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涉假型信用卡诈骗罪研究
1
作者
高艳东
李佩霖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变造信用卡的行为要么不定罪,要么按“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定罪,而不能一概将变造行为全归于伪造行为;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主体不仅限于持卡人;盗划信用卡、使用非法复制的他人信用卡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关键词
涉
假
型
信用卡
诈骗
变连
信用卡
诈骗
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实务问题思考
被引量:
24
2
作者
毛玲玲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1-48,共8页
司法机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恶意透支型信用卡犯罪处于高位上扬之势。两高2009年11月《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以后,司法实务在探究准确理解其规定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各界对透支行为入罪的种种争...
司法机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恶意透支型信用卡犯罪处于高位上扬之势。两高2009年11月《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以后,司法实务在探究准确理解其规定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各界对透支行为入罪的种种争议,正视信用卡产业自身的迅猛、粗放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制疵漏与不足。因此,对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构成中的各个要件,如"非法占有目的"、"银行催收"、"数额计算"等,需要进行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及刑法精神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非法占有目的
银行催收
数额计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之批判与重构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冲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0-24,共5页
近年来,信用卡诈骗罪多发,尤其是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虽然这只是个罪,但其影响已经超出个罪的范畴,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在刑事审判实践中,通过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主客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解读,发现这一个罪中存在两个悖...
近年来,信用卡诈骗罪多发,尤其是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虽然这只是个罪,但其影响已经超出个罪的范畴,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在刑事审判实践中,通过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主客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解读,发现这一个罪中存在两个悖论。其主要原因是该罪的入罪门槛过低,刑罚权的干预范围过大,同时法律条文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修订该法条,可以借鉴德国立法模式,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行为从信用卡诈骗罪中剥离出来,独立成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透支
信用卡
诈骗
罪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齐天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7-31,共5页
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以来,司法实务界一直致力于准确理解其规定并加以适用。理论界需要正视信用卡产业自身的迅猛、粗放型发展过程中内含的机制性瑕疵和司法...
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以来,司法实务界一直致力于准确理解其规定并加以适用。理论界需要正视信用卡产业自身的迅猛、粗放型发展过程中内含的机制性瑕疵和司法实务界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一种简单化处理的倾向。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争议性项目需要加以界定、探讨,如"恶意透支与善意透支"、"银行催收要求"、"持卡人认定"等问题,努力达到一种既符合金融信贷业发展规律又与刑法精神相契合的解读,并提出一种民事与刑事法律法规合力互动的"民刑应对机制"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恶意透支
银行催收
持
卡
人
民刑应对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之单独设罪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珂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8-20,共3页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是刑法第196条第2款规定的犯罪,然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由于不具有诈骗性质,其行为本质是对银行信用的滥用,与使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相比,具有其独有的特性,且与国外的立法相比具有滞后性。笔者认为,恶意透支...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是刑法第196条第2款规定的犯罪,然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由于不具有诈骗性质,其行为本质是对银行信用的滥用,与使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相比,具有其独有的特性,且与国外的立法相比具有滞后性。笔者认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应当设立单独的犯罪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单独设罪
具体设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合宪性疑虑及控制路径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辉
《南海法学》
2021年第6期1-13,共13页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业已成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要类型。本罪存在立法认定标准过于模糊、司法解释恣意扩大范围、司法认定标准简化为以事后未偿还推定主观恶意及以行为人事后的经济状况作为入罪标准等问题,进而将刑法异化为催债法。...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业已成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要类型。本罪存在立法认定标准过于模糊、司法解释恣意扩大范围、司法认定标准简化为以事后未偿还推定主观恶意及以行为人事后的经济状况作为入罪标准等问题,进而将刑法异化为催债法。透支信用卡入刑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银行持有的特定公共财产,但由于正常透支信用卡所产生的消费额度在本质上属于债权,在民事救济途径较为完善的情况下,无需与其他类似行为区别对待,启动刑罚权进行特别保护。否则,将会产生不符合平等原则、比例原则等合宪性质疑。基于宪法原则的导控功能,在立法暂时保留的情况下,应准确把握透支信用卡入刑的内涵,以“诈骗”框定本罪的边界,对司法解释进行合宪性控制。司法机关应负有禁止主动介入的消极义务,并就免罚免责的法律规定履行提醒告知义务,强化对“恶意透支”诈骗行为的审查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合宪性疑虑
平等原则
比例原则
控制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犯罪数额认定问题研究
7
作者
李春珍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3-36,共4页
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社会危害性较大,目前是我国司法实践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犯罪数额是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法律适用不同,有时会出现检察院与法院对犯罪数额认定不一致的情况。应通过理清冒用型信用卡诈骗活...
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社会危害性较大,目前是我国司法实践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犯罪数额是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法律适用不同,有时会出现检察院与法院对犯罪数额认定不一致的情况。应通过理清冒用型信用卡诈骗活动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适用法律确定被告人的犯罪数额,以保障司法机关依法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用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犯罪数额
认定依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
8
作者
朱志斌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8年第3期78-80,共3页
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构成不仅包括形式要件,还包括非法占有目的这个实质要件。没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透支不是恶意透支,而是民事违约行为。实践中,应当对违约透支后无力偿还与恶意透支拒不还款的行为准确区分界定,防止'客观归罪'和&...
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构成不仅包括形式要件,还包括非法占有目的这个实质要件。没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透支不是恶意透支,而是民事违约行为。实践中,应当对违约透支后无力偿还与恶意透支拒不还款的行为准确区分界定,防止'客观归罪'和'民事纠纷刑事化'。一、恶意透支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解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占有目的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司法认定
原文传递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总目录
9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刑事和解制度
侦查监督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检察机关
司法机关
管理干部学院
政法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山西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2年《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总目录
10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6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和解制度
监视居住制度
公诉案件
刑事司法程序
外国人犯罪
公安院校
运用途径
刑事鉴定制度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刑事法杂志》二○一一年总目录
11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4-127,共4页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刑事案件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刑事法
量刑程序
被害人
国际刑法
诉讼监督
死刑
刑事侦查
危险驾驶罪
法律适用
实证研究
《刑法修正案(八)》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目录
检索工具
原文传递
借卡恶意透支行为如何定性
12
作者
黄宁
《江淮法治》
2019年第11期60-60,共1页
基本案情张某与王某系表兄弟关系,张某因急需钱要借王某信用卡使用,王某答应了。第二日王某接到公司通知去外省的工地出差4个月,出差回来后王某发现信箱里有其持有的信用卡发卡银行寄送的两张催收通知单。后王某得知张某使用其信用卡透...
基本案情张某与王某系表兄弟关系,张某因急需钱要借王某信用卡使用,王某答应了。第二日王某接到公司通知去外省的工地出差4个月,出差回来后王某发现信箱里有其持有的信用卡发卡银行寄送的两张催收通知单。后王某得知张某使用其信用卡透支6万元,遂联系张某,但一直联系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透支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发
卡
银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涉假型信用卡诈骗罪研究
1
作者
高艳东
李佩霖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文摘
变造信用卡的行为要么不定罪,要么按“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定罪,而不能一概将变造行为全归于伪造行为;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主体不仅限于持卡人;盗划信用卡、使用非法复制的他人信用卡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关键词
涉
假
型
信用卡
诈骗
变连
信用卡
诈骗
罪
Keywords
Crime of fraud concerning fake credit card
Forge credit cards
Crime of fraud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实务问题思考
被引量:
24
2
作者
毛玲玲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1-48,共8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刑法学"(学科编号:S30901)资助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般项目"近年金融领域刑事司法状态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0BFX04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司法机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恶意透支型信用卡犯罪处于高位上扬之势。两高2009年11月《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以后,司法实务在探究准确理解其规定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各界对透支行为入罪的种种争议,正视信用卡产业自身的迅猛、粗放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制疵漏与不足。因此,对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构成中的各个要件,如"非法占有目的"、"银行催收"、"数额计算"等,需要进行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及刑法精神的解读。
关键词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非法占有目的
银行催收
数额计算
分类号
D924.3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之批判与重构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冲
机构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出处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0-24,共5页
文摘
近年来,信用卡诈骗罪多发,尤其是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虽然这只是个罪,但其影响已经超出个罪的范畴,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在刑事审判实践中,通过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主客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解读,发现这一个罪中存在两个悖论。其主要原因是该罪的入罪门槛过低,刑罚权的干预范围过大,同时法律条文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修订该法条,可以借鉴德国立法模式,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行为从信用卡诈骗罪中剥离出来,独立成罪。
关键词
恶意透支
信用卡
诈骗
罪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Keywords
malicious overdraft type of credit card
credit card fraud
criticize
reconstruct
分类号
D924.3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齐天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7-31,共5页
基金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创新实践项目(1202040118)
文摘
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以来,司法实务界一直致力于准确理解其规定并加以适用。理论界需要正视信用卡产业自身的迅猛、粗放型发展过程中内含的机制性瑕疵和司法实务界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一种简单化处理的倾向。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争议性项目需要加以界定、探讨,如"恶意透支与善意透支"、"银行催收要求"、"持卡人认定"等问题,努力达到一种既符合金融信贷业发展规律又与刑法精神相契合的解读,并提出一种民事与刑事法律法规合力互动的"民刑应对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恶意透支
银行催收
持
卡
人
民刑应对机制
Keywords
malicious overdraft type of crime of credit card fraud
malicious overdraw
bank collection
card hold-er
civil and criminal coping mechanism
分类号
DF529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之单独设罪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珂
机构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出处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8-20,共3页
文摘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是刑法第196条第2款规定的犯罪,然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由于不具有诈骗性质,其行为本质是对银行信用的滥用,与使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相比,具有其独有的特性,且与国外的立法相比具有滞后性。笔者认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应当设立单独的犯罪构成。
关键词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单独设罪
具体设罪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合宪性疑虑及控制路径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辉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南海法学》
2021年第6期1-13,共13页
基金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宪法个案解释基准的证成路径、方法与规则研究”(17AFX010)
河南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0SBS09)。
文摘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业已成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要类型。本罪存在立法认定标准过于模糊、司法解释恣意扩大范围、司法认定标准简化为以事后未偿还推定主观恶意及以行为人事后的经济状况作为入罪标准等问题,进而将刑法异化为催债法。透支信用卡入刑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银行持有的特定公共财产,但由于正常透支信用卡所产生的消费额度在本质上属于债权,在民事救济途径较为完善的情况下,无需与其他类似行为区别对待,启动刑罚权进行特别保护。否则,将会产生不符合平等原则、比例原则等合宪性质疑。基于宪法原则的导控功能,在立法暂时保留的情况下,应准确把握透支信用卡入刑的内涵,以“诈骗”框定本罪的边界,对司法解释进行合宪性控制。司法机关应负有禁止主动介入的消极义务,并就免罚免责的法律规定履行提醒告知义务,强化对“恶意透支”诈骗行为的审查义务。
关键词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合宪性疑虑
平等原则
比例原则
控制路径
Keywords
Crime of malicious overdraft credit card fraud
Constitutional doubtequality principle
Proportion prin⁃ciple
Control Path
分类号
D924.35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犯罪数额认定问题研究
7
作者
李春珍
机构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系
出处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3-36,共4页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BFX186)。
文摘
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社会危害性较大,目前是我国司法实践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犯罪数额是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法律适用不同,有时会出现检察院与法院对犯罪数额认定不一致的情况。应通过理清冒用型信用卡诈骗活动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准确适用法律确定被告人的犯罪数额,以保障司法机关依法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安全。
关键词
冒用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犯罪数额
认定依据
Keywords
crime of fraudulent use of credit cards
amount of crime
basis of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
8
作者
朱志斌
机构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8年第3期78-80,共3页
文摘
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构成不仅包括形式要件,还包括非法占有目的这个实质要件。没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透支不是恶意透支,而是民事违约行为。实践中,应当对违约透支后无力偿还与恶意透支拒不还款的行为准确区分界定,防止'客观归罪'和'民事纠纷刑事化'。一、恶意透支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解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关键词
非法占有目的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司法认定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总目录
9
出处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刑事和解制度
侦查监督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检察机关
司法机关
管理干部学院
政法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山西省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2年《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总目录
10
出处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6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和解制度
监视居住制度
公诉案件
刑事司法程序
外国人犯罪
公安院校
运用途径
刑事鉴定制度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刑事法杂志》二○一一年总目录
11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4-127,共4页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刑事案件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刑事法
量刑程序
被害人
国际刑法
诉讼监督
死刑
刑事侦查
危险驾驶罪
法律适用
实证研究
《刑法修正案(八)》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目录
检索工具
分类号
Z88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借卡恶意透支行为如何定性
12
作者
黄宁
机构
不详
出处
《江淮法治》
2019年第11期60-60,共1页
文摘
基本案情张某与王某系表兄弟关系,张某因急需钱要借王某信用卡使用,王某答应了。第二日王某接到公司通知去外省的工地出差4个月,出差回来后王某发现信箱里有其持有的信用卡发卡银行寄送的两张催收通知单。后王某得知张某使用其信用卡透支6万元,遂联系张某,但一直联系不上.
关键词
恶意透支
恶意透支
型
信用卡
诈骗
罪
发
卡
银行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D924.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涉假型信用卡诈骗罪研究
高艳东
李佩霖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实务问题思考
毛玲玲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之批判与重构
王冲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研究
齐天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之单独设罪
王珂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合宪性疑虑及控制路径
陈辉
《南海法学》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犯罪数额认定问题研究
李春珍
《菏泽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
朱志斌
《检察调研与指导》
2018
0
原文传递
9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总目录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2012年《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总目录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国刑事法杂志》二○一一年总目录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原文传递
12
借卡恶意透支行为如何定性
黄宁
《江淮法治》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