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西南部近海水域风天含沙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孙连成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2-56,共5页
本文利用现场实测资料,对渤海湾西南部近海水域的泥沙来源、风天水体含沙量的分布特征及含沙量随动力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由风与含沙量的相关关系,进而推出了利用风力计算含沙量的经验计算式.此法所求结果基本与现场相吻合.
关键词 渤海 海弯 海水域 风天 泥沙
下载PDF
海湾扇贝虾池不同保苗器试验
2
作者 沈决奋 季梅芳 +2 位作者 孙曙光 于成鸿 蔡会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0-12,共3页
海湾扇贝(Argopeclen irradians Lamarck)育苗保苗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扇贝养殖业的发展。扇贝中间暂养一般在海上进行,由于海区海况复杂,使保苗率偏低,一般在8~15%。 为了提高扇贝的保苗率,1987年作者在文登市小观乡养虾场,利用170亩(... 海湾扇贝(Argopeclen irradians Lamarck)育苗保苗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扇贝养殖业的发展。扇贝中间暂养一般在海上进行,由于海区海况复杂,使保苗率偏低,一般在8~15%。 为了提高扇贝的保苗率,1987年作者在文登市小观乡养虾场,利用170亩(1亩=666.6m^2,下同)的对虾养殖池进行了海湾扇贝稚贝的保苗试验。6月1日出池稚贝2.995×10~7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弯 扇贝 虾池 保苗器 试验
下载PDF
广东贺江水域野生鲮鱼体表寄生虫典型海弯水虱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方华 邹为民 李安兴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5,共9页
近年来,广东贺江暴发了由等足类寄生虫引起的严重的鱼类外寄生虫病,给当地网箱养殖和野生鱼类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虫体的口器、触角、腹肢等形态学特征将其鉴定为等足目(Isopoda)、扇肢亚目(Flabellifera)、纺锤水虱科(Aegidae)、... 近年来,广东贺江暴发了由等足类寄生虫引起的严重的鱼类外寄生虫病,给当地网箱养殖和野生鱼类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虫体的口器、触角、腹肢等形态学特征将其鉴定为等足目(Isopoda)、扇肢亚目(Flabellifera)、纺锤水虱科(Aegidae)、海弯水虱属(Alitropus)的典型海弯水虱(Alitropus typus)。为了弄清典型海弯水虱对贺江内野生鱼类资源的危害及其种群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作者从2006年5月份到2007年4月份,用刺网定时定点捕获野生鲮鱼(Cirrhina molitorella),检查典型海弯水虱的寄生状况。结果发现:典型海弯水虱对鲮鱼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均从2006年5月份开始上升,至7月份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于次年的2月份达到最低点,从3月份开始有所回升。典型海弯水虱种群在不同月份及不同体长鲮鱼中均为聚集性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着平均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典型海弯水虱种群在鲮鱼中的感染参数与水温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宿主的体长无明显的相关性。周年种群结构动态变化分析表明:典型海弯水虱1年只繁殖1次,繁殖受水温的影响,6、7月份是其繁殖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海弯水虱 鲮鱼 贺江 种群动态
下载PDF
中国海弯水虱属(等足目,纺锤水虱科)一新纪录种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海燕 丁雪娟 张剑英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00-1001,共2页
记述寄生于鱼类鳃腔的纺锤水虱科Aegidae海弯水虱属Alitropus中国1新纪录种,典型海弯水虱Alitropus typus Milne-Edwards,1840。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The Natural Histor... 记述寄生于鱼类鳃腔的纺锤水虱科Aegidae海弯水虱属Alitropus中国1新纪录种,典型海弯水虱Alitropus typus Milne-Edwards,1840。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足目 纺锤水虱科 海弯水虱属 新纪录种 中国
下载PDF
昆虫生长调节剂虫酰肼对典型海弯水虱的防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伟利 陆晓萏 +4 位作者 彭华林 邹为民 姜兰 赵飞 谭爱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3,118,共4页
为了探索安全有效的典型海湾水虱控制方法,选用昆虫生长调节剂虫酰肼(蜕皮激素类似物)为试验药物,观察其对典型海湾水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按鱼体质量以剂量为0.02μL.g-1.d-1的虫酰肼拌料连续饲喂宿主5 d,宿主血液中的药物可影... 为了探索安全有效的典型海湾水虱控制方法,选用昆虫生长调节剂虫酰肼(蜕皮激素类似物)为试验药物,观察其对典型海湾水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按鱼体质量以剂量为0.02μL.g-1.d-1的虫酰肼拌料连续饲喂宿主5 d,宿主血液中的药物可影响典型海弯水虱的幼体、早期成体及较小型成体的正常蜕皮,从而引起虫体在蜕皮期间的高死亡率.剂量减半、缩短给药时间或作用于该虫中等以上个体的情况下,该药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海弯水虱 蜕皮激素类似物 虫酰肼 蜕皮
下载PDF
海洋石油降解菌深海弯曲菌的种类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仁菊 董纯明 +1 位作者 李登峰 邵宗泽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5-574,共10页
深海弯曲菌(Thalassolituus)是一类海洋专属的石油降解菌.为认识其多样性与地理分布、获取石油降解菌资源,本研究对西太平洋和厦门近海的表层海水分别通过石油烃富集和直接涂布石油烃平板,对获取的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在此基础上,对Gen ... 深海弯曲菌(Thalassolituus)是一类海洋专属的石油降解菌.为认识其多样性与地理分布、获取石油降解菌资源,本研究对西太平洋和厦门近海的表层海水分别通过石油烃富集和直接涂布石油烃平板,对获取的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在此基础上,对Gen Bank数据库中该属的可培养和未培养菌株信息,进行了系统进化与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西太富集菌群分离得到的32个菌株中,主要优势菌为假单孢菌(Pseudomonas)和海杆菌(Marinobacter);其次是食烷菌(Alcanivorax)和弧菌(Vibrio).深海弯曲菌仅有2株,但它们代表1个潜在的新种,它们与模式菌株T.marinus IMCC1826T的同源性仅为96.9%和97.0%.从厦门表层海水中分离到1株深海弯曲菌,与模式菌株T.marinus IMCC1826T的相似度为99.66%.基于本研究分离菌株及Gen Bank可培养及未培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开展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属存在3个明显的进化分支,即2个模式种T.oleivorans与T.marinus分别代表的2个分支和1个独立分支;此外,不同分支呈现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即来自同一纬度范围的菌株或序列多聚类于同一分支中.我们推测,深海弯曲菌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因适应不同纬度海域的温度等环境因子,逐步进化出3个不同环境适应性的分支.本研究加深了对深海弯曲菌在不同温度海洋环境中种类多样性分布特征的认识,为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提供了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海弯曲菌 种类多样性 地理分布特征 表层海水 石油烃 生物降解
下载PDF
电子战在“沙漠风暴”中起的作用比以往任何冲突中起的作用都大
7
作者 Bruce D Nordwall 顾耀平 《电子对抗技术》 1991年第4期39-42,共4页
据返航的战斗飞行员以及五角大楼的官员们说,电子战在“沙漠风暴”中起的作用比以往任何一次冲突中起的作用都大。一位海军军部官员说,干扰机提供的保护极其重要,以致于如果伴随飞行的EA-6B电子战飞机被击落,则海军/海军陆战队的任务就... 据返航的战斗飞行员以及五角大楼的官员们说,电子战在“沙漠风暴”中起的作用比以往任何一次冲突中起的作用都大。一位海军军部官员说,干扰机提供的保护极其重要,以致于如果伴随飞行的EA-6B电子战飞机被击落,则海军/海军陆战队的任务就无法执行。正常工作的雷达告警接收机(RWR)和自卫设备也是每架战术飞机的必备先决条件。飞行员关于电子战系统(作用)价值的评论正在开始透露出来。一位空军飞行员告诉西屋公司在战场上的工程师说:“谢谢,你们的ALQ-131吊舱保护了我的机尾。他们(伊军)向我发射一枚“萨姆”弹(地空导弹),吊舱就发射干扰,‘萨姆’就成了‘傻瓜’朝着错误的方向飞去。”另一个飞行员说:“如果不是因为有ECM吊舱或机尾告警,那我们的飞机有50%是回不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 海弯战争 沙漠风暴
下载PDF
阳光海湾中的一缕休闲
8
《东南置业》 2003年第72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新西兰 布兰蒂海弯 曼伽纽山 砖坯建筑
下载PDF
贺江典型海弯水虱种群动态监测及生物防控
9
作者 赵飞 谭爱萍 +2 位作者 罗理 王伟利 邹为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2-517,共6页
2006-2010年通过"人工诱捕"和"天然捕获"的方法对贺江典型海弯水虱种群动态进行监测,评价生物防控的效果。结果显示:典型海弯水虱在4-6月的寄生数量最少;推测其生命周期为1a,6月是世代交替期,种群世代不重叠或重叠... 2006-2010年通过"人工诱捕"和"天然捕获"的方法对贺江典型海弯水虱种群动态进行监测,评价生物防控的效果。结果显示:典型海弯水虱在4-6月的寄生数量最少;推测其生命周期为1a,6月是世代交替期,种群世代不重叠或重叠不明显;试验发现草鱼、青鱼、鲤能主动捕食典型海弯水虱。选择典型海弯水虱寄生数量最少的4-6月作为放流时间,于2007-2009年在贺江人工放流草鱼、青鱼、鲤156万尾;比较2006-2010年人工诱捕的典型海弯水虱的数量,发现从2008年开始,典型海弯水虱的数量逐年减少,2010年诱捕到的典型海弯水虱的数量比2006年减少85.1%;天然捕获贺江野生鲮和,发现在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典型海弯水虱对鲮和的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均比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显著降低。以上结果初步表明生物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海弯水虱 种群动态 生物防控 感染参数 贺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