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油基岩屑制备水泥路面基层的力学性能及重金属浸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长颢 李丽 +3 位作者 刘美佳 王健媛 闫大海 陈超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5-813,共9页
油基岩屑是石油开采时产生的危险废物,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油基岩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已不容忽视.资源化利用油基岩屑将对油气行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为探明利用油基岩屑制备水泥道路... 油基岩屑是石油开采时产生的危险废物,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油基岩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已不容忽视.资源化利用油基岩屑将对油气行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为探明利用油基岩屑制备水泥道路结构的可行性,制作11种不同配合比的水泥路面基层试件,通过无侧限抗压、劈裂抗拉以及抗压回弹试验,探寻符合相关力学性能要求且岩屑掺加量最大的试件,随即对其开展浸出试验以研究重金属浸出规律,并通过浸出动力学模型拟合重金属长期浸出量.结果表明:①随着油基岩屑掺加量的提升,水泥路面基层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压回弹模量同时呈下降趋势.当岩屑掺加量为12%时,试件相关力学指标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和四川省农村公路基层材料设计参数要求,此时岩屑掺加量达到最大.②Ba、Mn、Pb、Zn为油基岩屑中的特征污染物.Ba、Mn、Pb累积浸出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在第64天时基本达到浸出平衡;而Zn的累积浸出量在第64天时仍持续增长.4种重金属在全浸出阶段的浸出行为都受到扩散控制影响.③Ba和Pb的浸出规律符合Elovich方程,而二阶动力学方程更适用于描述试件中Mn的浸出特性.若长期使用利用油基岩屑制备的水泥路面基层,应更加关注Mn的浸出风险.研究显示,油基岩屑可以替代部分天然矿石制备水泥路面基层,建议进一步拓展其资源化利用场景,以期为岩屑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岩屑 水泥路面基层 累积浸出 浸出行为 浸出模型
下载PDF
水泥固化体中核素浸出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玉香 全明 +2 位作者 易发成 肖正学 陈雅斓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4-219,共6页
基于水泥固化体中放射性核素浸出的扩散机制,根据Fick第二定律及初始和边界条件建立了二维衰变浸出模型。通过修正表观扩散系数,用二维衰变浸出模型对实验室规模碱矿渣-黏土复合胶凝材料及工业规模抗硫酸盐水泥固化137Cs的浸出行为进行... 基于水泥固化体中放射性核素浸出的扩散机制,根据Fick第二定律及初始和边界条件建立了二维衰变浸出模型。通过修正表观扩散系数,用二维衰变浸出模型对实验室规模碱矿渣-黏土复合胶凝材料及工业规模抗硫酸盐水泥固化137Cs的浸出行为进行了预测,并与已有的一维浸出模型和一维衰变浸出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维衰变浸出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符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固化体 放射性核素 浸出行为 浸出模型
下载PDF
水泥固化Cs、U(Ⅵ)的浸出模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全明 李玉香 +2 位作者 易发成 肖正学 陈雅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3,共7页
采用碱矿渣-粘土复合胶凝材料(AASCM)和普通硅酸盐水泥(OPC)固化模拟放射性泥浆,对固化体中Cs+、U(Ⅵ)的浸出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并优化了预测核素浸出行为的二维衰变浸出模型。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以非恒定表观... 采用碱矿渣-粘土复合胶凝材料(AASCM)和普通硅酸盐水泥(OPC)固化模拟放射性泥浆,对固化体中Cs+、U(Ⅵ)的浸出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并优化了预测核素浸出行为的二维衰变浸出模型。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以非恒定表观扩散系数的二维衰变模型对Cs+、U(Ⅵ)的浸出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AASCM固化Cs+、U(Ⅵ)的能力大于OPC,浸出28d后,AASCM中Cs+、U(Ⅵ)的累积浸出分数分别低于OPC的1/5和1/2;Cs+、U(Ⅵ)浸出的表观扩散系数呈衰减趋势,当考虑表观扩散系数衰减时,二维衰变浸出模型对OPC固化Cs+、U(Ⅵ)及AASCM固化U(Ⅵ)的浸出行为预测较好,但对离子交换吸附作用较强的AASCM固化体中Cs+浸出行为预测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固化体 浸出行为 扩散 浸出模型
下载PDF
地质水泥固化体中Sr(Ⅱ)、Cs(Ⅰ)、U(Ⅵ)的长期浸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文 谢华 +3 位作者 王烈林 桑培伦 苏伟 张霖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40-1747,共8页
以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地质水泥为固化基材,通过考察Sr(Ⅱ)、Cs(Ⅰ)、U(Ⅵ)在地质水泥固化体中2.5a内的浸出率Rn、累积浸出分数Pt以及物相、显微结构等参量的变化,研究了模拟核素的浸出规律和机理,并构建了其长期浸出模型。在... 以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地质水泥为固化基材,通过考察Sr(Ⅱ)、Cs(Ⅰ)、U(Ⅵ)在地质水泥固化体中2.5a内的浸出率Rn、累积浸出分数Pt以及物相、显微结构等参量的变化,研究了模拟核素的浸出规律和机理,并构建了其长期浸出模型。在整个浸出周期内,浸出试验始终在碱性环境中进行,这对地质水泥吸附核素有利;浸出液的电导率在核素浓度达到平衡后仍在缓慢变化,说明除核素外,水泥固化体中的其余离子也参与了溶浸,这也从XRD的测试结果得到了证实;第42d时Sr(Ⅱ)、Cs(Ⅰ)、U(Ⅵ)的Rn和Pt值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表明地质水泥对这3种核素均具有较好的固化能力,其中对U(Ⅵ)和Sr(Ⅱ)的滞留远高于Cs(Ⅰ);一维衰变浸出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地质水泥固化体中Sr(Ⅱ)、Cs(Ⅰ)、U(Ⅵ)长达2.5a的浸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水泥固化体 Sr(Ⅱ) Cs(Ⅰ) U(Ⅵ) 浸出行为 浸出模型
下载PDF
玻璃固化体抗浸蚀性能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萍萍 张骋 +3 位作者 徐海芳 黄德新 徐冰 蒋丹宇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10年第3期28-34,共7页
玻璃固化是高放废物固化中较成熟、应用较广的一种技术。本文综述了玻璃固化体的浸出机理、浸出模型及浸蚀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对温度和pH这两种因素在静态条件下的影响情况研究较多,对气体环境、压强和辐射等因素对玻璃固化... 玻璃固化是高放废物固化中较成熟、应用较广的一种技术。本文综述了玻璃固化体的浸出机理、浸出模型及浸蚀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对温度和pH这两种因素在静态条件下的影响情况研究较多,对气体环境、压强和辐射等因素对玻璃固化体浸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少的现状,建议今后应重点进行玻璃固化体受浸泡剂-温度-辐射-压力-气流等多种因素耦合作用影响的抗侵蚀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固化体 玻璃固化体 浸出模型 浸泡实验
下载PDF
岩洞处置环境下混合树脂水泥固化体中五类关键核素的长期浸出行为研究
6
作者 丁芸 谢文章 +7 位作者 王烈林 杜颖哲 林鹏 李坤峰 尹雯 兰蕊 谢华 任馨玥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12期37-43,共7页
根据国内某核电厂的放射性废树脂水泥固化体组成,制备了含Sr、Cs、Ni、Co、I五类关键模拟核素的混合树脂水泥固化体,对水泥固化体中五类关键核素的长期浸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4 h~192 d浸出周期内,浸出液的pH平均值为11.54,核... 根据国内某核电厂的放射性废树脂水泥固化体组成,制备了含Sr、Cs、Ni、Co、I五类关键模拟核素的混合树脂水泥固化体,对水泥固化体中五类关键核素的长期浸出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4 h~192 d浸出周期内,浸出液的pH平均值为11.54,核素始终在碱性环境下参与溶浸;电导率呈震荡走高趋势,固化体中持续有组分溶出;五类核素的浸出率和累积浸出分数均满足GB 14569.1-2011《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水泥固化体》的相关要求;Cs的浸出率最高,在固化体中的迁移能力最强,I的浸出率最低,比标准值低3个数量级;一维衰变浸出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核素Co、Cs、Ni的浸出行为;Sr的浸出分别由一维浸出模型和线性浸出模型共同控制,72 d后呈加速浸出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洞处置 水泥固化 关键核素 浸出行为 表观扩散系数 浸出 一维浸出模型 线性浸出模型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Enargite Bioleaching
7
作者 宋健 林建群 +2 位作者 高玲 林建强 曲音波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85-790,共6页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enargite bioleaching at 70℃ by Sulfolobus BC in shake-flasks has been constructed. The model included (1) the indirect leaching by Fe^3+ and Fe^3+ regeneration by suspended Sulfolobus, a...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enargite bioleaching at 70℃ by Sulfolobus BC in shake-flasks has been constructed. The model included (1) the indirect leaching by Fe^3+ and Fe^3+ regeneration by suspended Sulfolobus, and (2) the direct leaching by the attached Sulfolobus. The model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GA). Simulations of the ferric leaching, and bioleaching processes were done using this model.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2+, As^3+, As^5+, Fe^3+ and/or Fe^2+, as well as ferric-arsenate precipitation were accurately predi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EACHING ferric leaching ENARGITE MODELING ARSENIC redox potentia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