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多年海岸线动态变迁特征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奎峰 李念春 王薇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0-338,共9页
以黄河三角洲1976—2014年的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一般高潮线法提取不同时期的海岸线,结合RS遥感与GIS技术,对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976年以来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形态及长度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北部的刁口... 以黄河三角洲1976—2014年的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一般高潮线法提取不同时期的海岸线,结合RS遥感与GIS技术,对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976年以来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形态及长度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北部的刁口河流路区岸线向内陆蚀退明显,以海洋侵蚀作用为主,属于蚀退型海岸;清水沟流路区的岸线整体向海域推进,海岸处于进淤状态,属于强淤进型海岸.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频繁而快速,黄河的入海流路、水沙量、降水量等是影响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的重要因素;行水期黄河三角洲岸线一般以淤进造陆为主,停止行河岸段,海岸侵蚀后退速率趋于缓慢,逐渐地变得相对稳定,在长时间不行水的海岸段,岸线基本保持稳定,随着黄河三角洲海岸带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该区域的海岸线演变受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貌学 海岸线 动态演化 RS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福建省海岸线的提取和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宗梅 罗玉忠 +1 位作者 满旺 孙凤琴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海岸线是陆地和水体交界的重要标识,海岸带是我国第一海洋经济区域,研究海岸线的变化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了福建省2002、2006、2010年3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目视解译和... 海岸线是陆地和水体交界的重要标识,海岸带是我国第一海洋经济区域,研究海岸线的变化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了福建省2002、2006、2010年3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目视解译和自动解译的方法分别提取出了各时期的福建省海岸线,进行叠加分析,对比统计3个时期福建省海岸线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程度,总结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在2002~2010的8a时间里,福建省的海岸线长度整体为增长趋势,共计增长了291.84 km,三沙湾区域和泉州附近变化较大,厦门岛内变化也较大.其中泥沙淤积、填海造地、港口建设和渔业设施建设这4个因素为主要增长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貌学 修复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 Soble算子法 泥沙淤积
下载PDF
1982-2012年间福建省主要河口海岸岸线变迁遥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荣杰 张杰 +3 位作者 闫秋双 赵宗泽 刘善伟 马毅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25-433,共9页
利用1982、1991、2001年的Landsat影像和2012年的HJ影像监测了由福建入海的"四江一溪"(即赛江、闽江、木兰溪、晋江和九龙江)河口海岸变迁,并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赛江入海口两侧岸线整体向海推进,30a来陆地面积增长了7.46... 利用1982、1991、2001年的Landsat影像和2012年的HJ影像监测了由福建入海的"四江一溪"(即赛江、闽江、木兰溪、晋江和九龙江)河口海岸变迁,并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赛江入海口两侧岸线整体向海推进,30a来陆地面积增长了7.46 km2;闽江口海岸由基本稳定到稳定向海推进,30a来陆地面积增长了13.43 km2;木兰溪入海口海岸基本稳定,变化较小;研究时段内,晋江入海口海岸向海推进速度一直在增加,2001-2012年间岸线平均向海推进速率达到30.34m/a;九龙江口与晋江口的演变趋势相似,30a来海岸陆地面积增加了12.43km2,且变化主要发生在入海口两侧;5个河口中,闽江口、九龙江口和晋江口的变化比较大,木兰溪口的变化最小.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分析发现,上述河口的变化主要由围填海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貌学 岸线变迁 遥感 河口 福建
下载PDF
长江口南北槽分流口动力地貌过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华亮 戴志军 +2 位作者 李为华 林益帆 李九发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分汊口的地貌演化格局对于三角洲建造和下游河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长江河口的第三级分汊口(南、北槽分流口),形成历史较短,但又经历了长江口最大的水利工程(北槽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故该分流口的变化是近年来长江河口研究的核心... 分汊口的地貌演化格局对于三角洲建造和下游河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长江河口的第三级分汊口(南、北槽分流口),形成历史较短,但又经历了长江口最大的水利工程(北槽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故该分流口的变化是近年来长江河口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基于近50 a的地形、流域入海水沙和南北槽落潮分水分沙比等数据,探讨了南北槽分流口的动力地貌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在1998年前,长江口南北槽分流口经历了由不稳定—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阶段,其中分流口沙洲洲头出现下挫—上提—下挫、主泓线则经历分流口南侧—北侧—南侧的周期变化,河槽断面由U型发展为W型.(2)长江大洪水是导致分流口地貌格局出现变化的动力因素.在洪水发生的间歇期,分流口地貌则处于由不稳定向相对稳定发展的调整阶段.(3)1998年修建沙洲洲头潜堤工程后,沙洲洲头出现上提—下挫—上提的微弱变化,但总体上沙洲头向北偏移,这导致进入北槽的分水分沙比有所减小.(4)自2002年以来,沙洲洲头因分流口的淤积而缓慢上提,潜堤北侧北槽上段淤积加重,潜堤南侧尤其紧贴潜堤部位侵蚀加剧,南槽分水分沙增大,分流口落潮冲刷槽进一步向南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貌学 动力地貌 冲淤过程 分流口 河槽 长江口
下载PDF
山东低山与丘陵区地貌发育史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学君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65年第2期11-20,共10页
解放后十多年来,海洋地貌学是处在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为今后海洋地貌学的大发展开辟了美好的前景。海洋地貌学的发展是以地貌学为基础的,研究海洋地貌不仅要借助于地貌学的某些研究方法,而且“沧海桑田”之变也使它们有成因上的联系。
关键词 山东 海洋地貌学 发育历史 丘陵地区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厦门港海沧港区10号泊位多年冲淤变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勇玲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78-586,共9页
利用高精度数字式测深仪对厦门港海沧港区10号泊位建成后的港池进行5a水深地形监测,并结合该区沉积物柱状样的粒度特征,分析研究区地形演变特征和冲淤变化特性.结果显示,停泊区底质沉积物从2002~2007年共淤积了2.72 m,其中2002~2004... 利用高精度数字式测深仪对厦门港海沧港区10号泊位建成后的港池进行5a水深地形监测,并结合该区沉积物柱状样的粒度特征,分析研究区地形演变特征和冲淤变化特性.结果显示,停泊区底质沉积物从2002~2007年共淤积了2.72 m,其中2002~2004年表现为快速淤积,2005~2007年表现为缓慢淤积;季节性变化明显,表现为洪水期淤积,枯水期冲刷的特征;强淤积区的柱状沉积物自表层到柱样底部粒径逐渐由粉砂变粗为砂,粉砂段为洪水期淤积层,砂段为枯水期淤积层.上述结果表明研究区由于洪水期陆源物质补给量大,河流水动力条件较强,故以细颗粒的沉积或潮流引起悬浮泥沙的再沉积作用为主,淤积量较大;枯水期由于河流径流量减小,河流水动力条件减弱,故以潮流作用对表层沉积物的剥蚀改造或底床推移粗颗粒泥沙的沉积作用为主.本研究可为港池维护及泥沙淤积计算提供实践经验,同时在航道与港口建设、水利建设等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貌学 港口停泊区 冲淤变化 地形演变 九龙江口
下载PDF
超级变变变的鹦嘴鱼
7
作者 清欢 《海洋世界》 2012年第4期48-51,共4页
如果你曾徜徉在珊瑚礁的奇妙王国里,一定不会忽略鹦嘴鱼这种特殊的存在。虽然珊瑚礁的王国里从来就不乏漂亮的家伙,但是鹦嘴鱼的出现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
关键词 鹦嘴鱼 珊瑚礁 海洋 海洋地貌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