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海权观:力的谋求与逻辑转换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雪威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103,128,共13页
韩国对海权概念的表述和对海权概念内涵的认识历程独具特色。韩国将海权译为"海洋力",也存在着将海权概念内涵要素从传统的"海军力""海运力"扩展至"海军力""海运力""水产力&quo... 韩国对海权概念的表述和对海权概念内涵的认识历程独具特色。韩国将海权译为"海洋力",也存在着将海权概念内涵要素从传统的"海军力""海运力"扩展至"海军力""海运力""水产力""海洋开发力""海洋环境保护力""海洋治理力"等等的趋势,表明韩国海权观从传统海权观向综合海权观的过渡。韩国海权观凸显了对"力"的谋求。随着韩国海洋实力由弱转强,韩国海权观经历了从海洋弱小国家的海权观到谋求建设海洋强国的海权观的逻辑转换。目前,韩国海权观仍存在诸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海权观 海洋 海洋利益 海洋
原文传递
中国海权内涵探讨 被引量:23
2
作者 孙璐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年第10期81-89,共9页
本文在西方和中国对“海权”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点以及中国自身海洋状况,对中国“海权”的内涵做了进一步探讨。从而得出,由于建立在法权基础上的海洋权益存在着现实困境,仅认为中国海权等于海洋权益是不够的,分析中国“海权”... 本文在西方和中国对“海权”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点以及中国自身海洋状况,对中国“海权”的内涵做了进一步探讨。从而得出,由于建立在法权基础上的海洋权益存在着现实困境,仅认为中国海权等于海洋权益是不够的,分析中国“海权”应有中国视角。中国特色的“海权”应是一个综合概念,是海洋实力(海洋硬实力和海洋软实力)、海洋权益(海洋权利和外围海洋权益)和海洋权力(海洋硬权力和海洋软权力)三要素的有机统一。其中,海洋实力是前提,海洋权益是目的,海洋权力是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海权三要素”的内在关系,并对海洋权力从新的视角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权 海洋 海洋权益 海洋
下载PDF
全面提升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能力——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松 孙晓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2-1144,共13页
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家对海洋的战略需求,瞄准海洋领域国际前沿问题,建立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体系,从海洋系统的角度研究海洋的各种现象、过程和规律、提出应对措施。海洋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国家对海洋的战略需求,瞄准海洋领域国际前沿问题,建立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体系,从海洋系统的角度研究海洋的各种现象、过程和规律、提出应对措施。海洋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装备水平的发展,能力建设是实现海洋先导专项科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重点介绍海洋专项实施以来在能力建设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近海与深远海观测网建设、深海综合探测与研究平台体系建设、海洋装备研发,以及随着能力建设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科学认知上的突破。通过科学目标与技术研发的有机结合、国家海洋战略目标与基础科学发展的有机结合、海洋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实践,海洋先导专项全面提升了我国海洋综合探测与研究的能力,为深入认知、预测、预警预报、综合管控、开发和保护海洋奠定了基础,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向纵深发展,从陆架边缘海走向广袤的深海大洋,从中国近海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到探索全球海洋运作机制与未来海洋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探测与观测 深海战略 海洋建设 未来海洋 海洋装备
下载PDF
海权、海洋权利与海洋权益概念辨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娄成武 王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45-48,共4页
海权是海洋权力的缩译,它是一个权力政治术语。权力是自上而下的,强调国家暴力,因此用海洋武力进行海洋利益的诉求是海权的本质属性。海洋权利则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是国家主权在海洋的延伸。海洋权益是一个国际法术语,它突出了利益,并强... 海权是海洋权力的缩译,它是一个权力政治术语。权力是自上而下的,强调国家暴力,因此用海洋武力进行海洋利益的诉求是海权的本质属性。海洋权利则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是国家主权在海洋的延伸。海洋权益是一个国际法术语,它突出了利益,并强调在合法权利的基础上实现海洋利益的维护。三者概念的辨析是必要的,但是没有必要纠缠于概念的细微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权 海洋 海洋权利 海洋权益
下载PDF
应对中美关系南海困局的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凤志 刘瑞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6,共12页
"南海航行自由"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剑指中国的"撒手锏",超越"南海航行自由"陷阱是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际法和实现海洋强国梦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美国打着维护"南海航行自由&qu... "南海航行自由"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剑指中国的"撒手锏",超越"南海航行自由"陷阱是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际法和实现海洋强国梦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美国打着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的幌子行"舰机"航行自由,目的在于护持美国的亚太霸权地位。中美南海航行自由纷争的本质是海洋霸权国与新型海洋强国在南海战略矛盾和战略利益的竞争,其法理诱因是双方对航行自由原则的认知分歧,也是美国理想主义"海洋自由"传统和实用主义"航行自由计划"的延续。中美"南海航行自由"问题的不断发酵对中国海洋军事安全,海洋战略空间的拓展以及海上崛起的舆论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应当在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思考该问题的解决路径。中国超越"南海航行自由"陷阱的首务是要保持战略定力,为实现中国海洋强国争取战略机遇期;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对话,在南海构建稳定的航行自由机制;要在国际舆论、海洋法律秩序和区域海洋公共产品提供中争取外交主动,适时适度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南海争端 航行自由 “过度的领海主张” 历史性海洋 岛礁建设 海洋强国 南海秩序
原文传递
一维冷却剂通道海洋条件附加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钱立波 田文喜 +4 位作者 秋穗正 苏光辉 李勇 黄彦平 闫晓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海洋条件对冷却剂流动的影响可归结为动量方程中海洋条件附加力的改变,因此考虑海洋条件也即在动量方程中添加海洋条件附加力。本文从非惯性系动量方程出发,针对一维冷却剂通道,推导得到6种典型海洋条件及相关耦合海洋条件附加力模型。
关键词 一维通道 海洋条件附加 非惯性系 动量方程
下载PDF
海洋软实力的战略价值——兼论与海洋硬实力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琪 季晨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24-28,共5页
海洋软实力是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中国的海洋软实力主要来源于天人合一的海洋文化,和平崛起的海洋发展模式以及与负责任大国相匹配的海洋政策。在和平崛起视阈下,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是维护海洋权益,成为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而海洋... 海洋软实力是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中国的海洋软实力主要来源于天人合一的海洋文化,和平崛起的海洋发展模式以及与负责任大国相匹配的海洋政策。在和平崛起视阈下,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是维护海洋权益,成为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而海洋软实力与海洋硬实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认识二者关系对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软实 海洋硬实 关系 战略价值
下载PDF
海洋软实力提升中的政府作用探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琪 崔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6-11,共6页
海洋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而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主体的共同参与。作为核心主体,政府在海洋软实力的提升过程中主... 海洋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而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主体的共同参与。作为核心主体,政府在海洋软实力的提升过程中主要发挥着理念建构、物质支撑、顶层设计、社会协同、国际交往等作用。同时,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注意处理好海洋软实力与国家发展目标一致性的问题、海洋软实力与海洋硬实力的关系问题以及海洋软实力资源的转化问题,以促进海洋软实力持续、有效、健康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软实 海洋硬实 政府作用 海洋强国
下载PDF
提升我国海洋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琪 季晨雪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3,共4页
海洋软实力是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与海洋硬实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国的海洋软实力主要来源于天人合一的海洋文化、和平发展的海洋价值观以及与负责任大国相匹配的海洋政策。在和平发展视阈下,提升我国海洋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 海洋软实力是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与海洋硬实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国的海洋软实力主要来源于天人合一的海洋文化、和平发展的海洋价值观以及与负责任大国相匹配的海洋政策。在和平发展视阈下,提升我国海洋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保证其成为海洋强国,维护其海洋权益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发展 海洋软实 海洋硬实
原文传递
重视“蓝色”国土 维护海洋权力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鸿玺 肖建明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0-32,54,共4页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下西洋,以当时明代的强大国力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强盛而不称霸的胸襟和决心,宣示了中华民族爱好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对今天的国际关系发展和中华民族和平发展战略都有很强的纪念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 海洋 中国 国际领土 海洋战略 国家安全 海洋开发
下载PDF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国选 《邓小平研究》 2020年第6期58-68,共11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凝练了当代中国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观,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海洋秩序提供了极大的稳定性。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产生有强大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就历史逻辑而言,...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凝练了当代中国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观,为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海洋秩序提供了极大的稳定性。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产生有强大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就历史逻辑而言,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国际海洋政治主题变迁与中国海洋友好交流历史传统交互作用的产物﹔就理论逻辑而言﹐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完美结合的成果﹔就实践逻辑而言﹐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精心选择战略支点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推进、蓝色伙伴关系的构建的“点、线、面”三维战略布局的结果。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为国际海洋政治的变迁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命运共同体 国际海洋政治 海洋权益 海洋责任 海洋治理 海洋
原文传递
海洋政治知识体系及其国民学校教育实施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仁锋 胡书琦 常丽霞 《地理教育》 2022年第6期3-7,共5页
让不同学段的学生理解与掌握海洋权力及其时空过程、海洋政治的关系与形式及发展规律等是当代学校海洋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在廓清海洋政治的概念与构成、审视中外海洋政治研究的认知与实践维度差异、构建海洋政治学科树的基础上,... 让不同学段的学生理解与掌握海洋权力及其时空过程、海洋政治的关系与形式及发展规律等是当代学校海洋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在廓清海洋政治的概念与构成、审视中外海洋政治研究的认知与实践维度差异、构建海洋政治学科树的基础上,明确中小学教育阶段学习海洋政治的基线要求,提出海洋政治教育应紧扣海洋空间的概念、边界与类型;理解海洋权力的历史与过程、矛盾与合作、分配与共享;掌握海洋政治的关系、形式和发展规律,继而形成适应各学段的分层海洋政治知识与教育实践体系,以期引导中小学实施海洋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海洋教育 海洋政治 海洋权利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下的十九世纪中期东南海盗问题述论——基于近代报刊的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覃寿伟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4-99,共6页
十九世纪中期中国东南海盗再度盛行,引起了中西各方的关注与干涉。传教士在通商口岸所办的《遐迩贯珍》等报刊对此也进行了详实的登载,从这些报刊的舆论反映出中外各利益方对于海盗活动的态度与反应,也折射了中西关于海洋观念的差异及... 十九世纪中期中国东南海盗再度盛行,引起了中西各方的关注与干涉。传教士在通商口岸所办的《遐迩贯珍》等报刊对此也进行了详实的登载,从这些报刊的舆论反映出中外各利益方对于海盗活动的态度与反应,也折射了中西关于海洋观念的差异及十九世纪中期东南海疆社会的时代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盗 近代报刊 海洋
下载PDF
南海区域海洋能力建设合作:现实需求、问题溯源与应然走向
14
作者 江婷烨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19,共9页
海洋能力建设合作是促进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和解决区域共同治理困境的重要方式,也是缓和区域矛盾与冲突的最佳途径。南海区域海洋能力建设合作面临着合作意愿不够强烈、合作法律基础薄弱、合作管理机构作用发挥有限、合作可持... 海洋能力建设合作是促进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和解决区域共同治理困境的重要方式,也是缓和区域矛盾与冲突的最佳途径。南海区域海洋能力建设合作面临着合作意愿不够强烈、合作法律基础薄弱、合作管理机构作用发挥有限、合作可持续资金少和合作信息交换不畅等现实困境,需要各国加大情感投入以提高合作意愿,通过遵守公约、软法等方式夯实法律基础,成立区域合作理事会以强化组织管理,设立区域合作特别基金以保障资金来源和建立区域合作信息交换中心以实现信息交换。我国可以在区域海洋能力建设合作上发挥区域大国的引导作用,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区域国家提供更多帮助,以实际行动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建设 区域合作 南海
下载PDF
浅论影响中国海洋权力争夺的因素
15
作者 常卫恒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0-21,共2页
现代国家的海洋权力包括海上运输权力、海上资源开采权力、海上军事控制权力。影响中国海上权力获得的因素有:军事实力、国际影响力、海洋探测开发能力、国际上关于海洋争端的法律和惯例、海运能力。
关键词 现代国家 海洋 海洋争端
下载PDF
评安德鲁·兰伯特《海权国家:海洋文化、大陆帝国与塑造现代世界的冲突》
16
作者 魏涛 《全球史评论》 2020年第2期-,共5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军事理论家艾尔弗雷德·马汉将海洋权力(sea power)提高到帝国兴衰的层面进行考察,并详细阐述了他对海洋权力与世界历史上大国争霸的思考。在1890—1905年之间,他先后出版了《海洋权力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军事理论家艾尔弗雷德·马汉将海洋权力(sea power)提高到帝国兴衰的层面进行考察,并详细阐述了他对海洋权力与世界历史上大国争霸的思考。在1890—1905年之间,他先后出版了《海洋权力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洋权力对法国大革命和帝国的影响(1793—1812)》和《海洋权力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理论家 法国大革命 大国争霸 海洋 海权国家 兰伯特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