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 被引量:465
1
作者 曹顺庆 《文艺争鸣》 CSSCI 1996年第2期50-58,共9页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曹顺庆当今文艺理论研究,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文论失语症;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论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自"五四""打倒孔家店"(...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曹顺庆当今文艺理论研究,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文论失语症;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论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自"五四""打倒孔家店"(传统文化)以来,中国传统文论就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论失语症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传统文化 西方文论 《文心雕龙》 中国古代 现实主义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被引量:290
2
作者 肖明翰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0-101,共12页
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自 18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之后 ,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它的创作 ,许多第一流的作家也对它充满兴趣 ,他们或者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哥特式作品 ,或者将哥特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到... 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一个影响广泛、持续发展的哥特传统。自 18世纪中叶哥特小说在英国出现之后 ,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它的创作 ,许多第一流的作家也对它充满兴趣 ,他们或者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哥特式作品 ,或者将哥特文学的手法大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本文首先对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及其发展进行了综述 ,进而概括了哥特小说创作的一般性特征 ,即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荒野为背景 ,故事情节恐怖刺激 ,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等内容 ,常有鬼怪神灵或其它超自然现象出现。这些作品中常常笼罩着神秘、阴森、恐怖的气氛 ,充满悬念 ,具有独特的艺术震撼力。本文进一步指出 ,哥特小说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被称为“黑色浪漫主义” ,其美学基础是审美上的“壮美” ,而其心理基础则是人内心中的恐惧感。哥特小说中的许多优秀之作致力于揭示社会罪恶和人性深处的黑暗面 ,并进行深刻的道德探索。哥特小说的产生及其整个发展同英美二百多年来的社会、宗教、文化背景及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哥特小说 浪漫主义 超自然现象 持续发展 18世纪 小说创作 故事情节 文学传统 美学基础 心理基础 文化背景 哥特式 一般性 震撼力 恐惧感 作家 作品 恐怖 社会 人口
原文传递
现代化与现代派 被引量:77
3
作者 徐迟 《外国文学研究》 1982年第1期117-119,共3页
这样的文章,虽然时机未很成熟,却还是要写一写的.这是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全面开始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坊间也并没有多少现代派的文艺作品.所以关于现代化与现代派的关系,顶多也只能提出一点提纲式的意见,仅不过管窥一下未来的隐约趋势而已... 这样的文章,虽然时机未很成熟,却还是要写一写的.这是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全面开始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坊间也并没有多少现代派的文艺作品.所以关于现代化与现代派的关系,顶多也只能提出一点提纲式的意见,仅不过管窥一下未来的隐约趋势而已.自从《外国文学研究》季刊在八○年第四期上,发起《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派文艺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代主义 外国文学研究 批判现实主义 西方世界 浪漫主义 社会物质生活 文艺作品 四个现代化
下载PDF
《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 被引量:68
4
作者 蒲若茜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4,共8页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像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像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欧美文学 艾米莉·勃朗特 创作源泉 维多利亚时代 传统 意象 超现实 艺术 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汉赋——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 被引量:49
5
作者 龚克昌 《文史哲》 1988年第5期69-77,共9页
“文学的自觉时代”可以提前到汉武帝时期,理由是:一、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已得到充分的表现,如作家已能较自觉地运用形象思维,进一步发展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并以空前积极的态度追求文学艺术的形式美。二、已提出比较系统的文学艺术创... “文学的自觉时代”可以提前到汉武帝时期,理由是:一、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已得到充分的表现,如作家已能较自觉地运用形象思维,进一步发展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并以空前积极的态度追求文学艺术的形式美。二、已提出比较系统的文学艺术创作主张,从而步入了自觉、主动创作的崭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帝时期 汉书·艺文志 司马相如 文学艺术 神话传说 西京杂记 浪漫主义 汉赋 自觉时代 汉武帝
下载PDF
关于艺术歌曲之我见 被引量:29
6
作者 汪毓和 《人民音乐》 CSSCI 1999年第9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艺术歌曲 中国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 音乐体裁 抒情歌曲 钢琴伴奏 室内乐 通俗歌曲 作品 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 被引量:42
7
作者 郑敏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9-90,共12页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郑敏西方诗歌的现代性,如果以英语诗歌为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国古典汉语和诗词的启发。庞德受到芬尼罗沙①对汉字的图画性的阐释的影响,创始了英美诗歌最早的现代派理论:意象主义,即强调情感与知性... 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郑敏西方诗歌的现代性,如果以英语诗歌为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国古典汉语和诗词的启发。庞德受到芬尼罗沙①对汉字的图画性的阐释的影响,创始了英美诗歌最早的现代派理论:意象主义,即强调情感与知性在片刻间骤然形成一个意象,它就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中国诗歌 意象派 现代性 逻辑思维 互文性 诗歌理论 浪漫主义 格律 艾略特
原文传递
论民间文学艺术版权主体制度之构建 被引量:43
8
作者 张耕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64,共10页
民间文学艺术是集体创造物,以浪漫主义为基础的个人作者观被认为是构建民间文学艺术版权保护制度的最大障碍。版权作者观经历了从普通工匠到创作天才、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结合的演变过程。民间文学艺术来源群体和以自然... 民间文学艺术是集体创造物,以浪漫主义为基础的个人作者观被认为是构建民间文学艺术版权保护制度的最大障碍。版权作者观经历了从普通工匠到创作天才、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结合的演变过程。民间文学艺术来源群体和以自然人为主的传承人享有民间文学艺术版权,这与现代版权制度中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二元主体结构具有契合性。运用法定代理制度可以解决因民间文学艺术来源群体民事行为能力欠缺带来的权利主体虚位的世界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 集体创作 群体 法定代理
原文传递
社会变革与成文法的局限性——再谈良性违宪兼答童之伟同志 郝铁川 被引量:44
9
作者 郝铁川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3-24,共2页
如何处理好法的应然性和实然性、滞后性和先导性、秩序和正义等方面的关系,如何摆脱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浪漫主义情结,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由此出发,我写了《论良性违宪》一文,意在给法律至上论者提出一个例外,实际... 如何处理好法的应然性和实然性、滞后性和先导性、秩序和正义等方面的关系,如何摆脱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浪漫主义情结,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由此出发,我写了《论良性违宪》一文,意在给法律至上论者提出一个例外,实际上也是对这个命题给予必要的补充。它会遭到同仁的批评,早在我预料之中,我也愿意就这个问题与朋友们共同研究,促进学术繁荣。本文不想就《论良性违宪》所举某些事例是否属于违宪进行争辩,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无权定论,但我仍然坚持“良性违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的看法。中国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革 良性违宪 成文法 越轨行为 浪漫主义 法律至上 法律体系 应然性 实然性 乡镇企业
原文传递
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 被引量:39
10
作者 季红真 《文学评论》 1987年第6期20-29,共10页
全文共七节:第一节简述莫言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及与整个新时期小说的叙述方式之间的联系。相同点在主观情致明朗的浪漫主义特征,相异者则在于莫言小说主体情绪的纷扰,奇兀地表现出本体体验的审美表现倾向。第二节分析莫言的叙述个性得以... 全文共七节:第一节简述莫言小说的叙述方式,以及与整个新时期小说的叙述方式之间的联系。相同点在主观情致明朗的浪漫主义特征,相异者则在于莫言小说主体情绪的纷扰,奇兀地表现出本体体验的审美表现倾向。第二节分析莫言的叙述个性得以形成的几个因素,以及其痛苦的本体根源。第三节从莫言小说忧郁的基调入手,分析出其作品中所隐含的人物喻象系统,以及作者内在的精神矛盾。第四节重点论述其作品的浪漫主义审美特征,以及充分的民族民间性质。第五节分析莫言小说描写的两重性,即作为伦理理智的写实层面,与关联着全部色彩象喻系统的象征层面,以及后一层面的哲学人类学意义。第六节通过进一步分析莫言的小说叙述的时间与空间形式特质,而阐述其作品的民族民间神话性质。第七节分析莫言小说语言的特点,发现其深层语义不断耗散生成的基本语法关系,以及对其整体风格的骨干作用。也是尝试从语言的角度,对其创作风格进行总体的归纳。这里发表的是前四节,后三节以《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为标题,另外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民族民间 浪漫主义 作品 忧郁 球状闪电 叙述方式 哲学人类学 乡土社会 红萝卜
原文传递
浪漫主义·大自然·生态批评 被引量:38
11
作者 蓝仁哲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8,共6页
文章分三部分,首先简要回顾浪漫主义从"浪漫的"到"浪漫主义"的历程,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的演变、浪漫主义概念之争以及浪漫主义研究的意义。其次,论述浪漫主义鲜明特征之一的自然观,指出它复活了文... 文章分三部分,首先简要回顾浪漫主义从"浪漫的"到"浪漫主义"的历程,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的演变、浪漫主义概念之争以及浪漫主义研究的意义。其次,论述浪漫主义鲜明特征之一的自然观,指出它复活了文艺复兴时代的新柏拉图主义,把宇宙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扭转了新古典主义的机械论;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是真实的存在,正是它和浪漫主义自然观影响和催生了当代的生态批评。最后,概述生态批评在美英的缘起和发展。生态批评既是文学批评又是文化批评;相比之下,生态批评比浪漫主义更积极主动地维护自然;有必要从多维角,尤其是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研究浪漫主义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大自然 生态批评 现代性
下载PDF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4
12
作者 季进 《书城》 2008年第6期5-12,共8页
这是一次迟到的访谈。早在四年前,在波士顿与王德威教授相遇,本来约好做个访谈。不意他来去匆匆,时间排得密不透风,夜里十点多才有时间在他下榻的宾馆坐下来聊天。看他一脸疲倦也就打消了访谈的念头。去年初夏,王德威教授应邀访问复旦大... 这是一次迟到的访谈。早在四年前,在波士顿与王德威教授相遇,本来约好做个访谈。不意他来去匆匆,时间排得密不透风,夜里十点多才有时间在他下榻的宾馆坐下来聊天。看他一脸疲倦也就打消了访谈的念头。去年初夏,王德威教授应邀访问复旦大学,我便早早预约,请他顺访苏州大学。那天,我和两位学生陪他从平江路步行至苏州博物馆参观,然后驱车往太湖,找到一处叫品茗轩的茶馆,我们终于可以坐下来,面对波光潋滟的湖面,开始一番饶有兴味的访谈。本文是我根据访谈录音进行整理,再结合手边的资料略作校正与补充,最后经王德威教授加以修改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江文也 梅兰芳 浪漫主义 史诗 沈从文 二十世纪 中国传统 现代中国文学 中国现实
原文传递
浪漫是希望的一种──答丁帆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醒龙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知青情结 分享艰难 知识分子 “现实主义 有责任感的人 文化批判 凤凰琴 农民本位 春秋战国时期 浪漫主义
下载PDF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治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4,共8页
本文试图探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后现代主义。作者集中讨论了后现代生活方式的主要内涵,其中包括对虚无主义的挑战,对偏执的拒绝,对多元的尊重,对向他者开放的欣赏,对“踏实的存在”的追求,对创造性的推重,对丰赡人性的冀望,以及对勇敢... 本文试图探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后现代主义。作者集中讨论了后现代生活方式的主要内涵,其中包括对虚无主义的挑战,对偏执的拒绝,对多元的尊重,对向他者开放的欣赏,对“踏实的存在”的追求,对创造性的推重,对丰赡人性的冀望,以及对勇敢地活出生命、活出风格、活出优雅、活出美的鼓励。作者认为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后现代生活方式对于疗救包括消费主义和“划一思维”在内的各种现代病,是一剂不可多得的“药石”,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它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生活方式 划一思维 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俊鹏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2-94,共3页
浪漫主义艺术歌曲是艺术歌曲的鼎盛时期 。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艺术歌曲 美学特征 舒伯特 舒曼 布拉姆斯 音乐结构 创作题材
下载PDF
巫、道、骚与艺术 被引量:29
16
作者 张正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一位友人问我:“你常说楚文化博大精深,也许你是对的,但我现在还只能应之以‘唯唯,否否’。楚国的物质文化倒还不难评估,冶金啦,织帛啦,髹漆啦,只消举出这三样来,说甲天下也理直气壮。至于楚国的精神文化,尤其是艺术,实在奇诡莫测,我就... 一位友人问我:“你常说楚文化博大精深,也许你是对的,但我现在还只能应之以‘唯唯,否否’。楚国的物质文化倒还不难评估,冶金啦,织帛啦,髹漆啦,只消举出这三样来,说甲天下也理直气壮。至于楚国的精神文化,尤其是艺术,实在奇诡莫测,我就不得要领了。你能不能只用几句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文化 楚国 物质文化 甲天下 冶金 《庄子》 楚艺术 屈原 道家 浪漫主义
下载PDF
黑色的颓废——读王朔小说的札记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3-40,共8页
颓废的含义颓废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它以斑驳杂芜的色调冲淡了大一统时代的单调划一,个性的发展不再朝着一个目的,就如湍急的河流突然遇到了坚硬障碍物的阻挡,水流便分散着朝各个方向撒开,它柔弱而且散漫无目的,但它的磨蚀... 颓废的含义颓废是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它以斑驳杂芜的色调冲淡了大一统时代的单调划一,个性的发展不再朝着一个目的,就如湍急的河流突然遇到了坚硬障碍物的阻挡,水流便分散着朝各个方向撒开,它柔弱而且散漫无目的,但它的磨蚀力并不因此减弱,依着颠扑不破的滴水穿石原理,看似无敌的障碍物,终将在散漫的水流磨蚀下渐渐地衰弱、蚀空、乃至完结。障碍物将与散漫的水向同时完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朔小说 中国当代文化 生活方式 浪漫主义 女大学生 反讽 空中小姐 传统规范 生存方式 札记
下载PDF
作者中心主义及其合法性危机——基于作者权体系的哲学考察 被引量:27
18
作者 林秀芹 刘文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92,共10页
作者中心主义是作者权体系的灵魂核心,其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它将作者置于著作权权利结构的中心,并赋予作者神圣的精神权利。作者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浪漫主义、康德与黑格尔的人格权理论、近代主体性哲学和传统解释学,这些哲学为... 作者中心主义是作者权体系的灵魂核心,其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它将作者置于著作权权利结构的中心,并赋予作者神圣的精神权利。作者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浪漫主义、康德与黑格尔的人格权理论、近代主体性哲学和传统解释学,这些哲学为作者的文学财产权提供了合法性基础,这也是作者中心主义得以源远流长的内在原因。但结构主义、语言哲学、哲学诠释学的兴起与主体范式的破产直接动摇作者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使作者权扩张的合法性遭受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中心主义 浪漫主义 语言哲学 人格权理论 哲学诠释学
下载PDF
自由的意义——超验主义思想探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金衡山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6,共9页
超验主义是 1 9世纪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 3 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 ,但波及其他地方 ,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超验主义发源于单一神教 ,同时又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 ,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 ... 超验主义是 1 9世纪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 3 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 ,但波及其他地方 ,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超验主义发源于单一神教 ,同时又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 ,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 ,其结果是解放了人性 ,提高了人的地位 ,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超验主义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其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尽管表现出乌托邦式的理想色彩 ,但超验主义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却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验主义 人性 浪漫主义 自由 乌托邦 神性 思潮 上帝 思想史 道德
原文传递
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莫言散论之二 被引量:21
20
作者 季红真 《当代作家评论》 1988年第1期80-89,共10页
本文全篇共七节,第一节《长歌当哭,独抒性灵》,简略地描述莫言小说的叙述方式,及其与整个新时期小说叙述方式之间关联,同在主观情致明朗的浪漫主义特征,异则在于莫言小说主体情绪的纷扰,几乎直觉地容纳了一个时期民族的基本矛盾,并且奇... 本文全篇共七节,第一节《长歌当哭,独抒性灵》,简略地描述莫言小说的叙述方式,及其与整个新时期小说叙述方式之间关联,同在主观情致明朗的浪漫主义特征,异则在于莫言小说主体情绪的纷扰,几乎直觉地容纳了一个时期民族的基本矛盾,并且奇兀地表现出本体体验的审美表现倾向。第二节《“我”自何来,欲之何往》,分析莫言的叙述个性得以形成的几个因素,以及其痛苦的本体根源。第三节《带泪的挚爱,明朗的忧郁》,从莫言小说忧郁的基调入手,分析出其作品中所隐含的人物喻象系统,以及作者内在的精神矛盾。第四节《精鹜八极,思挈万仞》,重点论述其作品的浪漫主义审美特征,以及充分的民族民间性质。第五节《伦理的性与审美的性》,分析莫言小说性描写的两重性,即作为伦理理智的写实层面与关联着全部色彩象喻系统的象征层面,以及后一层面的哲学人类学意义。第六节《经验的世界与神话的世界》,通过进一步分析莫言小说的时间与空间形式特质,而阐述其作品的民族民间神话性质。第七节《语义的特殊心理关系与心灵形式的协调》,分析阐述莫言小说的语言特征,发现其深层语义的不断耗散生成的基本语法关系,以及对其整体风格的骨干作用。也是尝试从语言的角度,对其创作风格进行总体的归纳。由于篇幅过长,分为两部分发表。前四节作为散论之一,以《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为题(已刊《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编者),后三节作为散论之二,以《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为题寄《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 莫言小说 神话 现代人 作品 叙述方式 散论 本体 浪漫主义 小说语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