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漂浮型和定生型铜藻中色素的液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恒
赵倩
+5 位作者
陈娟娟
朱旗
吴小凯
骆其君
杨锐
陈海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3-1180,共8页
为探究由气候变化、浅海海水污染加剧等因素造成的铜藻爆发性漂浮增殖现象,明确铜藻的漂浮生长机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PLC-QqQ-MS)技术建立11种色素(岩藻黄素、角黄素、玉米黄质、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α-胡...
为探究由气候变化、浅海海水污染加剧等因素造成的铜藻爆发性漂浮增殖现象,明确铜藻的漂浮生长机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PLC-QqQ-MS)技术建立11种色素(岩藻黄素、角黄素、玉米黄质、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ε-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和ζ-胡萝卜素)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生态型及不同部位的铜藻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0种色素,其中东极岛漂浮型铜藻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而叶黄素、玉米黄质和岩藻黄素含量最低;定生型铜藻的色素总量是漂浮型铜藻的1.6倍;铜藻气囊中含有大量的叶黄素、岩藻黄素、玉米黄质、叶绿素a和叶绿素b等5种色素。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铜藻中的10种色素种类和含量分布规律,为铜藻的健康、可控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型铜藻
定生型铜藻
植物色素
液
相色谱
-
三重
四级
杆
串联
质谱
(
hplc
-
qqq
-
ms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药物动力学和多元统计方法解析瓜蒌祛痰止咳相关质量标志物
被引量:
6
2
作者
马建超
郭庆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32-140,共9页
目的:基于药物动力学对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芹菜素、香草酸和肉桂酸进行瓜蒌祛痰止咳相关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筛选,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筛选出的候选Q-marker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6只健康大鼠,灌胃给予瓜蒌70%乙...
目的:基于药物动力学对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芹菜素、香草酸和肉桂酸进行瓜蒌祛痰止咳相关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筛选,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筛选出的候选Q-marker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6只健康大鼠,灌胃给予瓜蒌70%乙醇提取物(剂量20 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从眼眶静脉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HPLC-Qq Q-MS/MS)同时检测血浆中5个瓜蒌活性成分(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芹菜素、香草酸、肉桂酸)的血药浓度,主要检测条件为流动相0.2%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6%~23%B;4~5 min,23%~59.5%B;5~10 min,59.5%~60%B),流速0.5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检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扫描范围m/z 50~1 500;选择药物动力学规律较为明确的成分为瓜蒌祛痰止咳相关候选Q-marker,测定这些成分在9批药材中的含量,主要检测条件与药物动力学研究相同,以含量测定的结果为基础,使用SPSS 21.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药物动力学结果显示,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芹菜素、香草酸4个成分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11.28±9.94),(27.08±2.76),(1 376.12±101.86),(631.32±64.72)μg·h·L^(-1);系统聚类分析将9批瓜蒌聚为3类,聚类结果与瓜蒌的品种相关,但也受产地的影响;PCA结果显示,高唐瓜蒌、山西瓜蒌和河北笨瓜蒌的综合评分分别为1.919,1.356,0.299,在所有瓜蒌样品中位于前3位,农科院1号、河北瓜蒌和农科院2号的综合评分分别为-0.804,^(-1).085,^(-1).120,在所有瓜蒌样品中位于后3位。结论: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芹菜素和香草酸4个成分在药物动力学特征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符合瓜蒌祛痰止咳相关Q-marker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药物动力学
高效
液
相色谱
-
三重
四级
杆
串联
质谱
法(
hplc
-
qqq
-
ms
/
ms
)
系统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PCA)
质量标志物(Q-marker)
指标成分
原文传递
题名
漂浮型和定生型铜藻中色素的液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恒
赵倩
陈娟娟
朱旗
吴小凯
骆其君
杨锐
陈海敏
机构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浙江省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宁波大学李达三叶耀珍伉俪李本俊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3-1180,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D0901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6170)
+1 种基金
产业技术体系(CARS-50)
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资助
文摘
为探究由气候变化、浅海海水污染加剧等因素造成的铜藻爆发性漂浮增殖现象,明确铜藻的漂浮生长机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PLC-QqQ-MS)技术建立11种色素(岩藻黄素、角黄素、玉米黄质、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ε-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和ζ-胡萝卜素)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生态型及不同部位的铜藻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0种色素,其中东极岛漂浮型铜藻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而叶黄素、玉米黄质和岩藻黄素含量最低;定生型铜藻的色素总量是漂浮型铜藻的1.6倍;铜藻气囊中含有大量的叶黄素、岩藻黄素、玉米黄质、叶绿素a和叶绿素b等5种色素。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定量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铜藻中的10种色素种类和含量分布规律,为铜藻的健康、可控利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关键词
漂浮型铜藻
定生型铜藻
植物色素
液
相色谱
-
三重
四级
杆
串联
质谱
(
hplc
-
qqq
-
ms
)
Keywords
floating-type Sargassum horner
fixed-type Sargassum horneri
plant pigment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
-
qqq
-
ms
)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药物动力学和多元统计方法解析瓜蒌祛痰止咳相关质量标志物
被引量:
6
2
作者
马建超
郭庆梅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32-140,共9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GSF119004)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财社[2019]39号)。
文摘
目的:基于药物动力学对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芹菜素、香草酸和肉桂酸进行瓜蒌祛痰止咳相关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筛选,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筛选出的候选Q-marker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6只健康大鼠,灌胃给予瓜蒌70%乙醇提取物(剂量20 g·kg^(-1))后,于不同时间点从眼眶静脉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HPLC-Qq Q-MS/MS)同时检测血浆中5个瓜蒌活性成分(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芹菜素、香草酸、肉桂酸)的血药浓度,主要检测条件为流动相0.2%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6%~23%B;4~5 min,23%~59.5%B;5~10 min,59.5%~60%B),流速0.5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检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扫描范围m/z 50~1 500;选择药物动力学规律较为明确的成分为瓜蒌祛痰止咳相关候选Q-marker,测定这些成分在9批药材中的含量,主要检测条件与药物动力学研究相同,以含量测定的结果为基础,使用SPSS 21.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药物动力学结果显示,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芹菜素、香草酸4个成分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11.28±9.94),(27.08±2.76),(1 376.12±101.86),(631.32±64.72)μg·h·L^(-1);系统聚类分析将9批瓜蒌聚为3类,聚类结果与瓜蒌的品种相关,但也受产地的影响;PCA结果显示,高唐瓜蒌、山西瓜蒌和河北笨瓜蒌的综合评分分别为1.919,1.356,0.299,在所有瓜蒌样品中位于前3位,农科院1号、河北瓜蒌和农科院2号的综合评分分别为-0.804,^(-1).085,^(-1).120,在所有瓜蒌样品中位于后3位。结论: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芹菜素和香草酸4个成分在药物动力学特征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符合瓜蒌祛痰止咳相关Q-marker的要求。
关键词
瓜蒌
药物动力学
高效
液
相色谱
-
三重
四级
杆
串联
质谱
法(
hplc
-
qqq
-
ms
/
ms
)
系统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PCA)
质量标志物(Q-marker)
指标成分
Keywords
Trichosanthis Fructus
pharmacokinetic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
-
qqq
-
ms
/
ms
)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quality markers(Q-marker)
index ingredients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94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漂浮型和定生型铜藻中色素的液质联用分析
张恒
赵倩
陈娟娟
朱旗
吴小凯
骆其君
杨锐
陈海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药物动力学和多元统计方法解析瓜蒌祛痰止咳相关质量标志物
马建超
郭庆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