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海派艺术大师——《吴昌硕新论》序
1
作者 陈祥明 《书画世界》 2024年第8期93-96,共4页
作为海派艺术大师,吴昌硕对近现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正因为如此,艺术-学术界对吴昌硕的研究成果丰硕,令人目不暇接。然而,仍有诸多学术问题需要探索,诸多研究空白需要填补,诸多似是而非的所谓结论尚需反思与探究,... 作为海派艺术大师,吴昌硕对近现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正因为如此,艺术-学术界对吴昌硕的研究成果丰硕,令人目不暇接。然而,仍有诸多学术问题需要探索,诸多研究空白需要填补,诸多似是而非的所谓结论尚需反思与探究,诸多与吴昌硕相关的史迹史实史料还须深入梳理与诠释,也因此,对吴昌硕的艺术-学术研究方兴未艾。我热切地期待着,具有“史学眼光、美学情趣”“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的学术成果问世,以化解吴昌硕研究中的一些疑点难点,填补某些空白点。当读到夏冬波先生的《吴昌硕新论》时,我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昌硕 中国文化艺术 海派艺术 研究空白 学术研究 似是而非 近现代
下载PDF
古韵流芳——陈康侯《安居乐岁图》赏析
2
作者 马克凡 《东方收藏》 2024年第8期33-35,共3页
陈康侯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海派画家之一,以其精湛的画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画坛上享有盛誉。陈康侯自幼聪慧好学,喜爱诗书绘画,曾师从王小某,并力追“扬州八怪”之一的华新罗,通过不懈地努力和钻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其所处的时... 陈康侯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海派画家之一,以其精湛的画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画坛上享有盛誉。陈康侯自幼聪慧好学,喜爱诗书绘画,曾师从王小某,并力追“扬州八怪”之一的华新罗,通过不懈地努力和钻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其所处的时代,正值海派艺术蓬勃发展之际。海派艺术以其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著称,广泛吸收中西方绘画的技法与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陈康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成长,自然深受其影响,他的绘画作品中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也不乏西方绘画的元素。其在扬州设有画室“风来堂”,吸引了众多江浙沪地区的求画者。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海上名家,与李墅齐名,是晚清扬州画坛的杰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康侯 扬州八怪 海派艺术 书画赏析
原文传递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从海派书画看海派文化的现代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晓军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95,共5页
作为最早诞生和成熟的海派艺术品种,海派书画自20世纪初崛起之时,便为海派文化确立了文化高标与商业高格,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成为海派文化的标志性形态。通过这个过程,可较为清晰地认知这一海派艺术与整个海派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海派文化 书画 现代性 “变” 艺术品种 20世纪 海派艺术 标志性
原文传递
从“何谓海派”到“何为上海”--对“何谓海派”系列展览的再思考
4
作者 马琳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36,共3页
原现场:“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2022年11月8日至2023年2月28日。“历史的星辰--近现代海派书法大展”,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2023年7月25日至9月22日。“再”现场理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 原现场:“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2022年11月8日至2023年2月28日。“历史的星辰--近现代海派书法大展”,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2023年7月25日至9月22日。“再”现场理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连续策划的“何谓海派”系列大展,围绕海派艺术的策展理念、叙事方式以及海派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展开讨论,展出以来引发了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持续讨论。该系列展览不仅对海派绘画和书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还将海派艺术融入上海的文化品牌,以此观照上海的艺术史和城市建设。今天,回顾该系列展的策展思路和展览叙事,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思考海派与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有助于探索和挖掘地域流派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美术馆 海派艺术 地域流派 传承与发展 海派绘画 海派书法 策展理念 二十世纪前期
原文传递
20世纪初叶的海派艺术与文人瓷画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甘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85,共4页
本文从海派艺术风格对20世纪初文人瓷画风格的影响、海派艺术的社团性对文人瓷画社团形成的影响、海派艺术对文人瓷画创作持续的影响力等方面展开研究,试图解析其间的内涵与价值,为现代文人瓷画家革新传统,寻求文化渊源并提供理论思考。
关键词 海派艺术 20世纪初 文人瓷画
下载PDF
刘海粟与马蒂斯、毕加索是否有过交往?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琪森 《世纪》 2023年第1期37-40,共4页
刘海粟(1896-1994)是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开山者,一代海派艺术大师,他以敢为天下先的狂飙突进精神,筚路蓝缕而大胆探索,接轨东西而放眼世界。特别是在20世纪初在中国艺术对外交流及海派书画国际化的推介上,他做出了卓越性的贡献和开拓... 刘海粟(1896-1994)是近现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开山者,一代海派艺术大师,他以敢为天下先的狂飙突进精神,筚路蓝缕而大胆探索,接轨东西而放眼世界。特别是在20世纪初在中国艺术对外交流及海派书画国际化的推介上,他做出了卓越性的贡献和开拓性的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育 刘海粟 马蒂斯 海派艺术 狂飙突进 毕加索 对外交流 卓越性
原文传递
海派艺术对当今高校美术理论教学的启发探微 被引量:2
7
作者 蒋新南 《艺术评鉴》 2022年第15期123-126,共4页
通过对近现代以来高校美术理论发展、教育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海派绘画艺术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并提出将海派美术东西融合、继承创新、形式化实践等,进而融入到当下高校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加强学生美术专业理... 通过对近现代以来高校美术理论发展、教育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海派绘画艺术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并提出将海派美术东西融合、继承创新、形式化实践等,进而融入到当下高校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加强学生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绘画技能的引导与指导教育,不断开拓其文化视野、提升其艺术审美品位,从而实现美术理论课程东西方文化教育、艺术审美教育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艺术 高校美术理论 教学 启发
下载PDF
海上有奇峰——毛国伦国画艺术散论
8
作者 郎绍君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76,共6页
近代以来,上海作为最早开埠的城市,人才济济、群英荟萃,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商业发达和文化繁荣,催生了近代重要的绘画流派——“海上画派”,又称“海派”。“海派”绘画艺术既有传统艺术精华、又有时代精神,是传统绘画在... 近代以来,上海作为最早开埠的城市,人才济济、群英荟萃,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商业发达和文化繁荣,催生了近代重要的绘画流派——“海上画派”,又称“海派”。“海派”绘画艺术既有传统艺术精华、又有时代精神,是传统绘画在近代合乎逻辑地的发展。海派名家辈出,涌现出像赵之谦、吴昌硕、任们年、谢稚柳、陆俨少、程十发等一批为世人耳熟能详的艺术大家。作为程十发先生的得意门生之一,毛罔伦先生在自己的绘画艺术中将海派艺术精髓与当代艺术精神完美融合,形成了海派艺术的新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艺术 海上画派 东西方文化交流 散论 近代以来 “海派” 绘画艺术 海派艺术
原文传递
海派大家吴昌硕的艺术及市场
9
作者 吕友者 《收藏投资导刊》 2013年第15期50-57,共8页
一提到民国的上海,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海派艺术。而在众多的海派画家中,吴昌硕可以说是最为耀眼、成就最为卓越的一位。他的艺术至今影响着许多画家,众多现代绘画大师或出自其门下,或受其艺术影响,如近代海派诸家、北京画派的陈师曾... 一提到民国的上海,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海派艺术。而在众多的海派画家中,吴昌硕可以说是最为耀眼、成就最为卓越的一位。他的艺术至今影响着许多画家,众多现代绘画大师或出自其门下,或受其艺术影响,如近代海派诸家、北京画派的陈师曾、齐白石等。现代最具实力的几大家傅抱石、李可染、黄宾虹等无不源自吴昌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艺术 吴昌硕 市场 海派画家 现代绘画 艺术影响 陈师曾 齐白石
原文传递
眼界、心界与境界——论刘海粟海派艺术的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静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作为上海早期海派艺术开创者之一的刘海粟是中国书画家、艺术教育家,专长国画、油画、书法、诗词,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荣获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的"杰出成就奖"和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的"欧洲棕榈金奖"。... 作为上海早期海派艺术开创者之一的刘海粟是中国书画家、艺术教育家,专长国画、油画、书法、诗词,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荣获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的"杰出成就奖"和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的"欧洲棕榈金奖"。纵观刘海粟一生,可谓树有三座里程碑:其一是刘海粟与友人创立上海图画美术院,这是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美术教育机构;其二是作为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刘海粟不断尝试西方艺术的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艺术 刘海粟 核心价值观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上海图画美术院 眼界 艺术教育家 杰出成就奖
下载PDF
时尚语境下的“新海派”抽象绘画艺术衍生设计之探索——以时装设计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伟达 冯利 《纺织导报》 CAS 2018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文章以打造上海"设计之都""创意之都"为宗旨,进行抽象绘画与时装设计的跨界融合研究,探讨"新海派"抽象绘画艺术衍生设计方法,以期让艺术走入生活,让生活更加艺术。
关键词 抽象绘画 艺术衍生 时装设计 海派艺术
下载PDF
海派艺术新探索海派绘画
12
作者 特别企创组 《汽车与社会》 2021年第34期18-53,共36页
纯粹的藝術本質是什磨?「關注内心,藝術是情感的物化。绘書是一種手段,色彩是一種形式,情感是我永遠的主题,感動後捏製的作品更能動人心。」著名旅法書家方世聪先生如是。浦江雨岸這個主题方世聪先生書過三遍,第一幅是夕陽,浦东看外;第... 纯粹的藝術本質是什磨?「關注内心,藝術是情感的物化。绘書是一種手段,色彩是一種形式,情感是我永遠的主题,感動後捏製的作品更能動人心。」著名旅法書家方世聪先生如是。浦江雨岸這個主题方世聪先生書過三遍,第一幅是夕陽,浦东看外;第二幅是清晨,外看浦東,色调偏寒;第三幅是好朋友邀他書的,色調偏暖,現又重新起名為《朝霞·上海2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绘画 色调 海派艺术
原文传递
“我的中国梦”上海市第八属书法篆刻大展作品选
13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14年第9期54-70,共17页
近年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为振兴海派艺术,重振海派文化,存立足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结合“中国梦”这一世纪强音,为上海的书法事业插上梦想的翅膀。“上海市第八届书法篆刻夫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旨在通过展览,激励... 近年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为振兴海派艺术,重振海派文化,存立足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结合“中国梦”这一世纪强音,为上海的书法事业插上梦想的翅膀。“上海市第八届书法篆刻夫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旨在通过展览,激励广大书协会员和书法爱好者树立正确的世界现,以热爱祖国、追求梦想、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为奋斗目标,并希望通过展览来提升上海书法的整体水平,发掘上海书法新人,集中展示上海书法艺术的阶段性最高成果,推动上海书法创作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篆刻 上海市 中国梦 作品选 海派艺术 海派文化 兼容并蓄 书法事业
原文传递
宽宏韵朗得气度——周青峰国画作品
14
作者 卢金德 《上海艺术家》 2011年第1期52-55,共4页
我的画友把他的艺友周青峰介绍给我。他们都是北方人.正如孔子《论语》中所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改了.“三人行.必是兄弟“.北方的文化与南方文化就是不同.北方有一个漫长的冬季.兄弟情深,围坐在炕边海阔天空的闲谈.真... 我的画友把他的艺友周青峰介绍给我。他们都是北方人.正如孔子《论语》中所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改了.“三人行.必是兄弟“.北方的文化与南方文化就是不同.北方有一个漫长的冬季.兄弟情深,围坐在炕边海阔天空的闲谈.真情实意着呢。所以我十分喜欢和北方来的画家交朋友并视为兄弟的。这几年上海人称这些异乡来的艺术家为“新上海人”,我以为是他们的真情给海派艺术带来一股无限美好的清新空气,所以同样对于传承和创新,北方画家与海派画家是截然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作品 气度 海派画家 南方文化 北方人 《论语》 海派艺术 上海人
下载PDF
当代东方(海派)风格家具和陈设的设计及其管理的创新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峻明 侯正光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41,共10页
海派设计诞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以其中西融合与创新性引领中国设计风尚。今天,在对处在上海“一江一河”交汇之处的世界会客厅(上海)的工程项目设计中,我们的设计理念是要以人文、包容和使命的设计向世界展现出当今上海都市的品格... 海派设计诞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以其中西融合与创新性引领中国设计风尚。今天,在对处在上海“一江一河”交汇之处的世界会客厅(上海)的工程项目设计中,我们的设计理念是要以人文、包容和使命的设计向世界展现出当今上海都市的品格,表达出当代东方和海派设计的风貌。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研究了当代东方(海派)设计的底蕴并运用于家具与陈设产品之中,实施了传统工艺的创新优化应用、传统工艺与新技术融合创新等。同时,还有效地进行了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艺术 家具与陈设 传统工艺 创新 管理
下载PDF
海派艺术的新高度——对话艺术大师韩天衡
16
作者 薛源 《书画艺术》 2015年第5期2-13,共12页
薛源:韩先生,您是享誉中外的书法家、篆刻家、鉴藏家,几十年来对当代书法与篆刻的创作、研究、传播有着广泛的影响。但大众对于韩先生的花鸟画创作知之不多,大家对韩先生的艺术创作的认识和评价还停留于书法和篆刻领域。从韩先生的... 薛源:韩先生,您是享誉中外的书法家、篆刻家、鉴藏家,几十年来对当代书法与篆刻的创作、研究、传播有着广泛的影响。但大众对于韩先生的花鸟画创作知之不多,大家对韩先生的艺术创作的认识和评价还停留于书法和篆刻领域。从韩先生的艺术活动来看,除了书法与篆刻,对花鸟画的探索和创作也有40年了,绘画是韩先生艺术生涯不可分割的一块重要内容,也是支撑韩先生艺术体系的一根重要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大师 海派艺术 韩天衡 艺术创作 对话 篆刻家 书法家 当代书法
下载PDF
中国石壶第一人——访上海陶缘艺术品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陶昌鹏
17
作者 丁建平 《沪港经济》 2005年第6期80-81,共2页
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曾经有过陶壶、金壶、银壶、紫砂壶和瓷壶,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石壶无疑是一个创举.石壶被称为是我国茶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海派艺术的再现.石壶艺术不但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要素,... 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曾经有过陶壶、金壶、银壶、紫砂壶和瓷壶,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石壶无疑是一个创举.石壶被称为是我国茶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海派艺术的再现.石壶艺术不但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要素,而且引发了一场"茶具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总监 有限公司 艺术品 第一人 上海 国石 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历史 80年代 文化领域 海派艺术 中国茶 紫砂壶 茶文化 茶具
下载PDF
如梦瑰丽的艺术人生——记沪剧袁派艺术开创人袁滨忠
18
作者 褚伯承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第1期52-54,共3页
在沪剧历史上,袁滨忠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演员。他的一生短暂而灿烂,仅34岁就离开人世,但他给沪剧舞台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艺术财富。他创造的沪剧袁派艺术,至今魅力不减。近年来每次举行沪剧袁派演唱会活动,观众都热烈追捧,剧场门前总... 在沪剧历史上,袁滨忠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演员。他的一生短暂而灿烂,仅34岁就离开人世,但他给沪剧舞台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艺术财富。他创造的沪剧袁派艺术,至今魅力不减。近年来每次举行沪剧袁派演唱会活动,观众都热烈追捧,剧场门前总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袁滨忠如梦幻般短暂而瑰丽的海派艺术人生引起了众多年轻人浓厚的兴趣,成为眼下上海滩时尚沙龙经常提及的一个热门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派 海派艺术 演唱会 艺术人生 沪剧 热门话题 艺术财富 瑰丽
下载PDF
海上淮剧不了情——为上海淮剧团成立五十周年而作
19
作者 陈忠国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5,共2页
淮剧,是祖国戏曲园圃里的一朵馨香奇葩。它起源于苏北大平原的“门叹词”,孕育于“香火戏”,唱腔素以粗犷、朴实、脆蹦、嘹亮而著称,又以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优美曲调,常年伴随江淮百姓生产、劳作,成为当地群众须臾不可或缺的精... 淮剧,是祖国戏曲园圃里的一朵馨香奇葩。它起源于苏北大平原的“门叹词”,孕育于“香火戏”,唱腔素以粗犷、朴实、脆蹦、嘹亮而著称,又以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优美曲调,常年伴随江淮百姓生产、劳作,成为当地群众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淮剧团 唱腔 表演艺术 演员 海派艺术 演出形式
下载PDF
海派京剧的创新及特点
20
作者 王永运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1-23,共3页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中国戏剧便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
关键词 京剧 海派艺术 创新 艺术特点 程式 行当限制 连台本戏 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