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吹转炉顶吹枪位与非均衡底吹搅拌的水模拟 被引量:12
1
作者 蔡俊 曾加庆 梁强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35,共10页
为优化120t复吹转炉冶炼效果,通过水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了复吹转炉底吹强度、顶枪枪位、底吹排布方式和流量分配比对渣-钢间传质效果和熔池混匀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底吹条件下,顶枪低枪位操作时渣-钢间传质系数比高枪位操作时渣... 为优化120t复吹转炉冶炼效果,通过水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了复吹转炉底吹强度、顶枪枪位、底吹排布方式和流量分配比对渣-钢间传质效果和熔池混匀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底吹条件下,顶枪低枪位操作时渣-钢间传质系数比高枪位操作时渣-钢间传质系数大,且随着底吹流量分配比增大,渣-钢间传质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在相同顶枪枪位操作条件下,底吹元件间隔排布时,渣-钢界面传质效果总体优于连续排布。随着底吹流量分配比增大,高枪位和低枪位混匀效果变化趋势近似相反。在高枪位下,底吹元件连续排布混匀时间总体少于底吹元件间隔排布时对应的混匀时间;在顶枪低枪位操作条件下,底吹元件连续排布混匀时间总体大于间隔排布混匀时间。通过顶枪枪位、底吹排布和流量分配比的合理匹配,较传统均衡流量底吹模式,传质系数可提高30%~125%,混匀时间可减少8.6%~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模拟 顶枪枪位 流量分配 传质系数 混匀时间
原文传递
初沉池优化运行对改良型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航 董立春 +2 位作者 方建飞 丁力 吕利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9-1195,共7页
采用改良型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设置6种工况,即原水进入初沉池与超越初沉池直接进入生物池流量分配比分别为10∶0、8∶2、6∶4、4∶6、2∶8、0∶10,在具体工程实例中考察初沉池优化运行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沉池的优... 采用改良型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设置6种工况,即原水进入初沉池与超越初沉池直接进入生物池流量分配比分别为10∶0、8∶2、6∶4、4∶6、2∶8、0∶10,在具体工程实例中考察初沉池优化运行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沉池的优化运行对出水总氮浓度和生物除磷率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出水氨氮浓度影响较小。工艺中存在反硝化除磷现象,且反硝化除磷率与原水超越初沉池直接进入生物池流量分配比呈正相关。基于6种工况,较为优化的原水进入初沉池与超越初沉池直接进入生物池流量分配比为6∶4。该工况后期出水总氮平均浓度为8.79 mg/L,较原工况降低了33.9%,氨氮浓度低于0.5 mg/L,好氧区总磷平均浓度为0.34 mg/L,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电耗为0.337 kW·h/m^(3),仅比原工况上涨了5.31%,涨幅较小。相比于原工况,虽然电耗出现了轻微上涨,但出水水质可控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且显著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沉池 流量分配 改良型A^(2)/O工艺 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电耗
下载PDF
转炉底吹供气方式对熔池搅拌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小亮 曾加庆 +3 位作者 马登 杨利彬 王杰 董睿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90-996,共7页
为探究复吹转炉底吹供气方式对转炉搅拌效果的影响,采用水模拟方法研究了转炉底吹流量分配比、切换频率及分组模式对渣-金界面传质与混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流量分配比、切换频率及分组模式都会使渣-金界面的传质系数与混匀时间发生... 为探究复吹转炉底吹供气方式对转炉搅拌效果的影响,采用水模拟方法研究了转炉底吹流量分配比、切换频率及分组模式对渣-金界面传质与混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流量分配比、切换频率及分组模式都会使渣-金界面的传质系数与混匀时间发生改变。在连续模式下,底吹流量分配比选择4时,传质效果最优;流量分配比选择5时,混匀时间最小。在间隔模式下,底吹流量分配比选择3时,传质效果最优;流量分配比选择4时,混匀时间最小。传质系数随切换频率的增加而减小。流量分配比对连续模式传质系数的影响比间隔模式大,2种模式下混匀效果接近。连续模式下底吹会导致炉衬侵蚀不均,大流量侧会加速炉衬侵蚀和两相乳化过程,小流量侧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模拟 流量分配 切换频率 传质系数 混匀时间
原文传递
流量分配比对改良型多级A/O工艺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国珍 高小波 +2 位作者 武福平 杨光 马可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65-1170,共6页
改良型多级A/O工艺处理低碳源(C/N<4.0)生活污水。在HRT为8 h、污泥回流比为60%、SRT为10 d的条件下,考察了流量分配比对系统去除有机物、TN、TP及硝化/反硝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分配比(5∶3∶1∶1、1∶0∶0∶0、1∶1∶1... 改良型多级A/O工艺处理低碳源(C/N<4.0)生活污水。在HRT为8 h、污泥回流比为60%、SRT为10 d的条件下,考察了流量分配比对系统去除有机物、TN、TP及硝化/反硝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分配比(5∶3∶1∶1、1∶0∶0∶0、1∶1∶1∶1)对系统去除有机物及硝化能力的影响不大,出水COD、NH+4-N分别低于23.7、2.23 mg/L,但对系统脱氮除磷及反硝化能力的影响较大。流量分配比为5∶3∶1∶1时,系统能够有效利用进水碳源进行反硝化,且反硝化效果最好,出水TN、TP浓度分别为14.15和0.99 mg/L,去除率分别为79.6%和79.5%。总体而言,改良型多级A/O工艺对低碳源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这可为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多级A/O 脱氮除磷 流量分配 硝化/反硝化
原文传递
涡流二极管泵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彦华 景山 +2 位作者 吴秋林 陈靖 宋崇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25-1630,共6页
实验研究了提升高度为 6 7 m的涡流二极管泵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料桶内的液面高度对涡流二极管泵的泵效率及输送量影响甚微 ;抽吸压力对涡流二极管泵的扬程和流量分配比没有影响 ,但泵的平均流量和效率随着抽吸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 实验研究了提升高度为 6 7 m的涡流二极管泵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料桶内的液面高度对涡流二极管泵的泵效率及输送量影响甚微 ;抽吸压力对涡流二极管泵的扬程和流量分配比没有影响 ,但泵的平均流量和效率随着抽吸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当抽吸压力不变时 ,随压冲压力的增大 ,涡流二极管泵的扬程、流量分配比、输送量及装置效率都随之增加 .实验还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决定压冲过程流量分配比的关键因素是涡流二极管泵系统三通分流管路两侧的静压头之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二极管泵 流量分配 扬程 平均流量 效率
下载PDF
流量分配比对环形燃料芯块传热特性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胡立强 季松涛 +1 位作者 杨立新 何晓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653,共7页
环形燃料具有两条冷却通道,外通道与内通道的冷却水流量分配比(φ)的变化可能会对芯块传热特性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环形燃料单棒流固耦合CFD计算模型,在4种不同的流量分配比工况下,通过计算3个反映芯块传热特性的评价指标,研究了流量... 环形燃料具有两条冷却通道,外通道与内通道的冷却水流量分配比(φ)的变化可能会对芯块传热特性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环形燃料单棒流固耦合CFD计算模型,在4种不同的流量分配比工况下,通过计算3个反映芯块传热特性的评价指标,研究了流量分配比变化对环形燃料芯块传热特性的影响。由分析计算结果可知,流量分配比变化不会对有间隙结构的环形燃料的芯块传热特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料棒 流量分配 传热特性 CFD
下载PDF
多点进水对前置预缺氧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吕利平 李航 +1 位作者 张欣 周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8-13,共6页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前置预缺氧A^(2)/O工艺,为了考察多点进水对该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设置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比分别为8∶1∶1、7∶1∶2、6∶1∶3、5∶1∶4、6∶2∶2、6∶3∶1。结果表明,进水流量分配比对处理过程...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前置预缺氧A^(2)/O工艺,为了考察多点进水对该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设置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比分别为8∶1∶1、7∶1∶2、6∶1∶3、5∶1∶4、6∶2∶2、6∶3∶1。结果表明,进水流量分配比对处理过程中的硝态氮浓度以及出水总氮、总磷浓度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出水氨氮浓度影响较小;优化进水流量分配比能实现预缺氧池与缺氧池两个脱氮单元碳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总氮的高效去除,同时,能减弱高浓度硝态氮对厌氧释磷产生的抑制作用,为后续好氧阶段的过量吸磷提供强大动力。相比之下,较优的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比为6∶2∶2,该工况下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为0.26 mg/L,总氮浓度为4.88~6.69 mg/L,总磷浓度在0.15 mg/L以下,出水水质显著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与原工况相比,优化进水流量分配比后,全年可节省200余万元的碳源投加费用,且出水水质能实现更加稳定的控制,有效促进了水质与成本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前置预缺氧 多点进水 流量分配 脱氮除磷 碳源
原文传递
多级A/O工艺设计及其在应急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8
作者 熊超 胡练伟 +1 位作者 龙波 王伟 《四川环境》 2024年第1期186-192,共7页
为有效缓解资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污水溢流问题,改善周边水生态环境,新建了规模为5000 m 3/d的应急污水处理工程。该工程采用“多级A/O+磁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其中的多级A/O工艺段进行了深化设计,并对本项目的... 为有效缓解资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能力不足导致的污水溢流问题,改善周边水生态环境,新建了规模为5000 m 3/d的应急污水处理工程。该工程采用“多级A/O+磁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其中的多级A/O工艺段进行了深化设计,并对本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深化设计结果表明,多级A/O反应器级数宜采用2级,流量分配比宜为7∶3,污泥回流比宜为100%。运行期间的监测数据表明,出水指标均满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其中的COD Cr、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6.6%、97.6%和87.2%。通过设置初段硝化液回流,充分发挥初级缺氧池的脱氮能力,使多级A/O工艺的脱氮效率得到了强化。该项目采用的组合工艺简单有效,出水效果好,为城市溢流污水的高标准排放提供了一种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A/O工艺 溢流污水 流量分配
下载PDF
环形燃料流量分配比范围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胡立强 季松涛 +1 位作者 杨立新 何晓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5-390,共6页
针对环形燃料双冷却通道的特殊结构形式,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单棒精细化流固热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内外包壳与内外通道冷却水的温度场分布对环形燃料流量分配比(φ)的取值范围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内外包壳温差... 针对环形燃料双冷却通道的特殊结构形式,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单棒精细化流固热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内外包壳与内外通道冷却水的温度场分布对环形燃料流量分配比(φ)的取值范围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内外包壳温差与内外通道出口温差均随着φ的增大而减小;当φ≤0.72时,外包壳内部径向温度曲线斜率在包壳表面附近出现陡变;0.86≤φ≤1时,包壳内部温度变化均匀,无温度陡变现象,且内外包壳温差小于8℃,内外通道出口冷却水温差小于10℃。综合考虑环形燃料双侧冷却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包壳的机械安全性,确定了φ的取值范围为0.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料 流量分配 CFD方法
下载PDF
流量分配比对改良多级A/O污染物的去除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闵芮 张国珍 +3 位作者 武福平 明驹 亢瑜 王万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421-426,共6页
针对传统多级A/O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除磷效果差的问题,本文通过增设前置厌氧段改良多级A/O工艺,重点研究了流量分配比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影响。系统在温度为(22±4)℃、水力停留时间为8h、污泥龄为14d、活性污泥浓... 针对传统多级A/O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除磷效果差的问题,本文通过增设前置厌氧段改良多级A/O工艺,重点研究了流量分配比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影响。系统在温度为(22±4)℃、水力停留时间为8h、污泥龄为14d、活性污泥浓度为2~3g/L、污泥回流比为75%时,系统依次在100%∶0∶0、45%∶30%∶25%、60%∶30%∶10%三种流量分配比下连续运行47d。结果表明,在45%∶30%∶25%的进水比下,COD、氨氮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达到90.24%和96.66%,出水浓度分别为30.97mg/L、2.11mg/L,均优于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三种流量分配比下系统对TN、TP总体去除效果一般,平均去除率为47.31%、49.33%,可通过外加碳源增强反硝化作用及化学除磷进一步降低氮磷出水浓度,出水有望达到一级B标准。改良工艺在保证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脱氮除磷,可为实际生活中处理低C/N生活污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多级A/O 低碳氮 脱氮除磷 流量分配 环境
下载PDF
环形燃料元件几何尺寸对其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向钊才 曾付林 赵鹏程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9,共10页
针对环形燃料元件,基于欧洲铅冷系统反应堆ELSY选取环形燃料元件参数,建立环形燃料元件导热模型,设定环形燃料元件的初始参数并利用MATLAB编制环形燃料元件导热计算程序,通过制定的三个评估标准研究环形燃料流量分配比、内外包壳厚度、... 针对环形燃料元件,基于欧洲铅冷系统反应堆ELSY选取环形燃料元件参数,建立环形燃料元件导热模型,设定环形燃料元件的初始参数并利用MATLAB编制环形燃料元件导热计算程序,通过制定的三个评估标准研究环形燃料流量分配比、内外包壳厚度、内外气隙厚度和芯块厚度对环形燃料元件热工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几何尺寸修正。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流量分配比、减小内包壳厚度、增大外包壳厚度、减小内外气隙间距和减小芯块厚度可改善元件的热工性能;设定流量分配比为1、内包壳厚度0.06 cm修正为0.04 cm、外包壳厚度0.06 cm修正为0.07 cm、内外气隙间距0.035 cm修正为0.015 cm、芯块厚度修正为0.05 cm,进行这些几何尺寸修正后,芯块的最高温度下降了90 K(8.6%),绝热面位置偏离芯块几何中心不足2μm,内外通道冷却剂出口温差不足2 K,环形燃料元件热工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料元件 热工性能 几何尺寸修正 导热模型 流量分配
原文传递
多级AO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农村污水的影响因素
12
作者 李发站 田军显 +2 位作者 谷超 刘晓凤 杨华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115,共5页
以多级AO生物膜工艺为主体设计了华水罐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实验以河南省某高校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对出水COD、NH_(4)^(+)-N、TN进行了测定,考察了混合液回流比、流量分配比和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处理... 以多级AO生物膜工艺为主体设计了华水罐一体化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实验以河南省某高校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对出水COD、NH_(4)^(+)-N、TN进行了测定,考察了混合液回流比、流量分配比和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当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流量分配比为2:1,温度大于15℃时,COD、NH_(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84.2%、95%、64%,此时出水COD、NH_(4)^(+)-N均可满足DB 41/1820-2019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华水罐一体化反应器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 多级AO生物膜工艺 流量分配 生物处理
下载PDF
两点进水在倒置AAO流程除磷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重华 王国华 +2 位作者 谭学军 李池鸿 张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3-47,71,共6页
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两点进水对倒置AAO流程除磷的作用,发现将污水按选择池进水流量与厌氧池进水流量的分配比(简称进水流量分配比)为1.0/0、0.9/0.1、0.8/0.2、0.7/0.3、0.6/0.4、0.5/0.5分流到选择池和厌氧池,会影响中等COD负荷(200~22... 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两点进水对倒置AAO流程除磷的作用,发现将污水按选择池进水流量与厌氧池进水流量的分配比(简称进水流量分配比)为1.0/0、0.9/0.1、0.8/0.2、0.7/0.3、0.6/0.4、0.5/0.5分流到选择池和厌氧池,会影响中等COD负荷(200~220 mg/L)下该流程的除磷效果。原因在于,污水分流到厌氧池虽然能提高厌氧池内乙酸浓度,但同时会因稀释作用而降低厌氧池及好氧池中聚磷菌的浓度,影响聚磷菌厌氧释磷及好氧吸磷的作用。两点进水对低COD负荷(140~180 mg/L)及高COD负荷(260~340 mg/L)下该流程的除磷效果无明显影响,前者因各反应池(除二沉池外)内聚磷菌浓度本身很低,后者则因各反应池内聚磷菌浓度本身很高,改变进水流量分配比不会改变这2种情况下各反应池内聚磷菌释磷或吸磷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点进水 倒置 AAO 流程 除磷效果 进水流量 厌氧池 聚磷菌 COD负荷 流量分配 反应池 菌浓度 选择池 内聚 乙酸浓度 厌氧释磷 稀释作用 好氧吸磷 分流 仿真研究
下载PDF
滩地加宽及主槽变化对复式断面过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姬昌辉 张幸农 +1 位作者 洪大林 谢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5-49,共5页
为了分析不同断面形态对复式断面过流能力的影响,针对概化的复式断面顺直型河道,应用数学模型分别计算并分析了滩地加宽和主槽位置变化河道滩槽流量分配比、沿程水位、河道水力坡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滩地过水面积小于4~6倍的主槽过... 为了分析不同断面形态对复式断面过流能力的影响,针对概化的复式断面顺直型河道,应用数学模型分别计算并分析了滩地加宽和主槽位置变化河道滩槽流量分配比、沿程水位、河道水力坡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滩地过水面积小于4~6倍的主槽过水面积时,增大滩地的宽度可以明显降低河道的沿程水位;改变主槽的位置几乎不会影响河道的过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断面河道 流量分配 水力坡降 滩地 主槽
下载PDF
不同流量分配比对多级A/O工艺去除有机物及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敏 张智 +4 位作者 陈杰云 范功端 金可 梁鹏 胡玲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30-1434,共5页
采用三级A/O工艺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考察了进水流量分配比对系统去除有机物、硝化反硝化能力以及去除TN的影响。通过对水质指标沿程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分配比(4∶3∶3,5∶3∶2,6∶3∶1)对系统去除有机物及硝化效率影响... 采用三级A/O工艺分段进水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考察了进水流量分配比对系统去除有机物、硝化反硝化能力以及去除TN的影响。通过对水质指标沿程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分配比(4∶3∶3,5∶3∶2,6∶3∶1)对系统去除有机物及硝化效率影响不大,出水COD、氨氮分别均在30 mg/L、1 mg/L以下。但反硝化效果受流量分配比的影响较大,在流量比为5∶3∶2时,有效利用原水中碳源进行反硝化,反硝化效果最好。在流量比为5∶3∶2的情况下,TN出水为5.7 mg/L去除率为82.9%,优于流量分配比为6∶3∶1和4∶3∶3时的脱氮效果。总体而言,分段进水工艺在对碳源的有效利用及能耗节省方面优于单点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流量分配 分段进水 A O工艺 生物脱氮 低碳源
原文传递
流量分配比对改良A/O分段进水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曹贵华 王淑莹 +1 位作者 彭永臻 苗志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49-1257,共9页
采用改良A/O分段进水工艺处理我国南方低浓度、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在进水COD/TN为5.16,HRT为8.7h,SRT为15d,MLSS为5.66g.L-1,污泥回流比为75%,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为4∶8∶10条件下,通过设置6种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控制各好氧段DO... 采用改良A/O分段进水工艺处理我国南方低浓度、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在进水COD/TN为5.16,HRT为8.7h,SRT为15d,MLSS为5.66g.L-1,污泥回流比为75%,厌氧/缺氧/好氧体积比为4∶8∶10条件下,通过设置6种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控制各好氧段DO为1~1.5mg.L-1,经过150d的连续运行,得到系统最佳流量分配比为20%∶35%∶35%∶10%;在此工况下COD、氨氮、总氮、总磷出水水质分别为33.05mg.L-1、0.58mg.L-1、9.26mg.L-1、0.46mg.L-1,出水优于国家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原水COD绝大部分作为厌氧释磷和反硝化脱氮所需碳源,系统对碳源有效利用率达74%;DO和ORP的协同控制可以作为系统厌氧放磷段的控制参数;同时亦可作为缺氧段反硝化完成和好氧段硝化完成的指示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O分段进水 脱氮除磷 低浓度废水 进水流量分配 过程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不同流量分配比下分段进水脱氮工艺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亚男 彭永臻 王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1,26,共5页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考察了在碳氮比约为7、污泥回流比为60%的情况下,进水流量分配比(λ)对系统硝化效果、反硝化效果以及去除TN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λ为0.2∶0.3∶0.3∶0.2时,系统的硝化容量能够满足去除进水中... 采用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处理小区生活污水,考察了在碳氮比约为7、污泥回流比为60%的情况下,进水流量分配比(λ)对系统硝化效果、反硝化效果以及去除TN的影响。结果表明,当λ为0.2∶0.3∶0.3∶0.2时,系统的硝化容量能够满足去除进水中氨氮的要求,硝化效果最好。反硝化效果受λ的影响较大,当λ为0.2∶0.3∶0.3∶0.2时,进水中的碳源能够满足前段产生的硝态氮(NOx--N)进行反硝化的需求,反硝化效果较好。对TN的去除率受硝化和反硝化的综合影响,当λ为0.4∶0.3∶0.2∶0.1及0.1∶0.2∶0.3∶0.4时硝化不完全,对TN的去除率较低;当λ为0.1∶0.4∶0.4∶0.1时中间两段的硝化容量不足,最后一段缺乏足够的碳源,导致出水NH4+-N和NOx--N浓度都很高,对TN的去除效果最差;当λ为0.2∶0.3∶0.3∶0.2时,充分利用了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容量,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 生物脱氮 进水流量分配 碳氮
下载PDF
A^(2)/O+反硝化深床滤池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经济脱氮的运行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熊鲲 戚阳军 +3 位作者 蒋沛廷 王勇 伍刚 谢翼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脱氮是当前城镇污水处理的重点,其中A^(2)/O+反硝化滤池工艺是生活污水处理主流工艺,四川省岷江流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通过优化进水流量分配比、调节溶解氧和内回流比、碳源筛选等工艺试验,综合考察了工艺调控措施对系统脱氮效能的提升... 脱氮是当前城镇污水处理的重点,其中A^(2)/O+反硝化滤池工艺是生活污水处理主流工艺,四川省岷江流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通过优化进水流量分配比、调节溶解氧和内回流比、碳源筛选等工艺试验,综合考察了工艺调控措施对系统脱氮效能的提升以及脱氮成本的经济化控制。结果表明,A^(2)/O池进水100%进入厌氧区、内回流比200%、A^(2)/O池末端溶解氧控制在1.5 mg/L、反硝化深床滤池投加液体复合碳源,在有效深度脱氮的同时节约运行费用,总氮指标满足岷沱江标准,脱氮费用降低0.37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 进水流量分配 溶解氧 回流 复合碳源
下载PDF
分段进水SBR工艺脱氮除磷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丽娜 马小军 +1 位作者 杨志宏 赵海钊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某污水厂采用S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SBR工艺难以稳定地实现生物脱氮除磷的问题,其系统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进水碳源的利用顺序导致出水TN和TP不能达到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采用分段进水的方法以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研... 某污水厂采用S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SBR工艺难以稳定地实现生物脱氮除磷的问题,其系统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进水碳源的利用顺序导致出水TN和TP不能达到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采用分段进水的方法以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研究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λ)对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比λ为5∶3时出水TN的效果最好,且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工艺 分段进水 进水流量分配 硝态氮去除量
下载PDF
C/N值对混合污水氮和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明岩 胡淑茵 +3 位作者 王施政 何康生 李江鹏 关宇霆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96,100,共5页
C/N值是保证混合污水(由渗滤液、粪便水和城市污水构成)氮和有机物高效去除的关键。为此,采用A-倒置A^2/O法,在水温为25~32℃、SRT为20 d、HRT为10 h、预缺氧池与厌氧池进水流量分配比为6:4、DO质量浓度为2.5 mg/L、外回流比为80%、内... C/N值是保证混合污水(由渗滤液、粪便水和城市污水构成)氮和有机物高效去除的关键。为此,采用A-倒置A^2/O法,在水温为25~32℃、SRT为20 d、HRT为10 h、预缺氧池与厌氧池进水流量分配比为6:4、DO质量浓度为2.5 mg/L、外回流比为80%、内回流比为100%的条件下,在混合污水C/N值为2.7~12.8范围内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TN去除受C/N值影响相对明显;低C/N值(3.4~3.9)下,将进水流量分配比增至7:3,可保证出水TN质量浓度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进水C/N值控制在3.4~7.9可保证出水达标排放,相应地渗滤液混入比例为0.02%~0.23%,粪便水混入比例为0.25%~0.63%;为维持系统相对较高的脱氮水平,C/N值最适范围为6.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值 混合污水 有机物 A-倒置A2/O法 进水流量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