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关于贸易碳排放责任划分问题的研究评述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茂荣 谭秀杰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出口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是为满足进口国消费而引起的。近年来,这部分碳排放的责任划分问题引发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并先后提出了生产责任原则、消费责任原则及共担责任原则三种划分原则。文章对国外已有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对... 出口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是为满足进口国消费而引起的。近年来,这部分碳排放的责任划分问题引发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并先后提出了生产责任原则、消费责任原则及共担责任原则三种划分原则。文章对国外已有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对这三种原则依次进行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对比,分析不同原则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 碳排放 生产责任原则 消费责任原则 共担责任原则
原文传递
消费者责任视角下中国产业部门对外贸易碳排放责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余晓泓 徐苗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0,共13页
在以"生产者责任原则"界定和核算碳排放责任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因在世界产业价值链分工及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承担与权利不一致的更大责任。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在"生产者责任原则"... 在以"生产者责任原则"界定和核算碳排放责任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因在世界产业价值链分工及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而承担与权利不一致的更大责任。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在"生产者责任原则"下的碳减排责任重大,也成为近年中资企业遭受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消费者责任角度探讨我国产业部门对外贸易碳排放责任有重要意义。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35个产业部门的最新数据,在数据处理上考虑技术异质性、区分中间投入和最终产品,并利用价格指数消除通货膨胀,从消费者责任角度研究中国与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碳排放量和责任划分。结果表明,我国产业部门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量巨大,且进出口的隐含碳排放量严重不平衡;其中纺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器械制造业及机械设备制造业等部门的失衡度较高;在消费者责任原则下,我国29个产业部门承担的碳排放责任,相比生产者责任原则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责任原则 碳减排责任 产业部门对外贸易 异质性 隐含碳
下载PDF
中国区域电力碳排放责任核算方法比较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嫔婷 江来 付坤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20-223,共4页
区域电网的排放量一般都是采用生产端责任原则来核算。为了有效促进消费端进行减排,提出基于消费端责任原则和共担责任原则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利用2011年数据核算我国各电网之间电力调度的内含碳,最后进一步核算我国各区域电网的碳排... 区域电网的排放量一般都是采用生产端责任原则来核算。为了有效促进消费端进行减排,提出基于消费端责任原则和共担责任原则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利用2011年数据核算我国各电网之间电力调度的内含碳,最后进一步核算我国各区域电网的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核算方法 消费责任原则 共担责任原则
下载PDF
基于生产侧和消费侧的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因素分解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贵景 常克亮 +1 位作者 陈慧琴 施智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51-258,共8页
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计算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的CO2排放量,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生产侧和消费侧九个影响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率,认为发电量效应、碳强度效应、人均GDP效应和人口规模... 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计算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的CO2排放量,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生产侧和消费侧九个影响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率,认为发电量效应、碳强度效应、人均GDP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2排放量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用电效率效应是主要抑制因素;发电量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人均GDP是造成三地电力工业CO2排放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DI方法 京津冀地区 电力工业 CO2排放 消费责任原则 生产侧 消费
下载PDF
制造业服务化对消费侧碳反弹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5
作者 王科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 2023年第1期56-70,共15页
在全球价值链(GVC)背景下,从消费侧视角核算各国碳排放责任能够有效避免碳排放区域转移引起的“碳泄露”问题。本文分别采用增加值贸易法和SBM-DEA效率模型测算出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消费侧碳反弹效应,并充分考虑服务化实现路径和制造业... 在全球价值链(GVC)背景下,从消费侧视角核算各国碳排放责任能够有效避免碳排放区域转移引起的“碳泄露”问题。本文分别采用增加值贸易法和SBM-DEA效率模型测算出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消费侧碳反弹效应,并充分考虑服务化实现路径和制造业自身异质性,建立实证模型深入探究制造业服务化对消费侧碳反弹效应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显示,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对消费侧碳反弹效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依托国内服务投入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比依托国外服务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对消费侧碳反弹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拓展性分析表明,处于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制造业服务化比中低端环节的制造业服务化,对消费侧反弹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相较于先进制造业而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对消费侧反弹产生的积极影响更多地集中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1)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测算制造业服务化和消费侧碳反弹效应,能够使得测算结果更加准确。(2)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充分考虑服务投入差异化和制造业自身异质性,探究制造业服务化对消费侧碳反弹的影响,突破了以往文献从生产侧角度分析碳减排效果的局限,研究结果具备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制造业服务化 消费责任原则 碳反弹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