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铜陵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制约 被引量:92
1
作者 王强 许继峰 +2 位作者 赵振华 熊小林 包志伟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334,共12页
铜陵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的岩石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i)研究区SiO≤55%的侵入岩主要为橄榄玄粗质系列岩石,来自富集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下地壳物质发生低程度混染,混染后的岩浆进一步发生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了这... 铜陵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的岩石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i)研究区SiO≤55%的侵入岩主要为橄榄玄粗质系列岩石,来自富集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下地壳物质发生低程度混染,混染后的岩浆进一步发生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了这些岩石;(ii)SiO_2>55%的侵入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与埃达克岩(adakite)有许多类似地球化学特征,如富钠,高Al_2O_3,Sr,Sr/Y与La/Yb比值,大部分样品的Y<18×10^(-6),Yb<1.9×10^(-6),但与埃达克岩也有不同之处,如同位素组成((ε_(Nd)(t)=-9.16~-16.55,(^(87)Sr/^(86)Sr)_i=0.7068~0.7105以及相当一部分样品的Y>18×10^(-6),Yb>1.90×10^(-6)。铜陵地区SiO_2>55%的侵入岩很可能由幔源岩浆与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adakite-like)岩浆混合形成。来自地幔的橄榄玄粗质岩浆底侵可能为下地壳熔融提供了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铜陵地区 燕山期 侵入岩 岩石成因 深部动力学过程 橄榄玄粗岩 岩浆底侵 拆沉作用
原文传递
Geothermal data analysis at the high-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area in Western Sichuan 被引量:17
2
作者 ZHANG Jian LI WuYang +4 位作者 TANG XianChun TIAN Jiao WANG YingChun GUO Qi PANG ZhongH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507-1521,共15页
The western Sichuan hydrothermal area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eastern syntaxi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hich is also the eastern end of the Mediterranean-Himalayan geothermal activity zone. ... The western Sichuan hydrothermal area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eastern syntaxi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hich is also the eastern end of the Mediterranean-Himalayan geothermal activity zone. There are 248 warm or hot springs in this area, and 11 have temperatures beyond the local boiling temperature. Most of these hot spring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Jinshajiang, Dege-Xiangcheng, Ganzi-Litang, and Xianshuihe faults, forming a NW-SE hydrothermal belt. A geothermal analysis of this high-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area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ep geodynamic process of the eastern syntaxi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addition, this study offers an a priori view to utilize geothermal resources, which is important in bot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We use gravity, magnetic, seismic, and helium isotope data to analyze the crust-mantle heat flow ratio and deep geothermal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ckground terrestrial heat flow descends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The crustal heat ratio is not more than 60%. The high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active is related to crustal dynamics processes. Along the Batang-Litang-Kangding line, the Moho depth increases eastward,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ing Qc/Qm(crustal/mantle heat flow) ratio trend. The geoid in the hydrothermal zone is 4–6 km higher than the surroundings, forming a local "platform". The NW-SE striking local tensile stress zone and uplift structure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crust corresponds with the surface hydrothermal active zone. There is an average Curie Point Depth(CPD) of 19.5–22.5 km in Batang, Litang, and Kangding. The local shear-wave(S-wave) velocity is relatively low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crust. The S-wave shows a low velocity trap(Vs<3.2 km s.1) at 15–30 km, which is considered a high-temperature partial melting magma, the crustal source of the hydrothermal active zone. We conclude that the hydrothermal system in this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Batang-type and Kangdin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Sichuan Plateau Fracture zone and thermally conductive structure Deep thermal structure Heat flow estimation
原文传递
东秦岭西坝花岗岩体及其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成立 罗静兰 +1 位作者 李淼 王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4-388,共5页
通过秦岭西坝花岗岩体及邻区脉岩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 ,探讨了秦岭造山带中生代期间由全面碰撞转入陆内造山的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 :西坝花岗岩体及花岗斑岩脉具类似于埃达克质岩高 Sr( Ba) ,低 Y和 Yb,以及高 Sr/Y,La/Yb,Eu... 通过秦岭西坝花岗岩体及邻区脉岩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 ,探讨了秦岭造山带中生代期间由全面碰撞转入陆内造山的深部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 :西坝花岗岩体及花岗斑岩脉具类似于埃达克质岩高 Sr( Ba) ,低 Y和 Yb,以及高 Sr/Y,La/Yb,Eu异常微弱的地球化学特征 ,反映其形成于地壳厚度增大的地质背景 ;闪长玢岩脉代表地壳减薄背景的产物。它们的形成指示秦岭造山带印支晚期到燕山早期地壳增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坝花岗岩体 花岗斑岩脉 地球化学 地壳增厚 东秦岭 深部动力学过程
下载PDF
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赵俊猛 张培震 +17 位作者 张先康 Xiaohui YUAN Rainer KIND Robert van der HILST 甘卫军 孙继敏 邓涛 刘红兵 裴顺平 徐强 张衡 嘉世旭 颜茂都 郭晓玉 卢占武 杨小平 邓攻 琚长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0-259,共30页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计划” 中国西部盆山原 准噶尔盆地 天山造山带 塔里木盆地 阿尔金造山带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壳幔结构 深部动力学过程 综合地球物理学 地球系统科学
下载PDF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表地质过程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颜照坤 王绪本 +5 位作者 李勇 罗威 杨宜海 王兴建 邵崇建 闫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44-2755,共12页
发生在地球浅层的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了龙门山及前陆地区的地表同震垂向位移.根据冲断带-前陆盆地弹性挠曲模型理论,在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对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泊松比、电性结构)的分析,发现龙门山前陆盆地现今岩石圈有... 发生在地球浅层的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了龙门山及前陆地区的地表同震垂向位移.根据冲断带-前陆盆地弹性挠曲模型理论,在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对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泊松比、电性结构)的分析,发现龙门山前陆盆地现今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具有自东向西逐渐减薄的趋势,自川中地区的30~40 km减至龙门山地区的10~20 km.在对晚三叠世以来前陆盆地各阶段盆地结构进行刻画的基础上,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推断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前渊地区(四川盆地西部)岩石圈的T_e值自晚三叠世以来具有逐渐减薄的趋势.这可能与松潘一甘孜地块下方广泛存在的软流圈热物质对四川盆地西部岩石圈下部的长期加热而导致的熔融有关,反映了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球表层盆地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挠盐模型 龙门山前陆盆地 汶川地震同震垂向位移 有效弹性厚度 深部动力学过程
下载PDF
Ba同位素揭示上地幔中广泛存在再循环的沉积物
6
作者 Sune G.Nielsen Tristan J.Horner +4 位作者 Helena V.Pryer Jerzy Blusztajn Yunchao Shu Mark D.Kurz Veronique Le Roux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5-695,共1页
Ba同位素由于具有在低温环境中分馏的特性,相比放射性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可以更好地示踪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中的再循环物质。研究表明沉积物与蚀变洋壳具有明显不同的Ba同位素组成(沉积物富集来自重晶石的Ba),使得Ba同位素成为研究表... Ba同位素由于具有在低温环境中分馏的特性,相比放射性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可以更好地示踪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中的再循环物质。研究表明沉积物与蚀变洋壳具有明显不同的Ba同位素组成(沉积物富集来自重晶石的Ba),使得Ba同位素成为研究表层与地幔储库间物质交换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同位素 沉积物 再循环 上地幔 深部动力学过程 放射性同位素 物质交换 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