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莺歌海盆地海相油气及其源岩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可为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1年第3期5-14,共10页
经地球化学研究查明莺歌海盆地油气苗及浅层运移烃是海相成因油气,其源岩是上第三系(梅山组和黄流组)海相沉积岩。独特的石油地质条件构成了生油岩短期、高温、快熟和油窗窄、气窗宽的热演化特点,对于油特别是气的生成极为有利。该... 经地球化学研究查明莺歌海盆地油气苗及浅层运移烃是海相成因油气,其源岩是上第三系(梅山组和黄流组)海相沉积岩。独特的石油地质条件构成了生油岩短期、高温、快熟和油窗窄、气窗宽的热演化特点,对于油特别是气的生成极为有利。该盆地有巨厚的海相生油岩,藻类等原始有机质丰富,生烃潜力大,可生成巨量海相油气、有广阔的勘探领域和寻找大气田的勘探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海相油气 源岩 地球化学 浅层运移
下载PDF
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新认识与勘探新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薛永安 牛成民 +4 位作者 王德英 杨传超 柳永军 张宏国 王粤川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9-37,共9页
浅层新近系是渤海海域油田储量和产量的主要层系。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大—中型油气田发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基于渤海海域的勘探实践,结合浅层大—中型油田源外成藏的特性,通过分析油气深层运移与浅层富集的耦合关系,明确了古近系烃源... 浅层新近系是渤海海域油田储量和产量的主要层系。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大—中型油气田发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基于渤海海域的勘探实践,结合浅层大—中型油田源外成藏的特性,通过分析油气深层运移与浅层富集的耦合关系,明确了古近系烃源层油气初次、二次运移所形成的"汇聚脊"对其上浅层油气富集、聚集的控制作用,并根据输导体系的组合划分出油气汇聚样式。在"汇聚脊"控藏模式的指导下,渤海海域多个构造带的油气勘探都取得突破,获得一系列亿吨级新发现,由此保证了渤海海域浅层规模优质油气储量持续发现,指导后续勘探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油气运移 勘探进展 汇聚脊 汇聚样式 输导通道 渤海海域
原文传递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浅层运聚系统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7
3
作者 宋鹏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21,共11页
以琼东南盆地连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精细识别盆地浅层多种类型运移通道,系统总结了盆地深水区浅层运聚系统发育特征,并探讨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控制,预测了天然气水合物有利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浅层运移通道主要包括... 以琼东南盆地连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精细识别盆地浅层多种类型运移通道,系统总结了盆地深水区浅层运聚系统发育特征,并探讨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控制,预测了天然气水合物有利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浅层运移通道主要包括断层、气烟囱、裂隙、大型侵蚀不整合面和盆缘大型储集体,多种类型运移通道空间上相互组合,共同构建成盆地浅层流体运聚系统;不同区域浅层流体运移通道发育程度不一样,陵南-松南低凸起浅层流体运移通道最为发育,中央坳陷发育程度次之,浅水区相对不发育;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浅层流体运聚系统控制着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对中深层天然气勘探也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总之,琼东南盆地浅层流体运移通道较发育,其中最为发育的陵南-松南低凸起是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规模成藏最为有利的场所,松南-宝岛凹陷陆坡区也具备优越的水合物成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浅层流体运移通道 天然气水合物 气烟囱 多边形断层
下载PDF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深水油气区的重-震数据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秦芹 吴时国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6期695-706,共12页
白云凹陷位于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地带,是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地区。开展重-震成像研究,是分析该区烃源岩分布特征、大型构造圈闭、成藏层系与储层条件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重力异常、地震Vs波速结构模型及地震勘探剖面分析,获得研... 白云凹陷位于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地带,是我国深水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地区。开展重-震成像研究,是分析该区烃源岩分布特征、大型构造圈闭、成藏层系与储层条件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重力异常、地震Vs波速结构模型及地震勘探剖面分析,获得研究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水平和垂向梯度、密度反演图像、Vs波速度结构图像以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剖面图像。重力图像揭示:白云凹陷中心的强负值异常图像与较厚沉积和基底起伏有关;凹陷东侧相对高正值局部重力圈闭与中生代残余地层有关;凹陷北侧条带状正异常则与陆坡向洋盆过渡时基底下凹有关。白云凹陷的主凹陷和南凹陷存在明显的层状负剩余密度或相对低密度区,是有利的含油气层位。地震图像揭示:白云凹陷由北向南存在明显的细颈化带、外缘隆起带、洋陆过渡带等结构。在陆缘地壳强烈伸展薄化期间,白云凹陷形成大型三角洲-湖相烃源岩沉积环境的凹陷结构,沉积物源主体来自北侧。随着地壳强烈减薄的细颈化,凹陷出现明显的台阶式沉陷,导致陆架坡折带由南向北迁移,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深水重力流水道和深水扇等有利的储层。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获取的地震勘探剖面图像上,可以识别出许多浅层气运移通道,表明白云凹陷丰富的中、浅层气大多来源于深部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震成像 深水扇与浅水三角洲储层 浅层运移通道
下载PDF
西南非洲刚果离岸近海沉积麻坑下的气体运移与气体水合物聚集的三维地震与声波成像
5
作者 Lars Zuhlsdorff Volkhard Spie 梁蓓雯(译) 徐华宁(校) 《海洋地质》 2006年第3期71-80,共10页
早期的刚果盆地位于南纬5°刚果峡谷北部,其中的麻坑是气体水合物大量存在且有明显的流体渗漏的典型。麻坑位于刚果离岸的大陆边缘处,以近海沉积为特征。德国R/VMeteor调查船在M47/3与M56航次中,为使每一深度的横向与垂向分辨... 早期的刚果盆地位于南纬5°刚果峡谷北部,其中的麻坑是气体水合物大量存在且有明显的流体渗漏的典型。麻坑位于刚果离岸的大陆边缘处,以近海沉积为特征。德国R/VMeteor调查船在M47/3与M56航次中,为使每一深度的横向与垂向分辨率最优化并将较深部的处理与表面表现相联系,采集了地震、声学与海表面测绘等系列数据。数据上可观察到不同规模的海底塌陷与反相散射振幅,以及地震反射振幅的局部变化,包括柱状空白带与断层和其它潜在的流体通道附近的强振幅带:大多数的观测结果可能与流体活动出口有关,海底录像与取样结果也证实这些观测结果。由于此位置与渗流相关的过程叠合了一个非常确定的地质背景,因此刚果盆地的麻坑为气体水合物基本控制参数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试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范围地震与声学研究 海底麻坑 气体水合物 浅层气流体运移 近海沉积 被动大陆边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