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9
1
作者 钟孝湘 张执刚 +1 位作者 黎仕克 康飚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5,共5页
阐述在通常的催化裂化装置上同时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工艺技术 (MGD技术 )的反应原理 ,介绍该工艺开发过程中的小型、中型试验以及工业应用结果。工业应用结果表明 :在催化裂化装置上采用MGD技术 ,液化气产率可增加 1.3~ 5 .0个百分点 ,... 阐述在通常的催化裂化装置上同时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工艺技术 (MGD技术 )的反应原理 ,介绍该工艺开发过程中的小型、中型试验以及工业应用结果。工业应用结果表明 :在催化裂化装置上采用MGD技术 ,液化气产率可增加 1.3~ 5 .0个百分点 ,柴油产率可增加 3.0~ 5 .0个百分点 ,汽油的烯烃含量在降低 9~ 11个百分点的同时 ,RON和MON分别可提高 0 .2~ 0 .7和 0 .4~ 0 .9个单位。该技术具有高度的操作灵活性和产品灵活性 ,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的生产方案 ,灵活调整产品结构 ,且调整时间短 ,一般在 8~ 2 4h产品收率即可有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液化气 柴油 收率 辛烷值 烯烃 工艺 开发 应用
下载PDF
MGD工艺技术的特点 被引量:40
2
作者 陈祖庇 张久顺 +1 位作者 钟乐燊 王亚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5,共5页
应炼油厂要求,FCC既要多产柴油,又需多产液化气,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MGD工艺。该工艺遵循催化裂化的反应机理,把分段进料和汽油回炼紧密组合为一个体系,较好地达到了用掺渣油原料多产柴油和液化气的目的,其汽油烯烃和硫含量降低。... 应炼油厂要求,FCC既要多产柴油,又需多产液化气,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MGD工艺。该工艺遵循催化裂化的反应机理,把分段进料和汽油回炼紧密组合为一个体系,较好地达到了用掺渣油原料多产柴油和液化气的目的,其汽油烯烃和硫含量降低。从而使炼油厂调合汽油达到产品规格。工艺实施容易,改造投入少、见效快,受到炼油厂欢迎,并迅速推广应用。浅释了MGD工艺的反应机理,并提出了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D工艺技术 特点 催化裂化 催化剂 柴油 液化气 反应机理 应用
下载PDF
液化气中硫化物形态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艳艳 刘宁 +1 位作者 郑锦诚 魏海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62,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和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技术,通过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液化气中硫化物形态分布的测定方法。用定性混合气体标样中20个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并结合文献确定了液化气中14个硫化物物种。采用外标曲线法定量测定了分... 采用气相色谱和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技术,通过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液化气中硫化物形态分布的测定方法。用定性混合气体标样中20个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并结合文献确定了液化气中14个硫化物物种。采用外标曲线法定量测定了分离的硫化物和总硫质量浓度。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0.0%-120.3%;将脱臭后液化气中硫化物样品中硫的质量浓度重复测定5次,除了乙硫醇和二甲基二硫醚这两种不稳定硫化物的测定结果有较大的波动以外,其余组分中硫质量浓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等于7.2%,说明该方法对于液化气中硫化物组分测定的重复性能够满足要求,可用于实际测定液化气中硫化物的形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的测定 质量浓度 二甲基二硫醚 加标回收率 形态分布 光检测器 乙硫醇 组分 液化气 标样
下载PDF
用AmiPur胺净化技术去除胺法脱硫装置胺液中的热稳定性盐 被引量:32
4
作者 林霄红 袁樟永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1-25,共5页
炼油厂气体和液化气脱除硫化氢采用的胺法脱硫工艺,普遍存在胺液中热稳定性盐(HSS)的积聚。胺液中HSS含量增加不仅导致装置设备和管线腐蚀,而且导致胺液发泡。分析了HSS的成因,介绍了AmiPur胺净化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在中国石化镇海... 炼油厂气体和液化气脱除硫化氢采用的胺法脱硫工艺,普遍存在胺液中热稳定性盐(HSS)的积聚。胺液中HSS含量增加不仅导致装置设备和管线腐蚀,而且导致胺液发泡。分析了HSS的成因,介绍了AmiPur胺净化技术的原理、技术特点及在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Ⅱ套催化裂化脱硫装置上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胺净化设备投运后,胺液中HSS质量分数从3.8%下降到0.5%左右,设备的腐蚀速率从2.286 mm/a下降到0.0508 mm/a,胺液消耗下降了2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液 管线腐蚀 脱硫装置 炼油厂 催化裂化 液化气 腐蚀速率 净化技术 HSS 除硫
下载PDF
基于CFD的液化气罐区泄漏爆炸事故后果模拟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学岐 韩兆辉 宋丹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2期64-68,共5页
针对近几年石化企业液化气事故的剧增和液化气球罐区的危险性,运用FLACS软件对某企业液化气球罐区的液化气泄漏扩散、爆炸事故后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从点火源位置、气团大小和阻塞度方面分析爆炸冲击波及火焰传播情况。结果表明,该软件... 针对近几年石化企业液化气事故的剧增和液化气球罐区的危险性,运用FLACS软件对某企业液化气球罐区的液化气泄漏扩散、爆炸事故后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从点火源位置、气团大小和阻塞度方面分析爆炸冲击波及火焰传播情况。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分析液化气在发生泄漏、爆炸事故后空间各个部位超压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弥补了传统方法在预测近场超压方面的不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析泄漏爆炸的影响因素,并对爆炸冲击波进行三维动态展示,为企业事故预防、风险评价、事故调查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气 FLACS软件 泄漏 爆炸 模拟
下载PDF
炼油厂气体及液化气脱硫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26
6
作者 黄秀梅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1998年第2期31-36,共6页
对脱硫装置所使用的各种脱硫溶剂、装置的操作条件、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介绍了目前各炼油厂干气、液化气脱硫装置的设计参数。
关键词 脱硫 气体脱硫 酸性气 干气 液化气 炼油厂
下载PDF
常压渣油多产液化气和汽油(ARGG)工艺技术 被引量:20
7
作者 钟乐燊 霍永清 +1 位作者 王均华 陆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15-19,共5页
ARGG是以常压渣油等重质油为原料,最大量生产液化气和汽油的工艺技术。液化气富含烯烃,汽油辛烷值高、安定性好。该工艺技术采用提升管或床层反应器,使用RAG催化剂,510~530℃的反应温度,液化气产率可达21%~30... ARGG是以常压渣油等重质油为原料,最大量生产液化气和汽油的工艺技术。液化气富含烯烃,汽油辛烷值高、安定性好。该工艺技术采用提升管或床层反应器,使用RAG催化剂,510~530℃的反应温度,液化气产率可达21%~30%,汽油产率45%~48%,液化气加汽油收率一般为70%以上。汽油RONC一般为90~92,MONC为80左右,诱导期为500~900min。第一套70kt/a的工业装置于1993年7月在扬州石油化工厂一次开工成功,并投入正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渣油 液化气 汽油 ARGG 工艺
下载PDF
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和柴油技术在广石化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胡勇仁 彭永强 +1 位作者 张执刚 王亚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6-20,共5页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和柴油技术 (MGD)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石化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和标定结果表明 :使用MGD技术可显著增加液化气和柴油的产率 ,前者可增加 4 .0 6个百分点 ,后...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和柴油技术 (MGD)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石化 )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和标定结果表明 :使用MGD技术可显著增加液化气和柴油的产率 ,前者可增加 4 .0 6个百分点 ,后者可增加 4 .5 4个百分点 ,同时可大幅度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 ,从 3 7.0 %降至 2 3 .2 %。汽油回炼是MGD技术增产液化气和降低汽油烯烃的主要原因 ,分层进料 ,即提升管蜡油喷嘴和重质油喷嘴同时使用 ,是MGD技术增产柴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液化气 柴油 烯烃 氢含量
下载PDF
重质油制轻烯烃的催化裂化家族工艺开发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23
9
作者 朱根权 汪燮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7,共8页
回顾了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重质原料制轻烯烃的催化裂化家族工艺的发展过程。这些技术与催化裂化工艺的不同在于其采用了新的工艺设备布置和特殊配方催化剂。催化裂化家族工艺主要包括以重质油为原料多产丙烯的催化裂解(D... 回顾了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重质原料制轻烯烃的催化裂化家族工艺的发展过程。这些技术与催化裂化工艺的不同在于其采用了新的工艺设备布置和特殊配方催化剂。催化裂化家族工艺主要包括以重质油为原料多产丙烯的催化裂解(DCC-Ⅰ)技术、多产丙烯兼顾生产优质汽油的催化裂解(DCC-Ⅱ)技术,最大量生产优质汽油和液化气(MGG)技术、用常压渣油最大量生产优质汽油和液化气(ARGG)技术,提高柴油并多产气体烯烃和液化气(MGD)技术,重油催化裂化提高异构C_(4)和C_(5)气体烯烃产率(MIO)技术,以重质油为原料最大量生产乙烯和丙烯的催化热裂解(CPP)技术,选择性催化裂解(MCP)技术、增强型催化裂解(DCC-plus)技术、高效催化裂解(RTC)技术。介绍了这些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的过程及结果,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为炼油向化工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油 催化裂化 乙烯 丙烯 液化气 汽油 柴油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脱硫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吴基荣 雷朝海 郝生荣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9年第3期36-39,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液化石油气脱硫技术,特别是Merox抽提-氧化工艺、纤维膜接触器碱处理技术、无碱固定床催化氧化-吸附结合法等脱硫技术发展现状,并对液化气脱硫技术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关键词 液化气 脱硫 有机硫
下载PDF
液化气贮运过程中突发事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格升 俞昌铭 +1 位作者 钱耀南 肖金生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8年第5期472-475,共4页
对液化气贮运过程中突发事故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明了该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液化气 贮运 事故机理 突发事故 丙烷 丁烷
下载PDF
MTBE中硫化物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明清 常春艳 +1 位作者 李涛 赵丽萍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共4页
对国产甲基叔丁基醚(MTBE)中常见硫化物的化学结构及成因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TBE中的硫化物全部来源于精制液化气,包括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等,其中的硫醇及二硫化物直接来源于精制液化气,硫醚则主要来源于硫醇与烯烃在MTBE... 对国产甲基叔丁基醚(MTBE)中常见硫化物的化学结构及成因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TBE中的硫化物全部来源于精制液化气,包括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等,其中的硫醇及二硫化物直接来源于精制液化气,硫醚则主要来源于硫醇与烯烃在MTBE生产过程中的硫醚化反应。根据MTBE中硫化物的详细表征结果,可以推测液化气脱硫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对液化气及MTBE深度脱硫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BE 硫化物 硫醚 液化气
下载PDF
液化气脱硫醇精制工艺中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田永亮 刘瑞婷 +2 位作者 王玉海 项玉芝 夏道宏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9,共5页
研究了气-液两相体系中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主要探讨了硫醇钠结构、浓度、反应温度等对硫醇钠氧化反应的影响;发现异构硫醇钠较难被氧化;对硫醇钠浓度和氧分压来说,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二级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升... 研究了气-液两相体系中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主要探讨了硫醇钠结构、浓度、反应温度等对硫醇钠氧化反应的影响;发现异构硫醇钠较难被氧化;对硫醇钠浓度和氧分压来说,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二级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升高反应温度,反应加快;并从反应机理方面对硫醇钠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脱硫醇精制新工艺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气 硫醇钠 氧化反应 脱硫
下载PDF
液化气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事故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12
14
作者 单彦广 俞昌铭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8年第1期27-31,共5页
文章系统分析了液化气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危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介绍并讨论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护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事故发生初期进行有效防护和建立包括多种功能的计算机自动控制安全系统的观点,对于液化气的安全运输与... 文章系统分析了液化气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危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介绍并讨论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防护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事故发生初期进行有效防护和建立包括多种功能的计算机自动控制安全系统的观点,对于液化气的安全运输与储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气 事故分析 防治 储存 运输
下载PDF
福建炼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应用MGD技术的工业试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康飚 王庆元 +1 位作者 康庆山 王庆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3,共5页
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上同时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工艺技术(MCD技术)在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工业应用。应用结果表明:MCD技术与装置改造前相比,液化气产率可提高1~3个百分点,柴油产率提高3~6个百分点,(液化气+柴油+汽油)产率相当,柴汽比... 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上同时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工艺技术(MCD技术)在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工业应用。应用结果表明:MCD技术与装置改造前相比,液化气产率可提高1~3个百分点,柴油产率提高3~6个百分点,(液化气+柴油+汽油)产率相当,柴汽比提高到0.98以上;汽油的辛烷值有所提高,汽油的烯烃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可以灵活调整生产方案,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液化气 柴油 MGD技术 辛烷值 烯烃
下载PDF
多产柴油和液化气的裂化催化剂RGD的研究开发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陆友宝 田辉平 +1 位作者 范中碧 周素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7-41,共5页
多产柴油和液化气的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RGD采用了活化处理后的高岭土半合成载体 ,与改性的复合超稳Y型分子筛为活性组分。活化处理后的高岭土比表面积增加了 40m2 /g以上 ,微反活性提高了 5个单位以上。采用双金属对超稳Y型分子筛进行改... 多产柴油和液化气的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RGD采用了活化处理后的高岭土半合成载体 ,与改性的复合超稳Y型分子筛为活性组分。活化处理后的高岭土比表面积增加了 40m2 /g以上 ,微反活性提高了 5个单位以上。采用双金属对超稳Y型分子筛进行改性 ,在试验范围内 ,金属组元镁使分子筛的强酸量降低了 41.2 %~ 5 8.8% ,弱酸量略有降低 ;金属组元稀土使分子筛的强酸量增加了 2 5 .2 %~ 38.5 % ,弱酸量略有增加。重油微反评价结果表明 ,与多产柴油的MLC 5 0 0催化剂相比 ,在重油转化率相当的情况下 ,RGD催化剂的液化气加柴油的产率提高 5个百分点 ,液化气柴油指数提高 6个单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催化剂 RGD 柴油 液化气
下载PDF
液化气埋地压力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17
17
作者 赵建平 缪春生 孙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8-23,共6页
城市液化气埋地压力管道的安全与千家万户居民的人身和财产息息相关。埋地管道的运行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引起液化气埋地压力管道失效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大部分因素具有模糊性。为了描述这些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分析了液化... 城市液化气埋地压力管道的安全与千家万户居民的人身和财产息息相关。埋地管道的运行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引起液化气埋地压力管道失效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大部分因素具有模糊性。为了描述这些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分析了液化气埋地管道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用模糊语言表达了埋地管道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进而以风险矩阵的方式表征了液化气埋地管道的运行风险;以某市在役液化气埋地压力管道为例开展的风险评价研究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埋地管道的运行风险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气 埋地压力管道 风险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风险矩阵
下载PDF
液化气芳构化生产芳烃技术及工业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徐清华 曾蓬 《当代化工》 CAS 2012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简单介绍了液化气的来源和利用情况,阐述了液化气芳构化的反应机理,并简单介绍了影响催化剂芳构化的主要反应条件。综述了国内外典型的液化气芳构化工艺技术,介绍了每种工艺技术的工业应用情况,并展望了液化气芳构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液化气 芳构化 反应机理
下载PDF
液化气铜片腐蚀不合格问题探讨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惠丽 张黎鹏 +1 位作者 周子剑 杨相伟 《河南石油》 2002年第1期58-60,共3页
对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液化石油气铜片腐蚀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腐蚀是由H2S和低分子有机硫所引起,排除了碱腐蚀的可能性,并对液化气脱硫过程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按照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生产出了铜片腐蚀合格的液化气。
关键词 液化气 铜片腐蚀 脱硫 工艺参数 优化
下载PDF
降低CO_2驱油最小混相压力新方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彭超 刘建仪 +2 位作者 张广东 彭远进 郭凯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
从CO2气体着手,探索液化气对CO2混相驱油MMP的影响,研究降低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并利用自主研制的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采用悬滴界面张力法测定CO2与原油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向CO2中加入一定比例液化气可以达到降低CO2混相驱油最小混... 从CO2气体着手,探索液化气对CO2混相驱油MMP的影响,研究降低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并利用自主研制的高温高压界面张力仪,采用悬滴界面张力法测定CO2与原油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向CO2中加入一定比例液化气可以达到降低CO2混相驱油最小混相压力的目的,而且不同含量CO2与相应MMP近似呈线性关系。据此可根据地层压力设计CO2混相驱油方案,优化CO2比例,从而达到CO2混相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混相驱 采收率 悬滴法 界面张力 最小混相压力 液化气 线性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