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梗死部位与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雅薇 张拥波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年第2期142-144,共3页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简称进展性脑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一般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性加重或虽经治疗病情仍恶化,临床上发病率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6%-43%,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于一般卒中。本研究旨在通...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简称进展性脑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一般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性加重或虽经治疗病情仍恶化,临床上发病率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6%-43%,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于一般卒中。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近年来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SIP常见的梗死部位,并通过梗死部位对SIP的发生进行预测,指导临床诊治,降低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缺损 穿动脉闭塞 脑桥梗死 进行性加重 分水岭梗死 脑梗死部位 穿 放射冠 循环 皮质脊髓束
原文传递
腔隙梗塞20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陆振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9年第3期42-44,共3页
腔隙梗塞,又称腔隙卒中或穿通支梗塞,是指脑深穿支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小软化灶,腔隙最大径一般不超过20mm。过去,该病靠尸体解剖获得病理诊断。随着影像诊断学的发展,临床工作者可在病人生前作出此种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国内... 腔隙梗塞,又称腔隙卒中或穿通支梗塞,是指脑深穿支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小软化灶,腔隙最大径一般不超过20mm。过去,该病靠尸体解剖获得病理诊断。随着影像诊断学的发展,临床工作者可在病人生前作出此种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国内自开展 CT 检查以来,已见不少报告,近1年半来更见大宗病例报告,但尚未见铁路系统的有关报告。现将我科1986年1月~1987年7月间收治并经 CT诊断的20例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梗塞 闭塞 临床分析 穿 大宗病例 影像诊断学 急性脑血管病 感觉运动性卒中 纯运动性偏瘫
下载PDF
侧脑室体旁放射冠梗塞的临床特征
3
作者 唐健 戴三冬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3年第1期12-13,共2页
放射冠为解剖上的名词,是侧脑室旁的白质部份,由大脑皮质向心性纤维和离心性纤维所组成。纤维分散,不像大脑皮质那样有明确的功能支配区。这一部位的血液供应由大脑中动脉皮层动脉的深穿支和穿通支所供应。
关键词 放射冠 侧脑室 大脑中动脉 大脑皮质 离心性 穿 意识障碍者 下肢肌 穿 腔隙综合症
下载PDF
小动脉与大动脉病变所致小的皮质下脑梗死的研究
4
作者 李兰玉 李焰生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28-231,共4页
腔隙起源于法语"la laeune",由dechanmbre在1838年作为病理学用语提出,指大脑深部贮满液体的小腔隙.1965年,fisher确定了现代腔隙性梗死(lacuanr infarct)的概念,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和脑干的缺血性小梗死(直径被定义为1... 腔隙起源于法语"la laeune",由dechanmbre在1838年作为病理学用语提出,指大脑深部贮满液体的小腔隙.1965年,fisher确定了现代腔隙性梗死(lacuanr infarct)的概念,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和脑干的缺血性小梗死(直径被定义为1.5-2.ocm以下),推测主要由大动脉深穿支闭塞所引起.这些梗死灶在恢复期形成小腔隙,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壳核、脑桥、丘脑、尾状核、内囊和放射冠区[1].传统上,腔隙性梗死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小动脉脂质透明变性导致内膜增厚及管腔闭塞[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脉 动脉病变 皮质下脑梗死 small 腔隙性梗死 透明变性 内膜增厚 发生部位 发病机制 大脑 大脑半球 闭塞 尾状核 穿 缺血性 恢复期 放射冠 大动脉 病理学 fisher
原文传递
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的病理
5
作者 杨宗贤(综述)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78-80,共3页
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简称异网症)是脑底动脉主干狭窄、闭塞后,各深穿支代偿性增生、扩张、相互吻合,形成以血管网为病变特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目前,认为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单独类型。1961年竹内首先报道了此病,以后日本铃木、工藤和西本... 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简称异网症)是脑底动脉主干狭窄、闭塞后,各深穿支代偿性增生、扩张、相互吻合,形成以血管网为病变特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目前,认为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单独类型。1961年竹内首先报道了此病,以后日本铃木、工藤和西本等相继报道了类似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动脉环 铃木 血管网 颈内动脉窦 侧枝循环 大脑后动脉 脑血管造影 穿 豆纹动脉 分叉部 异常血管 异网
下载PDF
大脑半球深部脑梗塞的临床与CT对照研究
6
作者 马焰 朱克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大脑半球深部脑梗塞系因脑深穿支动脉供血障碍所致位于大脑深部的较小梗塞。因各深支供血部位不同,梗死灶的部位也不同,临床表现也就各有差异。为弄清其间的关系,本文对172例半球深部脑梗塞的临床与CT所见进行分析,并予以讨论。
关键词 部脑梗塞 CT 大脑半球 动脉供血 穿 局部低灌注 多发病灶 侧脑室 低密度病灶
下载PDF
如何预防腔隙性脑梗死
7
作者 冯海新 《求医问药》 2007年第2期19-20,共2页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了闭塞而引起的一种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此病多由于持续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等导致脑内小动脉硬化、阻塞所致。梗死部位多发生于脑深部核团(壳核约...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了闭塞而引起的一种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此病多由于持续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等导致脑内小动脉硬化、阻塞所致。梗死部位多发生于脑深部核团(壳核约占37%、丘脑约占14%、尾状核约占10%)、脑桥(约占16%)和内囊后肢(约占10%);脑深部白质、内囊前肢和小脑则较少发生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缺血性 高黏滞血症 高脂血症 动脉硬化 持续性 高血压 穿
下载PDF
小儿外伤性缺血性脑卒中
8
作者 杨应明 陈丹霞 +1 位作者 赖润龙 蚁克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S1期177-179,共3页
小儿外伤性缺血性脑卒中这一概念是基于头部CT问世后,综合我们收集的1980年7月~1992年8月的22例外伤后急性偏瘫患儿,就有关资料作进一步评价所得出的新概念。简单介绍如下。
关键词 小儿外伤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偏瘫 脑梗 血管痉挛 脑血管畸形 肢体活动障碍 痉挛期 意识障碍 穿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神经支配的研究——Ⅱ扫描电镜与光镜、透射电镜的对比观察
9
作者 翟路 张文萃 《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3期175-177,269,共4页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为主,结合光镜和透射电镜对比观察,对人脑血管交感神经支配进行研究,并着重注意50μm以下大脑中动脉分支有无神经支配。结果表明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各级皮层支的外膜表面,包括软脑膜小动脉均有极为明显的线状神经纤维;脑...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为主,结合光镜和透射电镜对比观察,对人脑血管交感神经支配进行研究,并着重注意50μm以下大脑中动脉分支有无神经支配。结果表明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各级皮层支的外膜表面,包括软脑膜小动脉均有极为明显的线状神经纤维;脑实质内40~38.5μm的大脑中动脉深穿支,豆纹动脉也见有神经纤维。不同管径血管的神经分布密度不甚一致,管经越大神经纤维越多越密,管径越小神经纤维越少越疏。扫描电镜所显示的线状神经外表,在透射电镜下证实是由交织在一起的神经束膜包绕着的。神经纤维内含许多有髓和无髓的轴突。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也见有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皮层 薄壁组织 神经 神经元 神经纤维 神经 穿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对比观察 光镜
下载PDF
脑深穿支供血区梗塞的临床与CT对照分析
10
作者 庄青 张志斌 +4 位作者 池华 孙小为 王金芳 杨兴邦 刘敏 《黑龙江医学》 1994年第7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穿 CT 对照分析 梗塞灶 局部低灌注 感觉障碍 低密度病灶 尾状核头部 部脑梗塞 轻偏瘫
下载PDF
内囊预警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附高分辨核磁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鑫 魏亚芬 +2 位作者 杨丽丽 崔志堂 张暹东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的临床特征及高分辨核磁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12月18例连续住院CWS患者的临床及高分辨核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CWS患者中,17例高血压,11例高脂血症,吸烟史... 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 warning syndrome,CWS)的临床特征及高分辨核磁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12月18例连续住院CWS患者的临床及高分辨核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CWS患者中,17例高血压,11例高脂血症,吸烟史7例。9例表现为纯运动症状,1例表现为纯感觉症状,6例表现为运动感觉同时受损,2例表现为构音障碍手笨拙。15例患者高分辨核磁可见大脑中动脉斑块。结论 CWS与大动脉病变有关,大脑中动脉上、后壁斑块通过堵塞穿支动脉开口诱发缺血发作,而前、下壁斑块可能通过斑块脱落诱发缺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穿动脉 斑块 CT血管成像 高分辨核磁血管成像
下载PDF
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正齐 李铁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4期371-375,共5页
随着全球预期寿命的延长,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病率不断增加。最近研究显示,深穿支动脉病(deep perforating arteriopathy,DPA)和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均属于增龄相... 随着全球预期寿命的延长,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病率不断增加。最近研究显示,深穿支动脉病(deep perforating arteriopathy,DPA)和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均属于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谱系(spectrum of age-related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疾病,两者存在重叠性,且相互作用。增龄相关性CSVD治疗包括特异性及非特异性治疗。非特异性治疗包括控制血管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及静脉溶栓等。特异性治疗方面,最近研究提示抗炎治疗对增龄相关性CSVD或许有效;而针对CAA相关性炎症,已显示其对类固醇和(或)环磷酰胺有良好的反应。随着对增龄相关性CSV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穿动脉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 老龄化
下载PDF
MR血管壁成像对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梗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宓 高培毅 +5 位作者 林燕 隋滨滨 陈硕 周剑 薛静 荆利娜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深穿支梗死灶位置及数目与MCA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经DWI证实,存在MCA深穿支供血区急性梗死灶的病人49例,其中男45...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深穿支梗死灶位置及数目与MCA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经DWI证实,存在MCA深穿支供血区急性梗死灶的病人49例,其中男45例,女4例,年龄28~73岁,平均(55.5±10.6)岁。所有病人均于发病2周内行颅内大动脉3D高分辨MRI(HR-MRI)检查,即血管壁成像(VWI)。按照HR-MRI所示MCA有无斑块,将所有病人分为2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分别比较2组之间脑梗死病灶位置和数目的差异。结果 2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MRI显示MCA有斑块病人30例(61.2%),MCA无斑块病人19例(38.8%)。MCA有斑块组梗死灶最低层面为第2.5(1.0,3.3)层,MCA无斑块组梗死灶最低层面为第3.0(2.0,4.0)层,2组间梗死灶最低层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4,P=0.037)。MCA有斑块组中,深穿支单发病灶者19例(63.3%),多发病灶者11例(36.7%);MCA斑无块组中,19例均为单发病灶(100%)。2组间单发病灶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A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其深穿支供血区梗死灶的位置和数目有关,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深穿支区梗死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穿梗死 血管壁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深穿支动脉和浅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病人颅内动脉管壁特征的高分辨力MRI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芳 杜祥颖 +5 位作者 武晔 杨晓旭 卢洁 宋海庆 马青峰 杨旗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应用全脑高分辨MRI(HRMRI)技术比较分析大脑中动脉浅表穿支动脉区梗死(SPI)和深穿支动脉区梗死(DPI)病人的颅内动脉管壁特征,以阐述其潜在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9±11.33)岁]急性期SPI和DP... 目的应用全脑高分辨MRI(HRMRI)技术比较分析大脑中动脉浅表穿支动脉区梗死(SPI)和深穿支动脉区梗死(DPI)病人的颅内动脉管壁特征,以阐述其潜在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9±11.33)岁]急性期SPI和DPI行全脑HRMRI检查的病人,HRMRI采用优化的3D可变翻转角度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3D T1SPACE)序列。分析梗死供血区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情况,分别测量斑块最狭窄层面的狭窄程度、重构指数以及斑块强化情况;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1例病人中,SPI 14例(34.1%),DPI27(65.9%)例。SPI组中,共13例(92.9%)病人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DPI组有15例(55.6%),SPI病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高于DPI病人(P=0.038);SPI病人管腔狭窄程度大于DPI病人(71.20%±29.46%和44.01%±28.24%,P=0.019),两组间重构指数和斑块强化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865,0.538)。结论 DPI可能由小血管疾病或载体动脉斑块堵塞穿支引起,而SPI主要由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引起,这两种梗死模式具有不同的管腔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颅内动脉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浅表穿动脉区梗死 穿动脉区梗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梗死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明月 赵子慧 宋贵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90-1096,共7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梗死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征等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发病72 h内、经头部磁共振证实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孤立性梗死的患者,以发病后5 d内,NIHSS评分中运...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梗死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征等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发病72 h内、经头部磁共振证实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孤立性梗死的患者,以发病后5 d内,NIHSS评分中运动项目评分增加≥2分,且持续时间至少24 h为PMD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PMD组和非PM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梗死后PM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185例患者中PMD组53例,非PMD组132例。女性,既往脑梗死/TIA病史,发病到入院的时间短,总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指标高,后部梗死,梗死体积大,存在动脉粥样硬化,伴有重度脑白质病变的脑梗死患者PMD阳性发生率较高(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提示,后部梗死(OR=5.449,95%CI=1.321~22.474,P=0.019)、梗死体积(OR=1.003,95%CI=1.001~1.005,P=0.006)、发病到入院的时间(OR=0.976,95%CI=0.957~0.995,P=0.015)、动脉粥样硬化(OR=3.904,95%CI=1.504~10.132,P=0.005)、既往TIA/脑梗死病史(OR=3.298,95%CI=1.125~9.667,P=0.030)、椎-基底动脉狭窄(OR=42.384,95%CI=3.852~466.3,P=0.002)与PMD的发生显著相关,是PMD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病灶累及后部、病灶体积、既往TIA/脑梗死病史、发病到入院的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椎-基底动脉狭窄可能是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穿脑梗死 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谱系的病理基础及其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正齐 宋康宇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1期1119-1123,共5页
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谱系(spectrumofage-related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ArCSVDS)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出现老化的一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包括深穿支动... 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谱系(spectrumofage-related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ArCSVDS)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出现老化的一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包括深穿支动脉病(deep perforating arteriopathy,DPA)和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有关的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CAA)。以往的研究往往将这两种疾病视为独立的实体,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无论从年龄、高血压等相似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还是从潜在的相互作用角度出发,DPA与CAA是一组ArCSVDS疾病,血脑屏障(blood brainbarrier,BBB)破坏、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周围Aβ是连接DPA与CAA的共同发病机制,而且有30%~68%的患者两者可以重叠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增龄相关性脑小血管病谱系 穿动脉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卜香叶 刘定华 牛国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7期1234-123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分布区域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根据大脑中动脉(MCA)是否存在病变分为2组,分别进行梗死灶大小、形态、卒中危险因素、脑小血管病变指...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分布区域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根据大脑中动脉(MCA)是否存在病变分为2组,分别进行梗死灶大小、形态、卒中危险因素、脑小血管病变指标(脑白质疏松和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入院即刻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伴有MCA狭窄组梗死灶体积、动脉粥样硬化比例、入院即刻NIHSS评分均高于MCA非狭窄组,病灶在DWI冠状位上多呈线性病灶,且易出现进展,进展程度较重。而MCA非狭窄组患者,梗死病灶在DWI冠状位上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动脉粥样硬化比例偏低,LA评分及EPVS评分偏高。结论根据MCA病变程度,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脑小血管病变指标及梗死形态的不同提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不同,且伴有MCA狭窄的患者易发生进展,病变程度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穿梗死 发病机制 小血管病变
下载PDF
急性深穿支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皮层认知功能状态的影响
18
作者 王俊辉 唐丽娟 +2 位作者 董文健 刘晓静 段先鸿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S02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深穿支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对皮层认知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深穿支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对象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 目的探讨急性深穿支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及对皮层认知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深穿支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对象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各相关指标,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状态进行比较。以急性脑梗死感染因素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对急性深穿支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OR=2.14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3.987)、纤维蛋白原(OR=2.572)是急性深穿支脑梗死的发病因素。研究组患者事件相关单位P300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事件相关单位P300波幅和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是急性深穿支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MoCA为早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筛查提供了重要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穿脑梗死 危险因素 皮层认知功能
下载PDF
导致脑梗死的多种病因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红军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1年第9期19-19,共1页
脑梗死是因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致使脑血管内斑块形成,血管狭窄而引起梗死,或因血粘度增加造成栓塞.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也很常见.现简要介绍如下.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性 脑动脉硬化 脑血管痉挛 血液粘度 穿
下载PDF
动脉硬化性脑病53例疗效观察
20
作者 孙远征 王伟华 +5 位作者 高维滨 郭文海 刘妹娜 杜莹莹 刘哲 武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92-292,共1页
动脉硬化性脑病53例疗效观察孙远征,王伟华,高维滨,郭文海,刘妹娜,杜莹莹,刘哲,武超(黑龙江省中医学院附属二院,150001;黑龙江省中医学院附属二院进修生)慢性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病导致大脑深穿... 动脉硬化性脑病53例疗效观察孙远征,王伟华,高维滨,郭文海,刘妹娜,杜莹莹,刘哲,武超(黑龙江省中医学院附属二院,150001;黑龙江省中医学院附属二院进修生)慢性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病导致大脑深穿支动脉硬化,在放射冠、基底节、桥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脑病 放射冠 穿 桥脑 神经系统体征 附属二院 头临泣 半身感觉障碍 阴陵泉 神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