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淡水诱因干湿循环下超氯盐渍土强度演变
1
作者
丁士君
李绍民
+4 位作者
孔森
李秋阳
杨韬辉
聂治豹
赵高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5-799,共15页
青藏高原盐湖地区超氯盐渍土地基在气候环境引起的干湿循环作用下力学及变形特性复杂多变,威胁上部结构安全使用。为模拟土体从施工到服役过程的强度演变过程,以青藏高原北部的察尔汗盐湖地区自然超氯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不同压...
青藏高原盐湖地区超氯盐渍土地基在气候环境引起的干湿循环作用下力学及变形特性复杂多变,威胁上部结构安全使用。为模拟土体从施工到服役过程的强度演变过程,以青藏高原北部的察尔汗盐湖地区自然超氯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不同压实度制作3种土体试样并展开干湿循环试验,每次烘干后增加纯水至预期含水率模拟淡水入侵影响,在达到预定干湿次数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直剪试验,结合不同循环工况下盐渍土微观结构的改变,分析和揭示超氯盐渍土强度演变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经过5个干湿循环后,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峰值,分别提高128.3%(k=85%)、138.9%(k=90%)和231.9%(k=95%),同时,黏聚力c也达到峰值,分别提高200.0%,215.7%,197.2%。当试样经历6~12个干湿循环后,其强度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微观结构观测表明,土体颗粒间联结作用随循环次数增加先增强后减弱,与土体强度变化规律一致。研究表明,淡水影响下超氯盐渍土强度随干湿循环先增强后降低,其演变规律主要由盐结晶微观结构变化引起,实际工程中应在施工结束后重视超盐渍土地表的合理排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氯盐渍土
干湿循环
淡水
入侵
强度演变
机理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淡水鱼类入侵种的分布、入侵途径、机制与后果
被引量:
35
2
作者
郦珊
陈家宽
王小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2-685,共14页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鱼类入侵现象也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严重。本文综述了全球淡水鱼类入侵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包括鱼类入侵的定义及分布、入侵途径和机制、产生的生态和社会经济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鱼类入侵现象也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严重。本文综述了全球淡水鱼类入侵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包括鱼类入侵的定义及分布、入侵途径和机制、产生的生态和社会经济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据统计,目前全球外来鱼类达624种,该数量超过30年前的两倍。外来鱼类主要通过水产养殖(51%)、观赏渔业(21%)、休闲垂钓(12%)、渔业捕捞运输(7%)等多种途径被引进。入侵鱼类对本地种产生了捕食、种内种间竞争、杂交和疾病传播等负面影响,破坏本地生态系统,但是其正面的生态及社会经济影响也不可忽略。近20年来全球鱼类入侵日益受到重视,相关论文发表数量翻了8倍。值得提出的是,近10年来全球鱼类入侵风险评价系统的研究显著增加,一些鱼类入侵模型已应用于五大洲的多个国家。我国淡水外来鱼类共计439种。然而,我国关于鱼类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发表文献数仅占全球的3.7%,且主要研究方向仍集中在入侵物种的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等基础研究上,缺乏对于鱼类入侵机制及风险评价预测的研究。因此,我们建议:(1)开展全国范围的本底调查并建立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明确鱼类入侵的历史与分布现状;(2)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对鱼类入侵进行长期观测,从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其入侵机制及其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生态和社会经济影响;(3)加强增殖放流的科学研究和管理;(4)构建区域性外来鱼类入侵风险评价系统,有效预测鱼类入侵活动,评价入侵种的危害,并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
鱼类
入侵
水产养殖
观赏渔业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题名
淡水诱因干湿循环下超氯盐渍土强度演变
1
作者
丁士君
李绍民
孔森
李秋阳
杨韬辉
聂治豹
赵高文
机构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5-799,共15页
基金
国家电网科技支持计划项目(资助号:52280721000A)。
文摘
青藏高原盐湖地区超氯盐渍土地基在气候环境引起的干湿循环作用下力学及变形特性复杂多变,威胁上部结构安全使用。为模拟土体从施工到服役过程的强度演变过程,以青藏高原北部的察尔汗盐湖地区自然超氯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不同压实度制作3种土体试样并展开干湿循环试验,每次烘干后增加纯水至预期含水率模拟淡水入侵影响,在达到预定干湿次数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直剪试验,结合不同循环工况下盐渍土微观结构的改变,分析和揭示超氯盐渍土强度演变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经过5个干湿循环后,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峰值,分别提高128.3%(k=85%)、138.9%(k=90%)和231.9%(k=95%),同时,黏聚力c也达到峰值,分别提高200.0%,215.7%,197.2%。当试样经历6~12个干湿循环后,其强度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微观结构观测表明,土体颗粒间联结作用随循环次数增加先增强后减弱,与土体强度变化规律一致。研究表明,淡水影响下超氯盐渍土强度随干湿循环先增强后降低,其演变规律主要由盐结晶微观结构变化引起,实际工程中应在施工结束后重视超盐渍土地表的合理排水。
关键词
超氯盐渍土
干湿循环
淡水
入侵
强度演变
机理分析
Keywords
Perchlorinated saline soil
Dry-wet cycles
Freshwater intrusion
Strength evolution
Mechanism analysis
分类号
P64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淡水鱼类入侵种的分布、入侵途径、机制与后果
被引量:
35
2
作者
郦珊
陈家宽
王小明
机构
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2-685,共14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6M590367)
文摘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鱼类入侵现象也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严重。本文综述了全球淡水鱼类入侵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包括鱼类入侵的定义及分布、入侵途径和机制、产生的生态和社会经济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据统计,目前全球外来鱼类达624种,该数量超过30年前的两倍。外来鱼类主要通过水产养殖(51%)、观赏渔业(21%)、休闲垂钓(12%)、渔业捕捞运输(7%)等多种途径被引进。入侵鱼类对本地种产生了捕食、种内种间竞争、杂交和疾病传播等负面影响,破坏本地生态系统,但是其正面的生态及社会经济影响也不可忽略。近20年来全球鱼类入侵日益受到重视,相关论文发表数量翻了8倍。值得提出的是,近10年来全球鱼类入侵风险评价系统的研究显著增加,一些鱼类入侵模型已应用于五大洲的多个国家。我国淡水外来鱼类共计439种。然而,我国关于鱼类入侵的研究起步较晚,发表文献数仅占全球的3.7%,且主要研究方向仍集中在入侵物种的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等基础研究上,缺乏对于鱼类入侵机制及风险评价预测的研究。因此,我们建议:(1)开展全国范围的本底调查并建立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明确鱼类入侵的历史与分布现状;(2)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对鱼类入侵进行长期观测,从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其入侵机制及其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生态和社会经济影响;(3)加强增殖放流的科学研究和管理;(4)构建区域性外来鱼类入侵风险评价系统,有效预测鱼类入侵活动,评价入侵种的危害,并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淡水
鱼类
入侵
水产养殖
观赏渔业
风险评估
Keywords
freshwater fish invasion
food aquaculture
ornamental fish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淡水诱因干湿循环下超氯盐渍土强度演变
丁士君
李绍民
孔森
李秋阳
杨韬辉
聂治豹
赵高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淡水鱼类入侵种的分布、入侵途径、机制与后果
郦珊
陈家宽
王小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