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涎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马大权
俞光岩
郭传瑸
-
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
-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14,共2页
-
文摘
涎腺肿瘤临床常见,很多病例缺乏规范性治疗,误诊误治的病例不少。现就临床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同道们共同探讨。1涎腺肿瘤的诊断涎腺肿瘤以发生在腮腺最常见,其次是下颌下腺。很多患者因无痛性肿块就诊,没有任何症状。临床检查为腺内界限清楚且活动的肿块,无压痛,这是良性肿瘤的典型表现。但是也有不少低度恶性肿瘤也呈此种表现,临床上很难确定。
-
关键词
涎腺肿瘤(salivary
GLAND
Neoplasms)
治疗(THERAPY)
评论[文献类型](Comment[Publication
Type])
-
分类号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蛋白多糖阻抑:涎腺肿瘤治疗的新思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洁
张艳宁
-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27,共3页
-
文摘
涎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neoplastic myoepithelial cells,NMCs)的存在、增殖和分化,导致了涎腺肿瘤组织学形态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NMCs是涎腺肿瘤中主要增生的细胞成份,NMCs具有分泌产生蛋白多糖(proteoglycan,PG)的功能。PG是一类大分子糖蛋白,由葡胺多糖与核心蛋白结合构成。研究表明,PG在肿瘤基质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或肿瘤周围组织。PG作为细胞外基质的组成部分,对涎腺肿瘤发生、增殖、迁移、侵袭和转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抑制涎腺NMCs的PG合成与分泌,可以达到抑制涎腺肿瘤增殖、迁移、侵袭和转移的目的,为涎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
关键词
涎腺肿瘤(salivary
GLAND
Neoplasms)
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
治疗(THERAPY)
蛋白多糖(proteoglycan)
-
分类号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悬雍垂肌上皮瘤1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冰冰
张勤
刘贵秋
马喆
张传山
-
机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9-280,共2页
-
文摘
涎腺肌上皮瘤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曾被认为是多形性腺瘤的一种亚型。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有关涎腺肿瘤的组织学新分类中,将其列为一种独立的肿瘤[1]。肌上皮瘤很少见,仅占涎腺肿瘤的1%[2],原发于悬雍垂的病例更为少见,目前国外仅见1例报道[3],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现就1例原发于悬雍垂的肌上皮瘤病例进行报道。
-
关键词
悬雍垂(Uvula)
涎腺肿瘤(salivary
GLAND
Neoplasms)
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
-
分类号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