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淮河流域中上游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刘晓丽
陈明哲
汪子雄
朱姝娟
崔璨
周婷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22,共7页
-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08085ME158,2008085ME158)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7A134)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364048,201910364095)。
-
文摘
为了研究与量化人类活动、下垫面和气候变化等影响因素对淮河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以淮河流域中上游(蚌埠站以上)为研究区域,采用M-K检验、滑动t检验、R/S分析法,分析1958—2018年的降水和潜在蒸发序列及1958—2016年的径流序列的变化趋势,确定径流序列的突变点,并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理论,计算降水、潜在蒸发和下垫面参数的弹性系数,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蚌埠站径流序列在1990年发生突变,变化期多年平均径流深比基准期减少了20.9 mm,草地面积也在1990年出现大幅下降,占比更大的林地、水域面积对应的径流量表现为下降趋势。基准期和变化期降水、潜在蒸发、下垫面参数的弹性系数分别为2.11、-1.10、-1.10和2.36、-1.36、-1.07。在导致径流变化的各因素中,气候变化、下垫面变化、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分别为37.13%、-53.53%、-9.34%,其中下垫面变化是导致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径流
Budyko水热耦合平衡理论
土地利用变化
归因分析
淮河流域中上游
-
Keywords
runoff
Budyko theory
land use change
attribution analysis
Upper and Middle Huaihe River Basin
-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APEX模型在淮河流域中上游的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尹黎明
王秀英
潘剑君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Blackland Research and Extension Center
-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9-202,206,共5页
-
基金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遥感数据处理与评价”项目资助
-
文摘
探讨了APEX(Agricultural Policy/Environmental eXtender)模型在淮河流域中上游的适宜性。将APEX模型用于淮河流域中上游监测资料较匮乏的3个径流小区,用日径流/产沙的实测值和模拟值校正和验证模型,用校正过的模型评价不同土地管理措施的长期水土保持效益(1981~2005)。在模型校正阶段,3个小区日径流量和产沙量的平均百分误差绝对值(APE)小于20%,平均纳希-苏特克利夫有效系数(EF)大于0.6,平均尺。大于0.7;在模型验证阶段,3个小区日径流量和产沙量的平均APE小于12%,平均EF大于0.5,平均R^2大于0.7,APEX模型可模拟出径流、产沙的日变异。在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结果中,与对照(休闲地)相比,管理措施2(林地-水平沟)的径流量平均减少37%,产沙量平均减少89%,管理措施1(林草混交-水平梯田)的水土保持效益要略低于管理措施2,构建水平沟、水平梯田以及增加地表植被是控制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APEX模型适应性强,可用于预测和评价淮河流域中上游不同土地管理措施下的水土流失,这为资料匮乏地区研究土壤侵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工具。
-
关键词
APEX模型
淮河流域中上游
模型校正
模型验证
-
Keywords
APEX model
middle and upland Huaihe river watershed
model calibration
model validation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