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联合声速匹配技术对上消化道肿瘤和胰腺疾病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曾海龙 夏铭 +2 位作者 张正坤 王伟 姚建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联合声速匹配技术诊断上消化道实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11-01-2020-07-31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上消化道肿瘤及胰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消化道肿瘤11例(食管癌4例,胃癌7例),胰腺病变14例(胰...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联合声速匹配技术诊断上消化道实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11-01-2020-07-31酒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上消化道肿瘤及胰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消化道肿瘤11例(食管癌4例,胃癌7例),胰腺病变14例(胰腺炎4例,胰腺癌1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联合声速匹配技术检查、CT和MR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3种检查的诊断效能比较。结果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检出率明显高于CT(χ^(2)=6.349,P=0.012)和MR(χ^(2)=5.094,P=0.024)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与MR之间诊断效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0.774。超声内镜弹性成像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5.24%、66.67%和88.00%,均高于CT(52.38%、9.09%和48.00%)和MR(57.14%、10.00%和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三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联合声速匹配技术对上消化道实性肿瘤和胰腺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弹性成像 声速匹配 消化道占位性病变 胰腺病变 诊断
原文传递
快速现场评价技术在消化道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覃善君 张朝顺 +1 位作者 杨新魁 钟永锋 《新医学》 2020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评价技术(ROSE)联合常规消化内镜(电子胃镜或结肠镜)活组织检查(活检)能否提高消化道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连续纳入影像学或消化内镜发现消化道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将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评价技术(ROSE)联合常规消化内镜(电子胃镜或结肠镜)活组织检查(活检)能否提高消化道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连续纳入影像学或消化内镜发现消化道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将上消化道占位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电子胃镜组(A组,109例)、ROSE+常规电子胃镜组(B组,109例);下消化道占位性病变患者亦随机分为2组:常规电子结肠镜组(C组,421例)、ROSE+常规电子结肠镜组(D组,421例).比较各组间活检诊断正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活检诊断正确率80.73%(88/109)与B组活检诊断正确率88.99%(97/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恶性肿瘤亚组活检诊断正确率100%(26/26)高于A组恶性肿瘤亚组活检诊断正确率82.61%(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活检诊断正确率78.86%(332/421)与D组活检诊断正确率82.66%(348/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恶性肿瘤亚组活检诊断正确率96.61%(57/59)高于C组恶性肿瘤亚组活检诊断正确率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发生大出血、消化道穿孔严重并发症.结论将ROSE与常规消化内镜结合起来,可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活检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占位性病变 消化内镜 快速现场评价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