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夷海洋文化及其走向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建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1-25,共5页
由于深受海洋的影响 ,东夷文化具有着厚重的海洋文化性质。首先 ,东夷人靠海用海 ,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生活来源 ,不仅大量食用 ,而且将贝等海物作为装饰品、货币以及铲、锄等工具。其次 ,东夷人的航海活动开拓了东北亚海上交往越渤海 ,抵... 由于深受海洋的影响 ,东夷文化具有着厚重的海洋文化性质。首先 ,东夷人靠海用海 ,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生活来源 ,不仅大量食用 ,而且将贝等海物作为装饰品、货币以及铲、锄等工具。其次 ,东夷人的航海活动开拓了东北亚海上交往越渤海 ,抵辽东、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传统航线。同时 ,靠海用海和屡涉风涛 ,东夷人产生了人面鸟身的海神信仰和鸟与太阳通体崇拜的信仰习俗。然而 ,海洋文化发达的东夷部族与创造了南方海洋文化的百越部族相比 ,更早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随着秦始皇灭六国而一统天下 ,东夷海洋文化便在大陆型主体文化的笼罩和辐射之下 ,开始居于从属与边缘地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夷文化 海洋文化 海神信仰 中原文化 生活环境
下载PDF
从海神信仰看中国古代的海洋观念 被引量:14
2
作者 朱建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8,共6页
海神信仰实际是涉海民众海洋观念的外化表现,通过分侧面地多角度地考察中国古代主要海神信仰从人面鸟身的早期海神到四海海神、海龙王、妈祖、地方海神和专业海神的的历史传承与流变,并通过分析海神传说及相关民俗事项,可以透视出中国... 海神信仰实际是涉海民众海洋观念的外化表现,通过分侧面地多角度地考察中国古代主要海神信仰从人面鸟身的早期海神到四海海神、海龙王、妈祖、地方海神和专业海神的的历史传承与流变,并通过分析海神传说及相关民俗事项,可以透视出中国古代海洋观念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即源远流长的“四海”水体观念,“鱼盐商利”的海洋价值观念,敬畏与驾驭交织的海洋本体观念。总体上看,由海神信仰所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的海洋观念在现实和虚幻两条轨道上前行,并且随着涉海生活的深入在历史时期内越来越趋向现实,人海关系中人的力量不断增加。所以,那种认为中国古人将大海视为恐怖之地并对之深怀恐惧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海洋观念 海洋发展
下载PDF
古代福建沿海居民的海神信仰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必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5-98,共4页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航海交通发达 ,沿海居民信仰的海神除天妃外 ,还有临水夫人、龙神、拿公、陈文龙、苏臣等。祭祀海神的活动也是多方面的。古代福建沿海居民的海神信仰 ,随着福建人民的海上活动传遍了世界各地。但那不是单纯的民间信...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航海交通发达 ,沿海居民信仰的海神除天妃外 ,还有临水夫人、龙神、拿公、陈文龙、苏臣等。祭祀海神的活动也是多方面的。古代福建沿海居民的海神信仰 ,随着福建人民的海上活动传遍了世界各地。但那不是单纯的民间信仰的传播。事实上 ,在世界各地人民接受了古代福建海神信仰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海 海神信仰 《使琉球录》 天妃 册封琉球 临水夫人 海神 古代福建 台湾学生 民间信仰
下载PDF
明清时期海神信仰与海洋渔业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荣国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0-135,共6页
明清时期中国沿海渔民的种种海神祭祀活动 ,尤其是渔船上神龛供奉的诸神合祀现象等 ,揭示了海洋渔业生产与海神信仰的密切关系。渔民的海神信仰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其目的归结到一点 ,即平安捕鱼、多捕鱼、捕好鱼。这是渔民海神信仰活动... 明清时期中国沿海渔民的种种海神祭祀活动 ,尤其是渔船上神龛供奉的诸神合祀现象等 ,揭示了海洋渔业生产与海神信仰的密切关系。渔民的海神信仰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其目的归结到一点 ,即平安捕鱼、多捕鱼、捕好鱼。这是渔民海神信仰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但海神祭祀活动只能是消除渔民的紧张心理 ,获得心灵上的宽慰 ,从而增强漂泊于大海的信心与勇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海神信仰 海洋渔业生产 海神祭祀活动
下载PDF
海神信仰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以妈祖信仰为中心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国平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9,15,共6页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根本动因是海上贸易和海外移民,而精神支柱则是海神信仰。海神信仰贯穿于航海始终,它既反映了时人对海上巨大风险的畏惧心理,又体现了航海者借助海神信仰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必胜信念,两种心态交织在一起,后者占主导...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根本动因是海上贸易和海外移民,而精神支柱则是海神信仰。海神信仰贯穿于航海始终,它既反映了时人对海上巨大风险的畏惧心理,又体现了航海者借助海神信仰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必胜信念,两种心态交织在一起,后者占主导地位。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重要起点之一,闽人不但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厥功至伟,而且还创造了包括妈祖在内的诸多海神。没有海神信仰便不会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妈祖信仰就没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延续与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妈祖 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PDF
南海海神信仰文化研究——以南海神和妈祖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傅轶 黄少辉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年第11期84-87,共4页
海神信仰是海洋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文章从起源、封号、发展现状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南海神和妈祖两种海神信仰的差异,不同的发展轨迹使得两者的影响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不同,而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海神文化是亟待进一步研... 海神信仰是海洋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文章从起源、封号、发展现状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南海神和妈祖两种海神信仰的差异,不同的发展轨迹使得两者的影响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不同,而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海神文化是亟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海神 妈祖
下载PDF
海神信仰类型及其禳灾功能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蔡勤禹 赵珍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25-29,共5页
海神信仰是沿海人们祈神禳灾和寻求平安幸福的一种信仰体系。从避灾护佑的功能分析,可以将海神分为海洋水体本位神、航海神、镇海神、引航神和全能神等。海神信仰的禳灾功能主要体现在给人们带来精神支柱,起到安定身心的作用;给社会带... 海神信仰是沿海人们祈神禳灾和寻求平安幸福的一种信仰体系。从避灾护佑的功能分析,可以将海神分为海洋水体本位神、航海神、镇海神、引航神和全能神等。海神信仰的禳灾功能主要体现在给人们带来精神支柱,起到安定身心的作用;给社会带来安定,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海神信仰作为中华信仰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于民族文化传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海神类型 海洋灾害 禳灾
下载PDF
“运河之都”淮安的海神信仰——以清口惠济祠为例
8
作者 刘志平 《江苏地方志》 2024年第3期35-37,共3页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这里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一春秋时期的邗沟运道遗址,有唐时期的通济渠、山阳渎两段运河遗址,有明清时期开凿的、至今依然在通航的里运河、中运河河道。历史上,淮安的水神信仰非常盛行...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这里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一春秋时期的邗沟运道遗址,有唐时期的通济渠、山阳渎两段运河遗址,有明清时期开凿的、至今依然在通航的里运河、中运河河道。历史上,淮安的水神信仰非常盛行,不仅有专祀淮河水神的淮渎庙、运河水神的金龙大王庙、黄河水神的河神庙,还有龙王庙、水母庙、纪念各种治水名人的水利人格神祠庙等,种类繁多,且随处可见。此外,这里的海神信仰也十分流行。这对于今天并不沿海的准安来说,或许有些不可思议,却是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水神 通济渠 海神信仰 里运河 中运河 人格神 大王庙
下载PDF
海神信仰的“叠合认同”:支撑理论与研究框架 被引量:5
9
作者 宋宁而 宋枫卓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33-155,共23页
我国沿海地区的海神信仰存在着多神共存现象。在海神信仰体系中,不仅包含着不同的海神,内陆神灵也被纳入其中,海神信仰体系呈现人们对不同神灵的"叠合认同"。基于此现象,本文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综述,梳理海神信仰"叠... 我国沿海地区的海神信仰存在着多神共存现象。在海神信仰体系中,不仅包含着不同的海神,内陆神灵也被纳入其中,海神信仰体系呈现人们对不同神灵的"叠合认同"。基于此现象,本文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综述,梳理海神信仰"叠合认同"的相关理论,阐释海神信仰"叠合认同"的内涵、要素与特征,提出海神信仰"叠合认同"的研究框架。海神信仰的内在特质是"叠合认同"形成的前提,形成了海神信仰的内在结构和行为逻辑;外部因素是重要条件,为海神信仰的流动和变迁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渔村海洋实践中的适应性实践和反思性实践作为承接因素,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推动了海神信仰的"叠合认同"。这三种因素的结合,共同推动了海神信仰的"叠合认同"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多神共存 “叠合认同”
下载PDF
区域生存意识、功利性思想与汉唐海神信仰的演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闵祥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3-170,共8页
海神信仰不仅是人类社会特定阶段对神灵恐惧与迷信的文化表现,也是一定区域内民众应对海洋灾难时的能动性反应,其直接表现为一种生存意识与精神支撑。尤其在海洋防灾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社会,伴随着沿海开发与海外交流的日渐增多,海洋灾... 海神信仰不仅是人类社会特定阶段对神灵恐惧与迷信的文化表现,也是一定区域内民众应对海洋灾难时的能动性反应,其直接表现为一种生存意识与精神支撑。尤其在海洋防灾技术相对落后的古代社会,伴随着沿海开发与海外交流的日渐增多,海洋灾害与海难频发。为消弭海上灾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护佑海洋、驱灾避难的海神成为航海者与民众心中的精神力量与安全保障,也成为统治者获得海洋政治经济利益的现实需求。正是在海洋生存意识与功利价值思想的双重作用下,汉唐时期的海神信仰出现巨大转变:一是由汉晋时期的备受冷落到隋唐五代的尊王封帝,地位倍受尊崇;二是本土的民间信仰与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观念一起,在唐代以后逐步形成多元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隋唐五代 海神信仰 生存意识 功利目的
下载PDF
古代日本海神信仰史初探
11
作者 陈铭迪 《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第2期534-539,共6页
海神信仰脱胎于古代日本民族对海洋的恐惧与崇敬,最初表现为海洋崇拜这一自然信仰。本文从记纪神话入手,以三则神话分析了古代日本民族世界观中海洋占据的重要地位。后列举并详细讨论了绵津见四神与惠比寿神的神话由来、信仰原因与信仰... 海神信仰脱胎于古代日本民族对海洋的恐惧与崇敬,最初表现为海洋崇拜这一自然信仰。本文从记纪神话入手,以三则神话分析了古代日本民族世界观中海洋占据的重要地位。后列举并详细讨论了绵津见四神与惠比寿神的神话由来、信仰原因与信仰发展。最后总结了现代海神信仰发展的现状,对研究日本神道体系下的海神与日本民间海神信仰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道 海洋崇拜 海神信仰 惠比寿信仰
下载PDF
山东沿海地区海神信仰研究——以田横镇周戈庄祭海节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洪苑 《新经济》 2014年第22期58-61,共4页
本文以周戈庄祭海节为例,通过对祭海节祭拜的神灵、祭海过程介绍,从讲究的祭祀活动,考察中国古代主要海神信仰,折射出了古老的海洋神灵观,构成了海洋信仰文化的一道奇特的风景线.研究发现,海神信仰是胶东沿海渔民的民间信仰,其实际是涉... 本文以周戈庄祭海节为例,通过对祭海节祭拜的神灵、祭海过程介绍,从讲究的祭祀活动,考察中国古代主要海神信仰,折射出了古老的海洋神灵观,构成了海洋信仰文化的一道奇特的风景线.研究发现,海神信仰是胶东沿海渔民的民间信仰,其实际是涉海民众海洋观念的外化表现,祭海仪式在海神信仰中最具象征意义,是渔捕文化的特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沿海地区 山东 信仰文化 沿海渔民 海洋观 祭祀活动 民间信仰
下载PDF
海神信仰与海洋开发——从《广东新语》说起 被引量:3
13
作者 柳超球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1-55,共5页
海神信仰是古人在海洋开发中借助想象征服海洋的幻想。广东海岸线长达4,300公里,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郡邑多濒于海”,人们的生活生产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文化历来十分发达,海神信仰也非常普遍,“粤人事海神甚谨”。屈大均的《广东新语... 海神信仰是古人在海洋开发中借助想象征服海洋的幻想。广东海岸线长达4,300公里,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郡邑多濒于海”,人们的生活生产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文化历来十分发达,海神信仰也非常普遍,“粤人事海神甚谨”。屈大均的《广东新语·神语》中不但详细地记载了广东海神信仰情况,而且对其产生、演变以及人们崇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广东新语》 海洋开发 海神 屈大均 天妃 祝融 广东海岸 海上丝绸之路 妈祖庙
下载PDF
环北部湾文化圈的海神信仰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詹贤武 张宁 《新东方》 2011年第2期16-20,共5页
环北部湾地区存在多海神信仰的文化现象,其形成过程无不与本地区多民族、多族群创造的多元文化环境有关。环北部湾地区的海神类型有神格人化的海神、人格神化的海神和物格神化的海神三种类型。这些海神崇拜所体现的民间宗教信仰以及独... 环北部湾地区存在多海神信仰的文化现象,其形成过程无不与本地区多民族、多族群创造的多元文化环境有关。环北部湾地区的海神类型有神格人化的海神、人格神化的海神和物格神化的海神三种类型。这些海神崇拜所体现的民间宗教信仰以及独特的民俗事象昭示出环北部湾地区存在着一个环北部湾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北部湾文化圈 海神信仰 海神类型 文化传播
下载PDF
闽南海神信仰与仪式空间研究——以妈祖宫庙为中心
15
作者 叶昱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5-35,170,共12页
闽南地区海神信仰仪式行为与仪式空间相互影响。海神宫庙建筑及其仪式空间是海神信仰的物质表现,同时也为海神信仰仪式行为提供了承载空间。而海神信仰仪式行为对社区聚落、建筑空间、生产生活空间有着显著的影响。闽南海神信仰宫庙建... 闽南地区海神信仰仪式行为与仪式空间相互影响。海神宫庙建筑及其仪式空间是海神信仰的物质表现,同时也为海神信仰仪式行为提供了承载空间。而海神信仰仪式行为对社区聚落、建筑空间、生产生活空间有着显著的影响。闽南海神信仰宫庙建筑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对闽南海神宫庙建筑的保护要注重保护其整体性,即闽南海神宫庙所赋予的生产和生活的完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仪式空间 妈祖 宫庙 闽南
下载PDF
“海洋文化与形象史学论坛2023”学术研讨会综述
16
作者 杨懿 《中国史研究动态》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0,共2页
2023年4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文化史研究室、《形象史学》编辑部、《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海洋文化与形象史学论坛2023”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宁... 2023年4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文化史研究室、《形象史学》编辑部、《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海洋文化与形象史学论坛2023”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会议共发表论文38篇,来自全国的50余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一、海洋文化研究。安子毓《中国早期海神信仰述略》对中国早期海神儵、忽、禺、崦嵫等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史研究 浙东文化 浙江宁波 古代文化史 海神信仰 宁波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人神之间:胶东渔民祭海仪式的象征意义阐释 被引量:4
17
作者 同春芬 闫伟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23-126,共4页
海神崇拜是胶东沿海渔民的民间信仰,祭海仪式在海神信仰中最具象征意义,是渔捕文化的特殊形态。它探讨了胶东渔民信仰的四类海神及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祭海仪式且运用仪式与象征理论,以田横祭海仪式为例将渔民的祭海仪式的过程性分析置于... 海神崇拜是胶东沿海渔民的民间信仰,祭海仪式在海神信仰中最具象征意义,是渔捕文化的特殊形态。它探讨了胶东渔民信仰的四类海神及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祭海仪式且运用仪式与象征理论,以田横祭海仪式为例将渔民的祭海仪式的过程性分析置于人神交叉网络中,阐释祭海仪式这一文化行为的象征意义,对了解胶东区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与象征 海神信仰 祭海仪式 象征意义
下载PDF
古代海南的海神信仰与厉祭活动
18
作者 谢国先 丁晓辉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6-95,共10页
古代海南既有伏波将军、天妃、平浪侯等与中国内地地区共同的海神,也有峻灵王、西天大士、兄弟公等海南地方的海神。直到清朝末年,除了天妃这位普遍崇奉的海神之外,海南对其他海神的信仰都局限在局部地区。海南的海神,多为海上凶死者,因... 古代海南既有伏波将军、天妃、平浪侯等与中国内地地区共同的海神,也有峻灵王、西天大士、兄弟公等海南地方的海神。直到清朝末年,除了天妃这位普遍崇奉的海神之外,海南对其他海神的信仰都局限在局部地区。海南的海神,多为海上凶死者,因此,海南的海神信仰在本质上是厉祭,即对无祀鬼魂的祭祀。海南古代居民通过祭祀活动把海上遇难者从可能的厉鬼转化为实际的海神,是为求得海上活动的平安。基于同样的原理,海南古代居民也通过祭祀活动把其他场合的遇难者转化为保护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厉祭 古代海南
下载PDF
从妈祖和波寒冬看中西海洋文化的差异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海洋世界》 2023年第11期36-43,共8页
妈祖和波塞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海神信仰,但这仅仅是中西方海洋文化在一个方面上的体现。从海神的差异里,我们可以看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海洋文明的基本形态,它是和平的,它的发展不是去掠夺他人,而是把陆地上的物产带到海上去,传... 妈祖和波塞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海神信仰,但这仅仅是中西方海洋文化在一个方面上的体现。从海神的差异里,我们可以看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海洋文明的基本形态,它是和平的,它的发展不是去掠夺他人,而是把陆地上的物产带到海上去,传播给世界上不同的人民,共同分享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物质生产;波塞冬身上则体现了另外一种海神属性,那就是扩张和掠夺。这种中西文化差异归根到底是由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文明 海神信仰 中西文化差异 妈祖 波塞冬 东方文化 地理环境 文化的差异
下载PDF
日本神话中的「鰐」与吴越水神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馨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87-95,共9页
在日本神话中「鰐」被称为海神,是古代日本人重要的信仰对象。通过研究文献及考古资料可知,古代日本的「鳄」海神信仰继承自吴越移民以鳄鱼为原型的龙水神信仰。理由有二:第一,考古资料显示,代表吴越龙信仰的文身习俗很可能与绳纹人的... 在日本神话中「鰐」被称为海神,是古代日本人重要的信仰对象。通过研究文献及考古资料可知,古代日本的「鳄」海神信仰继承自吴越移民以鳄鱼为原型的龙水神信仰。理由有二:第一,考古资料显示,代表吴越龙信仰的文身习俗很可能与绳纹人的黥面之俗融合并演变出弥生黥面的固定纹样,沿稻作传播的路径从九州经濑户内海传至伊势湾沿岸;第二,在九州到伊势湾的广大区域出土了大批弥生时代的,绘有以鳄鱼为原型的龙形象的求雨祭祀土器,这说明弥生时代已有普遍的祭龙祈雨仪式和龙水神信仰,而伴随在龙形象旁的雷电状图案则表明弥生龙信仰体现了典型的龙致雨思想,源自吴越的稻作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移民 水神信仰 海神信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