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拉拉铜矿田矿床成因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沈和明 龚灵明 +3 位作者 陈辉 林鲁军 邓远文 曾礼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33-1246,共14页
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田处于川滇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的构造环境,成矿作用受会理-东川裂陷槽构造-岩浆演化控制。矿体产于古元古界河口群富钠质的细碧-角斑岩系中。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 S值集中分布在-1‰~4‰之间,均接近0,具塔式分... 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田处于川滇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系的构造环境,成矿作用受会理-东川裂陷槽构造-岩浆演化控制。矿体产于古元古界河口群富钠质的细碧-角斑岩系中。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 S值集中分布在-1‰~4‰之间,均接近0,具塔式分布特征,表明硫主要来自火山喷发作用。矿床与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的流体类型相似,其包裹体基本为早期石英硫化物中的Ⅰ型包裹体及后期方解石、石英硫化物中的Ⅱ和Ⅲ型包裹体,Ⅰ型包裹体反映为火山喷发沉积期的主成矿阶段;而Ⅱ型和部分Ⅲ型包裹体反映了晚期流体混溶现象,显示矿床经历了后期改造。根据同位素测年数据,将矿床的成矿过程大致分为火山喷流作用(1600~1800 Ma)、变质变形作用(1000~1100 Ma)和热液叠加改造作用(770~900 Ma)3个阶段。初步认为拉拉铜矿田矿床成因类型属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但河口群不同的火山喷发旋回具有不同的矿化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拉铜矿 海相火山岩铜矿 成因 流体包裹体 四川
下载PDF
新疆彩华沟铜矿物探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司勇 徐忠平 高保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1年第4期364-367,379,共5页
彩华沟黄铁矿型铜矿床位于南天山东段、塔里木北缘活动带南天山晚古生代陆缘盆地。矿床赋存在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中亚组强硅化的中酸性火山岩中。矿床自北而南出露5条矿化蚀变带,彼此间大致平行,为火山喷溢—沉积改造型的块状... 彩华沟黄铁矿型铜矿床位于南天山东段、塔里木北缘活动带南天山晚古生代陆缘盆地。矿床赋存在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中亚组强硅化的中酸性火山岩中。矿床自北而南出露5条矿化蚀变带,彼此间大致平行,为火山喷溢—沉积改造型的块状含铜黄铁矿矿床。在概述其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对物探瞬变电磁(TEM)异常特征和找矿标志进行分析,指出其西北部为进一步找矿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火山岩铜矿 物探异常特征 成因 新疆彩华沟
下载PDF
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进展
3
作者 应立娟 唐菊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9-1320,共12页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系列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特点与时空分布规律,其中,前寒武纪7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变质型和岩浆型为主;古生代8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中生代13个铜矿床成矿系列和新生代2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均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西藏地区铜矿找矿突破显著,新增2个全国范围的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成矿系列 斑岩-矽卡岩铜矿 海相火山岩铜矿 西藏重要成矿带
下载PDF
东天山火山岩型铜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4
作者 张建富 廖阿托 《新疆有色金属》 2012年第S2期21-24,共4页
应用激发极化法、磁法、重力等综合物探方法,在完成了矿区的物探面积性工作基础上,依据东天山地区地质成矿背景,总结物探异常的找矿标志,建立了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关键词 地质物探 海相火山岩铜矿 找矿模
下载PDF
不同成矿成因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 被引量:2
5
作者 白静 温建康 +4 位作者 黄松涛 武彪 刘学 刘爽 蔡镠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56-2863,共8页
采用XRD、XPS和MLA等检测研究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及斑岩型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化学浸出过程中,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浸出特性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两种黄铜矿表面形成中间产物的性质不同。两种黄铜矿化学... 采用XRD、XPS和MLA等检测研究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及斑岩型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化学浸出过程中,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浸出特性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两种黄铜矿表面形成中间产物的性质不同。两种黄铜矿化学浸出的产物除单质硫S8之外,还有非化学计量的中间产物Cu3.5Fe4S2.5、Cu5Fe4S及Cu3.5Fe1.5S5生成。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的中间产物以Cu3.5Fe4S2.5为主,斑岩型黄铜矿的中间产物以Cu3.5Fe1.5S5为主。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具有不同的溶解途径: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受到H+的腐蚀后矿物中的Cu—S断裂,Cu2+与Fe2+同时溶解,而斑岩型黄铜矿受到H+腐蚀后Fe2+优先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火山岩铜矿 斑岩铜矿 化学浸出 中间产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