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预臭氧氧化对混凝沉淀过程中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姚昊
许航
温昕
王月婷
陈佳佩
张茜
-
机构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42,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519037011)。
-
文摘
考察了臭氧强化混凝沉淀对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的影响,针对长荡湖原水、直接沉后水、预臭氧出水和臭氧沉后水四种水样,利用液相色谱-有机碳检测仪(LC-OCD)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 MS)等从不同层面探究DOM的演变。经试验确定,预臭氧和聚合氯化铝(PA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0、30 mg/L,并在此工况下进行研究。原水中主要存在类色氨酸和类富里酸两种有机物,臭氧强化混凝沉淀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对类色氨酸、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类物质的去除率分别为80.75%、77.39%、80.28%。经LC-OCD分析,原水中亲水性有机物总浓度最高为3776.74μg/L。臭氧沉后水中腐殖质降解产物增多,其他几类有机物均减少。在小分子DOM中,CHOSP-DOM占比最大,CHOP-DOM占比最小。臭氧强化混凝沉淀对各类分子相对丰度的分布影响最大,峰值出现在C_(10)H_(10)O_(3)(177.06 u)、C_(13)H_(18)O_(6)(269.10 u)和C_(15)H_(20)O_(7)(311.11 u),且质荷比>680的分子分布明显减少。原水经不同工艺处理后,小分子DOM分布范围均变广,并逐渐向高H/C、低O/C转移,各水样中碳水化合物类、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单宁酸类和稠环化合物类占比很少,总占比为10.90%~18.25%。四种水样中小分子DOM的DBE平均值分别为6.6、6.5、6.3和6.1,可以看出臭氧对芳香性或不饱和度的降低起关键作用。总体来看,臭氧强化混凝沉淀工艺的处理效果最好,可以降低水厂后续工艺对有机物的处理难度。
-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预臭氧氧化
混凝沉淀
液相色谱-有机碳检测仪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
-
Keywords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pre-ozonation
coag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LC-OCD
FT-ICR MS
-
分类号
TU99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