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涠洲12-1N油田复杂事故井套管开窗侧钻工艺设计与作业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炎军 田艺 邵诗军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涠洲12-1N油田断层多,构造复杂,加上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的存在,使得该油田第一批钻井作业时井下事故率达40%,其中B1井由于井壁失稳引起井垮、井塌和卡钻等井下复杂事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文中结合涠洲12-1N油田特点,以B1井为背景,介绍... 涠洲12-1N油田断层多,构造复杂,加上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的存在,使得该油田第一批钻井作业时井下事故率达40%,其中B1井由于井壁失稳引起井垮、井塌和卡钻等井下复杂事故,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文中结合涠洲12-1N油田特点,以B1井为背景,介绍了复杂事故井套管开窗侧钻从准备到实施的整个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涠洲12-1N油田第二批钻井作业(共10余口井)事故率为零。B1井套管开窗侧钻作业实践对今后类似作业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开窗侧钻 工艺流程 技术措施 作业实践 复杂事故井 12-1n油田
下载PDF
层理性泥页岩地层井壁坍塌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蔚宝华 邓金根 闫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9,共4页
涠州12-1北油田涠二段泥页岩地层层理发育、水敏性强,虽然采用了油基钻井液钻进,但井壁垮塌等井下复杂情况仍频繁发生。该油田涠二段地层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涠二段泥页岩强度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其受到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层理面... 涠州12-1北油田涠二段泥页岩地层层理发育、水敏性强,虽然采用了油基钻井液钻进,但井壁垮塌等井下复杂情况仍频繁发生。该油田涠二段地层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涠二段泥页岩强度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其受到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层理面法向之间的夹角为30°~70°,岩心易发生沿层理面的剪切滑移破坏,强度远低于最大主应力方向与层理面法向平行时的最大强度,这是造成定向井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结合岩石力学试验结果,将层理性泥页岩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建立了合理钻井液密度的确定方法,确定了定向井坍塌压力随井眼轨迹的分布规律。利用定向井坍塌压力随井眼轨迹的分布规律,对该油田的定向井钻井液密度和井眼轨迹进行了优化,成功解决了涠二段地层的并壁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页岩 岩石力学 定向井 坍塌层 井眼轨迹 12-1北油田
下载PDF
涠洲12-1海上油田硫酸钡锶垢防垢剂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戴彩丽 赵福麟 +2 位作者 冯德成 卞超峰 任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涠洲12-1海上油田注入水(海水)与地层水不配伍,油井结垢严重,垢物含~70%硫酸钡,~30%硫酸锶.以体积比2:8的海水(矿化度35 g/L,含SO24-3 g/L)和地层水(矿化度26 g/L,含Ba2+30 mg/L)混合水为实验水样,测定了五大类15种商品防垢剂70℃时... 涠洲12-1海上油田注入水(海水)与地层水不配伍,油井结垢严重,垢物含~70%硫酸钡,~30%硫酸锶.以体积比2:8的海水(矿化度35 g/L,含SO24-3 g/L)和地层水(矿化度26 g/L,含Ba2+30 mg/L)混合水为实验水样,测定了五大类15种商品防垢剂70℃时的防垢率,性能最好的5种是:聚天门冬酸PASA,防垢率68.9%,加量25mg/L;聚丙烯酸钠PAAS,67.4%,25 mg/L;部分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63.3%,5 mg/L;二亚乙基三胺五甲叉膦酸DETPMP,48.6%,5 mg/L;膦酸聚合物型防垢剂TS-7910,44.9%,25 mg/L.以这5种防垢剂为因素,4种加量(2,4,6,8 mg/L)为水平,按L1645正交表设计实验,考察了16个五组分复配防垢剂的防垢率,在70℃时4+2+4+6+8(mg/L)配方的防垢率最高,为83.0%;在90℃时所有配方的防垢率均较高,有5个配方的防垢率很高,在83.3%~84.8%范围:2+4+4+4+4,4+2+4+6+8,4+8+6+4+2,6+6+2+4+8,6+8+4+2+6;在120℃(油藏温度)时6+6+2+4+8和8+2+8+4+6两个配方的防垢率超过55%(55.7%+56.5%).讨论了防垢剂的作用机理:螯合和吸附.为防止油井结垢,可将防垢率经环空加入油井或置入地层适当部位.图2表3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垢剂 多元复配 硫酸钡锶垢 防垢 采油井 12—1海上油田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能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5
4
作者 岳前升 向兴金 +4 位作者 李中 黄凯文 谢克姜 崔应中 聂明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42,86,共4页
在涠洲12-1北油田一期工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液后事故率明显降低,但仍未能彻底解决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性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进行了室内研究。通过在油基钻井液中引入超微细颗粒材料、纤维材料、变形材料和粘... 在涠洲12-1北油田一期工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液后事故率明显降低,但仍未能彻底解决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性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进行了室内研究。通过在油基钻井液中引入超微细颗粒材料、纤维材料、变形材料和粘弹性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其封堵能力。在涠洲12-1北油田二期工程中应用了加强封堵能力的油基钻井液,结果钻井施工非常顺利,几乎无井下复杂事故。室内评价及二期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增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对保持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井眼稳定 防塌 封堵性能 硬脆性泥页岩 12-1北油田
下载PDF
油田注入水源与储层的化学配伍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卞超锋 朱其佳 +2 位作者 陈武 尹先清 梅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7期48-50,共3页
采取离子浓度变化分析及浊度法进行了天然海水与地层水的静态配伍性研究;应用岩心流动实验进行了动态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涠12-1油田注入水源与地层水不配伍,且温度越高不配伍性越严重,对岩心损害程度越大;天然海水驱替过程中,随着驱... 采取离子浓度变化分析及浊度法进行了天然海水与地层水的静态配伍性研究;应用岩心流动实验进行了动态配伍性研究。结果表明,涠12-1油田注入水源与地层水不配伍,且温度越高不配伍性越严重,对岩心损害程度越大;天然海水驱替过程中,随着驱替体积增加,累积结垢程度变大;天然海水与地层水交替驱对岩心损害严重,渗透率降低达32.3%。因此不能用天然海水直接作注入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1油田 注入水 储层 配伍性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用于涠洲12-1海上油田生产系统防垢 被引量:12
6
作者 阚振江 孙爱平 +3 位作者 李强 沈靖 李家锋 王洪臣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涠洲12-1海上油田地层温度120℃,除油井井筒内产生硫酸钡锶Ba0.5Sr0.5SO4和硫酸钙CaSO4.H2O混合垢外,平台生产系统内的结垢几乎全部(96.3%~98.8%)为硫酸钡锶垢:Ba0.5Sr0.5SO4,Ba0.75Sr0.25SO4,Ba(SO3)0.3(SO4)0.7。通过马来酸盐环氧化... 涠洲12-1海上油田地层温度120℃,除油井井筒内产生硫酸钡锶Ba0.5Sr0.5SO4和硫酸钙CaSO4.H2O混合垢外,平台生产系统内的结垢几乎全部(96.3%~98.8%)为硫酸钡锶垢:Ba0.5Sr0.5SO4,Ba0.75Sr0.25SO4,Ba(SO3)0.3(SO4)0.7。通过马来酸盐环氧化及碱中和得到的环氧琥珀酸PESA,在150℃加热10小时后其红外光谱图无明显变化。按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在50~120℃测得PESA对硫酸钡垢的防垢率随加量增加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略有降低,加量5mg/L时约为85%~86%,加量25~50mg/L时不低于93%。PESA已使用于涠洲12-1海上油田,在井口连续加药,加药量30mg/L,平台生产系统结垢大量减少,按成垢离子浓度计算,防垢率超过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琥珀酸钠 防垢剂 钡锶垢 防垢 集输系统 12-1油田 海上油田
下载PDF
地球化学指纹技术在油气藏连通性及配产研究中的应用——以涠洲12—1油田和东方1—1气田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保家 李旭红 陈飞雄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5期302-308,共7页
气相色谱指纹及碳同位素指纹分析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原油的全烃气相色谱指纹化合物组成或者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示踪油藏储层的连通性,精确计算多层混采中不同单层的产量贡献以及监测... 气相色谱指纹及碳同位素指纹分析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原油的全烃气相色谱指纹化合物组成或者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示踪油藏储层的连通性,精确计算多层混采中不同单层的产量贡献以及监测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文中利用原油全烃气相色谱指纹及天然气碳同位素指纹技术,结合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油层压力测试数据,对北部湾盆地涠洲12-1油田北块及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储层连通性进行了研究,并依据不同油气层的全烃气相色谱指纹或碳同位素指纹的差异,对涠洲12-1油田中块Ⅳ、Ⅵ油组及东方1-1气田Ⅱ下、Ⅲ气组混层开采的产量分配进行了计算,从而为上述两油(气)田的生产井网部署以及生产后期开采方案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指纹 碳同位素指纹 油藏连通性 油气田配产 12—1油田 东方
下载PDF
地震技术在复杂岩性油藏勘探与开发中的综合应用——以涠洲12-1油田北块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文明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5期331-334,共4页
针对涠洲12-1油田北块断层非常复杂,又属陆相沉积,油层薄,砂体物性横向非均质性强等问题,文中总结出了一套适于复杂岩性油藏勘探与开发的地震技术工作流程,并在涠洲12-1油田北块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属性分析技术... 针对涠洲12-1油田北块断层非常复杂,又属陆相沉积,油层薄,砂体物性横向非均质性强等问题,文中总结出了一套适于复杂岩性油藏勘探与开发的地震技术工作流程,并在涠洲12-1油田北块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属性分析技术和方差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本区的断层解释问题以及沉积模式及油藏类型等问题;在资料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应用全三维解释技术、正演模拟技术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对含油砂体的空间几何形态进行精细雕刻,预测储层砂体物性的横向变化,并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为依托获得储层砂体的有效孔隙体积,从而为本区勘探方向的选择、开发储量的计算以及ODP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技术 复杂岩性油藏 油气勘探 油气开发 应用 12-1油田北块 全三维解释 正演模拟
下载PDF
涠洲12-1油田钡锶垢除垢剂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郑华安 徐波 +2 位作者 麻路 郭琦 汤明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211-2213,共3页
涠洲12-1油田是海上油田,由于注入水(富含SO42-的海水)与地层水(含大量二价金属离子)配伍性很差,油井结垢严重,垢样含68%的BaSO4、25%的SrSO4和少量FeSO4等物质。研制了一种以EDTA为主剂的除垢剂,并对其除垢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 涠洲12-1油田是海上油田,由于注入水(富含SO42-的海水)与地层水(含大量二价金属离子)配伍性很差,油井结垢严重,垢样含68%的BaSO4、25%的SrSO4和少量FeSO4等物质。研制了一种以EDTA为主剂的除垢剂,并对其除垢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垢剂最佳应用条件为:除垢温度为90℃,pH为11~12,除垢剂浓度为40%(体积分数),除垢48 h时除垢能力为46%。KCl和铁对除垢效果有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锶垢 12—1油田 除垢剂
下载PDF
涠洲12-1油田油井结垢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武 卞超锋 +2 位作者 朱其佳 尹先清 梅平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06年第3期33-35,共3页
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涠洲12-1油田A3油井井筒垢样,并对结垢离子的来源、结垢机理、结垢原因及结垢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涠洲12-1油田中块油井垢样的主要成分中61.3%是BaSr(SO4)2。结垢阳离子主要源于地层中含锶、钡等重矿物在高... 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涠洲12-1油田A3油井井筒垢样,并对结垢离子的来源、结垢机理、结垢原因及结垢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涠洲12-1油田中块油井垢样的主要成分中61.3%是BaSr(SO4)2。结垢阳离子主要源于地层中含锶、钡等重矿物在高温、高压及高矿化度条件下的溶解和解离,结垢阴离子主要源于地层中硫酸盐矿物(如BaSO4、SrSO4)溶解、解离及注入水(海水)。结垢是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引起的,涠洲12-1油田防垢应以预防BaSr(SO4)2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1油田 注入水 结垢机理 防垢措施
下载PDF
涠洲12-1油田储层保护修井液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卜继勇 谢克姜 +2 位作者 车伟林 胡文军 程玉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3,95,共3页
涠洲12-1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物性较差,以中孔中渗和中孔低渗为主,存在多种敏感因素,容易受到伤害。通过对该油田储层伤害的机理分析,提出了解决储层保护问题的修井液技术对策。从现场应用的统计数据看,12口油井应用该修井液技术修... 涠洲12-1油田为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物性较差,以中孔中渗和中孔低渗为主,存在多种敏感因素,容易受到伤害。通过对该油田储层伤害的机理分析,提出了解决储层保护问题的修井液技术对策。从现场应用的统计数据看,12口油井应用该修井液技术修井后产能恢复快,所有井作业均较顺利,部分油井产能得到明显提高,其中WZ12-1-B8井修井后产液能力提高90%,产油较修井前高出近5倍;WZ12-1-A8修井后产液能力提高42.3%,产油能力提高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完井液 修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隐形酸 12-1油田
下载PDF
涠洲12-1油田油井结垢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跃喜 付美龙 熊帆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7-329,共3页
分析涠洲12-1油田油井结垢现状,认为注入水和地层水矿化度高,富含成垢离子,以及温度和压力条件的变化是涠洲12-1油田油井形成硫酸钡、硫酸锶和碳酸钙垢的主要原因。同时对清垢剂DTPA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DTPA的溶垢效果随温度的增... 分析涠洲12-1油田油井结垢现状,认为注入水和地层水矿化度高,富含成垢离子,以及温度和压力条件的变化是涠洲12-1油田油井形成硫酸钡、硫酸锶和碳酸钙垢的主要原因。同时对清垢剂DTPA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DTPA的溶垢效果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反应时间越长,溶垢效果越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DTPA的溶垢效果在pH=10时最佳;当NaCl加量低于1000mg/L时,DTPA溶液溶垢能力随着NaCl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NaCl加量超过1000mg/L时,DTPA溶液溶垢能力随着NaCl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加入草酸增效剂后,DTPA清垢剂的溶垢能力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1油田 结垢机理 DTPA 清垢剂 室内评价
下载PDF
涠12-1油田钡锶垢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武 尹先清 +3 位作者 罗觉生 梅平 卞超锋 朱其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7-320,共4页
涠12-1海上油田注入富含SO42-的海水,地层水含大量二价金属离子,一些油井和地面管线结垢严重。垢样主要成分为硫酸钡、锶,含少量硫酸钙、碳酸亚铁。为此研制了钡锶垢防垢剂NYJH。在等量海水、地层水混合水中,加量30 mg/L的NYJH在90℃下... 涠12-1海上油田注入富含SO42-的海水,地层水含大量二价金属离子,一些油井和地面管线结垢严重。垢样主要成分为硫酸钡、锶,含少量硫酸钙、碳酸亚铁。为此研制了钡锶垢防垢剂NYJH。在等量海水、地层水混合水中,加量30 mg/L的NYJH在90℃下防钡垢率为95.0%,防锶垢率为94.6%,用富含Ba2+、Sr2+的混配水饱和的岩心的渗透率保留率,注入2 PV加和不加NYJH的海水并在70-100℃放置后分别为93.5%-96.7%和85.6%-93.2%,注入5 PV加和不加NYJH的海水并在90℃放置后分别为>90%和80.6%,四轮次交替注入总量140 PV的加和不加NYJH的海水和混配水并在90℃放置后分别为88.7%和67.9%。在涠2-1油田注水站,以40 mg/L的加量在注入水中连续投加NYJH共20天,在2口油井监测,采出水中Ba2+Sr2+浓度迅速大幅上升并维持,停加8天后缓慢下降,表明NYJH对该油田井下钡锶垢的抑制能力很强。图4表3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垢剂 钡锶盐垢 硫酸盐垢 防垢 井下结垢 12-1海上油田
下载PDF
涠洲12-1油田中块油井结垢防治 被引量:5
14
作者 戴彩丽 刘双琦 +3 位作者 张志武 李耀林 冯德成 赵福麟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4期264-266,共3页
涠洲12-1油田位于南海西部海域,富含SO42-的注入水(海水)与含有Ba2+、Sr2+的地层水不配伍,导致该油田中块油井结垢现象严重。所结垢为硫酸钡锶垢,硫酸钡含量约占70%,硫酸锶含量约占30%。分析了成垢机理,并对可能的7种防垢方案进行了对... 涠洲12-1油田位于南海西部海域,富含SO42-的注入水(海水)与含有Ba2+、Sr2+的地层水不配伍,导致该油田中块油井结垢现象严重。所结垢为硫酸钡锶垢,硫酸钡含量约占70%,硫酸锶含量约占30%。分析了成垢机理,并对可能的7种防垢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注入井调剖与油井注防垢剂组合方案是涠洲12-1油田中块油井防垢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1油田 硫酸钡锶垢 成垢机理 组合防垢
下载PDF
涠洲12-2油田开发井表层提效关键钻井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中 郭永宾 +2 位作者 管申 刘智勤 彭巍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涠洲12-2油田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非均质性极强,在进行表层钻井作业时存在井壁失稳、钻井轨迹控制困难、钻井液性能不稳定等诸多难题,常规钻井技术表层钻进作业难度大、经济门槛高。通过优选新型海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优化井身结构、优... 涠洲12-2油田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非均质性极强,在进行表层钻井作业时存在井壁失稳、钻井轨迹控制困难、钻井液性能不稳定等诸多难题,常规钻井技术表层钻进作业难度大、经济门槛高。通过优选新型海水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优化井身结构、优选马达钻具组合、改进牙轮钻头与随钻测量系统,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涠洲12-2油田表层提效关键钻井技术。现场实践表明,所提出的表层提效关键技术可提高井下作业安全和钻井时效,降低钻井作业成本,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2油田 开发井 表层钻井 新型海水聚合物钻井液 井身结构优化 钻井提速
下载PDF
油田作业液储层损害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武 赖璐 +1 位作者 梅平 牛霜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98,共4页
为了研究油田作业液对储层的损害机理,以涠12-1油田天然岩心和人造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种作业液污染储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滤液、原油和油基钻井液滤液分别污染岩心后用注入水驱替时,岩心渗透率显著降低,而用煤油驱替... 为了研究油田作业液对储层的损害机理,以涠12-1油田天然岩心和人造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种作业液污染储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基钻井液滤液、原油和油基钻井液滤液分别污染岩心后用注入水驱替时,岩心渗透率显著降低,而用煤油驱替时,渗透率变化不大。油基钻井液固相、原油、完井液分别污染岩心后用注入水驱替时,岩心渗透率严重降低。各作业液间及其与地层水之间不配伍是使岩心渗透率降低,造成储层损害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作业液 储层污染 损害机理 储层保护 12—1油田
下载PDF
南海西部油田钡锶防垢剂挤注体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爱平 贺建英 +3 位作者 李飞 王林海 李强 方明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98-202,共5页
南海西部油田注水开发中富含SO_4^(2-)的海水与含有Ba^(2+)、Sr^(2+)的地层水不配伍,导致近井地带硫酸钡锶垢结垢现象严重。根据防垢剂挤注技术的具体要求,进行了钡锶防垢剂配伍性实验、静态防垢率实验、热稳定性能实验以及岩心动态吸附... 南海西部油田注水开发中富含SO_4^(2-)的海水与含有Ba^(2+)、Sr^(2+)的地层水不配伍,导致近井地带硫酸钡锶垢结垢现象严重。根据防垢剂挤注技术的具体要求,进行了钡锶防垢剂配伍性实验、静态防垢率实验、热稳定性能实验以及岩心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对四种主要成分为HEDP与PESA的复合防垢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20℃下,防垢剂HYZ-101通过调节pH值之后配伍性较好;当质量浓度≥5 mg/L时,其静态防垢率>90%;在120℃下热处理30 d后,防垢率下降幅度很小,防垢率仍>90%;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表明,低pH下防垢剂的吸附/解吸附性能较高pH下更好。因此优选出防垢剂HYZ-101来解决南海西部油田结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垢率 硫酸钡锶垢 防垢剂 井下结垢 12-1油田
下载PDF
涠四段油藏注天然气非混相驱油层非均质模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建琪 裴连君 《吐哈油气》 2007年第1期48-51,共4页
涠洲12-1油田涠四段油藏是国内海上第一个注天然气开发的油田。油藏构造倾角20°左右,利用油气重力分异作用,方案设计在油藏的高部位注气,低部位采油,开发方式为非混相驱。通过组分模型与黑油模型模拟该油藏的二维剖面和油藏三维地... 涠洲12-1油田涠四段油藏是国内海上第一个注天然气开发的油田。油藏构造倾角20°左右,利用油气重力分异作用,方案设计在油藏的高部位注气,低部位采油,开发方式为非混相驱。通过组分模型与黑油模型模拟该油藏的二维剖面和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后,对比分析模拟结果,选择了黑油模型模拟油藏的非均质因素对注气开发效果的敏感性,以及模拟预测了注气非混相驱的开发方案,而没有使用混相驱工程中常用的组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1油田 四段油藏 非混相驱 黑油模型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田优势渗流通道识别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月银 雷霄 +1 位作者 张乔良 李树松 《内江科技》 2015年第3期43-44,共2页
南海西部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生产中存在注采关系复杂的问题。以渗透率、注采压差等12个动静态参数为分析参数,建立优势渗流通道动静态参数识别标准。以层次结构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一致性判断等数学手段,建立了优势渗流通道... 南海西部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生产中存在注采关系复杂的问题。以渗透率、注采压差等12个动静态参数为分析参数,建立优势渗流通道动静态参数识别标准。以层次结构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一致性判断等数学手段,建立了优势渗流通道模型,准确识别了杂断块油田优势渗流通道,认清注采关系。并根据优势渗流通道的分布特征,应用于涠洲12-1油田,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田开发 渗流通道 识别技术 优势 应用 12-1油田 注采关系 静态参数
下载PDF
涠洲12—1油田储层损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勇新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6期389-393,共5页
在钻完井及修井过程中,涠洲12-1油田储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这影响了该油田的投资回收和原油产量.文中根据该油田的地质情况、实际施工工艺及室内实验结果,重点分析了钻井液液相侵入产生的乳化堵塞对低压、低渗油层产能的影响,提出... 在钻完井及修井过程中,涠洲12-1油田储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这影响了该油田的投资回收和原油产量.文中根据该油田的地质情况、实际施工工艺及室内实验结果,重点分析了钻井液液相侵入产生的乳化堵塞对低压、低渗油层产能的影响,提出了提高钻井液暂堵性能,采用防漏的一次性不压井管柱完井工艺,以及使用防漏压井液等防治措施.这一研究成果为该油田新开发井的顺利投产、老井修井效果的提高,以及减少修井工作量提供了技术支持,对该地区同类油田的有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1油田 储层损害 防治 乳化堵塞 钻井液 管柱完井 防漏压井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