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8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水养殖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6
1
作者 舒廷飞 罗琳 温琰茂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79,共6页
海水养殖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包括它对养殖水休自身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对近海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两个方面。它对养殖水体的污染主要是营养物的污染、药物的使用污染以及底泥的富集污染 ,而它对近海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近岸海... 海水养殖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包括它对养殖水休自身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对近海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两个方面。它对养殖水体的污染主要是营养物的污染、药物的使用污染以及底泥的富集污染 ,而它对近海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近岸海洋生物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沿岸滩涂、红树林资源的破坏。本文就海水养殖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了详细的综述 ,然后从调整生态结构和改善管理水平出发 ,提出了为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 海水养殖 沿岸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 海洋生态
下载PDF
长江口海域赤潮生态动力学模型及赤潮控制因子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乔方利 袁业立 +5 位作者 朱明远 赵伟 季如宝 潘增弟 陈尚 万振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3-100,T001,共9页
基于中日合作长江口海域生态围隔的试验数据,建立了长江口海域六分量赤潮生态动力学模型,并用海上实测数据进行了检验,进而详细讨论了营养盐及光照强度对赤潮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海洋生态围隔试验加入营养盐无机磷所达到的浓... 基于中日合作长江口海域生态围隔的试验数据,建立了长江口海域六分量赤潮生态动力学模型,并用海上实测数据进行了检验,进而详细讨论了营养盐及光照强度对赤潮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海洋生态围隔试验加入营养盐无机磷所达到的浓度对于诱发该赤潮过程是适宜的。随着初始N浓度的降低,P增加到一定程度便不再影响叶绿素浓度分布。当光照为原光照强度的 50%时,叶绿素浓度最高可达35μg/ L。长江口海域发生赤潮无机氮和无机磷营养盐浓度阈值分别为 4.5μmol/ L和 1.0μmol/ L。该模型结合水动力学模型不仅可以对海洋赤潮现象进行预测及海洋水质环境的总量控制,也可直接应用于海水养殖,对施肥及养殖容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动力模型 海洋生态 围隔试验 赤潮
下载PDF
国际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某些进展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志南 周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9-806,共8页
论述了海洋小型底栖生物的定义、历史及当前国际研究的某些最新动态、依据我国目前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今后策略和应着重加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小型底栖生物 海洋生态 水层-底栖耦合 全球变化
下载PDF
^(13)C/^(12)C比值作为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示踪剂的研究──崂山湾水体生物食物网的营养关系 被引量:39
4
作者 蔡德陵 孟凡 +1 位作者 韩贻兵 高素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71-678,共8页
于1992年9月—1994年5月先后对快山湾海域作了7个航次调查。由实验室培养试验和现场采样分析两种方法得出食物链一个营养级的13C富集度分别为(1.6±0.2)×10-3和1.7×10’,两者几乎一致。由7个季度月的现场采集样品... 于1992年9月—1994年5月先后对快山湾海域作了7个航次调查。由实验室培养试验和现场采样分析两种方法得出食物链一个营养级的13C富集度分别为(1.6±0.2)×10-3和1.7×10’,两者几乎一致。由7个季度月的现场采集样品的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处在食物网底部的浮游植物到最高级的肉食性鱼类之间13C差值平均为6.9×10-3,相当于5个营养级;并由各类生物的碳同位素数据分别确定了它们在该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其结果与食性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崂山湾水体生物食物网中碳的来源主要是浮游植物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食物网 示踪剂 营养层次 海洋生态
下载PDF
营养盐因子对龙须菜和菊花江蓠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7
5
作者 钱鲁闽 徐永健 王永胜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52,共7页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营养盐因子对龙须菜和菊花江蓠N、P吸收速率的 影响,分别对不同氮和磷的浓度、氮磷比及不同化合态氮对这两种藻类氮、磷吸收速 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范围内,两种海藻对氮、磷的吸收速率...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营养盐因子对龙须菜和菊花江蓠N、P吸收速率的 影响,分别对不同氮和磷的浓度、氮磷比及不同化合态氮对这两种藻类氮、磷吸收速 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范围内,两种海藻对氮、磷的吸收速率 随介质中氮、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氮磷对两种海藻N吸收速率的影响不存在 显著差异,但对磷吸收速率的影响非常显著,最高对磷吸收速率在介质的氮磷比为 10:1时;海藻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NO3-N/NH4-N比的降低而增加,对PO43-P的 吸收速率与对NH4-N的吸收相似,而对NO3-N的吸收速率与对NH4-N的吸收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 大型海藻 吸收速率 氮磷 氮磷比 龙须菜 营养盐 江蓠 菊花 因子
下载PDF
西沙永兴岛珊瑚礁与礁坪生物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颖虹 黄小平 +9 位作者 岳维忠 林燕棠 邹仁林 黄晖 李颖虹 黄小平 岳维忠 林燕棠 邹仁林 黄晖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6-182,共7页
20 0 2年 8月对西沙永兴岛珊瑚礁与礁坪生物进行了生态学调查。珊瑚礁调查采用选取断面布设样框的方式进行覆盖率的定量调查 ,水下照相和录相拍摄的珊瑚种类作为定性调查资料 ,并将调查结果与 1978年结果对比 ,以说明该区域珊瑚礁的变... 20 0 2年 8月对西沙永兴岛珊瑚礁与礁坪生物进行了生态学调查。珊瑚礁调查采用选取断面布设样框的方式进行覆盖率的定量调查 ,水下照相和录相拍摄的珊瑚种类作为定性调查资料 ,并将调查结果与 1978年结果对比 ,以说明该区域珊瑚礁的变化趋势。礁坪生物的采样采用取样框和走样线相结合的方式 ,获取定性定量资料 ,并采用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 (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J)来说明永兴岛礁坪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分布的均匀性情况。结果表明 ,永兴岛珊瑚种类丰富 ,共发现 2 9种珊瑚 ,造礁珊瑚覆盖率较高 ,但 2 0多年来珊瑚有较明显的退化趋势。礁坪生物初步鉴定有 5 4种 ;平均生物量为 395 78g/m2 ,平均栖息密度为 6 3ind/m2 ;生物数量和物种多样性的水平分布趋势一致 ,即礁坪北侧最高 ,南侧居中 ,西侧最低 ,这种现象与岛屿西侧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大有关 ;数量的垂直分布 :生物量为低潮区 >中潮区 >高潮区 ,栖息密度为高潮区 >中潮区 >低潮区 ;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存在自高潮区向低潮区递增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潮间带生物 海洋生态 礁坪生物
下载PDF
曹妃甸围填海工程的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被引量:34
7
作者 索安宁 张明慧 +1 位作者 于永海 韩富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围填海回顾性评价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分析评价工作。要做出准确、科学的评价,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后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评价出项目实际目标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预测情况的偏离度,从而比较客观地做出评判。文章建立了围填海工程的... 围填海回顾性评价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分析评价工作。要做出准确、科学的评价,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后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评价出项目实际目标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预测情况的偏离度,从而比较客观地做出评判。文章建立了围填海工程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曹妃甸围填海工程的海洋生态、水动力环境、水质环境和底质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综合评价。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定性评价的主观性缺点,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科学的评价结果,为衡量和分析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累积影响及后期围填海工程的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海 环境影响 回顾性评价 海洋生态 曹妃甸
下载PDF
厦门马銮湾富营养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 被引量:29
8
作者 杨清良 陈其焕 +2 位作者 林金美 林更铭 陈兴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1-102,共2页
分析研究了两轮调查(1992-05-1993-01、1993-08-1994-05)期间的10航次采样。结果表明厦门马銮湾富营养化水域的浮游植物具有种类少(仅发现66种)、丰度高(网采密度:21386×104-1... 分析研究了两轮调查(1992-05-1993-01、1993-08-1994-05)期间的10航次采样。结果表明厦门马銮湾富营养化水域的浮游植物具有种类少(仅发现66种)、丰度高(网采密度:21386×104-110136×104个/m3;水采样品密度:1150.7/cm3;叶绿素a平均含量达6.67mg/m3)和种类多样度(H')、均匀度(J)都较低(分别仅为0.78和0.28)等特点.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时空波动显著,且主要受羽纹硅藻柔弱菱形藻(Nitzxhiadelicatissima)支配,并与PO3-4-P和COD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群 海洋生态 厦门 水域
下载PDF
滤食性贝类对浮游植物群落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董双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65-768,共4页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条件下贝类对浮游植物促长 (间接 )作用的研究结果 .数据表明 ,贝类对浮游植物有明显的促长作用 ,并且浮游植物的增长与贝类密度呈正相关 .贝类对浮游植物的促长作用随藻类种类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别 ,主要取决于藻类对...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条件下贝类对浮游植物促长 (间接 )作用的研究结果 .数据表明 ,贝类对浮游植物有明显的促长作用 ,并且浮游植物的增长与贝类密度呈正相关 .贝类对浮游植物的促长作用随藻类种类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别 ,主要取决于藻类对营养盐的需求量 .由于贝类排泄产物和排泄量存在种间差异 ,因而对浮游植物具有不同的促长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食性贝类 浮游植物 间接促长作用 群落增殖 浅海 海水养殖 海洋生态
下载PDF
航道疏浚对珠江口附近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超 张伶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0,66,共4页
广州港航道疏浚工程中开挖和处理底泥会产生大量悬浮物 ,悬浮物及其含有的各种污染物将影响珠江口附近海洋生态和渔业。本文主要介绍污染情况以及预防措施。通过扩散实验认为与航道疏浚工程有一定的污染 ,但是影响不大。通过施工前及施... 广州港航道疏浚工程中开挖和处理底泥会产生大量悬浮物 ,悬浮物及其含有的各种污染物将影响珠江口附近海洋生态和渔业。本文主要介绍污染情况以及预防措施。通过扩散实验认为与航道疏浚工程有一定的污染 ,但是影响不大。通过施工前及施工期间监测结果相对照 ,认为航道疏浚工程对珠江口附近海洋生态环境基本没有产生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航道疏浚 扩散实验 预防措施 海洋生态 生态环境 底泥
下载PDF
生态文明与海洋生态安全的战略认识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家沂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8-74,共7页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我国海洋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威胁,实际上,有限而且脆弱的海洋资源正在应付着人类没有节制的利用,我们不断地从海洋索取有价值的资源以及向海洋抛弃有毒...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我国海洋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威胁,实际上,有限而且脆弱的海洋资源正在应付着人类没有节制的利用,我们不断地从海洋索取有价值的资源以及向海洋抛弃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这种累积的效应将毁掉海洋生态系统未来对人类能够做出的经济服务能力。我们必须意识到开发活动会导致海洋生态的改变,意识到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和环境复杂的相互作用,意识到维持复杂且具有适应性的自然系统的多样性和恢复力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保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海洋生态 生态文明 生态安全 战略意义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台湾海峡小型底栖生物数量的量分布 被引量:19
12
作者 方少华 吕小梅 +2 位作者 张跃平 蔡立哲 洪华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6-140,共5页
Fang Shaohua, Lu Xiaomei, Zhang Yueping, Cai Lizhe, Hong Huasheng (Fujian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Xiamen, 361012;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SEDC Lab,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关键词 小型底栖生物 丰度分布 台湾海峡 海洋生态
下载PDF
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发展战略初探 被引量:19
13
作者 唐启升 范元炳 林海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60-168,共9页
在概要介绍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背景、有关国际计划的研究内容与发展动向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原则、战略目标、“九五”优先领域、重点研究问题、典型实验区等设想、建议及具体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 海洋生态 动力学 发展战略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政策导向(2014—2017) 被引量:22
14
作者 傅广宛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7-134,206,207,共20页
政策数量变化的“背离现象”表明,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政策问题的构建基础在2014年已经开始发生转换,较早适应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目前,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政策内容的调整方向在于改变结构性失衡和提高前瞻性。提高中国海洋生态环境... 政策数量变化的“背离现象”表明,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政策问题的构建基础在2014年已经开始发生转换,较早适应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目前,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政策内容的调整方向在于改变结构性失衡和提高前瞻性。提高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政策的绩效,需要尽快实现由阶梯式政策过程偏好向均衡式政策过程偏好的转换。政策工具选择模式是否向着有利于提高政策绩效的方向衍变,取决于政策对象、政策环境及政府的威权程度等要素之间的互相调适。治理模式以公共政策为表现形式,透过公共政策的运行,能够观察和描述治理模式。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可以表述为:政策问题的构建基础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政策工具选择模式强调国家主导,政策的结构性不对称表明需要加强系统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 公共政策 文种构成 政策工具
原文传递
中国海洋生态效率评估及时空差异——基于数据包络法的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胡求光 余璇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8,共11页
将生态效率引入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提出"海洋生态效率"这一概念。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海洋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2014年我国沿海11个省市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法(DEA)对我国海洋生态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第一,... 将生态效率引入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提出"海洋生态效率"这一概念。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海洋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2014年我国沿海11个省市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法(DEA)对我国海洋生态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第一,总体来看,2010-2014年,我国海洋生态效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第二,区域差异方面,海洋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明显,静态上呈现"北低南高"的格局,动态上显现"北增南减"的趋势;第三,资源消耗方面,海洋渔业中过度捕捞问题形势严峻,而经济活动能耗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小于欠发达地区;第四,环境污染方面,污染物排放呈现"北气南水"的形势。今后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海洋生态效率,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 生态效率 数据包络法
下载PDF
东、黄海典型海区分粒级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周日波动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林丽贞 陈纪新 +2 位作者 刘媛 曹振锐 黄邦钦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2-350,共9页
本文分析了东、黄海典型海区3个测站在2000~2003年间4个航次的叶绿素a周日变动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地理环境、水文特征以及季节差异,各海区叶绿素a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变动特点.在东海陆架区,日变化上表层各粒级主要以半日周期为主,受... 本文分析了东、黄海典型海区3个测站在2000~2003年间4个航次的叶绿素a周日变动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地理环境、水文特征以及季节差异,各海区叶绿素a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变动特点.在东海陆架区,日变化上表层各粒级主要以半日周期为主,受黑潮入侵程度不同而略有变化;长江口由于受到潮汐的影响,各粒级的日变化同潮汐的涨落相对应,主要为半日周期;黄海中部海区叶绿素a尤其是NANO级浮游植物在周日变化上以全日周期为主,受黄海冷水团强弱不同而不同.本文进一步应用渐近回归初步分析了多种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周日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 周日变化 叶绿素A 分粒级 控制因子 东海 黄海
下载PDF
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生态经济影响分析与风险评估探讨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郑冬梅 洪荣标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9-586,共8页
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生态经济影响,如滩涂淤积、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养殖埕地消失,土著植物退化或基因丧失,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减小,涉禽种群结构数量改变,滩涂经济效益下降;并就互花米草建立了风... 在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生态经济影响,如滩涂淤积、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养殖埕地消失,土著植物退化或基因丧失,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减小,涉禽种群结构数量改变,滩涂经济效益下降;并就互花米草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总结指出,应对互花米草的入侵和蔓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 互花米草 生态经济 影响分析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近海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钱伟 冯建祥 +3 位作者 宁存鑫 朱小山 王秋丽 蔡中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55-1866,共12页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岸海域污染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严重影响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如何对受损海洋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扼要阐述了海洋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并按生态系统不同...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岸海域污染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严重影响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如何对受损海洋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扼要阐述了海洋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并按生态系统不同营养级——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梳理了当前主要的近海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分析其在修复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可为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开展海洋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制定海洋生态保护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染 海洋生态 生态修复 海洋资源 生物修复
下载PDF
南海西南陆坡区沉积物粒级指标的物源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木宏 郑范 +6 位作者 陆钧 肖尚斌 颜文 陈忠 向荣 韦刚健 张兰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4-690,共7页
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NS93-5柱中的沉积物高精度粒度特征,结合微体古生物类群的实验统计结果以及微量元素和碳酸钙含量等测试资料,讨论深海沉积物的主要粒级指标及其与微体古生物化石壳体组成和陆源输入的关系,为揭示深海沉积物的基本... 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NS93-5柱中的沉积物高精度粒度特征,结合微体古生物类群的实验统计结果以及微量元素和碳酸钙含量等测试资料,讨论深海沉积物的主要粒级指标及其与微体古生物化石壳体组成和陆源输入的关系,为揭示深海沉积物的基本组成特征及其指示的古海洋环境做了新的探索.结果显示:深海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一定程度反映了物源属性与组成结构,各个粒级指标的大小范围含量与对应的微体古生物类群丰度和陆缘指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2μm粒级代表陆源物质和>5μm粒级主要由各类微体古生物壳体所构成(火山灰夹层除外),中值粒径(MD)可作为微体生物的古生产力或古生态动力特征的参考替代性指标.这些粒级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古海洋生态的重要特征,表明晚更新世以来南海西南陆坡区的微体生物发育与陆源输入呈负相关关系,且与冰期和间冰期的全球气候变化不完全对应,而是表现了该海区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意义 粒级 物源 陆坡 西南 南海 深海沉积物 全球气候变化 粒度特征 生物类群 相关关系 激光粒度仪 碳酸钙含量 微体古生物 海洋环境 替代性指标 测试资料 微量元素 组成结构 组成特征 生物壳体 陆源物质 海洋生态
原文传递
浅议我国填海工程海域使用管理中亟须引入生态补偿机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霜 张继民 唐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年第11期34-37,共4页
填海工程用海属于永久性改变所使用海域自然属性的一种用海方式,它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十分严重。文章根据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趋势,在对我国填海造地的态势及生态环境影响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初步论述了我国填... 填海工程用海属于永久性改变所使用海域自然属性的一种用海方式,它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十分严重。文章根据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趋势,在对我国填海造地的态势及生态环境影响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初步论述了我国填海造地用海管理中亟须引入生态补偿这一重要的新型环境管理模式,用以弥补填海造地对海洋生态损害的价值,以期迫使用海行为主体节约用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地 生态补偿 海洋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