地和珠江口盆地,属于沉积层中的低速层,其特征深度一般为2.0—6.0 km、速度2.5—3.0 km·s^(-1)、厚度为2.0—4.6 km,由于埋深较浅,可以利用折射震相与反射震相相结合的方法辨识低速层.其余2处位于南海东北部与西北部的海陆过渡带处,属于壳内低速层,其特征深度一般为7.0—18.0 km、速度为5.5—6.0 km·s^(-1)、厚度为3.0—6.0 km,由于埋深较大,难以接收到低速层底界面的反射波,而采用低速层走时间断的特性进行辨识.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不同深度低速层的构造成因,为南海形成演化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层 深部地壳结构 海底地震仪与海陆联测 南海北部
下载PDF
深地震探测的分辨率分析--以南海北部OBS数据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彦林 阎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82-2290,共9页
多次深地震探测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在走向和倾向上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些相隔很近的测线上,探测的深部地壳结构却相差较大,为了分析这些探测结果中差异的原因和地壳结构变化的可靠性,本文以东沙东侧海域测线和东沙西侧海域测... 多次深地震探测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在走向和倾向上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些相隔很近的测线上,探测的深部地壳结构却相差较大,为了分析这些探测结果中差异的原因和地壳结构变化的可靠性,本文以东沙东侧海域测线和东沙西侧海域测线为例,对采集的海底地震仪记录进行了时间、位置校正和初至波走时拾取,利用有限差分地震走时层析成像进行了走时反演,获得所在剖面的地壳速度结构,并分析了模型的横向分辨率,剔除模型中短波长的横向速度变化.分辨率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的横向分辨率随着深度快速下降,0-8 km深度范围可以分辨10 km的横向变化,8-17 km的范围能够分辨10-40 km,而17-33 km的范围只能分辨40-80 km.因此,折射波的横向分辨能力不高,在地壳深部难以分辨较小的横向速度变化,前人探测的南海北部6 km宽、延伸至莫霍面的滨外断裂带并不能清晰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部地壳结构 海底地震仪 层析成像 横向分辨率
下载PDF
2010年南海北部海陆联测项目简介及初步成果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金龙 夏少红 +2 位作者 徐辉龙 丘学林 朱俊江 《华南地震》 2010年第S1期45-52,共8页
南海北部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项目通过海陆联测研究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揭示滨海断裂带在该区的空间方位特征及构造属性,进而分析其对该区大地震的控制作用并对发震构造进行讨论。海陆联测共完成2条测线,分别位于珠江... 南海北部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项目通过海陆联测研究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揭示滨海断裂带在该区的空间方位特征及构造属性,进而分析其对该区大地震的控制作用并对发震构造进行讨论。海陆联测共完成2条测线,分别位于珠江口和阳江区域,获得了高质量的数据,为下一步进行海陆过渡带地壳结构反演和滨海断裂带构造特征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联测 南海北部陆缘 滨海断裂带 深部地壳结构
下载PDF
合肥地区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宁金野 徐洪苗 《安徽地质》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地热资源是宝贵的矿产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优质、环保、清洁能源。合肥是安徽省省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清洁地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据有关资料,合肥地区地处莫霍面隆起区,地壳减薄上地幔隆起是合肥地区地温相对高的大的区域地质背... 地热资源是宝贵的矿产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优质、环保、清洁能源。合肥是安徽省省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清洁地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据有关资料,合肥地区地处莫霍面隆起区,地壳减薄上地幔隆起是合肥地区地温相对高的大的区域地质背景。合肥西,五十里小庙凸起(合肥地区地垒地段)是基底隆起聚热型地热地质成因模式形成地热的有利地段,可作为今后合肥地区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第一靶区。合肥地区的大地构造环境和深部地壳结构对成热条件较为有利,地热资源的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隆起聚热型地热地质成因模式 清洁地热能源 大地构造环境 深部地壳结构 莫霍面隆起 热流
下载PDF
巴西桑托斯盆地CO_(2)区域分布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健 赵俊峰 +2 位作者 任康绪 王童奎 许必锋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17-3229,共13页
桑托斯盆地盐下油气田中发现了大量CO_(2),给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都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利用地层测试、样品分析及文献资料等,明确了CO_(2)成因及来源,统计分析了其区域分布特征,并基于区域重磁和深源地震等资料,剖析了控制CO_(2)分布的... 桑托斯盆地盐下油气田中发现了大量CO_(2),给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都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利用地层测试、样品分析及文献资料等,明确了CO_(2)成因及来源,统计分析了其区域分布特征,并基于区域重磁和深源地震等资料,剖析了控制CO_(2)分布的地质因素.盆内CO_(2)主要为幔源‒岩浆成因,且幔源CO_(2)贡献了至少92%的CO_(2)总量.区域上,CO_(2)自陆向海呈增加趋势,并相对集中在盆地东部隆起带上.地壳减薄和地幔局部隆升是控制CO_(2)宏观分布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极端的地壳伸展造成了圣保罗地台下部陆壳强烈拉伸减薄,形成了一个面积约5.1×10^(4) km^(2)的地壳减薄区,造成了富含CO_(2)的地幔物质上拱进入陆壳,宏观上决定了盆内CO_(2)区域分布.此区域之外,出现高含量CO_(2)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岩浆侵入和活动断层都是沟通隆升地幔和浅部储层的重要路径,但以断裂沟通最常见.NW-SE向区域走滑断裂和NE-SW向I-II级正断层对CO_(2)在浅部地层中的分配起控制作用,两组断裂交汇部位或周缘是幔源岩浆或CO_(2)最集中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托斯盆地 CO_(2)成因 区域分布 主控因素 深部地壳结构 幔源岩浆 断裂系统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福建—台湾海峡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滨海断裂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晓然 谢志招 +2 位作者 闫培 李普春 王笋 《华南地震》 2019年第2期34-42,共9页
基于2012年实施的漳浦—下洋—武平人工地震爆破探测数据以及2015年实施的陆海联测HX07的数据,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方法,获得了福建南部—台湾海峡的初步二维纵波速度模型。剖面显示:滨海断裂带表现为宽约20km的切穿地壳的破碎低速... 基于2012年实施的漳浦—下洋—武平人工地震爆破探测数据以及2015年实施的陆海联测HX07的数据,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方法,获得了福建南部—台湾海峡的初步二维纵波速度模型。剖面显示:滨海断裂带表现为宽约20km的切穿地壳的破碎低速带,与其两侧的地壳结构存在较大的横向差异,莫霍面在滨海断裂带处发生较大的突变,其深度由左侧的30km左右抬升至右侧的28.8km左右,上下地壳厚度比亦由靠陆一侧的1:1降至向海一侧的0.5:1;上述特征表明滨海断裂带是华南地块正常型陆壳与海区减薄型陆壳的分界断裂。地壳速度在海陆过渡带偏高,康拉德面和莫霍面在此处也有显著抬升,推测其可能是在地壳的伸展拉张及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俯冲的共同作用下,深部软流圈物质沿着长乐—诏安深大断裂上侵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壳结构 华南地块 滨海断裂带 海陆联测
下载PDF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Ordos Block 被引量:2
19
作者 LU YiFeng XU MingJie WANG LiangShu MI Ning LI Hua YU DaY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35期3854-3859,共6页
我们由 teleseismic 接收装置功能组成使用侧面学习厄多斯·布洛克的东南的边缘的外壳的厚度和结构。Mohorovii 断绝(莫霍) 在所有车站下面被识别了。它的深度逐渐地向东南减少,从在到 Qinling Orogen 的北边缘附近的 30 km 的厄多... 我们由 teleseismic 接收装置功能组成使用侧面学习厄多斯·布洛克的东南的边缘的外壳的厚度和结构。Mohorovii 断绝(莫霍) 在所有车站下面被识别了。它的深度逐渐地向东南减少,从在到 Qinling Orogen 的北边缘附近的 30 km 的厄多斯·布洛克的大约 43 km。我们的结果在外壳的结构和莫霍的特征显示出清楚的侧面的变化。因此,学习区域能被划分成四部分:(1 ) 在厄多斯·布洛克,下面,莫霍在 40 km 的深度可见、扁平。外壳的结构被稳定的 cratonic 外壳最好描绘。(2 ) 在 Weihe 山西 Graben,莫霍被大约 3 km 高举,它可以是上面的披风材料的 upwelling 的结果。(3 ) 在 Xionger-Funiu 山下面,莫霍在在 36 和 33 km 之间的深度是扁平的,但是向东南变得更浅。(4 ) 在 Hehuai 盆,邻近 Qinling Orogen 的北边缘,莫霍与 31 km 的吝啬的深度显示出强壮的侧面的变化。这里的外壳的结构是复杂的,它可以显示复杂构造环境。另外,莫霍清楚地在二个地点被打断(在车站 st11 和 st18 下面) 近主要的构造边界。这些结果建议沿着厄多斯·布洛克的东南的边缘的深外壳的结构有大侧面的可变性,它强烈在表面上影响复杂地质的特征。而且,这些结果能帮助我们理解厄多斯·布洛克的东南的边缘的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壳结构 鄂尔多斯地块 南缘 秦岭造山带 横向变化 莫霍面 配置文件 地壳厚度
原文传递
海陆地震联测:相邻地震台站的信号及震相特征对比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海波 夏少红 +3 位作者 丘学林 赵明辉 卫小冬 陈国耀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3-161,共9页
2004年作者在香港外海域进行了一次海陆地震联测实验,文章利用此次实验中的两个相邻固定台站珠海台和澳门台所记录的气枪信号数据,从波形、波谱特性和震相等方面分析了相邻地震台站对气枪信号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来自不同距离处的地... 2004年作者在香港外海域进行了一次海陆地震联测实验,文章利用此次实验中的两个相邻固定台站珠海台和澳门台所记录的气枪信号数据,从波形、波谱特性和震相等方面分析了相邻地震台站对气枪信号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来自不同距离处的地震波波形和波谱特征在同一台站上变化不大,但在不同台站上的响应有所差别,珠海台受背景噪声影响更为强烈,其信号波形扰动大,具有较多高频成分,优势频率响应比较尖锐,而澳门台响应则比较平缓。对研究区下方速度结构进行了二维结构模拟,分析了台站附近速度结构对地震波到时的影响。珠海台PmP震相走时相对滞后,由于深圳断裂带穿过两台站之间,其引起的花岗岩基底破碎或上地壳厚度的差异都可能导致珠海台基底地震波速度的降低,这可能也是引起两台站对相同震源信号具有不同波形及波谱响应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地震联测 深部地壳结构 震相 功率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