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分子量海蚌类肝素理化性质分析及抗血栓活性评价
1
作者
陈观兰
陈建平
+4 位作者
李瑞
贾学静
刘晓菲
宋兵兵
钟赛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60,共9页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海蚌类肝素的理化性质、体内抗血栓活性及对出血时间的影响,本文以海蚌类肝素G2(60.25kDa)及其2种不同分子量的降解产物DG1(24.48kDa)、DG2(6.75kDa)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改良的硫酸-咔唑法和BaCl_(2)-gel比浊法测定糖...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海蚌类肝素的理化性质、体内抗血栓活性及对出血时间的影响,本文以海蚌类肝素G2(60.25kDa)及其2种不同分子量的降解产物DG1(24.48kDa)、DG2(6.75kDa)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改良的硫酸-咔唑法和BaCl_(2)-gel比浊法测定糖醛酸及硫酸基的含量,利用纳米粒径仪测定粒径、Zeta电位,并同步利用热分析仪分析热稳定性;然后通过小鼠黑尾模型和小鼠断尾模型分别研究抗血栓活性及对出血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降低,海蚌类肝素硫酸基含量升高,糖醛酸含量降低,初始降解温度先升高后降低,粒径降低,Zeta电位升高。相对于海蚌类肝素G2,其适度降解产物DG1具有更高的抑制尾部血栓形成的能力,同时具有较低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
蚌
类肝素
理化性质
抗血栓
出血副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分子量海蚌类肝素理化性质分析及抗血栓活性评价
1
作者
陈观兰
陈建平
李瑞
贾学静
刘晓菲
宋兵兵
钟赛意
机构
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大连工业大学)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60,共9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0300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9YFD0902005)
+2 种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70818111335796、PT202001-17)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A01015)
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1KCXTD021)。
文摘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海蚌类肝素的理化性质、体内抗血栓活性及对出血时间的影响,本文以海蚌类肝素G2(60.25kDa)及其2种不同分子量的降解产物DG1(24.48kDa)、DG2(6.75kDa)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改良的硫酸-咔唑法和BaCl_(2)-gel比浊法测定糖醛酸及硫酸基的含量,利用纳米粒径仪测定粒径、Zeta电位,并同步利用热分析仪分析热稳定性;然后通过小鼠黑尾模型和小鼠断尾模型分别研究抗血栓活性及对出血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降低,海蚌类肝素硫酸基含量升高,糖醛酸含量降低,初始降解温度先升高后降低,粒径降低,Zeta电位升高。相对于海蚌类肝素G2,其适度降解产物DG1具有更高的抑制尾部血栓形成的能力,同时具有较低的出血风险。
关键词
海
蚌
类肝素
理化性质
抗血栓
出血副作用
Keywords
clam heparinoid
physicochemical analysis
antithrombotic activity
bleeding time
分类号
P745.3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分子量海蚌类肝素理化性质分析及抗血栓活性评价
陈观兰
陈建平
李瑞
贾学静
刘晓菲
宋兵兵
钟赛意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