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现时饮水消毒剂/消毒副产物规定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运明 张淑兰 马蔚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8-372,共5页
本文简介美国当前饮水消毒剂、消毒副产物的最高污染物水平和最高污染物水平目标 ,监测规定 ,以及消毒副产物前体的去除要求。
关键词 消毒副产物 监测 消毒副产物 饮水消毒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贤芳 杨悦 《安徽建筑》 2023年第3期92-93,105,共3页
文章综述了生物活性炭(BAC)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一直以来,BAC主要被看作是一种深度处理。当下饮用水水源中天然有机物(NOM)组成的变化对水处理设施提出了挑战,BAC对解决该问题有巨大潜力。随着亲水化合物比例的增加,NOM浓度增加,微... 文章综述了生物活性炭(BAC)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一直以来,BAC主要被看作是一种深度处理。当下饮用水水源中天然有机物(NOM)组成的变化对水处理设施提出了挑战,BAC对解决该问题有巨大潜力。随着亲水化合物比例的增加,NOM浓度增加,微量有机污染物不断增加。亲水性NOM不能通过传统的混凝过程去除,在消毒过程中会引起细菌再生,增加消毒副产物(DBPs)的形成。BAC可以通过吸附和生物降解去除亲水组分和其他方法无法去除的内分泌化合物,为去除有毒微量污染物提供优势。如果用作预处理,BAC还可以辅助其他后续过程。BAC的主要缺点是需要更长的空床接触时间(EBCT)才能有效去除NOM。文章对BAC的降解性能和BAC的影响因素,如PH、温度、EBCT、DO、营养物质及反冲洗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 影响因素 消毒副产物 活性炭再生
下载PDF
高藻水的预氯化技术优化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成 黄廷林 李玉仙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对预氯化过程中的投氯量、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当原水中藻类数量、酚类物质含量特别高时,预氯化、粉末活性炭的联用等作了论述。认为如果能很好地控制预氯化的反应时间、投氯量,预氯化不会明显增加水厂出水中三致物质的量;预... 对预氯化过程中的投氯量、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当原水中藻类数量、酚类物质含量特别高时,预氯化、粉末活性炭的联用等作了论述。认为如果能很好地控制预氯化的反应时间、投氯量,预氯化不会明显增加水厂出水中三致物质的量;预氯化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时,两工艺之间应间隔适当的时间,以减轻氯对粉末活性炭吸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氯化 粉末活性炭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
下载PDF
河流型水源地源水有机物种类分布特性及其与消毒副产物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黄辉 程志鹏 +4 位作者 林芳 李倩 费相琴 蒋功成 徐继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2-1607,共6页
研究了不同水文期条件下长三角某典型河流型水源地源水有机物种类分布特性及其与消毒副产物关系。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源水有机污染特性呈现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特点,水体腐殖化程度依次降低。经树脂富集分离后水样溶解性有机... 研究了不同水文期条件下长三角某典型河流型水源地源水有机物种类分布特性及其与消毒副产物关系。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源水有机污染特性呈现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特点,水体腐殖化程度依次降低。经树脂富集分离后水样溶解性有机物(DOM)各组分占总有机碳(DOC)的比例有所不同。丰水期:疏水性有机酸(HPO-A,38%)>亲水性有机物(HPI,26%)>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16%)>疏水性有机中性物质(HPO-N,12%)>过渡亲水性中性物质(TPI-N,8%);平水期:HPO-A(32%)>HPO-N(22%)>TPI-A(20%)>HPI(18%)>TPI-N(8%);枯水期:HPO-A(28%)>TPI-A(24%)>HPO-N(20%)>HPI(19%)>TPI-N(9%)。DOM中仅HPI组分比紫外吸光度值(SUVA)低于原水,其余均高于原水,其中HPO-A组分SUVA值最高,是原水的1.77倍。各水文期条件下,疏水性有机物(疏水性有机酸和疏水性中性物质)对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生成的贡献,分别超过全部有机物氯化后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的60%和65%,表明疏水性有机物是最主要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应当作为水处理工艺重点去除的有机物组分。各水文期源水有机物特性与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的关系变化不大,三卤甲烷生成潜能(STHMFP)与SUVA的线性相关度较高,卤乙酸生成潜能(SHAAFP)与SUVA的线性相关度一般。因此,可用水样SUVA值间接反映三卤甲烷生成潜能,以利于在实际生产中快速监控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水源地 溶解性有机物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
原文传递
浅析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控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耀霞 张瑜 李娇娜 《山西建筑》 2006年第1期189-190,共2页
从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DBPs)的种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面,综述了DBPs的控制现状以及前景,分析了几种对DBPs前体物及其DBPs的去除方法,讨论了它们的运行效果,展望了今后饮用水安全消毒的前景,从而将其危害降至最低。
关键词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 处理工艺
下载PDF
污水再生过程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转化规律 被引量:7
6
作者 韩慧慧 缪恒锋 +3 位作者 张雅晶 陆敏峰 黄振兴 阮文权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83-2892,共10页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将污水中的消毒副产物(DBP)前体物分离为亲水性物质(HPI)、强疏水性物质(HPO)和弱疏水性物质(TPI)这3个组分,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再生水处理各沿程前体物进行表征,并测定各沿程出水的消毒副...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将污水中的消毒副产物(DBP)前体物分离为亲水性物质(HPI)、强疏水性物质(HPO)和弱疏水性物质(TPI)这3个组分,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再生水处理各沿程前体物进行表征,并测定各沿程出水的消毒副产物生成势(DBPFP).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DBPs前体物主要组分为腐殖质和脂肪烃,以HPI为主.一级处理(沉淀)基于HPO与水互斥的物理性能对疏水性腐殖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腐殖质的去除会导致含碳消毒副产物生成势(CDBPFP)的降低.此外由于DON/DOC的增加,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势(N-DBPFP)有所增加.二级处理(生物处理)对腐殖质和脂类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会产生大量疏水性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因此生物处理后DBPs前体物主要表现为疏水性.SMP的累积会导致C-DBPFP和N-DBPFP的大幅增加.深度处理(滤布滤池)能截留部分腐殖质和疏水性的SMP,因此前体物HPO占比减少,HPI占比增加.深度处理可以通过对SMP的去除来降低C-DBPFP和N-DBP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消毒副产物 亲疏水性 三维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原文传递
高锰酸钾预氧化对剑水蚤DBPsFP的去除特征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孙兴滨 胡阳 +3 位作者 袁婷 倪慧珊 宋弼尧 李艳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96-3302,共7页
以剑水蚤为试验对象,研究在不同条件下,高锰酸钾预氧化对剑水蚤代谢产物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特征.研究表明:随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水合氯醛(CH)、1,1,1-三氯丙酮(1,1,1-TCP)、三氯甲烷(TCM)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氯乙... 以剑水蚤为试验对象,研究在不同条件下,高锰酸钾预氧化对剑水蚤代谢产物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特征.研究表明:随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水合氯醛(CH)、1,1,1-三氯丙酮(1,1,1-TCP)、三氯甲烷(TCM)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氯乙酸(DCAA)逐渐减少,而三氯硝基甲(TCNM)、1,1-二氯丙酮(1,1-DCP)、二氯乙腈(DCAN)和三氯乙酸(TCAA)先上升后下降,在本试验高锰酸钾投量范围内,高锰酸钾浓度为5mg/L时CH、TCNM、DCAN、TCAN、DCAA、TCAA和1,1-DCP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最高可达72.2%;延长预氧化时间,DCAN、DCAA、TCAA浓度逐渐降低,TCM、CH浓度逐渐升高,TCNM、TCAN、1,1,1-TCP浓度先升高后降低,而1,1-DCP浓度先迅速下降后逐渐升高,预氧化时间宜控制在20min;p H<7可有效抑制TCM的生成.p H=7时TCAA达到最小值,而1,1-DCP含量最高,p H>7有助于1,1-DCP的减少,CH、DCAA、DCAN、TCAN、TCNM和1,1,1-TCP随p H的增加而减少.在p H=9时生成量均最小,最高去除率为80%;最佳温度为30℃,随着温度的升高,DCAA、TCAA和TCM浓度有所增加,1,1-DCP、DCAN和1,1,1-TCP生成量减少,在20℃时,CH的浓度最小,而TCAN的浓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水蚤代谢产物 消毒副产物 高锰酸钾 预氧化
下载PDF
饮用水消毒预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强 刘燕 +2 位作者 魏源源 代瑞华 刘翔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80-985,共6页
在消毒副产物的诸多控制途径中,去除其前体物被认为是比较经济可行的。本文通过对强化混凝、化学氧化、生物氧化、光降解、膜分离、离子交换以及活性炭吸附等常见饮用水预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种单一和组合工艺的特点以及对消毒... 在消毒副产物的诸多控制途径中,去除其前体物被认为是比较经济可行的。本文通过对强化混凝、化学氧化、生物氧化、光降解、膜分离、离子交换以及活性炭吸附等常见饮用水预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种单一和组合工艺的特点以及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性能,为实际水处理工程中预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预处理工艺 消毒副产物 控制
原文传递
臭氧投加量对微污染淮河原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杨阳 杨忠莲 +1 位作者 吴倩 朱光灿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8期53-63,共11页
淮河流域某水源水面临微量有机污染物种类增多、藻类季节性暴发而导致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增多的问题。试验在淮河流域某水厂建立的深度处理中试装置进行,重点探讨不同臭氧投加量条件下各处理单元对三卤甲烷前体物(THMFP)与卤乙酸前体物(HA... 淮河流域某水源水面临微量有机污染物种类增多、藻类季节性暴发而导致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增多的问题。试验在淮河流域某水厂建立的深度处理中试装置进行,重点探讨不同臭氧投加量条件下各处理单元对三卤甲烷前体物(THMFP)与卤乙酸前体物(HAAFP)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预臭氧-强化常规处理(生物强化滤柱)工艺主要去除三氯甲烷前体物(TCMFP),去除率为70.2%;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处理单元以去除二溴一氯甲烷前体物(CDBMFP)为主,去除率为56.8%。针对卤乙酸前体物(HAAFP),预臭氧-强化常规单元和O3-BAC深度处理单元都以去除二氯乙酸前体物(DCAAFP)为主,去除率分别为67.9%和45.5%。当预臭氧投加量为1.1 mg/L,主臭氧投加量为2 mg/L时,整个工艺对TTHMFP及THAAF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8.1%和52.4%,说明采用预氧化-强化常规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保障出厂水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臭氧投加量 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深度处理
下载PDF
长江下游原水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效果及有机物特性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柯 杨忠莲 +2 位作者 朱永林 吉志一 朱光灿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45-53,共9页
以长江下游镇江征润洲段为原水,利用中试装置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优化运行及其对有机物特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调整主臭氧投加量为2.5 mg/L时,深度处理工艺对CODMn、NH4^+-N和两类消毒副产物前体物(TTHMFP、THAAFP... 以长江下游镇江征润洲段为原水,利用中试装置研究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优化运行及其对有机物特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调整主臭氧投加量为2.5 mg/L时,深度处理工艺对CODMn、NH4^+-N和两类消毒副产物前体物(TTHMFP、THAAFP)的去除率分别为68.5%、86.7%、57.3%和48.9%;同时,从净水过程中有机物特性变化对消毒副产物影响的角度,提出应将强疏水性小分子有机物作为镇江市饮用水处理的控制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消毒副产物 生物稳定性
下载PDF
涂铁铝砂对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慧萍 梁超 +1 位作者 常春 高乃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80-1084,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石英砂为载体,制备了涂铁铝砂.研究表明,涂铁铝砂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比石英砂滤料有很大改善:比表面积是原石英砂滤料的10倍,等电点时的pH值由0.2-2.2提高到8.8;表面粗糙,孔隙增多;对有机物的静态吸附效果由石英砂的8...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石英砂为载体,制备了涂铁铝砂.研究表明,涂铁铝砂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比石英砂滤料有很大改善:比表面积是原石英砂滤料的10倍,等电点时的pH值由0.2-2.2提高到8.8;表面粗糙,孔隙增多;对有机物的静态吸附效果由石英砂的8%提高到100%,过滤时对有机物的去除率由9.5%提高至45.2%,对藻类藻毒素的去除效果也明显优于石英砂滤料.进水有机物浓度、pH值、浊度和空床停留时间是涂铁铝砂去除有机物的主要影响因素.涂铁铝砂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随过滤时间会逐渐衰减,用0.5 mol.L的NaOH溶液再生,可以使其恢复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最后分析了涂铁铝砂去除有机物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铁铝砂 有机物 藻类藻毒素 消毒副产物
下载PDF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英姿 姜明基 +1 位作者 吴超 梁燕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1年第10期28-30,共3页
阐述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主要来自于原水中的腐殖质,如腐殖酸和富里酸等天然有机物。介绍了不同特征的有机物与氯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关系,着重介绍了化学预氧化,活性炭吸附和组合工艺等去除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技术的应用现状,简... 阐述了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主要来自于原水中的腐殖质,如腐殖酸和富里酸等天然有机物。介绍了不同特征的有机物与氯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关系,着重介绍了化学预氧化,活性炭吸附和组合工艺等去除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技术的应用现状,简述了关于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控制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副产物 天然有机物 化学预氧化 活性炭吸附 组合工艺
下载PDF
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工艺处理藻污染水库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永磊 李军 +4 位作者 张克峰 贾瑞宝 李梅 宋武昌 李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35-2343,共9页
目前水库水源藻污染日益严重,传统沉淀固液分离工艺难以满足净水要求。以鹊山引黄水库高藻原水为研究对象,开发了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考察了浮滤池工艺运行特性及运行效果。试验表明,絮凝剂选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在投药量4.0 mg·... 目前水库水源藻污染日益严重,传统沉淀固液分离工艺难以满足净水要求。以鹊山引黄水库高藻原水为研究对象,开发了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考察了浮滤池工艺运行特性及运行效果。试验表明,絮凝剂选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在投药量4.0 mg·L-1(以Al3+计),回流比8%,溶气压力0.4 MPa时,运行效果较优。炭层所含生物量约占滤料层总生物量的97.4%(最高值50.2 nmol P·g-1),是砂滤层(3.0 nmol P·g-1)的16.7倍,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层。试验期间,浮滤池工艺对颗粒物、蓝绿藻、浊度、CODMn、NPOC、UV254、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48%、92.40%、92.56%、57.41%、51.60%、52.50%、75.67%,嗅味由4级降为0级,出水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含量均小于检出限,一氯二溴甲烷、三氯甲烷前体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5.1%和60%,表明浮滤池工艺对常规指标、藻类、嗅味物质、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浮滤池 浮选 过滤 炭砂滤料 嗅味物质 消毒副产物
下载PDF
河流型水源地源水典型氯化消毒副产物及其前体物的强化去除工艺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辉 孙瑞林 +3 位作者 程志鹏 费相琴 韦长梅 徐继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88-1894,共7页
以长三角某典型河流型水源地源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传统工艺及基于凹凸棒土处理单元的6种强化工艺,对各工艺及其处理单元应用于典型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及其前体物控制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预O3+... 以长三角某典型河流型水源地源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传统工艺及基于凹凸棒土处理单元的6种强化工艺,对各工艺及其处理单元应用于典型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及其前体物控制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预O3+凹土强化混凝+O3-GAC强化的工艺对上述2种消毒副产物及其前体物的控制效果最佳;在传统工艺中单纯增加O3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KMnO4控制消毒副产物的效果一般,但KMnO4处理可强化后续单元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各工艺处理出水中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单项指标均能达标,但传统工艺和经凹土强化混凝+GAC强化的工艺出水三卤甲烷4种化合物的实测浓度与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均大于1.0,不能满足水质要求,必须进行强化处理。凹土强化混凝单元在6种强化工艺条件下对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和卤乙酸生成潜能(HAAFP)的去除率较传统混凝单元平均提高15.99%和4.92%;各强化工艺对THMFP和HAAFP的去除率较传统工艺均提高20%以上(除凹土强化混凝+GAC强化的工艺外),消毒副产物产生量降低40%以上,工艺成本降低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水源地 消毒副产物 消毒副产物 强化工艺 凹凸棒土
原文传递
二氧化氯预氧化控制藻源有机物DBPsFP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辛会博 崔晓宇 +1 位作者 史正晨 孙兴滨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0-44,共5页
以铜绿微囊藻的胞外有机物(EOM)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条件下,二氧化氯预氧化对铜绿微囊藻胞外有机物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DBPsFP)的控制规律。研究表明,随着二氧化氯投量的增加,三氯乙酸(TCAA)、三氯乙腈(TCAN)浓度先增加... 以铜绿微囊藻的胞外有机物(EOM)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条件下,二氧化氯预氧化对铜绿微囊藻胞外有机物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DBPsFP)的控制规律。研究表明,随着二氧化氯投量的增加,三氯乙酸(TCAA)、三氯乙腈(TCAN)浓度先增加后减少,二氯乙腈(DCAN)浓度先减少后增加,三氯甲烷(TCM)、二氯乙酸(DCAA)、二氯丙酮(1,1-DCP)、三氯丙酮(1,1,1-TCP)浓度均持续减少,且在投加量为3 mg/L时去除效果最佳;随着pH值由5升到9,TCM浓度逐渐增加,DCAA、TCAA、DCAN、TCAN、1,1-DCP、1,1,1-TCP浓度减少,且在pH值为9时达到最小值;延长预氧化时间,TCM、1,1,1-TCP浓度有所增加,DCAA、TCAA、DCAN、1,1-DCP浓度持续减少,TCAN浓度先增加后减少,综合考虑确定最佳预氧化时间为30 min;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可有效减少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在混凝剂硫酸铝溶液投量为50 mg/L时,7种DBPs浓度均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胞外有机物 二氧化氯 预氧化 消毒副产物
原文传递
AAO-MBR工艺污水处理系统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变化规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雅晶 缪恒锋 +2 位作者 张晓夏 周梦娟 阮文权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37-2046,共10页
为探究DBPs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采用超滤膜和XAD大孔吸附树脂将AAO-MBR工艺沿程出水中DOM (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离,并利用3D-EEM (三维荧光光谱)对分离前后水样进行表征,同时测定DBPFP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 为探究DBPs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采用超滤膜和XAD大孔吸附树脂将AAO-MBR工艺沿程出水中DOM (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离,并利用3D-EEM (三维荧光光谱)对分离前后水样进行表征,同时测定DBPFP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结果表明:(1)沉砂池出水具有较低的C-DBPFP (含碳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经过AAO和MBR后,由于微生物代谢作用生成的疏水性SMPs (微生物代谢产物)类物质(为主要的C-DBPs前体物质)包含较多不饱和键,导致C-DBPFP增加.(2)沉砂池出水的N-DBPFP (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势)较低,但经过AAO后生成的小分子物质(为主要的N-DBPs前体物)导致N-DBPFP增加;经过MBR后由于SRT(污泥停留时间)和污泥浓度的增加造成小分子物质减少,致使N-DBPFP降低.(3)市政污水经过AAO后,C-DBPs和N-DBPs前体物分别增加了90. 9%和7. 3%;而MBR具有较高的DOC去除率(74. 4%),去除了56. 8%的C-DBPs前体物和78. 1%的N-DBPs前体物.研究显示,AAO-MBR工艺对市政污水中C-DBPs和N-DBPs前体物有较好地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副产物 AAO-MBR工艺 三维荧光光谱 分子量分离 亲疏水性分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HKUST-1对水中微量氨基酸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思嘉 马晓雁 +3 位作者 李青松 宋亚丽 余齐 朱丽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47-2853,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HKUST-1,选取水源水中检出率较高的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和色氨酸(Trp)为目标物,开展了HKUST-1吸附微量氨基酸性能的研究.利用XRD和FTIR技术对吸附剂HKUST-1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HKUST-1,选取水源水中检出率较高的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和色氨酸(Trp)为目标物,开展了HKUST-1吸附微量氨基酸性能的研究.利用XRD和FTIR技术对吸附剂HKUST-1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的研究探讨HKUST-1吸附氨基酸的机理.结果表明,HKUST-1具有高结晶度,对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饱和吸附容量分别可达248.65,143.67,140.09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和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HKUST-1去除氨基酸的过程为吸热反应;高吸附容量主要归因于静电相互作用、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UST-1 吸附 消毒副产物 氨基酸 饮用水处理
下载PDF
预氧化剂对北江原水DBPs前体物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齐秋红 许泽彬 +2 位作者 董燕珊 刘婉琼 林立斌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11期79-83,共5页
模拟水生产流程,研究不同氧化剂预氧化对北江原水消毒副产物(DBPs)前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投加量为1.5 mg/L时,CODMn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最高可达51.38%;投加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可以提高UV254说的去除率;采用次氯酸钠... 模拟水生产流程,研究不同氧化剂预氧化对北江原水消毒副产物(DBPs)前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投加量为1.5 mg/L时,CODMn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最高可达51.38%;投加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可以提高UV254说的去除率;采用次氯酸钠作为预氧化剂,氯与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直接反应生成DBPs;氧化剂二氧化氯可以有效去除三氯乙醛前体物,且随着投加量的增加,三氯甲烷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当高锰酸钾投加量达到1.5 mg/L时,三卤甲烷(THMs)总量达到最低,此时三氯甲烷及THMs去除率达到30%以上。从水质安全考虑,建议以北江原水为水源的水厂采用高锰酸钾或二氧化氯替代预氯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北江原水 二氧化氯 高锰酸钾 消毒副产物
下载PDF
超滤膜在大型供水系统的应用分析与建议
19
作者 张静 温颖 +3 位作者 张周强 王一帆 杨非凡 齐天天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7-52,共6页
北方大型供水厂A的处理规模为50×10^(4)m^(3)/d,水厂B的处理规模为8×10^(4)m^(3)/d,均采用压力式超滤膜深度处理工艺。通过分析两水厂的处理效果,发现在超滤工艺运行过程中,当前序工艺采用铁盐混凝剂时,应注意其可能造成膜孔... 北方大型供水厂A的处理规模为50×10^(4)m^(3)/d,水厂B的处理规模为8×10^(4)m^(3)/d,均采用压力式超滤膜深度处理工艺。通过分析两水厂的处理效果,发现在超滤工艺运行过程中,当前序工艺采用铁盐混凝剂时,应注意其可能造成膜孔堵塞;当采用铝盐混凝剂时,超滤膜对溶解铝无拦截作用,应注意铝盐投量与出厂水溶解铝浓度。高藻季节应注意藻类和细菌在膜壳内滋生问题。此外,当采用次氯酸钠控制膜污染时,应精准控制出厂水余氯,使出厂水pH稳定,避免由于pH波动对管网水质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供水系统 自来水厂 消毒副产物
原文传递
预氧化与混凝对水源水中DBPsFP的协同去除规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立伟 孙兴滨 +2 位作者 郑淞元 杨尚乐 杨梓晔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以水库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条件下,预氧化与混凝对天然水库水氯化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DBPsFP)的协同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高锰酸钾投量的增加,三氯甲烷(TCM)、三氯丙酮(1,1,1-TCP)、二氯乙酸(DCAA)和三氯乙酸(TCAA)的质量... 以水库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条件下,预氧化与混凝对天然水库水氯化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DBPsFP)的协同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高锰酸钾投量的增加,三氯甲烷(TCM)、三氯丙酮(1,1,1-TCP)、二氯乙酸(DCAA)和三氯乙酸(TCAA)的质量浓度逐渐下降,二氯丙酮(1,1-DCP)、二氯乙腈(DCAN)的质量浓度先下降后上升,在高锰酸钾投加量为4 mg/L时处理效果最好;随着预氧化时间的延长,1,1-DCP、DCAN、TCM、DCAA和TCAA的质量浓度逐渐下降、1,1,1-TCP的质量浓度逐渐上升,综合分析,预氧化40 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在pH值从5增加到9时,1,1-DCP、1,1,1-TCP、DCAN、DCAA和TCAA的质量浓度逐渐下降,TCM的质量浓度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TCM、1,1,1-TCP、DCAA和TCAA的质量浓度逐渐上升,1,1-DCP和DCAN的质量浓度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水 预氧化 混凝 高锰酸钾 DBPS 消毒副产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