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液压反馈的功率回收式试验台的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侯小华 黄志坚 章宏义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5,共3页
对大功率液压元件及系统实验、长时间寿命实验和超载实验、大批量液压元件产品性能实验过程中的能量浪费及功率回收,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介绍了功率回收的原理,分析了功率回收的实验系统的试验压力、功率回收系数等参数算法和试验调试所... 对大功率液压元件及系统实验、长时间寿命实验和超载实验、大批量液压元件产品性能实验过程中的能量浪费及功率回收,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介绍了功率回收的原理,分析了功率回收的实验系统的试验压力、功率回收系数等参数算法和试验调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功率回收式液压测试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回收 液压泵和马达实验台 液压反馈 节能
下载PDF
YLFK型长柱塞抽稠泵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辉才 孙宝全 +3 位作者 陈剑波 聂飞鹏 李临华 刘凯 《石油矿场机械》 2009年第10期81-82,共2页
现有抽稠泵抽吸稠油时,往往出现柱塞下行阻力较大,液压反馈力小,致使杆柱下行屈曲变形,泵效低,严重时杆管之间的偏磨倒井问题突出。研制的YLFK型长柱塞抽稠泵下行时增加了作用在抽油杆柱上的较大向下液压反馈力,泵效大幅度提高,减缓了... 现有抽稠泵抽吸稠油时,往往出现柱塞下行阻力较大,液压反馈力小,致使杆柱下行屈曲变形,泵效低,严重时杆管之间的偏磨倒井问题突出。研制的YLFK型长柱塞抽稠泵下行时增加了作用在抽油杆柱上的较大向下液压反馈力,泵效大幅度提高,减缓了杆柱屈曲变形的问题,有效、低成本解决了杆管之间偏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反馈 长柱塞 抽稠泵 泵效 工作原理
下载PDF
中间再热汽轮机调节系统响应特性的改善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戴义平 俞茂铮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6-69,共4页
通过对中间再热汽轮机调节系统的执行机构存在局部正反馈作用时的响应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液压反馈的改进系统,对两种系统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汽轮机 调节系统 反馈 稳定性 液压反馈
下载PDF
一种液压驱动全轮转向系统的方案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沈亮远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5-26,共2页
由于车体重且长,就需要多车轴多轮组来完成车体重量的承载与行驶功能,在转弯时,其转弯半径就越大,车后轮组就会产生侧滑,而轮组与地面产生滑动摩擦,会加速轮胎的磨损,受到道路条件的严重制约,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机动性能。该方案采用液压... 由于车体重且长,就需要多车轴多轮组来完成车体重量的承载与行驶功能,在转弯时,其转弯半径就越大,车后轮组就会产生侧滑,而轮组与地面产生滑动摩擦,会加速轮胎的磨损,受到道路条件的严重制约,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机动性能。该方案采用液压反馈液压驱动的全轮转向系统,驾驶员转向器转动,通过机械转换传动机构带动液压系统控制转向缸驱动各轮的转向,使每一个轮组始终正常滚动,不侧滑,减少了轮胎的磨损,同时大大减小了该车辆的转弯半径,使其机动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轮转向 液压反馈 液压驱动 机动性能
下载PDF
PLC调速器在鲇鱼山水电站的应用
5
作者 杨立志 《小水电》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水轮机调速器 PLC 水电站 应用 鲇鱼 测频精度 液压反馈 整机性能
下载PDF
汽轮机高速弹簧片调速器调节系统及液压反馈
6
作者 孙德丰 谢文政 《煤炭技术》 CAS 2004年第7期22-23,共2页
介绍了汽轮机高速弹簧片调速器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液压反馈。通过建立新的平衡来保证偏差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
关键词 汽轮机 调节系统 液压反馈
下载PDF
高速旋转接头中液压控制密封间隙原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立杰 宋飚 +1 位作者 单玉霞 徐兆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6-77,共2页
高速旋转接头是板材开卷机及卷取机涨缩机构上的关键部件,在高速旋转接头中,当固定件与旋转件采用间隙密封时,密封间隙会由于外界干扰发生变化,导致磨损加剧或泄漏增加。针对上述问题,在设计中采用了液压反馈控制密封间隙机构,以保证固... 高速旋转接头是板材开卷机及卷取机涨缩机构上的关键部件,在高速旋转接头中,当固定件与旋转件采用间隙密封时,密封间隙会由于外界干扰发生变化,导致磨损加剧或泄漏增加。针对上述问题,在设计中采用了液压反馈控制密封间隙机构,以保证固定件与旋转件在工作时密封间隙恒定,只产生黏性的液体摩擦。并利用流体力学的理论,详细分析了液压反馈控制原理,为反馈控制式旋转接头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接头 间隙密封 液压反馈控制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稠油掺稀液压反馈式抽稠泵杆柱设计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袁波 杜林辉 +2 位作者 梁志艳 唐健 姜建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7-164,共8页
塔河油田为碳酸盐岩超深、超稠油油藏,因油稠配合掺稀生产,有杆泵举升主要以针对稠油掺稀设计的液压反馈式抽稠泵为主。对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在掺稀井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各种载荷的构成因素进行敏感性评价,得出动液面及混合液黏度... 塔河油田为碳酸盐岩超深、超稠油油藏,因油稠配合掺稀生产,有杆泵举升主要以针对稠油掺稀设计的液压反馈式抽稠泵为主。对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在掺稀井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各种载荷的构成因素进行敏感性评价,得出动液面及混合液黏度是影响载荷的最敏感因素。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目前杆柱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杆柱断脱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实测及计算数据对比,得出优化后杆柱受力计算误差更小、受力状况评价更加准确的结论,应用优化后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目前各种机杆泵组合情况下的最大抽深,用于指导生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掺稀 液压反馈式抽稠泵 受力分析 杆柱设计优化
下载PDF
液压反馈式抽稠泵抽油系统悬点载荷计算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健 朱明 +2 位作者 曹光朋 范卫潮 刘凯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78,共3页
为了论证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具有易下行的能力,在分析该泵的工作原理及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在稠油掺稀生产井中应用时的悬点载荷计算模型,通过与常规管式泵的载荷计算模型进行对比发现该泵具有易下行的功能,并分析了... 为了论证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具有易下行的能力,在分析该泵的工作原理及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在稠油掺稀生产井中应用时的悬点载荷计算模型,通过与常规管式泵的载荷计算模型进行对比发现该泵具有易下行的功能,并分析了影响下行的因素。应用该悬点载荷计算模型对稠油掺稀生产井A井的最大、最小载荷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发现,误差均在10%以内,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稀 液压反馈式抽稠泵 抽油系统 悬点载荷 载荷计算
下载PDF
液压反馈式抽稠泵防漏失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志 刘稳 +2 位作者 刘玉国 陈华强 张盼盼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7-150,158,共4页
针对塔河油田液压反馈式抽稠泵由于泵漏失导致的检泵次数逐渐增多的问题,进行了防漏失研究。抽稠泵与当量泵径接近的常规泵的参数对比表明:常规抽稠泵存在进油阀阀球直径、进油阀阀座流道偏小的问题,从而造成泵阀关闭滞后或关闭不严,最... 针对塔河油田液压反馈式抽稠泵由于泵漏失导致的检泵次数逐渐增多的问题,进行了防漏失研究。抽稠泵与当量泵径接近的常规泵的参数对比表明:常规抽稠泵存在进油阀阀球直径、进油阀阀座流道偏小的问题,从而造成泵阀关闭滞后或关闭不严,最终导致漏失。利用阀球运动速度与阀球阀罩径向、轴向间隙实验,分析了抽稠泵阀球阀罩径向、轴向间隙的合理性,对抽稠泵进油阀位置、阀球尺寸、阀球密度、阀球阀罩径向间隙进行了优化。经现场试验,优化后的抽稠泵明显降低了漏失,提高了泵效,延长了检泵周期,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反馈式抽稠泵 进油阀 阀球直径 漏失 泵效 塔河油田
下载PDF
YGL-220RC型空气反循环取样钻机的研制及应用
11
作者 崔金龙 关彪 张克永 《钻探工程》 2023年第S01期424-430,共7页
空气反循环取样钻进技术是国外目前比较成熟与先进的工艺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找矿效果好等优点。但是国内运用比较少。针对目前国内对空气反循环取样钻机的需求,分析了复杂地层钻机移动安全、取心效率与钻进安全等问题,... 空气反循环取样钻进技术是国外目前比较成熟与先进的工艺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找矿效果好等优点。但是国内运用比较少。针对目前国内对空气反循环取样钻机的需求,分析了复杂地层钻机移动安全、取心效率与钻进安全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采用电控负载反馈系统的新型全液压空气反循环钻机——YGL-220RC型反循环取样钻机。现场使用结果显示,电控与手动相互配合使其具有适应能力强、节能环保、履带行走平稳、操作系统简单、全液压系统稳定、辅助时间少、装卸钻具方便快捷、多角度施工、细节方面更加人性化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施工场地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比国外高成本和对技术方面的约束,YGL-220RC型反循环取样钻机很好地解决了当今钻探市场对取样钻进高效和节能环保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循环钻机 空气反循环取样钻进 液压反馈系统 复杂地层 施工效率 高效节能 绿色勘探
下载PDF
悬挂浸入式抽稠泵的研制与应用
12
作者 高宏 许家勤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4-36,79,共3页
针对液压反馈抽稠泵流道长、进液阻力大,浸入式抽稠泵必须使用脱节器、故障率高等问题,研制了悬挂浸入式抽稠泵。该泵无固定阀,主要由柱塞组件、上泵筒和悬挂坐封装置、工作筒组成,具有产生双向液压反馈力、作业简单、环保、可过泵接加... 针对液压反馈抽稠泵流道长、进液阻力大,浸入式抽稠泵必须使用脱节器、故障率高等问题,研制了悬挂浸入式抽稠泵。该泵无固定阀,主要由柱塞组件、上泵筒和悬挂坐封装置、工作筒组成,具有产生双向液压反馈力、作业简单、环保、可过泵接加重杆、减小下泵深度、防止气体影响等特点。现场应用表明,该泵作业时抽油机最大悬点载荷和最小悬点载荷的变化幅度小,功率消耗低,泵效可达8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浸入式 抽稠泵 双向液压反馈 悬挂坐封
下载PDF
孤东油田液压反馈泵应用研究
13
作者 黄煦 康杰 《机械》 2014年第S1期162-164,共3页
针对部分油井因管杆偏磨严重导致生产周期短、频繁检泵作业及管杆报废率高的问题,采油厂协作开发反馈式抽油泵采油工艺,通过改造泵结构,抽油杆下行时,利用液柱提供一定的反馈力,以减小光杆缓下杆受到的压力,防止抽油杆出现挠度,从而避... 针对部分油井因管杆偏磨严重导致生产周期短、频繁检泵作业及管杆报废率高的问题,采油厂协作开发反馈式抽油泵采油工艺,通过改造泵结构,抽油杆下行时,利用液柱提供一定的反馈力,以减小光杆缓下杆受到的压力,防止抽油杆出现挠度,从而避免或减轻有杆采油的磨损、脱扣、断杆造成的作业有效期短的问题。现场应用4口井,表明该工艺技术先进,管柱结构简单实用,主要技术参数设计合理,适用于稠油掺水井、偏磨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反馈 孤东油田 偏磨井 机械采油
下载PDF
液压反馈式抽稠泵理论泵效曲线及其应用
14
作者 高自超 王磊磊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6年第7期89-91,93,共4页
稠油有杆泵井受混合液粘度高、粘度变化大、产液计量准确性低、动液面变化快且监测困难影响,工况分析诊断难度较大。从油藏特征及沉没度现状出发,找出目前阶段有杆泵泵效的三个影响因素:冲程损失、间隙漏失及体积系数。结合稠油井动液... 稠油有杆泵井受混合液粘度高、粘度变化大、产液计量准确性低、动液面变化快且监测困难影响,工况分析诊断难度较大。从油藏特征及沉没度现状出发,找出目前阶段有杆泵泵效的三个影响因素:冲程损失、间隙漏失及体积系数。结合稠油井动液面及粘度数据,分别进行了理论推导计算,得到各因素随动液面及粘度变化的关系曲线。推导出理论泵效的计算公式,并绘制了具体井在50 m Pa.s入泵粘度、不同工作制度下理论泵效与动液面的关系曲线,对于有杆泵井的工况诊断、产量核实及宏观动态控制图的绘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液压反馈式抽稠泵 理论泵效曲线 冲程损失 间隙漏失 体积系数
原文传递
应用于稠油生产井的液压反馈式抽稠泵优势分析
15
作者 李博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4期66-66,89,共2页
从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载荷情况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液压反馈式抽稠泵与常规抽油泵。在稠油井生产中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具有有利于杆柱下行、防止驴头打架等特点。通过计算最小悬点载荷较常规泵大13%左右,能够有效延长杆柱适用寿命,更适合... 从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载荷情况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液压反馈式抽稠泵与常规抽油泵。在稠油井生产中液压反馈式抽稠泵具有有利于杆柱下行、防止驴头打架等特点。通过计算最小悬点载荷较常规泵大13%左右,能够有效延长杆柱适用寿命,更适合稠油井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反馈式抽稠泵 常规抽油泵 载荷计算 优势分析
下载PDF
热采抽稠泵的研究与改造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军 宁玉萍 +2 位作者 杨照国 杨长明 何祖清 《江汉石油科技》 1994年第4期89-89,共1页
根据生产需要于1992年初开始研究,通过对现场使用的热采抽稠泵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资料,设计出具有偏心固定凡尔结构的熟藻抽稠泵,采用环流式热采抽稠泵的工作原理,保留其液压反馈力的优点,改环流阀为偏泵阀.增大了泵的供液流... 根据生产需要于1992年初开始研究,通过对现场使用的热采抽稠泵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资料,设计出具有偏心固定凡尔结构的熟藻抽稠泵,采用环流式热采抽稠泵的工作原理,保留其液压反馈力的优点,改环流阀为偏泵阀.增大了泵的供液流道,提高了泵效。增大了泵的排液量,现场试验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阀 热采 改造 生产需要 工作原理 液压反馈 现场试验 环流式
下载PDF
液力平衡式防偏磨抽油泵
17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0,共1页
胜利油田针对油井管杆偏磨的问题,研制出了一种特出结构的抽油泵——液力平衡式防偏磨泵并获得国家专利。该泵改变了原有抽油泵的吸、排液方式,实现了下行程吸液、上行程排液的工作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在下行程吸液过程中,柱塞靠... 胜利油田针对油井管杆偏磨的问题,研制出了一种特出结构的抽油泵——液力平衡式防偏磨泵并获得国家专利。该泵改变了原有抽油泵的吸、排液方式,实现了下行程吸液、上行程排液的工作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在下行程吸液过程中,柱塞靠一个较大的液压反馈力作用自动下行并下拉抽油杆,使抽油杆始终处于拉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平衡式 抽油泵 防偏磨 胜利油田 国家专利 工作方式 液压反馈 拉伸状态 抽油杆 行程 力作用 排液 管杆 油井 柱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