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扩散滤波方法的小断层识别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董志华 周家雄 +1 位作者 隋波 李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8-762,672-673+854,共5页
扩散滤波技术是一种能保留倾角和地层接触关系反射信息的滤波方法,去噪功能强,有利于提取表征岩相的地震地貌信息。据涠洲A油田开发证实,小断层解释的准确性是增产的关键问题。文中通过对该区地震资料进行扩散滤波处理,然后采用倾角、... 扩散滤波技术是一种能保留倾角和地层接触关系反射信息的滤波方法,去噪功能强,有利于提取表征岩相的地震地貌信息。据涠洲A油田开发证实,小断层解释的准确性是增产的关键问题。文中通过对该区地震资料进行扩散滤波处理,然后采用倾角、方位角控制进行相干计算,最后通过沿层切片分析了小断层的平面展布规律,重点对流三段含油储层范围内的小断层进行了解释,解释结果与实际钻井的油水关系、压力等资料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油田 小断层 相干体 扩散滤波 时窗
下载PDF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技术研究及应用——以涠洲A油田流一段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辉 李茂 +2 位作者 蒋利平 姜平 杨琼警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5-178,200,共5页
依据层序地层分析原理对涠洲A油田流一段进行精细小层划分,确定了有利储层的纵向分布;通过分粒级建立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对流一段储层进行精细解释,确定了纵向上的有效产层;最后通过储层反演及预测技术对本区主力产油层流一段Ⅴ1小层砂... 依据层序地层分析原理对涠洲A油田流一段进行精细小层划分,确定了有利储层的纵向分布;通过分粒级建立储层渗透率计算模型对流一段储层进行精细解释,确定了纵向上的有效产层;最后通过储层反演及预测技术对本区主力产油层流一段Ⅴ1小层砂体平面展布情况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部署了1口开发调整井进行开发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油田 储层 非均质性 砂体预测 开发调整井
下载PDF
涠洲A油田流三段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3
作者 何祖深 魏峰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3年第10期89-91,共3页
以涠洲A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作为靶区,结合地质模型,综合动态分析资料及丰富的生产历史数据,应用商业数值模拟软件,从区块历史拟合到关键井历史拟合,从产液量拟合到含水率拟合,反复修改数值模型参数,使数值模型参数较为精确地反映地下... 以涠洲A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作为靶区,结合地质模型,综合动态分析资料及丰富的生产历史数据,应用商业数值模拟软件,从区块历史拟合到关键井历史拟合,从产液量拟合到含水率拟合,反复修改数值模型参数,使数值模型参数较为精确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精细刻画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依据,同时为涠西南凹陷相似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油田 剩余油 分布规律 数值模型
原文传递
涠洲A油田流二段钻完井漏失控制难点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国超 杨可三 +2 位作者 文森 李云龙 彭国辉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8年第16期67-68,共2页
涠洲某油田流二段多次出现漏失复杂情况,主要问题为流二段地层裂缝发育、安全密度窗口窄、强封堵油基钻井液循环压耗高、井漏后处理手段受限,堵漏后易重复井漏等。本文以涠洲A油田流二段为研究对象,以降低工程风险,控制开发成本,保护海... 涠洲某油田流二段多次出现漏失复杂情况,主要问题为流二段地层裂缝发育、安全密度窗口窄、强封堵油基钻井液循环压耗高、井漏后处理手段受限,堵漏后易重复井漏等。本文以涠洲A油田流二段为研究对象,以降低工程风险,控制开发成本,保护海洋环境为目标,就漏失控制难点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油田 漏失控制难点
原文传递
一体化建模技术在涠洲A油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君 严恒 +2 位作者 方小宇 张毅 何丽娟 《地质学刊》 CAS 2016年第2期281-287,共7页
涠洲A油田目前处于开发中期,储层非均质性强、对含水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楚是该油田生产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后续开发方案的设计。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储层分布及其物性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应用地震—测井—地质和开发... 涠洲A油田目前处于开发中期,储层非均质性强、对含水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楚是该油田生产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后续开发方案的设计。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储层分布及其物性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应用地震—测井—地质和开发生产资料,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体化地质建模,分步建立了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和微相控制下的储层物性参数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历史拟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指标的预测,弄清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据此提出了下一步开发方案。涠洲A油田的成功应用表明,地震—测井—地质综合一体化建模技术可以为开发方案的制定、油田调整挖潜决策提供科学的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质研究 地质模式 储层地质知识库 一体化建模 剩余油分布特征 A油田 广西北海
下载PDF
涠洲A油田流三段扇三角洲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新光 张磊 +3 位作者 赛理麦 童璐一 陈玉玺 李潇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5,共7页
依据大量的岩心、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资料,对涠洲A油田流三段扇三角洲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及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三段地层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溶蚀等多重成岩作... 依据大量的岩心、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资料,对涠洲A油田流三段扇三角洲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及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三段地层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溶蚀等多重成岩作用的改造,已达到中成岩阶段A2期。通过地层埋藏史模拟及孔隙演化分析认为,42 Ma年之前,地层以压实作用为主,伴随少量的胶结作用,压实与胶结作用的双重破坏使原生孔隙下降8%左右;42~35Ma,有机质成熟生烃并释放有机酸导入地层,同时由于不稳定矿物的溶蚀作用导致次生孔隙发育,储层孔隙度增加3.2%左右;35 Ma以后,以胶结、交代作用为主,晚期碳酸盐及石英次生加大,导致次生孔隙遭受破坏。成岩过程中的孔隙演化对流三段储层物性好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压实和溶蚀作用分别作为研究区主要破坏性成岩作用和建设性成岩作用,直接影响着孔隙度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油田 成岩作用 成岩阶段 孔隙演化 影响因素 扇三角
下载PDF
元素反演约束下的地质建模研究
7
作者 程宝庆 高弘毅 +3 位作者 张贺举 秦圆明 杨坚 刘婕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年第23期94-95,共2页
涠洲A油田处于高含水期,单井含水在70%~91%,含水上升规律与ODP差异大,且含水上升速度与避水高度关系不明显,另外隔夹层分布的不确定性影响含水规律的认识。通过探井评价井以及开发井的岩心、岩屑取样,确定涠洲A油田目的层铝、钒元素预... 涠洲A油田处于高含水期,单井含水在70%~91%,含水上升规律与ODP差异大,且含水上升速度与避水高度关系不明显,另外隔夹层分布的不确定性影响含水规律的认识。通过探井评价井以及开发井的岩心、岩屑取样,确定涠洲A油田目的层铝、钒元素预测储层和泥质岩层的图版,通过Al、V元素曲线,对涠洲A油田目的层进行元素反演,来表征目的层的隔夹层分布情况。在元素反演的约束下,对涠洲A油田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并应用于数值模拟研究。地质模型为非均值模型,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且数值模拟中单井压力、含水率拟合效果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油田 隔夹层分布 元素反演 地质建模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涠洲A油田水淹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及机理研究
8
作者 王玉 马华帅 +1 位作者 郇金来 刘娟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2期43-49,共7页
涠洲A油田经过多年注水开发,目前油田综合含水率已达70%,开展水淹过程储层动态变化研究,对于油田后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一系列储层微观实验,对比同种岩石相水淹前后储层参数特征,结合地质背景开展机理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 涠洲A油田经过多年注水开发,目前油田综合含水率已达70%,开展水淹过程储层动态变化研究,对于油田后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一系列储层微观实验,对比同种岩石相水淹前后储层参数特征,结合地质背景开展机理分析,得到以下两点认识:(1)水淹导致储层物性明显变差,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变强,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含量增多,泥质含量降低,黏土矿物含量及类型发生改变;(2)水淹过程中储层物性变化的主控因素为硫酸钡晶体的生成和析出,其次为黏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分散、迁移。注入水与地层水不匹配,导致硫酸钡晶体结晶析出形成沉淀,并堵塞喉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 物性 孔喉结构 黏土矿物 硫酸钡 A油田
下载PDF
涠洲K油田复杂工况旋转尾管固井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中 郭永宾 +2 位作者 管申 刘智勤 彭巍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2,共6页
南海西部的北部湾盆地涠洲K油田X1井是一口工况较为复杂的定向井,存在井斜大、裸眼段长、高温、储层压力衰竭带来的异常低压,同时具有较高的气油比等因素共同作用,给固井作业带来极大的挑战。由于φ177.8 mm尾管与φ215.9 mm井眼环空间... 南海西部的北部湾盆地涠洲K油田X1井是一口工况较为复杂的定向井,存在井斜大、裸眼段长、高温、储层压力衰竭带来的异常低压,同时具有较高的气油比等因素共同作用,给固井作业带来极大的挑战。由于φ177.8 mm尾管与φ215.9 mm井眼环空间隙较小,如果采用常规静态尾管固井技术固井顶替效率偏低,将会导致井下漏失和无法压稳地层,引起气窜,造成压力衰竭和高温目的层位的固井质量难以满足后期射孔开采的要求。为了保证复杂工况下油气水层间良好封隔,该井选择使用旋转尾管下入固井技术和抗高温早强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同时优选新型油基钻井液冲洗液和隔离液,有效清洁滤饼,并且实现胶结面的润湿反转;使用软件对尾管旋转扭矩进行精确模拟和提高尾管下入居中度,完成了压力衰竭和高温目的层φ177.8 mm尾管固井作业。采用高清扇区水泥胶结测井仪器进行SBT扇区水泥胶结测井结果表明:油气水层实现了良好的层间封隔,全井段固井质量优,较邻近区块的K2井有了明显的改善,满足了后续射孔开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尾管固井 大斜度井 高温 压力衰竭 K油田
下载PDF
涠洲X油田流三段ⅢB储层构型探索研究
10
作者 程陈 谢超 +3 位作者 刘东华 王勇标 周展 李昭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井震结合构型研究,涠洲X油田流三段ⅢB油组中部砂体大面积叠置,发育泥岩夹层,非均质性强、连通性较差。从岩相模型来看,A9井和A8井、A8S1井在L_3Ⅲ_B油组局部砾岩发育,形成相对高渗带;L_3Ⅲ_B油组下部2井及A8井区存在两个夹层发育... 通过井震结合构型研究,涠洲X油田流三段ⅢB油组中部砂体大面积叠置,发育泥岩夹层,非均质性强、连通性较差。从岩相模型来看,A9井和A8井、A8S1井在L_3Ⅲ_B油组局部砾岩发育,形成相对高渗带;L_3Ⅲ_B油组下部2井及A8井区存在两个夹层发育密度较低的区域。储层构型及连通性控制了油水运动规律和剩余油的分布,注采井网的部署必须充分适应复杂储层的构型特征。对于井网不完善、水驱(或气驱)控制程度低的油藏,可以考虑在剩余油富集区,在搞清其位置和规模的基础上打一些高效加密井,以完善注采井网和缩小注采井距,进一步提高水驱(或气驱)波及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油田 储层构型 流三段 储层层内非均质 剩余油
下载PDF
涠洲油田大位移井井眼清洁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宝祥 陈江华 +2 位作者 李炎军 陈浩东 王成龙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1,共6页
大位移井稳斜角大、稳斜段长,钻井过程中岩屑在井筒中易堆积形成岩屑床,导致摩阻增大、起下钻困难、井下漏失甚至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因此,井眼清洁是实现大位移井作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南海西部海域的涠洲油田滚动勘探不断获... 大位移井稳斜角大、稳斜段长,钻井过程中岩屑在井筒中易堆积形成岩屑床,导致摩阻增大、起下钻困难、井下漏失甚至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因此,井眼清洁是实现大位移井作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南海西部海域的涠洲油田滚动勘探不断获得突破,但区域内均以断块构造的边际油田为主,依靠海上周边生产设施实施大位移井开发,成为实现边际油田低成本开发的有效途径。面对涠洲油田井壁失稳问题突出、大位移井钻井井眼清洁难度大的挑战,参考幂律流体偏心环空模型,通过提高油水体积比降低强封堵型油基钻井液的流变性,稠度系数K降低41%;配合水力及钻井参数的优选,增大钻进中偏心环空的紊流区域;采用井眼清洁辅助工具等技术措施,实现钻井液的高效携岩,突破了大位移井携带岩屑困难的技术瓶颈。上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涠洲11-4N油田高稳斜角大位移井井眼清洁技术难题,提高了钻井过程中的携岩效果,减少了辅助清洁井眼时间,为边际油田的大位移井开发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稳斜角 大位移井 井眼清洁 油基钻井液 油田
下载PDF
涠洲油田群注入水伤害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郑华安 田艺 +7 位作者 梁玉凯 李玉光 何保生 王珊 李蔚萍 向兴金 舒福昌 肖加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26-130,9,共5页
通过对涠洲油田群黏土矿物、敏感性、注入水质以及注入水自身结垢、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结垢等伤害因素的系统分析、评价,查找出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及其粒径是目前涠洲油田注入水伤害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注入水自身结垢和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 通过对涠洲油田群黏土矿物、敏感性、注入水质以及注入水自身结垢、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结垢等伤害因素的系统分析、评价,查找出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及其粒径是目前涠洲油田注入水伤害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注入水自身结垢和注入水与地层水混合结垢伤害。提出了控制水质和改善防垢效果的建议,对更好地解决涠洲油田注水伤害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注入水 水质 结垢 伤害
下载PDF
电阻率反演技术在盐水水淹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谢莹峰 申辉林 +3 位作者 何胜林 王利娟 丁磊 史安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5-378,共4页
油层发生盐水水淹后,水淹层电阻率明显下降,如何准确判断水淹级别成为评价水淹层的关键。利用变倍数物质平衡理论模型反演可得到饱含油和饱含水状态下地层电阻率,研究区水淹层的电阻率测井值介于饱含油地层电阻率和饱含水地层电阻率之间... 油层发生盐水水淹后,水淹层电阻率明显下降,如何准确判断水淹级别成为评价水淹层的关键。利用变倍数物质平衡理论模型反演可得到饱含油和饱含水状态下地层电阻率,研究区水淹层的电阻率测井值介于饱含油地层电阻率和饱含水地层电阻率之间,且水淹程度越低,地层电阻率越接近饱含油地层电阻率;反之,则越接近饱含水地层电阻率。利用相对于饱含油地层电阻率和相对于饱含水地层电阻率的变化率建立了水淹层精细解释图版和水淹级别定量划分标准,实际应用表明,涠洲油田盐水水淹层的解释精度达到88.8%,电阻率反演技术为盐水水淹层测井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油田 盐水水淹层 水淹级别 变倍数物质平衡理论模型 电阻率反演 电阻率变化率
下载PDF
复合解堵工艺的研究与应用——以涠洲11-4油田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贾辉 田艺 +3 位作者 郑华安 廖云虎 陈严 杨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38-141,171-172,共4页
针对涠洲11-4油田B井储层存在的聚合物堵塞及微粒运移造成的储层矿物堵塞,通过大量室内研究,形成了HRS复合解堵剂(简称HRS)与改性硅酸复合解堵工艺。HRS在1h内可完全降解抑砂剂中聚合物,在井下生成二氧化氯克服了ClO2气体逸出易造成爆... 针对涠洲11-4油田B井储层存在的聚合物堵塞及微粒运移造成的储层矿物堵塞,通过大量室内研究,形成了HRS复合解堵剂(简称HRS)与改性硅酸复合解堵工艺。HRS在1h内可完全降解抑砂剂中聚合物,在井下生成二氧化氯克服了ClO2气体逸出易造成爆炸使人员受伤害等缺点。改性硅酸体系能够有效溶蚀B井储层岩屑,不破坏岩石骨架,具有较好的防腐、降低表面张力、破乳、抑制二次沉淀的效果。现场应用表明:采用HRS与改性硅酸复合解堵工艺,有效地解除了B井近井地带堵塞,使产液量由90m3/d上升至340m3/d,获得了很好的解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堵塞 矿物堵塞 复合解堵剂 改性硅酸 溶蚀率 防腐 油田
下载PDF
非插入式液压智能分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葛嵩 袁辉 +1 位作者 于志刚 李新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6,共8页
注水调配是油田实现注水井有效注水的重要手段。目前,涠洲海域多采用裸眼射孔完井,注水管柱为桥式偏心管柱或同心集成管柱,注水层位平均4~6层。井眼轨迹复杂,狗腿度大,需要依靠钢丝作业投捞水嘴完成调配,作业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率偏低... 注水调配是油田实现注水井有效注水的重要手段。目前,涠洲海域多采用裸眼射孔完井,注水管柱为桥式偏心管柱或同心集成管柱,注水层位平均4~6层。井眼轨迹复杂,狗腿度大,需要依靠钢丝作业投捞水嘴完成调配,作业难度大、时间长、成功率偏低,且占用井口影响高产井作业。为提高智能化和精细化,设计了非插入式液压分控注水管柱以及配套的液压控制智能注水工具,可依靠地面控制系统完成地面智能在线测调。建立配水器水嘴模型,通过实验确定摩擦系数,精确描述流量压力关系,提高分注精度。通过管柱设计和管柱摩阻计算,在涠洲6-13油田A6井进行了非插入式液压智能分控技术应用,实现了液压精细分控,突破了温度高、井眼轨迹复杂、井深大的应用难题,测调效率提高了90%,分注精度达到油藏指标的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嘴优化 智能注水 油田 液压分控 测调效率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洲11A油田流一中亚段沉积储层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岳宏 李茂 于兴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201,共14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11A油田流沙港组一段中亚段沉积岩性复杂,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分布规模和连通性难以预测,严重影响油田开采效果。通过岩心观察描述、三维地震解析、岩石粒度、岩相、测井相、现代沉积类比分析研究认为,流一中亚...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11A油田流沙港组一段中亚段沉积岩性复杂,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分布规模和连通性难以预测,严重影响油田开采效果。通过岩心观察描述、三维地震解析、岩石粒度、岩相、测井相、现代沉积类比分析研究认为,流一中亚段沉积流体作用控制着砂体及储层类型,其中辫状溪流底负载沉积(槽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t、板状交错层理砂岩相Sp、沙纹层理砂岩相Sr)、砂质碎屑流沉积(块状层理颗粒支撑砾岩相Gmg、正粒序砂砾岩相Gn)与浊流沉积(正粒序水平层理粉砂岩相Fhn)可形成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辫状水道、辫流坝、河口坝和席状砂微相中;探讨了油田流一中亚段4个中期旋回沉积微相空间展布规律和几何形态;提出扇三角洲前缘5类8种砂体叠置模式、连通特征和成因机制,建立了储层概念模型和主力沉积微相宽度、厚度和宽厚比经验值,为油田后续开发井网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模型 岩相 沉积微相识别 扇三角 11A油田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涠洲油田油基钻井液黏稠物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昌军 艾俊哲 +1 位作者 王正良 罗觉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5期25-27,共3页
针对涠洲油田部分采用油基钻井液所钻的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黏稠返出物、影响产能的情况,研究了黏稠物形成的机理及解除措施。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与水基完井液、原油之间的配伍性差,相关井原油的重质成分、沥青质含量高是导致黏稠返出... 针对涠洲油田部分采用油基钻井液所钻的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黏稠返出物、影响产能的情况,研究了黏稠物形成的机理及解除措施。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与水基完井液、原油之间的配伍性差,相关井原油的重质成分、沥青质含量高是导致黏稠返出物形成的重要原因。实验优选出了破乳剂PF-Demul,当其加量为2%时的降黏效率高达70%以上,采用破乳型水基完井液技术可预防和消除黏稠物,提高储层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黏稠物 机理 降黏 油田
下载PDF
涠西南低凸起西南缘勘探突破及周缘潜力认识
18
作者 周荔青 《海洋石油》 CAS 2023年第4期29-35,共7页
涠西南低凸起西南缘涠洲油田勘探及评价获得重大突破,探明储量超千万吨,标志着边缘洼陷D洼是一个富生烃洼陷。为进一步挖掘D洼周边勘探潜力,结合区域资料,根据钻井、地震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对涠西南低凸起西南缘周边勘探潜力进... 涠西南低凸起西南缘涠洲油田勘探及评价获得重大突破,探明储量超千万吨,标志着边缘洼陷D洼是一个富生烃洼陷。为进一步挖掘D洼周边勘探潜力,结合区域资料,根据钻井、地震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对涠西南低凸起西南缘周边勘探潜力进行再评价。研究认为,D洼及海中凹陷发育流二段优质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厚度200~1000 m,有机质丰度1.4%~7.8%,有机质类型Ⅰ-Ⅱ1型,具备亿吨级规模勘探潜力。基于“近源有利构造背景+高效输导控富”新认识分析后认为,D洼东部斜坡带构造脊具有“立体排烃、高效输导、整体封挡”有利条件,海中北部陡坡带具有“深大断陷供烃-继承隆起-断砂高效输导-多类型圈闭富集”的成藏特征,是大中型油气藏富集区,该成果为研究区下步勘探部署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资源潜力 边缘洼陷D洼 海中凹陷 有利区带
下载PDF
涠洲11-4油田堵水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祥虹 童志能 +2 位作者 蚁步钺 王正良 梅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4-786,共3页
针对南海西部涠洲11-4油田反韵律相沉积地质环境和砾石充填筛管完井方式的特殊情况,研究并设计了化学堵水和机械卡封双作用堵水工艺;经过在涠洲11-4/A15井现场应用,堵水取得成功,该井含水率从堵水前的91.6%下降至堵水后的70%以下,原油... 针对南海西部涠洲11-4油田反韵律相沉积地质环境和砾石充填筛管完井方式的特殊情况,研究并设计了化学堵水和机械卡封双作用堵水工艺;经过在涠洲11-4/A15井现场应用,堵水取得成功,该井含水率从堵水前的91.6%下降至堵水后的70%以下,原油产量相应地从33m3/d增至53m3/d,产水量从359m3/d下降至112m3/d,达到了降水增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水 堵水剂 工艺研究 应用 油田
下载PDF
涠洲油田甲酸盐钻完井液体系适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基伟 邱康 +2 位作者 王治法 苏志波 梁土羡 《海洋石油》 CAS 2019年第2期92-95,共4页
针对涠二段井壁失稳及储层段保护问题,通过涠洲油田地层特性及钻井液性能室内评价研究,提出了甲酸盐钻井液体系作为涠洲油田开发井钻完井液,以实现钻完井液一体化,室内评价表明,该体系满足涠洲油田开发井复杂层段井壁稳定要求及储层段... 针对涠二段井壁失稳及储层段保护问题,通过涠洲油田地层特性及钻井液性能室内评价研究,提出了甲酸盐钻井液体系作为涠洲油田开发井钻完井液,以实现钻完井液一体化,室内评价表明,该体系满足涠洲油田开发井复杂层段井壁稳定要求及储层段储层保护要求,适用于涠洲油田开发井钻完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井壁失稳 储层保护 甲酸盐钻完井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