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浪流耦合模式数值模拟及检验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志远 宋顺强 +3 位作者 刘利 杨广文 张权 王燕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92,共6页
基于波致混合理论,采用MASNUM海浪模型和POM环流模型建立的浪流耦合模式系统,模拟了2011年6月8日-11日中国海区对热带风暴"莎莉嘉"的响应过程,模拟结果显示波高和波向变化趋势与热带风暴的螺旋结构特征相符;利用中国海区Argo... 基于波致混合理论,采用MASNUM海浪模型和POM环流模型建立的浪流耦合模式系统,模拟了2011年6月8日-11日中国海区对热带风暴"莎莉嘉"的响应过程,模拟结果显示波高和波向变化趋势与热带风暴的螺旋结构特征相符;利用中国海区Argo浮标温度观测,对2010年7月-12月模拟结果检验,比较表明模拟结果与观测吻合较好,细致地刻画出海温的分布和垂向结构,平均误差在0.65°以下并在各个季节上无显著的季节变化。该工作对建立新一代海洋数值预报系统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波致混合 温度剖面 检验
下载PDF
浪流耦合对汕尾港台风风暴潮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小刚 罗荣真 +1 位作者 张娟 闫桐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37,共8页
利用浪流耦合的无结构网格嵌套海洋模式,选取对汕尾沿岸海域影响较大的两次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浪流耦合作用对汕尾风暴潮增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浪流耦合的影响不仅能够将汕尾港风暴潮主振阶段的增水模拟误差减小5~10 cm,... 利用浪流耦合的无结构网格嵌套海洋模式,选取对汕尾沿岸海域影响较大的两次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浪流耦合作用对汕尾风暴潮增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浪流耦合的影响不仅能够将汕尾港风暴潮主振阶段的增水模拟误差减小5~10 cm,而且可以更好地刻画出港内增水的双峰结构,使得模拟结果的增水峰值时刻准确度提高近1 h。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汕尾港内浪致增水过程先于大风、低压引起的增水过程。同时,流场结果的对比表明:在风暴潮主振过程期间,浪流耦合作用对红海湾内的流场影响较为稳定,而对汕尾港入海口的流场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防灾减灾和应急搜救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汕尾港 风暴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浪流耦合数值模式在苏北辐射沙洲海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管琴乐 肖文军 +2 位作者 邱婷 张蓓 亢兴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7,共9页
采用三角形网格海洋模式ADCIRC-2DDI和海浪模式SWAN双向耦合模式,建立了苏北辐射沙洲海域高精度水动力模型,用以研究该海域天文潮-风暴潮-海浪相互作用。以2012年15号台风“布拉万”为例,分别采用WRF气象模型后报风场和台风模型风场进... 采用三角形网格海洋模式ADCIRC-2DDI和海浪模式SWAN双向耦合模式,建立了苏北辐射沙洲海域高精度水动力模型,用以研究该海域天文潮-风暴潮-海浪相互作用。以2012年15号台风“布拉万”为例,分别采用WRF气象模型后报风场和台风模型风场进行台风期间水位和波浪场的数值模拟,与实测资料的对比结果显示模型较准确地模拟出了“布拉万”台风期间的风暴增水与海浪过程,但模拟的极值增水和二次增水时间较实测资料提前了3 h左右。对“布拉万”台风期间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在浅滩及浅滩前沿水域,水位和海流对海浪模拟结果具有显著影响,是否耦合计算的有效波高差异可达1 m以上;波浪对水位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在水深大于15 m的区域,波浪引起的水位变化小于5 cm,在浅滩区域,波浪引起的水位变化在4~10 cm,是否考虑波浪耦合对漫滩区域的模拟结果影响较大,进行浅滩及浅滩前沿的水动力计算,有必要考虑浪流耦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耦合 ADCIRC SWAN 风暴潮
下载PDF
海流海浪耦合作用对台风浪影响的数值研究
4
作者 李近元 王宇 +3 位作者 曹淑刚 刘金全 李红有 方念乔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6-465,共10页
漂浮式海上风电工程设计对波浪参数等必要环境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福建南日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海域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海浪-海流耦合数值模型,研究海上风电场区水位和海流对海浪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耦合模式所得有效波高更加准... 漂浮式海上风电工程设计对波浪参数等必要环境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福建南日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海域建立了高分辨率的海浪-海流耦合数值模型,研究海上风电场区水位和海流对海浪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耦合模式所得有效波高更加准确,可以体现水位和流速变化对波高的影响。通过分析台风过程中的浪流耦合作用对海浪模拟结果的影响发现,浪流耦合作用对最大有效波高的影响空间分布差异明显,1307号、1319号、0908号和1617号四次台风过程中,耦合作用对工程区域最大有效波高的影响可达−1.0~1.0 m。对单点的模拟结果分析发现,流向和浪向同向时对浪高有削弱作用,反向时对浪高有增强作用。此外,浪流耦合作用对波向和谱峰周期也有明显的影响,在1319号台风过程中,波向变化可达20°,谱峰周期变化可达2 s。本文论证了采用海浪-海流耦合模式在重现海浪极值中的重要性,对海上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作用 台风 数值模拟 漂浮式海上风电场
下载PDF
基于浪流耦合模型的台风浪数值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晓波 史剑 +1 位作者 李瑞杰 陶爱峰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0,共8页
基于CCMP风场资料,采用无结构网格、浪-流双向实时耦合模型FVCOM-SWAVE,模拟强热带风暴"米雷"在中国近海区域产生的海浪场,将耦合模型模拟的有效波高和平均周期与实测浮标资料进行比对,发现模拟结果的各类误差总体较小,说明... 基于CCMP风场资料,采用无结构网格、浪-流双向实时耦合模型FVCOM-SWAVE,模拟强热带风暴"米雷"在中国近海区域产生的海浪场,将耦合模型模拟的有效波高和平均周期与实测浮标资料进行比对,发现模拟结果的各类误差总体较小,说明耦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考虑浪流相互作用下中国近海台风浪过程。对比考虑潮汐引起的水位变化与不考虑水位变化情况下对耦合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发现在近岸区域考虑潮水位情况下的有效波高和平均周期模拟结果周期性特征明显,说明潮汐对耦合模型在近岸处有效波高的模拟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非结构网格 耦合模型
原文传递
寒潮过程中风浪对黄海海气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坚红 史嘉琳 +2 位作者 彭模 盛建明 苗春生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1-553,共13页
采用2009—2013年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大气和海洋再分析资料对黄海海气间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FVCOMSWAVE浪流耦合模式对典型寒潮过程中风浪的影响效果进行模拟研究与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 采用2009—2013年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大气和海洋再分析资料对黄海海气间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FVCOMSWAVE浪流耦合模式对典型寒潮过程中风浪的影响效果进行模拟研究与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通量受海表大风、海气温差及海洋环流等因子影响,秋冬季节强烈,春夏季节相对较弱,在寒潮活跃的冷季该海域的海流处于弱流期,风浪对海面通量的作用明显增强。海温特征也显示冷季的不稳定性显著强于暖季,因此该海域冷季具有更强的海气热量通量。沿岸站点的比较显示,南部吕泗站面向更开阔的东海海域,其平均波高高出北部20%左右。这与沿海南部通量强于北部特征对应。数值模拟显示,在寒潮过程中,海气界面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输送比多年月平均状态显著增强,动量通量增大1~5倍,热量通量增大1~6倍。寒潮过程入海冷锋走向、强度、移动方向显著影响海面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大值区的分布。偏北路寒潮纬向型冷锋入海,其强度东部大于西部,造成通量大值区形成在黄海东北部,而偏西路寒潮经向型冷锋入海,其强度南部大于北部,造成通量大值区形成在黄海南部。同时偏北路径寒潮强度大于偏西路径,海气动量通量响应较偏西路径强约25%,热量通量强约50%。耦合风浪作用的模拟显示,海气间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明显增大,对不同强度风浪,浪高增加1.5倍,动量通量最大值增大约2倍,热量通量增大10~160 W/m2;浪高减弱至0.5倍,动量通量最大值则减弱约40%,热量通量减小10~55 W/m2。冷锋及其驱动的风浪强烈影响区域海气通量时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海 海气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 寒潮过程 FVCOM-SWAVE 耦合模式
下载PDF
Air-sea fluxes of heat and momentum over the Yellow Sea during cold air outbreaks
7
作者 WANG Jian-hong SHI Jia-lin +3 位作者 LIANG Xiang-san PENG Mo LI Zhi-jin MIAO Chun-sheng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19年第2期16-35,共20页
The impact of sea surface waves on air-sea fluxes of heat and momentum over the Yellow Sea caused by cold fronts during cold air outbreak(CAO)events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numerical experiments with a FVCOM-SWAVE(Fin... The impact of sea surface waves on air-sea fluxes of heat and momentum over the Yellow Sea caused by cold fronts during cold air outbreak(CAO)events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numerical experiments with a FVCOM-SWAVE(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Surface WAVE)wave-current coupled model.Two typical types of cold fronts,i.e.,those respectively from the north and from the west,are simulated and compared to each other and with monthly mean.During cold seasons,currents in the Yellow Sea are weaker than that during warm seasons.As a result,waves show a more prominent impact.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suggested that both the heat and momentum fluxes a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during CAO events;and they could be a few times larger than the monthly average of a five-year mean.The enhancement is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features of CAOs.Specifically,it depends on the cold front orientation,intensity and evolution.One mechanism that strengthens the two fluxes is via sea waves.For the CAOs that are studied,an increase in sea wave height by 50%can double the maximal momentum flux,and cause an increase in heat flux by 10-160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Sea air-sea fluxes of heat and momentum cold air outbreak sea surface wave FVCOM-SWAVE coupled model
下载PDF
海洋工程数值风-浪-流水池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红兵 陈国明 +1 位作者 吕涛 黄翱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4-159,共6页
针对海洋工程中风-浪-流三者之间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研究了风-浪-流相互作用机理。基于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通过对FLUEN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三维海洋工程数值风-浪-流水池。将数值水池模拟结果和理论值进行了对比,... 针对海洋工程中风-浪-流三者之间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研究了风-浪-流相互作用机理。基于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通过对FLUEN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三维海洋工程数值风-浪-流水池。将数值水池模拟结果和理论值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借助所建立的数值模型,成功模拟了波浪、波浪-海流以及海风-波浪-海流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浪-流耦合作用时海流对于波浪运动参数具有较大影响,波流同向时,海流导致波浪传播速度和波长增大,幅值减小;波流逆向时,波浪传播速度和波长均减小,波幅增大,且海流速度越大,波浪参数增大或减小的幅度越明显。风-浪-流三者耦合作用时,风会导致波浪传播过程中波长增大,波幅减小,同时会导致波峰呈现一定倾角,加速波浪发生破碎。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处于风-浪-流中的海洋工程结构物力学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风--水池 -耦合 风--耦合 模拟分析
下载PDF
台风-浪-流耦合作用超大浮体水弹性响应分析方法
9
作者 柯世堂 朱庭瑞 +3 位作者 李文杰 陈静 任贺贺 员亦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1241,共11页
海上机场超大浮体结构在台风等极端海洋环境下的动态响应准确预测是保障其安全性能的关键前提,其难点在于准确构建中/小尺度复杂流场与浮体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小尺度嵌套的海上机场超大浮体水弹性响应分析方... 海上机场超大浮体结构在台风等极端海洋环境下的动态响应准确预测是保障其安全性能的关键前提,其难点在于准确构建中/小尺度复杂流场与浮体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小尺度嵌套的海上机场超大浮体水弹性响应分析方法,二次开发实现了台风-浪-流耦合模拟,分析了超强台风“莫兰蒂”途经海上机场超大浮体全过程台风-浪-流时空演变规律;采用中/小尺度流场嵌套技术计算水动力和气动力,代入结构动力学方程进行双向迭代解耦求解;通过算例分析了台风-浪-流耦合作用下浮体结构水弹性响应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此类极端环境下超大浮体结构水弹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台风--耦合 中/小尺度模拟 海上机场 超大浮体 水弹性 分析方法 耦合
下载PDF
风-浪-流耦合作用下跨海斜拉桥涡动力特性
10
作者 卞晨杰 杜礼明 +1 位作者 王尕平 于德壮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8-1136,共9页
为了提高跨海桥梁的安全性,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了跨海桥梁-随机风-波浪-水流四者耦合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对跨海斜拉桥在单风和风-浪-流耦合作用下的涡动力特性、绕流特性和桥梁表面的气动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风-浪-... 为了提高跨海桥梁的安全性,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了跨海桥梁-随机风-波浪-水流四者耦合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对跨海斜拉桥在单风和风-浪-流耦合作用下的涡动力特性、绕流特性和桥梁表面的气动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风-浪-流耦合作用造成的桥梁周围绕流和涡结构破碎现象相比单风更加复杂;自由液面以下,水体会对涡量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桥梁在单风作用下的涡量大于风-浪-流耦合作用下;在自由液面附近,随机风对桥梁涡动力的影响增强,使涡量产生骤增;风-浪-流耦合作用下,风会助推波浪,导致下部桥塔所受冲击荷载大于上部桥塔;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波浪和水流会对桥上的气动力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涡动力特性 数值模拟 风--耦合 特性
下载PDF
风-浪-流-RNA运行耦合作用下近海风电结构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久林 李晨辉 +2 位作者 龚彦安 王宇航 朱嵘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2-53,共12页
近海风电结构不仅长期遭受风、浪、流等荷载的耦合作用,还需承担风轮-机舱组件(Rotor-Nacelle Assembly,RNA)运行作用带来的额外动力影响,这不仅会加剧结构受载集中部位的损伤,还会影响甚至中断发电机组的正常运作。为探索近海风电结构... 近海风电结构不仅长期遭受风、浪、流等荷载的耦合作用,还需承担风轮-机舱组件(Rotor-Nacelle Assembly,RNA)运行作用带来的额外动力影响,这不仅会加剧结构受载集中部位的损伤,还会影响甚至中断发电机组的正常运作。为探索近海风电结构关键部位的动力特性及振动模式,该文建立考虑风-浪-流-RNA运行的单桩风电塔的耦合分析模型,采用Von Karman风谱模型和叶素动量理论计算气动荷载,通过莫里森方程求取单桩基础结构的波浪及海流荷载,对NREL 5MW单桩塔的塔顶、叶根及单桩底部开展动力响应分析。基于频谱分析法探究结构各关键部位的响应激励源;研究了在3~30m/s风速范围内,近海风电结构动态响应随风速及海流流速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海风电结构动态响应在不同工作状态下会呈现不同的频谱特征,其动态响应时程的均值与峰值随风速增加呈非线性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风电结构 风轮-机舱组件 风--耦合 气动荷载 荷载 动力响应
下载PDF
考虑RNA运行作用的近海风电结构TMD振动控制研究
12
作者 白久林 李晨辉 王宇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24-534,共11页
为探究风轮-机舱组件(RNA)运行作用对近海风电结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振动控制的影响,以NREL 5 MW单桩风电塔为对象,基于风-浪-流-RNA运行耦合的近海风电结构分析模型,通过定点理论对风电塔架一阶频率设计TMD参数。结合RNA控制策略下... 为探究风轮-机舱组件(RNA)运行作用对近海风电结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振动控制的影响,以NREL 5 MW单桩风电塔为对象,基于风-浪-流-RNA运行耦合的近海风电结构分析模型,通过定点理论对风电塔架一阶频率设计TMD参数。结合RNA控制策略下风电机组的时变振动特性,分别研究TMD对近海风电结构塔顶前后向及侧向动力响应的控制机理。结果表明:由于前后向与侧向动力条件的不同,TMD无法有效控制塔顶前后向振动,但可显著抑制塔顶侧向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RNA 风--耦合 TMD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台风-浪-流耦合作用下海上风力机基础结构水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硕 柯世堂 +3 位作者 赵永发 员亦雯 张伟 杨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8-228,共11页
为揭示台风-浪-流耦合作用下风力机基础结构的水动力特性,以广东外罗10 MW级海上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模式耦合器(MCT)建立中尺度台风-浪-流(W-S-F)实时耦合模拟平台,分析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全过程海上风电场台风-浪-流的时空演变... 为揭示台风-浪-流耦合作用下风力机基础结构的水动力特性,以广东外罗10 MW级海上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模式耦合器(MCT)建立中尺度台风-浪-流(W-S-F)实时耦合模拟平台,分析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全过程海上风电场台风-浪-流的时空演变特性;再结合中/小尺度嵌套方法分析风力机单桩基础水动力荷载分布特性;提出不同波浪相位下基础柱极值荷载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W-S-F平台对台风路径的模拟精度较单WRF模式提高42.51%;台风-浪-流耦合作用下基础柱水平波浪力正峰值增大约20%,负峰值减小约18%,并沿水深方向呈指数型变化规律,周向沿180°波向角呈对称分布;T4相位为风力机基础强度设计的最不利相位,基底剪力最大达7.68×10^(6)量级,基底弯矩最大达5.2×10^(8)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耦合 海上风力机 中/小尺度 水动力荷载特性
下载PDF
台风-浪-流耦合作用下海上10 MW级特大型风力机风荷载特性分析
14
作者 柯世堂 王硕 +2 位作者 赵永发 张伟 李晔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9-310,共12页
为揭示海上台风-浪-流耦合作用下海上风力机的风荷载分布特性,以广东外罗10 MW特大型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采用Model Coupling Toolkit(MCT)建立中尺度WRF-SWAN-FVCOM(W-S-F)实时耦合模拟平台,分析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全过程海上风电场... 为揭示海上台风-浪-流耦合作用下海上风力机的风荷载分布特性,以广东外罗10 MW特大型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采用Model Coupling Toolkit(MCT)建立中尺度WRF-SWAN-FVCOM(W-S-F)实时耦合模拟平台,分析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境全过程海上风电场台风-浪-流的时空演变,再结合中/小尺度嵌套方法分析了风力机风荷载分布特性与叶片-塔筒-波浪面之间的干扰效应,提出了极端风况下海上风力机典型位置极值荷载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中尺度W-S-F耦合平台能准确模拟台风、波浪和海流间的相互作用;塔筒风荷载在叶片干扰段以横风向为主,在波浪干扰段以顺风向为主,并在低空波面附近表现出较强的脉动特征;A位置叶片最安全而B位置最危险;T4相位为海上风力机单桩基础强度设计的最不利相位,基底剪力最大达7.68×10^(6)量级,基底弯矩最大达5.2×10^(8)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分布 台风--耦合模拟 海上风力机 中/小尺度嵌套 干扰效应
下载PDF
完整物理过程下南黄海浮游生态动力学数值研究 Ⅰ.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学海 袁业立 乔方利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8-712,共5页
为了对南黄海进行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不但需要选取合理的生态变量和生化过程及过程参数,而且还需要模型能够客观地再现该海域关键的物理过程。在建立波浪-环流-潮流共同作用的中国近海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物理过程下的南黄海... 为了对南黄海进行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不但需要选取合理的生态变量和生化过程及过程参数,而且还需要模型能够客观地再现该海域关键的物理过程。在建立波浪-环流-潮流共同作用的中国近海水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物理过程下的南黄海三维浮游生态动力学模型,旨在通过数值模拟认识南黄海的生态动力特征,并探讨关键的物理过程对生态的影响,特别是潮流和波浪混合对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作用机制。本文先给出理论模型及模型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生态动力学 数值模型 耦合模型
原文传递
浅海风-浪-流-海床耦合场非定常时空演化规律及评价指标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静 柯世堂 +3 位作者 李文杰 朱庭瑞 员亦雯 任贺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6-679,共14页
浅海地区海床地貌与波浪场、海流场和风场之间存在很强的实时耦合作用,现有分析模型无法直接考虑海床的影响因素,更难以解释典型海床地貌与海浪、剪切流和梯度风耦合场的非定常演化机理.基于STAR-CCM+平台二次开发,构建了海底平原、海... 浅海地区海床地貌与波浪场、海流场和风场之间存在很强的实时耦合作用,现有分析模型无法直接考虑海床的影响因素,更难以解释典型海床地貌与海浪、剪切流和梯度风耦合场的非定常演化机理.基于STAR-CCM+平台二次开发,构建了海底平原、海底斜坡、海槽和平坦地貌4种典型海床地貌条件下的浅海风-浪-流数值水池;提出多层质点速度耦合方法并建立了多层风-浪-流耦合模型,在初始时刻即实现了风-浪-流场解耦,对比分析了各海床地貌下波浪场、海流场和风场的时空演化规律;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典型海床地貌下风-浪-流非定常效应进行评价,建立风-浪-流-海床耦合场全生命周期非定常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多层风-浪-流耦合模型能更真实反映垂向风速和流速分布不均匀对波浪场的影响;海床地貌会导致波浪场在演变过程呈多阶段时程分布,其中平坦地貌、海底斜坡和海槽工况共分为波面激增、衰减和稳定阶段,海底平原工况分为外破波、内破波和爬坡阶段;海流场在演变过程呈多段式空间分布,海床导致海流场形成多涡积聚或多涡共存的现象;风-浪-流-海床耦合演化对风剖面指数产生放大作用,海床床面高度与风剖面系数成正比关系;平坦地貌、海底平原、海底斜坡和海槽的演化终期非定常评价指标分别为0.268、4.612、0.672和0.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地区 风---海床耦合 风--场解耦 非定常演化规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