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及花色的调控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义龙 肇涛澜 +2 位作者 陈立超 赵亚茹 权太勇 《生命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147-152,共6页
近年来,花色研究工作备受关注。对于园艺学来说,要培育出自然界中原本没有的新颖花色,很有必要弄清控制花色形成的各种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花色形成机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本文主要介绍了花色素的合成与转运... 近年来,花色研究工作备受关注。对于园艺学来说,要培育出自然界中原本没有的新颖花色,很有必要弄清控制花色形成的各种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花色形成机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本文主要介绍了花色素的合成与转运、液泡pH值、辅助色素和金属离子对花色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形成 分子机制 类黄酮生物合成 液泡ph值 共色作用 金属离子
下载PDF
花青素苷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樊荣辉 黄敏玲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1-746,共6页
花青素苷是决定植物花色的主要色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的深入,花青素苷调控机理越来越清晰。该文主要论述了花青素苷生物合成、分子修饰、助色素、液泡pH值、金属离子、转录因子等调控机制,以期为花色改良提供理... 花青素苷是决定植物花色的主要色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的深入,花青素苷调控机理越来越清晰。该文主要论述了花青素苷生物合成、分子修饰、助色素、液泡pH值、金属离子、转录因子等调控机制,以期为花色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苷 生物合成 分子修饰 助色素 液泡ph值 金属离子 转录调控
原文传递
依据理化性质分析牡丹花色形成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想 段晶晶 +3 位作者 罗小宁 张延龙 牛立新 史倩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3,67,共7页
对5个不同花色的牡丹品种花瓣解剖结构、色素分布、理化性状及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色牡丹品种的表皮细胞形态存在差异,类黄酮和金属元素(Al和Fe)质量分数与牡丹花色值显著相关。类黄酮为主要影响... 对5个不同花色的牡丹品种花瓣解剖结构、色素分布、理化性状及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色牡丹品种的表皮细胞形态存在差异,类黄酮和金属元素(Al和Fe)质量分数与牡丹花色值显著相关。类黄酮为主要影响因素,天竺葵素、矢车菊素和芍药素作为主要色素,槲皮素和木樨草素作为辅助色素,共同参与了红色系的形成;查尔酮、芹菜素、槲皮素和金圣草黄素影响了黄色花的形成。结合8个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显示,CHI、DFR、ANS基因控制花青苷的合成,CHI、F3H、F3’H和FLS基因控制黄酮、黄酮醇以及查尔酮的合成,分别在红色及黄色品种中高表达。因此,牡丹不同花色的形成主要受相关基因表达以及类黄酮质量分数的调控,而金属元素(Al、Fe)和花瓣表皮细胞形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花色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 表皮细胞 液泡ph值 金属元素 花色素 类黄酮合成基因
下载PDF
蓝色花形成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泰然 张和臣 武荣花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6-227,共12页
花色是观赏植物的重要特征,在自然界中蓝色花占比很少,很多观赏植物都缺少蓝色种质。因此,研究蓝色花形成的分子机理对于蓝色花定向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花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花青苷积累,花青素通过糖基化形成花青苷,再通过酰基... 花色是观赏植物的重要特征,在自然界中蓝色花占比很少,很多观赏植物都缺少蓝色种质。因此,研究蓝色花形成的分子机理对于蓝色花定向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花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花青苷积累,花青素通过糖基化形成花青苷,再通过酰基、甲基化修饰及金属离子络合反应,在特定的液泡pH环境中呈现出稳定的蓝色。该文从花青苷合成与代谢途径入手,对蓝色花形成关键基因功能、花青苷各位点酰化的影响、金属离子的作用、液泡pH值相关基因研究及蓝色花分子育种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化 花青苷合成通路 液泡ph值 金属离子 蓝色花 基因工程
原文传递
蓝色玫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贾效成 李美茹 陈贻竹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14,共3页
蓝色玫瑰是长期困扰各国花卉育种学家的花卉品系之一。对近年来影响蓝色花形成的因素 ,如细胞中的花素苷成分、助色素、液泡 p H值等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 ,提出了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蓝色玫瑰的可能途径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蓝色玫瑰 类黄酮3 5’羟化酶 液泡ph值 育种 花卉 助色素 基因工程
下载PDF
荔枝果皮的褐变 被引量:1
6
作者 S.J.R.Underhill 吴振先 《中国果品研究》 1993年第4期16-17,共2页
荔枝果皮的褐变一直是商业上的一个主要采后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褐变是由于果实失水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加引起的,它导致了花青苷的迅速降解,使果变褐。然而,支持此理论的实验证据很少。最近,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着重研究果皮液泡的PH... 荔枝果皮的褐变一直是商业上的一个主要采后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褐变是由于果实失水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加引起的,它导致了花青苷的迅速降解,使果变褐。然而,支持此理论的实验证据很少。最近,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着重研究果皮液泡的PH值对花青苷颜色和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研究荔枝果皮褐变的方法,并针对目前流行的PPO引起花青苷降解的理论提出一些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多酚氧化酶 采后生理 色素 液泡ph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