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designed method of pervious concrete based on optimal volume ratio of paste to aggregate 被引量:7
1
作者 BA Ming-fang QI Xin-yu +3 位作者 ZHENG Yu-hang HUANG Guo-yang HE Zhi-min LIU Jun-zh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534-1545,共12页
An improved design method of pervious concrete was proposed to lower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designed and actual porosity and maintain both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permeability of pervious concrete. The improved des... An improved design method of pervious concrete was proposed to lower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designed and actual porosity and maintain both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permeability of pervious concrete. The improved design method is mainly based on the optimal volume ratio of paste to aggregate(VRPA), which was determined by testing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cement paste coating aggregate. The performances of pervious concrete designed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the improved one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designed porosity, the reduction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pervious concrete designed by the improved method i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designed by the traditional one. The maximum deviation between the designed and actual porosity of the pervious concrete by the improved method is only 1.54%, which is far less than 8.7% obt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one.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orous distribution of pervious concrete designed by improved method exhibits better uniform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vious concrete absolute volume method volume ratio of paste to aggregate mechanical properties porous structures PERMEABILITY
下载PDF
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喻振贤 李汇 +2 位作者 管品武 郑娟荣 扬小龙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基于骨料最紧密堆积理论,提出了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的配合比设计原则及计算步骤,通过试验确定了配合比计算中的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具有相同原材料的地铁管片混凝土相比,高性能地铁管片混凝土具有浆体体积用量更小,28d抗折强度... 基于骨料最紧密堆积理论,提出了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的配合比设计原则及计算步骤,通过试验确定了配合比计算中的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具有相同原材料的地铁管片混凝土相比,高性能地铁管片混凝土具有浆体体积用量更小,28d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更高(即抗裂性好)、耐久性好、性价比高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 配合设计 相关参数 体积 性能
下载PDF
利用粒料裹浆厚度推演混凝土配比设计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志达 张建智 +2 位作者 叶叔通 李隆盛 黄兆龙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利用裹浆厚度设计混凝土配比的方法,以致密配比逻辑为基础,配合富勒曲线,求解了各尺寸粒料之混合比例;估算了各粒料之总表面积及裹浆厚度,以计算总浆体体积;根据总浆体体积,代回致密配比逻辑,求解了各混凝土组成材料用量.这种方法可修... 利用裹浆厚度设计混凝土配比的方法,以致密配比逻辑为基础,配合富勒曲线,求解了各尺寸粒料之混合比例;估算了各粒料之总表面积及裹浆厚度,以计算总浆体体积;根据总浆体体积,代回致密配比逻辑,求解了各混凝土组成材料用量.这种方法可修正原致密配比逻辑中填塞堆积试验及放大浆量VP=nVV之设计方式,对混凝土性质做了更精确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体积 粒料 厚度 富勒曲线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相同浆体体积比砂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白金剑 李帅 +1 位作者 刘茉莉 沈小红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为了研究粉煤灰掺量对砂浆性能的影响,采用相同浆体体积比,分别以0%、10%、20%和30%的粉煤灰掺量配制砂浆,进行强度和碳化深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一定时,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砂浆的流动性不会明显降低;早期掺粉煤灰的水泥砂浆... 为了研究粉煤灰掺量对砂浆性能的影响,采用相同浆体体积比,分别以0%、10%、20%和30%的粉煤灰掺量配制砂浆,进行强度和碳化深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一定时,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砂浆的流动性不会明显降低;早期掺粉煤灰的水泥砂浆的强度会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其后期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会逐渐提高并超过未掺粉煤灰的砂浆的强度;随着粉煤灰掺入量的增加,水胶比的增大以及暴露时间的增长,砂浆的碳化深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 粉煤灰 流动度 碳化
下载PDF
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管品武 高建华 +1 位作者 郑娟荣 扬小龙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32,共3页
基于骨料最紧密堆积理论,提出了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的配合比设计原则及计算步骤,通过试验确定了配合比计算中的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具有相同原材料的企业生产的地铁管片混凝土相比,提出的地铁管片混凝土具有浆体体积用量更小,2... 基于骨料最紧密堆积理论,提出了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的配合比设计原则及计算步骤,通过试验确定了配合比计算中的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具有相同原材料的企业生产的地铁管片混凝土相比,提出的地铁管片混凝土具有浆体体积用量更小,28 d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更高(即抗裂性好),耐久性更好,性价比更高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 配合设计 密度 强度 体积 水灰
下载PDF
关于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侯桂华 王孟军 《商品混凝土》 2006年第5期22-25,共4页
本文通过对普通C30泵送混凝土分别采用(1)JGJ55-2000规定的方法;(2)配合比全计算法进行配合比设计的对比,得出了制约中、低强度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的关键因素是工作性的结论,进而提出了用大掺量粉煤灰来增加浆体体积,提高工作性,可以... 本文通过对普通C30泵送混凝土分别采用(1)JGJ55-2000规定的方法;(2)配合比全计算法进行配合比设计的对比,得出了制约中、低强度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的关键因素是工作性的结论,进而提出了用大掺量粉煤灰来增加浆体体积,提高工作性,可以达到既降低成本又提高质量的目的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设计 全计算法 体积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原文传递
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志凡 《绿色环保建材》 2019年第4期60-61,共2页
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通过骨料紧密堆积理论提出配合比设计原则和计算步骤,并且利用试验方法明确配合比计算参数。按照研究结果能够看出,相比于原材料相同的地铁管片混凝土来说,高性能地铁... 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通过骨料紧密堆积理论提出配合比设计原则和计算步骤,并且利用试验方法明确配合比计算参数。按照研究结果能够看出,相比于原材料相同的地铁管片混凝土来说,高性能地铁混凝土管片具备较小的浆体体积使用量,并且在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以及抗折强度方面具有良好性能,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混凝土管片 配合设计 性能 体积
下载PDF
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探索
8
作者 贾海涛 《商品混凝土》 2013年第6期52-54,共3页
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和以强度为基础的普通混凝土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以绝对体积法为配合比计算基础,通过最小混合空隙率法确定砂率及对浆骨比等系列参数的确定,最后经过对混凝土新拌和硬化性能指标的比较,最终确定了以耐久性为基... 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和以强度为基础的普通混凝土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以绝对体积法为配合比计算基础,通过最小混合空隙率法确定砂率及对浆骨比等系列参数的确定,最后经过对混凝土新拌和硬化性能指标的比较,最终确定了以耐久性为基础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该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 绝对体积 混合紧密空隙率 体积
原文传递
客运专线桩基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9
作者 李刚强 《隧道建设》 2008年第4期479-482,493,共5页
针对客运专线桩基混凝土施工中要求流动性大、保水性好及设计使用年限长等特殊要求,模拟施工实际情况,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了浆体体积、聚羧酸盐高效外加剂和粉煤灰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结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 针对客运专线桩基混凝土施工中要求流动性大、保水性好及设计使用年限长等特殊要求,模拟施工实际情况,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了浆体体积、聚羧酸盐高效外加剂和粉煤灰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结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过程控制的实践经验,提出通过动态控制原材料品质、合理确定浆体体积和控制灌注过程埋管深度,解决客运专线桩基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浮浆厚度过大等常见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桩基混凝土 体积 埋管深度
下载PDF
浆隙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杜江 吴超 +1 位作者 刘远 曾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3期57-60,共4页
本文将混凝土中浆体体积与砂骨料堆积空隙体积之比定义为浆隙比。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浆隙比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及表观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浆隙比变化对混凝土性能有显著影响,随浆隙比增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提升... 本文将混凝土中浆体体积与砂骨料堆积空隙体积之比定义为浆隙比。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浆隙比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及表观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浆隙比变化对混凝土性能有显著影响,随浆隙比增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提升,气泡类外观质量降低;当浆隙比为1.18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综合评估混凝土各性能,浆隙比宜为1.1(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 砂骨料空隙 混凝土性能 表观质量
下载PDF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方法的讨论——关于当代混凝土配合比要素的选择和配合比计算方法的建议之二 被引量:46
11
作者 廉慧珍 李玉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4,共5页
当代混凝土配合比选择的内容实际上是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矿物掺和料在胶凝材料中的比例等四要素的确定,以及按照满足施工性要求的前提下紧密堆积的原理的最后计算方法。对于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这四要素的原则都能以混凝土结构... 当代混凝土配合比选择的内容实际上是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矿物掺和料在胶凝材料中的比例等四要素的确定,以及按照满足施工性要求的前提下紧密堆积的原理的最后计算方法。对于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这四要素的原则都能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给出的《混凝土技术要求》为根据来确定。调整配合比时,应采用等浆体体积法,以保证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 水胶 砂石 掺和料 体积
下载PDF
粉煤灰石屑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谭世霖 蒋雪琴 +1 位作者 丁新榜 周启源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6-128,共3页
依据英国Dunstan.M关于强度-水胶比-粉煤灰掺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按照浆体体积恒定原则设计法,对石屑混凝土进行了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量的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浆体体积恒定原则设计法适用于粉煤灰石屑混凝土的配制,且配制出的这种... 依据英国Dunstan.M关于强度-水胶比-粉煤灰掺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按照浆体体积恒定原则设计法,对石屑混凝土进行了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量的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浆体体积恒定原则设计法适用于粉煤灰石屑混凝土的配制,且配制出的这种混凝土能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抗渗透性能和经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石屑混凝土 体积恒定原则 灰胶
下载PDF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配调整的新方法(一)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兴才 《商品混凝土》 2020年第7期41-46,共6页
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际上首先是对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胶材比等四个要素的确定,并依据各种组成材料按紧密堆积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而这四个要素的选择,又是根据混凝土结构部位、所处环境、原材料品质以及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 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际上首先是对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胶材比等四个要素的确定,并依据各种组成材料按紧密堆积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而这四个要素的选择,又是根据混凝土结构部位、所处环境、原材料品质以及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具体技术要求来确定的。标题之所以称作"新方法",是因为本文在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配调整方面,采用了与以往和现行规程中有所不同的方法,如文中详细讲述了如何用浆体体积和水胶比来计算水或胶凝材料的用量,又如何用骨料体积和砂率来计算砂、石用量;还讲述了在试配调整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和物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水胶比或矿物掺和料掺量,或变更水泥强度,但保持浆体体积不变的"等浆体体积法",从而保持混凝土体积的相对稳定性。以上方法实际上也是结合工程实践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和各商混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品质情况,根据试验数据或经验公式,进行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配调整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混凝土 配合设计 水胶 胶材 砂率 体积
原文传递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配调整的新方法(三)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兴才 《商品混凝土》 2020年第9期54-57,45,共5页
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际上首先是对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胶材比等四个要素的确定,并依据各种组成材料按紧密堆积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而这四个要素的选择,又是根据混凝土结构部位、所处环境、原材料品质以及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 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际上首先是对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胶材比等四个要素的确定,并依据各种组成材料按紧密堆积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而这四个要素的选择,又是根据混凝土结构部位、所处环境、原材料品质以及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具体技术要求来确定的。标题之所以称作"新方法",是因为本文在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配调整方面,采用了与以往和现行规程中有所不同的方法,如文中详细讲述了如何用浆体体积和水胶比来计算水或胶凝材料的用量,又如何用骨料体积和砂率来计算砂、石用量;还讲述了在试配调整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和物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水胶比或矿物掺和料掺量,或变更水泥强度,但保持浆体体积不变的"等浆体体积法",从而保持混凝土体积的相对稳定性。以上方法实际上也是结合工程实践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和各商混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品质情况,根据试验数据或经验公式,进行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配调整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混凝土 配合设计 水胶 胶材 砂率 体积
原文传递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配调整的新方法(二)
15
作者 邓兴才 《商品混凝土》 2020年第8期51-55,共5页
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际上首先是对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胶材比等四个要素的确定,并依据各种组成材料按紧密堆积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而这四个要素的选择,又是根据混凝土结构部位、所处环境、原材料品质以及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 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际上首先是对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胶材比等四个要素的确定,并依据各种组成材料按紧密堆积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而这四个要素的选择,又是根据混凝土结构部位、所处环境、原材料品质以及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具体技术要求来确定的。标题之所以称作"新方法",是因为本文在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配调整方面,采用了与以往和现行规程中有所不同的方法,如文中详细讲述了如何用浆体体积和水胶比来计算水或胶凝材料的用量,又如何用骨料体积和砂率来计算砂、石用量;还讲述了在试配调整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拌和物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水胶比或矿物掺和料掺量,或变更水泥强度,但保持浆体体积不变的"等浆体体积法",从而保持混凝土体积的相对稳定性。以上方法实际上也是结合工程实践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和各商混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品质情况,根据试验数据或经验公式,进行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配调整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混凝土 配合设计 水胶 胶材 砂率 体积
原文传递
混凝土配合比选择方法的相关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寒暝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第4期67-69,共3页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实际上是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矿物掺和料掺量等比例的确定过程,文中运用最大松堆密度法及其原理进行配合比的确定,运用等浆体体积法并按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746-2008)的相关要求对混凝土配合...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实际上是水胶比、浆骨比、砂石比和矿物掺和料掺量等比例的确定过程,文中运用最大松堆密度法及其原理进行配合比的确定,运用等浆体体积法并按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746-2008)的相关要求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调整进行了相关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 水胶 体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