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创新改进
- 1
-
-
作者
王丽
-
机构
贵州省江口中学
-
出处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4年第7期66-67,共2页
-
基金
2022年铜仁市基础教育教学实验课题,编号:2022SJ158。
-
文摘
使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注射液空瓶、橡胶塞等简单材料改进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可用于探究铜与浓(稀)硝酸、一氧化氮与氧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和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原因等实验探究活动。改进实验具有绿色化、微型化、一体化、普适化和简单化的特点,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关键词
针筒注射器
注射液空瓶
铜
浓(稀)硝酸
实验改进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智能手机的铜和硝酸反应实验过程可视化设计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江
赵宁东
刘俊
徐怀春
-
机构
云南省文山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4,共3页
-
基金
文山学院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A2140213)
文山学院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项目(JG2018236)
文山学院《有机化学及实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A2010202)研究成果。
-
文摘
以铜和浓(稀)硝酸反应为例,用医用注射器、三通旋塞等对实验进行微量化改进。通过智能手机拍摄结合希沃授课助手将实验过程实时传输大屏幕,得到放大的画面,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改进后的实验能完成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性质的验证,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材料易得,适合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使用。
-
关键词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微量化演示实验
智能手机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一体化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殷小茹
陈泽慧
马镜
曹立美
邓时捷
王强
-
机构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2年第5期52-55,共4页
-
文摘
文中将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收集和性质实验、尾气处理等过程整合在一套密闭装置中一体化连续进行,实现同步观察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相对快慢和产物的不同、展开氮氧化物相互转化的定性研究。实验使用常用仪器进行改进,实现了一体化、现象鲜明、装置简单、安全环保的改进初衷。
-
关键词
铜
浓稀硝酸
实验综合设计
一体化
绿色化学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绿色化、一体化实验改进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王瑾
王海红
梁素艳
-
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
出处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0年第4期58-60,共3页
-
基金
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2018年规划课题“基于新高考、新教材下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创新研究”(课题号:HJ2018-0030)项目研究成果。
-
文摘
针对鲁科版教材中Cu与浓、稀HNO3反应装置存在的不足,通过查阅文献、反复实验,最终利用U形管、导管、止水夹、注射器等实验室常见仪器,设计出了一套绿色化、一体化的反应改进装置。装置巧妙地利用四氯化碳、磁铁以及缠有铜丝的磁子,将浓HNO3与Cu的反应、产物NO2与H2O制备稀HNO3的反应、稀HNO3与Cu的反应、产物NO的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多个反应融合于一体,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产物无污染的优点。
-
关键词
铜
浓、稀硝酸
实验改进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演示实验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方
-
机构
广东省广州市培英中学
-
出处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1年第10期64-65,共2页
-
文摘
文中对人教版高中化学铜与浓、稀硝酸的演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创新设计,可以很好地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并且有效收集反应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减少对师生健康的损害和对环境的污染。该装置组装简单、节省试剂、效果明显,且具备一定的探究性,体现了绿色化学的设计理念,有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
关键词
铜
浓稀硝酸
三颈烧瓶
创新设计
绿色化学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整合设计
被引量:8
- 6
-
-
作者
杨香涛
阮方来
-
机构
扬中市新坝中学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72,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立项课题“基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转型研究——实验手段推进课堂转型”(项目编号:2017JK12-L237)阶段成果
-
文摘
对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整合设计,采用新的实验装置可以实现实验的有效控制,完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的制备和性质检验,较好解决了残留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气体逸出所产生的污染问题,体现了对环境友好的设计理念。
-
关键词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环境友好实验
实验整合设计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泡沫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
- 7
-
-
作者
罗敏
刘茜
杨丽君
-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
出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79,共3页
-
文摘
为解决铜与稀硝酸反应时装置中氧气对实验的影响及氮氧化物易泄露等问题,利用注射器、三通阀和具支U型管等仪器设计简易的实验装置,并选用泡沫铜与浓、稀硝酸进行反应。改进后的实验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现象明显等特点,非常适合课堂演示以及学生分组实验。
-
关键词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实验装置改进
泡沫铜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一体化实验装备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齐俊林
-
机构
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 河北玉田
-
出处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6年第1期26-27,共2页
-
文摘
指出了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不足,分析了两实验的异同点,介绍了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及实验优点。
-
关键词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一体化
实验
-
Keywords
copper and thick,thin nitric acid reaetion
integrated plant
experiment
-
分类号
G424.3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学科素养发展引领下铜与硝酸反应的设计
被引量:1
- 9
-
-
作者
贾同全
-
机构
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
出处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8年第8期79-81,共3页
-
文摘
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逐步渗透的过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化学实验所承载的功能应有不同的体现。依托学科素养发展的要求,设计了两套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绿色环保、节约试剂,启发探究,达到化学实验在中学阶段学科素养逐步渗透的目的。
-
关键词
封铁短玻璃导管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绿色环保
学科素养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邓昕
-
机构
姜堰第二中学
-
出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17期37-38,共2页
-
文摘
创新设计了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新实验装置,装置主要由“注射器+双孔输液袋”构成,简洁且方便教师手持演示。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一方面可同时观察到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不同实验现象,促进学生形成浓度变化影响硝酸氧化性这一化学观念,另一方面还可实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相互转化。
-
关键词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注射器
输液袋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余新红
白永丽
陈永忠
李耀军
-
机构
岷县第一中学
清水县一中
-
出处
《化学教与学》
2014年第10期92-92,95,共2页
-
基金
甘肃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研究”(GS[2014]GHBZ070)子课题“高中化学人教版现行教材实验改进与创新研究”的成果之一
-
文摘
通过分析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不足,将两个实验进行有效整合一体化设计,可节约药品,缩短实验时间,便于课堂操作,实验现象明显且便于对比反应后溶液颜色的不同和气体颜色的不同,同时在操作上也具有了可控性。
-
关键词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一体化
实验设计
螺旋状铜丝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一体化设计
- 12
-
-
作者
贾同全
-
机构
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
出处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5年第10期38-39,共2页
-
文摘
研究发现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可在连通密闭容器中同时对照进行,即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稀硝酸再与铜进行二次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反应的对比,又节约试剂、绿色环保,还能够做到变废为宝。
-
关键词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对照反应
连通密闭容器
绿色环保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和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 13
-
-
作者
周世福
王繁
-
机构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
出处
《中学化学》
2024年第4期31-31,共1页
-
文摘
一、原实验存在的问题人教版教材化学必修第二册中铜和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存在如下问题:1.反应前装置内残留空气对稀HNO_(3)与Cu反应生成气体产物的判断有干扰。2.通过原实验装置不能有效验证NO、NO_(2)的相互转化过程。
-
关键词
人教版教材
气体产物
演示实验
反应生成
实验装置
浓稀硝酸
NO
实验的改进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微型实验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陈柳羽
卢洁英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
-
出处
《江西化工》
2017年第6期204-204,共1页
-
文摘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以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针对传统实验存在的问题,笔者利用微型实验仪器进行实验,使之具有连续性和环保性。
-
关键词
铜
浓、稀硝酸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改进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温惜韩
衷明华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
-
出处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3期35-35,共1页
-
文摘
浓、稀硝酸氧化性不同,通过进行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现象及反应产物的对比实验,加强学生对不同浓度的硝酸氧化性不同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关键词
铜
浓、稀硝酸
氧化性
微型实验
-
Keywords
copper
thick,thin nitric acid
oxidability
micro-scale experiment
-
分类号
TQ
[化学工程]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改进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王芳芳
衷明华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
-
出处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41-41,共1页
-
文摘
浓、稀硝酸氧化性不同,通过进行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现象及反应产物的对比实验,加强学生对不同浓度的硝酸氧化性不同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关键词
铜
浓、稀硝酸
氧化性
微型实验
-
Keywords
copper
thick
thin nitric acid
oxidability
micro-scale experiment
-
分类号
O643.1
[理学—物理化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微型化改进
- 17
-
-
作者
黄雪洁
林文俊
衷明华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
-
出处
《江西化工》
2015年第4期76-76,共1页
-
文摘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以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实验室中学化学重要实验,本文对课本上铜与浓、稀硝酸的实验进行一些创新改造,使实验具有连续性,环保性等优点。
-
关键词
铜
浓、稀硝酸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绿色化设计
- 18
-
-
作者
高璇
-
机构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生态园校区
-
出处
《高考》
2019年第2期31-31,共1页
-
文摘
通过对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学习,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发现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结合相关知识对此反应进行了部分改进,使实验过程可以更加环保,让实验现象更加容易观察,同时改进后的实验在操作上也更加简便,并且易于调控。
-
关键词
铜
浓、稀硝酸
实验
绿色设计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林璇
卓佳莹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
-
出处
《江西化工》
2017年第6期183-183,共1页
-
文摘
本实验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由于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课本只给出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反应的现象以及反应产物,本实验对微型实验进行改进,在同一装置中进行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既可以明显观察实验现象又可以对反应产物进行对比。而且本实验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且化学药品用量很少,避免浪费药品,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
-
关键词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改进
绿色化学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案例
- 20
-
-
作者
吴建花
-
机构
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
出处
《传奇故事(百家讲堂)》
2020年第8期220-220,共1页
-
文摘
一、情境描述: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曾经尝试过以下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起先,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上课时把班级同学分成八个小组,每组7-8位同学,推选出小组长,同时宣布小组比赛记分规则。设置许多问题情境例如:播出动画“乌云、闪电、雷鸣、大雨,禾苗茁壮成长”,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该情境回忆所学内容,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
关键词
班级同学
化学反应方程式
问题情境
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方法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
小组长
教学内容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