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藤黄酸和雷帕霉素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及协同抗肿瘤活性研究
1
作者 丁欢欢 姜先梅 +5 位作者 刘红梅 齐瑶 涂柯蓉 陈琳 蔡璐璐 周先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96-2911,共16页
目的制备共载藤黄酸和雷帕霉素的脂质体(liposomes co-loaded with gambogic acid and rapamycin,GR@Lip)并优化其处方,研究GR@Lip的体外抗肿瘤机制、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 目的制备共载藤黄酸和雷帕霉素的脂质体(liposomes co-loaded with gambogic acid and rapamycin,GR@Lip)并优化其处方,研究GR@Lip的体外抗肿瘤机制、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实验筛选GR@Lip的最佳处方,并对其进行表征和稳定性研究;通过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考察GR@Lip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考察GR@Lip对肿瘤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免疫荧光考察GR@Lip对肿瘤细胞自噬的影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o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LC-MS)和活体成像仪研究GR@Lip的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结果GR@Lip的最佳处方为制备温度40℃,药脂比1∶1∶20,磷脂与胆固醇比例4∶1,超声功率195 W,超声时间5 min,水化介质为超纯水,水相pH值为7.1;该方法制备的GR@Lip藤黄酸包封率为(97.27±2.76)%,雷帕霉素包封率为(96.58±3.82)%,藤黄酸载药量为(3.29±0.44)%,雷帕霉素载药量为(4.91±0.44)%。TEM形态观察显示GR@Lip呈球形,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检测其平均粒径为(157.19±1.74)nm、ζ电位为(−22.1±1.3)mV,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藤黄酸和雷帕霉素联用能协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自噬。此外,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结果显示,GR@Lip可在体内滞留更长时间且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结论成功制备了GR@Lip,揭示其具有通过多途径协同抗肿瘤的活性,并显著改善了藤黄酸和雷帕霉素的药动学行为,为进一步体内研究和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雷帕霉素 共载脂质体 抗肿瘤 联合用药 体内药动学 生物分布 增殖 凋亡 迁移 自噬
原文传递
VEGF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旭斌 陈坤 张铁柱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8期2718-2720,共3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侵袭性生长及早期颈淋巴结转移特性使其预后较差。血管生成与肿瘤浸润及转移关系密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特异性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细胞因子,不仅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还可诱导肿瘤淋巴管形成。...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侵袭性生长及早期颈淋巴结转移特性使其预后较差。血管生成与肿瘤浸润及转移关系密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特异性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细胞因子,不仅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还可诱导肿瘤淋巴管形成。近年来,关于VEGF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与转移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CC VEGF 转移
下载PDF
抓好超前教育是防止案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3
作者 周忠胜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1990年第S1期34-35,共2页
融安支行地处桂东北山区,管辖着35个基层(部)所、社,共有银信干部职工265人,由于机构分散,人员来源层次不同,给管理上带来不少困难,特别是在1984、1985年经济过热期间,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思潮也浸袭到我们银信内部来,当时确实有些人想... 融安支行地处桂东北山区,管辖着35个基层(部)所、社,共有银信干部职工265人,由于机构分散,人员来源层次不同,给管理上带来不少困难,特别是在1984、1985年经济过热期间,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思潮也浸袭到我们银信内部来,当时确实有些人想借掌握信贷职权之机,搞权钱交易、或搞回扣、收手续费,或入干股从中渔利,甚至索贿、受贿等案件也时有发生,既影响了农村金融业务的正常开展,又损害了银行和信用社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给纪检、监督部门带来了不少麻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教育 有效途径 手续费 储户 思想教育 防范教育 源层 桂东北 干部职工
下载PDF
血管新生在肝泡球蚴浸润性生长中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荔童 张示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1-1074,共4页
泡球蚴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地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原发于肝脏,呈恶性浸润性生长,可继发肺、脑转移,手术及药物治疗效果差,其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血管新生在正常组织中是被高度管制的行为,异常情况下的血管新生是恶性肿瘤的关... 泡球蚴病是对人体危害极大地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原发于肝脏,呈恶性浸润性生长,可继发肺、脑转移,手术及药物治疗效果差,其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血管新生在正常组织中是被高度管制的行为,异常情况下的血管新生是恶性肿瘤的关键标志之一。VEGF是血管新生中关键的介质。研究显示VEGF和CD34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及侵袭性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初步探讨血管生成在泡球蚴侵袭性中的作用,为临床上泡球蚴病晚期患者的保守治疗、以及手术、药物的辅助治疗提供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状棘球蚴 血管 性生长 VEGF CD34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